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监测、改善母儿预后(论文文献综述)
潘惜雨[1](2021)在《血液制品对于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罕见却致命的产科急症,可同时并发多种不良围产期结局。针对这一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及时终止妊娠并提供多学科支持治疗在AFLP患者预后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输注血液制品是多学科支持治疗中不容忽视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方法的使用可谓极为广泛。但迄今为止,血液制品对于改善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尚未得到临床数据证实,且输血带来的副作用繁多、血栓风险激增、费用高昂等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与此同时,由于该疾病具有罕见低发、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等特点,并受限于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患者常缺乏系统完善的产前筛查方法及产后随访系统。这不仅造成了患者在妊娠期间具有极高的不良结局发生风险,也对胎儿的预后产生了极大影响。可以说,这类患者及其胎儿在整个围产期的临床诊治为产科、新生儿科以及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正是基于这种临床现状,本研究旨在探讨输注血液制品对于不良围产期结局改善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筛选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高危因素,以期为AFLP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涉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的回顾性研究,共纳入了2007.01.01-2019.12.31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为AFLP的146例患者及其胎儿。研究之初,通过病例采集系统收集患者及胎儿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在血液制品有效性分析方面,首先根据患者是否在产前接受血液制品输注,将其分为产前输血组与产前未输血组。采用卡方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的方法,初步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进一步,使用卡方检验详细分析血液制品对改善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改善的有效性。在高危因素分析方面,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逻辑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筛选母亲及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高危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初步评价母儿高危因素的区分度。同时,采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朴素贝叶斯、决策树、随机森林这5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母儿高危因素分别进行内部验证,进一步说明其预测能力。结果:1.本研究中,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发生率较高。共有41例(28.1%,41/146)患者发生了≥1种的不良围产期结局,其中,26例(17.8%,26/146)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6例(17.8%,26/146)患者出现产后出血,8例(5.5%,8/146)患者死亡。本研究共纳入124例单胎,19例双胎,2例三胎及1例四胎,共172名胎儿。其中91例(52.9%,91/172)胎儿发生了≥1种的不良围产期结局,包括:70例(40.7%,70/172)胎儿为低出生体重儿,40例(19.3%,40/172)胎儿发生宫内窘迫,25例(14.5%,25/172)胎儿合并低Apgar评分,3例(1.7%,3/172)胎儿出现生长发育受限,8例(4.7%,8/172)胎儿宫内死亡及9例(5.2%,9/172)新生儿死亡;2.本研究中有大量患者在产前和/或产时接受了血液制品输注。包括:26(17.8%,26/146)患者在产前接受了血液制品输注,91例(62.3%,91/146)患者在产时接受了血液制品输注;3.产前接受血液制品输注的患者具有更严重的症状体征。与产前未输血组的120例患者相比,产前输血组的26例患者分娩孕周较短(P=0.039)且症状体征,如:黄疸(P=0.025)、眩晕(P=0.013)更为严重;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41)及纤维蛋白原降低(P=0.011)更为明显;4.输注血液制品不能明显改善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血液制品在改善母亲不良围产期结局中的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38),同时血液制品的使用甚至可能升高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发生风险(P<0.001);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了 7个患者独立预测因素。分别为:阴道流血流液(P=0.005),产前输注血浆≤100ml(P=0.044),肌酐≥130.5μmol/L(P=0.026),纤维蛋白原≤1.165g/L(P=0.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25s(P=0.022),血小板计数≤100×109/L(P=0.020)和谷丙转氨酶≥150.5U/L(P=0.001)。患者高危预测因素的AUC=0.9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9 to 0.98)。6.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了 6个胎儿独立预测因素。分别为:黄疸(P=0.014),孕周≤36.1周(P<0.001),尿素氮≥6.65mmol/L(P=0.004),谷草转氨酶≥91U/L(P<0.001),凝血酶原时间≥19.10s(P=0.045),和血清白蛋白≤27.55g/L(P=0.037)。胎儿高危预测因素的AUC=0.89(95%CI:0.84 to 0.94);7.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内部验证证明,患者及胎儿高危因素均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患者高危因素的最佳准确率为88%,胎儿为78%。结论:1.本研究得出AFLP患者及其胎儿在围产期具有较高的不良结局发生风险。2.本研究得出血液制品对于改善AFLP患者及其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通过分析AFLP患者的临床信息,本研究得出血液制品对于改善AFLP患者及其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欠佳,并得出血液制品的使用需相当谨慎。3.本研究得出AFLP患者及其胎儿的不良围产期结局高危因素,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在高危因素的筛选和验证过程中,本研究以逻辑回归分析为基础,辅以机器学习算法对其结果进行验证。成功筛选出患者及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高危因素,并得出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蓝湘鑫[2](2020)在《地塞米松对子痫前期早产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早产患者产前使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S)促进胎儿肺成熟治疗对母儿预后的影响,评估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ACS)在子痫前期早产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优化ACS治疗方案,以期为PE患者的临床诊疗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回顾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早产患者271例。