产权认知论文-崔嘉琳

产权认知论文-崔嘉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权认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管理,叁权分置,Tobit模型,农地产权认知

产权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崔嘉琳[1](2019)在《叁权分置背景下农户土地产权认知对流转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分析叁权分置政策下农户的产权认知对流转行为的影响并给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产权认知对流转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对农地叁权分置的产权认知正确性和安全性的增强,农户认为叁权分置政策的提出对农户的生产有利,均对农地转入户的转入行为具有正向性影响;(2)农户产权认知对农地转入户的影响大于对转出户;(3)农户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行为有影响。研究结论:应加强农地产权方面的知识宣传,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大农地叁权分置政策的宣传力度;根据不同农户的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进行指导。(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9年06期)

高婧[2](2019)在《高校学生知识产权认知现状分析与解决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着。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知识产权认知现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知识产权认知现状的解决方法,以期激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9年04期)

姚雯雯[3](2019)在《产权认知、产权预期对农户宅基地处置意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叁块地”的核心,也是“叁块地”改革最后一块的宅基地受到举国上下的瞩目。农户是宅基地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农村宅基地改革应体现农户的意愿和意志。其中,农户的意愿与政策满意度息息相关,而农户满意度是检验农村工作的第一标准。因此,农户对宅基地的处置意愿对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各项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目前的农村宅基地改革是以试点的方式进行的,宅基地改革试点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其深层次问题也不容忽视。晋江市是最早被列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的城市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的宅基地改革试点,其县域经济发达,具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典型特性。本文在现有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产权经济学的禀赋效应理论,构建农户处置宅基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同时,归纳和总结晋江市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具体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利用probit回归模型,研究分析影响农户改革处置宅基地意愿的因素,进而提出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1)结合禀赋效应,构建农户宅基地处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析影响农户宅基地处置意愿的因素。(2)归纳和总结晋江市关于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的具体做法和存在的问题。(3)结合对晋江市208个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处置宅基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产权认知、产权预期对农户宅基地处置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农户对宅基地所有权的认知越倾向于“私人化”,对宅基地的处置意愿越倾向于流转;农户对宅基地资格权的认知,体现在对宅基地成员权的界定越严格,即只有土着居民可以获得宅基地时,对宅基地的处置意愿越倾向流转;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认知,体现在农户对宅基地处置方式的认知,当农户了解到的流转方式越多,越倾向于流转。产权预期包括对产权收益预期和退出结果预期。农户对宅基地产权收益越乐观,即认为存在预期收益时,农户宅基地处置意愿越倾向流转;农户对退出结果预期越乐观,认为退出宅基地后容易再次获得时,农户的处置意愿倾向退出。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显化宅基地财产属性;尊重农户处置意愿,发挥农民主体地位;首抓宅基地确权登记,确认各项权利;规范宅基地交易,构建透明化市场;构建叁位治理机制,提高农户决策力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01)

何华[4](2019)在《中美知识产权认知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两国政府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价形成了强烈反差。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美国《特别301报告》为视角,对这种反差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特别301报告》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价并不准确。(2)这种反差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知识产权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效果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3)美国之所以在知识产权认知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因为其重视以知识产权来维护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蒋舸[5](2019)在《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关系——以图式的认知经济性为分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典型信息成果和非传统利用方式大量出现的背景下,正确认识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和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为代表的兜底规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兜底规范被频繁用于调整新型创新活动的现象引发了顾虑,但停留在本体论层面的研究并不能为纠偏提供完善的指引。激励创新是高度复杂的认知任务,其完成离不开认识论层面的分析。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代表高效的图式化认知,能为解决细分创新领域的认知难题提供结构化经验,大幅提升认知效率。兜底规范则代表迫不得已的非图式化认知,所提供的经验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无法与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媲美。创新规则体系的发展方向是在谨慎对待信息产权扩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发展图式,而非放任兜底规范的滥用。(本文来源于《法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洪炜杰,李鹏程[6](2019)在《保护认知、产权预期及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农户耕地保护认知是否能够激发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已有研究尚未形成一致性结论。从产权稳定性预期的角度进行统一,结合广东省5市573份农户数据,研究发现:(1)总体上,具有耕地保护认知的农户具有耕地保护意愿的可能性会提高22%,而认为农地产权属于自己的农户具有耕地保护意愿反而降低8.2%;(2)构建交互项进一步回归发现,当农户的产权预期不稳定时,认为耕地保护很重要仅能提高农地保护意愿1.9%,且不具有统计上的显着性,只有对耕地产权具有长期具有,耕地保护认知才能激发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基于此,建议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不仅要对保护耕地重要性进行宣传,同时也要正确对待农地确权后的农地调整,强化农户的产权稳定预期。(本文来源于《农林经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吴学安[7](2018)在《提升公众认知度是知识产权维权的前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中国贸促会研究机构在全国25个省市区对近4000家私营、国有和外资企业开展营商环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总体评价为4.25分,高于2016年的3.86分,企业认为近两年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外商独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8-12-04)