首先根据分娩孕周将271例患者分为:A组:早期早产(28+0-31+6周分娩);B组:中期早产(32+0-33+6周分娩);C组:晚期早产(34+0-36+6周分娩)。其次根据是否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将各组分出两个亚组,即 A1、A2,B1、B2,C1、C2 组。其中 DXSM 组(A1、B1、C1):住院期间给予1个疗程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共4次),并于用药后24小时-7天内分娩;未用DXSM组(A2、B2、C2):住院期间未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连续型数据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数据采用双侧精确卡方检验,对271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对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母儿不良预后高危因素分析。结果1.两组产妇分娩前基本特征比较各分娩孕周DXMS组和未用DXMS组患者的年龄、BMI、孕产次、妊高症类型、妊娠期血压、检验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分娩前产妇并发症各分娩孕周DXMS组和未用DXMS组患者分娩前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少、腹水、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分娩结局早期早产和中期早产患者DXMS组中位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未用DXMS组(P=0.96,0.52),各期早产患者DXMS组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亦均低于未用DXMS组(P=1.00,0.66,0.30)。三组内DXMS组和未用DXMS组之间分娩方式、失血量、输血需求、母儿入住重症监护室率、住院时长及花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各期早产患者DXMS组和未用DXMS组HELLP综合征、子痫、心力衰竭、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子代不良结局及并发症虽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期早产患者中,DXMS组子代胎死宫内、RDS、BPD、新生儿窒息、SGA发生率均低于未用DXMS组。中期早产病例中,DXMS组新生儿低血糖及脓毒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各子代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指标在两组内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分析PLT(P=0.001)、AST(P=0.039)是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7.子代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P<0.001)是子代不良结局及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子痫前期早产患者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对产妇结局无明显影响。2.产前地塞米松治疗能改善子痫前期早产子代Apgar评分;降低RDS、BPD、新生儿窒息等子代不良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但不应为了完成产前糖皮质激素疗程而推迟终止妊娠时机。ACS在子痫前期患者中应用的相关风险利弊仍需开展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评估。3.PLT、AST、新生儿出生体重是母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应加强监护,积极干预,尽早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以减少母儿不良预后的发生。
汤海洋[3](2020)在《慢性高血压心脏重构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高血压是中国人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且慢性高血压的妊娠合并率随着肥胖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以及产妇年龄的增长其比例会上升。慢性高血压妇女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应力发生适应性改变,常表现为左心室几何构型的明显改变,如心脏重塑、向心型肥厚(concentrichypertrophy,CH)。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不良心血管预后。左心室几何学结构与预后相关,研究表明,对向心性肥大的患者来说,其左心室的质量最高,预后最差。慢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心脏重构对于围产结局的影响目前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回顾齐鲁医院近十年来的慢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指标,探讨心脏向心性肥大对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并寻找慢性高血压患者母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方法结合孕妇临床数据分析162例慢性高血压病例,依据心脏彩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向心性肥厚组(65例)和非向心肥厚组(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母亲并发症和新生儿预后情况等,探讨向心性肥厚对慢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同时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寻找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的母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建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区分度。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62例慢性高血压患者,向心性肥厚组有65例,非向心肥厚组有97例,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5岁,其中CH组中位年龄为34岁,非CH组中位年龄为36岁,CH组与非CH组中位孕次相同均为3次,CH组与非CH组中位产次相同均为1次,非CH组有57(58.8%)例常规使用降压药物治疗,CH组中有28(43.1%)例常规使用降压药物治疗,CH组有4(6.2%)例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非CH组有4(4.1%)例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CH组患者有双胎妊娠3(4.6%)例,非CH组有双胎妊娠1(1.0%)例。所有患者中共有48例有不良并发症,其中CH组有26例(40%),非CH组有22(22.7%)例。共有137位新生儿,共有98(71.7)例出现新生儿并发症,CH组有42例(87.5%),非CH组有56例(62.9%)。CH组患者合并子痫前期的概率明显高于非CH组(75.4%vs 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H组患者出现妊娠不良结局的比率远大于非CH组(40.0%vs 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CH组患者治疗性引产的概率远高于非CH组(29.2%vs 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CH组新生儿发生不良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非CH组(87.5%vs6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H组的新生儿早产率较非CH组明显升高(83.3%vs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H组的新生儿其合并SGA的率也明显高于非CH组((18.8%vs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H组新生儿的NICU入住率显着高于非CH组(79.2%vs 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H组的新生儿中位体重远小于非CH组(1850g vs 240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在母亲不良并发症单因素分析中我们发现了包括:未使用降压药物治疗(p=0.018)、合并子痫前期(p<0.001)、LVEF(p=0.003)、LVM(p=0.063)、LVMI(p=0.015)、合并严重高血压(<0.001)、CH(p=0.019)、尿蛋白(p=0.001)、LDH(p=0.001)、PLT(<0.001),是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不良结局的潜在危险因素;同时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LDH≥231U/L、合并严重高血压是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母亲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新生儿不良并发症单因素分析中我们发现了包括:母亲合并子痫前期(p<0.001)、LVM(p=0.010)、LVMI(p=0.001)、CH(p=0.004)、母亲合并严重高血压(p<0.001)、尿蛋白(p<0.001)、ALT(P=0.004)、AST(p=0.015)、LDH(p<0.001)、CR(p=0.001)、BUN(p<0.001)、PLT(p<0.001),是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潜在危险因素;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合并严重高血压、CH、尿蛋白水平是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母亲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合并CH的慢性高血压孕妇,其合并子痫前期的发病概率更高。2.合并CH的慢性高血压孕妇,其发生母婴不良并发症的概率升高。3.母亲合并严重高血压、LDH≥231U/L是母亲不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CH、蛋白尿及母亲合并严重高血压是新生儿不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广智,蔡红玉[4](2019)在《妊娠糖尿病眼底改变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眼底改变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GDM患者268例的临床资料、检查方法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1)本组研究对象中,共76例GDM患者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病率28.36%(76/268);(2)所有GDM患者均接受严格的血糖控制;(3)GDM合并DR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合并DR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DM合并DR组中,血糖控制达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合并DR患者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单纯GDM患者的发生率更高,GDM合并DR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刘金金[5](2019)在《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母婴结局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间特有的严重并发症,发生在妊娠20周之后,即在血压升高的基础上存在任何一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及表现,无论有无蛋白尿,发生率为2%–8%,是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母胎安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免疫过度激活、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等引起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胎盘灌注不足,导致胎盘或滋养叶细胞缺血缺氧有关。目前多以34周为界,将子痫前期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Early onset preeclampsia,EPE)与晚发型子痫前期(Late onset preeclampsia,LPE),并认为二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是由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促进机体正常生长发育、调节能量代谢及物质代谢必不可少重要内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在妊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维持母体能量代谢平衡的同时承担着参与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的重任。近年来,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多见,国内外研究表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流产、早产、先兆子痫,甚至子代智力低下等,但目前临床上关于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与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性及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母婴结局研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孕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分娩的非子痫前期妇女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分析各组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低甲状腺素血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子痫前期合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与分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建立围生保健手册,定期围产保健直至住院分娩的单胎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205例(早发型组)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205例(晚发型组)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住院分娩的非子痫前期妇女205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定期产检和常规围保检查。入组孕周大于28周,年龄20-40岁。