徐聪颖[8](2018)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功能认知与效用选择——从我国商标权领域的司法判赔实践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2014年的新《商标法》对惩罚性赔偿业已作出规定,但其适用效果并不理想。围绕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惩罚性赔偿与法定赔偿的关系等问题,学界的争论依旧较为突出。就功能而言,惩罚性赔偿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对侵权行为严重错误性的评价、表达机制,其制度设计应重点围绕如何凸显惩罚性赔偿的"表达性"与"责难性"展开;就效用而言,由于惩罚性赔偿与知识产权领域固有的"界权风险"有内在冲突,为避免惩罚性赔偿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外部性"问题,应当分别从"侵权故意"和"界权风险"两个维度着手建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区间。(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李玥昕,陈先诚,吴春彭,李鑫[9](2018)在《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对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宅基地退出是目前我国优化城乡建设用地资源配置的主要中介方式,从自愿交易视角看宅基地退出的关键是政府的安置与补偿水平能否达到农民对宅基地的价值预期,而价值预期又由农民对宅基地产权与权能的认知决定。由于宅基地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农民相关知识的缺乏与宅基地改革试点的宣传等,使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偏离现行法律规定的权能,本文正是研究这种产权认知偏离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其中因变量为退出意愿,自变量为产权认知偏离,控制变量为农民的个体与家庭特征、宅基地与房屋属性。结果表明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偏离对其退出意愿有显着影响,其中宅基地发展权、转让权、继承权的认知偏离对退出意愿有显着负影响,而抵押权的认知偏离对退出意愿有显着正影响。(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冯胜[10](2018)在《农户农地产权认知、农地经营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村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改善农村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症结所在,因此,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的发展自然会伴随着农业污染的产生,近些年来,由于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农业的面源污染呈现出急速恶化状态。理论上讲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是理性的,他们的决策必然受到一些政策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只有找出影响农户决策行为的制度因素,才能通过修改制度进而规范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农地产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直接制度因素,主要包括了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这些制度赋予了农户对土地的一些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流转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土地处分权。农户基于对这些权利的认知而做出经营决策,其次,农户的劳动力投入特征、土地规模经营特征、农户投资特征都会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而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情况。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叁明市叁个县16个村238户农户的抽样调查厘清了农户对农地产权的认知状况;利用描述统计分析农户农地使用、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等状况。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直接由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产生,因而以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作为研究的因变量,运用Logit回归模型,建立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与农地产权认知度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农地产权认知度与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有显着的相关性。劳动力投入特征、土地经营特征、农户投资特征对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都有显着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从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重构农地产权主体,分清权责关系;二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激发农户进行农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叁是完善农地流转制度,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实现规模经济;四是对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以正面激励为主,规制约束为辅;五是成立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站,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监测;六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7-01)

产权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着。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知识产权认知现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知识产权认知现状的解决方法,以期激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权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1].崔嘉琳.叁权分置背景下农户土地产权认知对流转行为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

[2].高婧.高校学生知识产权认知现状分析与解决方法[J].河北农机.2019

[3].姚雯雯.产权认知、产权预期对农户宅基地处置意愿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4].何华.中美知识产权认知差异研究[J].科研管理.2019

[5].蒋舸.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关系——以图式的认知经济性为分析视角[J].法学研究.2019

[6].洪炜杰,李鹏程.保护认知、产权预期及农户耕地保护意愿[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

[7].吴学安.提升公众认知度是知识产权维权的前提[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8

[8].徐聪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功能认知与效用选择——从我国商标权领域的司法判赔实践说起[J].湖北社会科学.2018

[9].李玥昕,陈先诚,吴春彭,李鑫.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对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8

[10].冯胜.农户农地产权认知、农地经营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D].福建农林大学.2018

标签:;  ;  ;  ;  

产权认知论文-崔嘉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