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所有受试者均遵循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三组受试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非抗凝血3mL并分离血清,以德国Bayer公司生产的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仪及诊断试剂盒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滴度,其中当TPOAb滴度>35×103 IU·L-1为抗体阳性。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根据测得TSH、FT4水平及TPOAb滴度,评价患者甲状腺功能,统计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母体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情况。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及以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符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及双侧极限值(P 2.5-P 9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2组以上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受试者年龄、孕次、产次、孕前BMI、孕期增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受试者之间血清TSH、FT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884、19.930,P<0.05),三组受试者之间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94,P>0.05);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血清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Z=-5.831、-4.674,P<0.05),早发型组血清TSH水平高于晚发型组(Z=-2.046,P<0.05);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血清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Z=-2.732、-4.487,P<0.05),早发型组血清FT4水平和晚发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1.514,P>0.05)。3.三组受试者之间总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及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260、11.091、24.135、12.342,P<0.05);三组受试者之间甲亢/亚临床甲亢、单纯性自身抗体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03、3.570,P>0.05)。早发型组总甲状腺疾病、临床甲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32.787、7.567,P<0.05);晚发型组总甲状腺疾病、临床甲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22.797、11.695,P<0.05);早发型组总甲状腺疾病、临床甲减发生率和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08、0.977,P>0.05)。早发型组亚临床甲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和晚发型组(?2=20.839、11.595,P<0.05),晚发型组亚临床甲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481,P>0.05)。晚发型组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12.261,P<0.05),早发型组低甲状腺素血症发生率与晚发型组及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2.811、3.595,P>0.05)。4.早发型子痫前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高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66、4.560,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3、3.551,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合并低甲状腺素血症组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高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649,P<0.05)。5.晚发型子痫前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新生儿呼吸窘迫和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高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05、5.628,P<0.05);晚发型子痫前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7、4.211,P<0.05)。晚发型子痫前期合并低甲状腺素血症组新生儿呼吸窘迫发生率高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15,P<0.05)。结论:1.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率高于非子痫前期妇女。2.妊娠晚期甲状腺激素缺乏加重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尤其加重子代不良围产结局。
罗梦梦[6](2019)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8年10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共3196例,分为3组:正常妊娠组2646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48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HDCP)组70例;分别记录三组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早期空腹血糖(FPG)、OGTT(0h、1h、2h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记录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各危险因素分别与GDM组、GDM+HDCP疾病组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GDM组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早期空腹血糖(FPG)、TG水平较高,TC、HDL-c水平及初产妇比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34岁(OR=1.504,95%CI为1.161~1.949)、年龄≥35岁(OR=2.342,95%CI为1.7353.160)、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OR=1.946,95%CI为1.578~2.399)、孕早期FPG≥5.1mmol/L(OR=2.850,95%CI为2.198~3.695)、TG水平>4.73mmol/L(OR=1.543,95%CI为1.049~2.271)及初产妇(OR=1.273,95%CI为1.005~1.613)是发生GDM的危险因素,而年龄<25岁(OR=0.442,95%CI为0.250~0.783)是GDM发生的保护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即PGDM=1/{1+exp[-(-2.561+0.408×年龄30~34岁+0.851×年龄≥35岁+0.666×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1.047×孕早期FPG≥5.1mmol/L+0.434×TG>4.73mmol/L+0.241×初产妇)](2)与GDM组相比,GDM+HDCP疾病组的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早期空腹血糖(FPG)、TG、VLDL-c水平及初产妇比率较高,HDL-c水平则下降,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OR=4.463,95%CI为2.468~8.070)、初产妇(OR=1.876,95%CI为1.1083.175)是发生GDM+HDCP疾病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即PGDM+HDCP疾病=1/{1+exp[-(-3.177+1.496×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0.629×初产妇)](3)在母儿结局中,与正常组相比,GDM组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P<0.05);而与GDM组相比,GDM+HDCP疾病组的羊水过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转NICU率、产后出血发生比率较高(P<0.05)。结论1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初产妇是GDM+HDCP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2 GDM+HDCP疾病的患者羊水过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转儿科率及产后出血等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多。图1幅;表10个;参160篇。
王春明[7](2019)在《分娩前促胎肺成熟治疗对糖尿病母儿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前促胎肺成熟治疗与母儿妊娠结局中相关并发症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共纳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治疗并于2017-2018年分娩的81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周分为A组:34-36+6周;B组:37-38+6周。根据产前地塞米松使用情况分成1组: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治疗;2组:产前使用1个疗程;3组:产前使用≥2个疗程。结果:A组比较显示:新生儿窒息、转科、NRDS及IVH的发病例数A2组低于A1组(P<O.O5)。A2组的新生儿低血糖、产褥感染及PPH的发病例数与A1组相近(P>O.O5)。血糖控制欠佳的A2组发病例数比A1组升高显着(P<0.05)。B组比较显示:与B1组比较,B2、B3组新生儿窒息、转科、NRDS、IVH的发病例数比较低(P<O.O5)。B2、B3组新生儿低血糖、产褥感染及血糖控制欠佳的发生高于B1组(P<0.05)。结论:晚期早产及足月择期分娩的糖尿病孕妇产前促胎肺成熟治疗有降低新生儿窒息、NRDS、IVH的发病率及新生儿住院率的可能,结果支持产前推荐给予一个疗程的治疗。不利影响是增加产后感染及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加强围产期血糖及感染指标的监测必不可缺。
杨杰莲[8](2018)在《乙型肝炎病毒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妇的生化指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1)回顾分析2013年12月到2016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妇产科产检并分娩的366例孕妇的病例资料,其中HBV阴性的ICP组133例(以下简称单纯性ICP组);HBV阳性的ICP组233例:其中HBeAg阳性组155例(以下简称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78例(以下简称HBeAg阴性组)。(2)分别记录三组孕妇的年龄、产次、确诊孕周、分娩孕周,孕期肝功能等实验室数据(包括:第一次发病时、孕期病情最重时(治疗前)、治疗后接近分娩时),瘙痒、妊娠结局(胎儿窘迫、Ⅲ度羊水粪染、羊水过少、自发性早产及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3)统计并分析生化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1)三组病例两两相比:孕妇的年龄、产次、诊断时胎龄、瘙痒,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总胆汁酸和转氨酶经治疗后均下降明显,且组内治疗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HBeAg 阳性组和单纯性ICP组、HBeAg 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相比:治疗前后总胆汁酸、转氨酶均有统计学差异;Ⅲ度羊水污染、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自发性早产、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HBeAg阳性组明显高于单纯性ICP组和HBeAg阴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性ICP组与HBeAg阴性组生化指标和母儿结局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生化监测指标作为自变量,母儿不良预后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总胆汁酸水平和HBeAg 阳性是不良母儿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eAg 阳性的ICP孕妇病情重,临床应加以重视。
沈赟,孙睿,丁波[9](2015)在《动态血糖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本院门诊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确诊的GDM患者65例,均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随机分为CGMS组(n=34)和指血监测组(n=31)。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均于餐前明显降低,餐后明显升高,波动幅度均较大,并均于睡前至早餐前血糖趋于稳定,波动幅度较小。两组患者均达相同强化血糖目标值,CGMS组患者治疗期血糖平均值明显低于指血监测组(P<0.05);CGMS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指血监测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指血监测组(P<0.05);CGMS组患者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指血监测组(P<0.05)。结论应用CGMS监测GDM患者血糖变化,有利于临床医师针对患者血糖动态变化趋势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进而有效改善患者母儿预后。
黄远菊[10](2013)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死产1例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并发症之一,其包括妊娠前患有糖尿病者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近年来通过严格控制孕期血糖,加强胎儿监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母儿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孕前糖尿病者围生儿病死率仍较高[1],属高危妊娠。现将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死产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二、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监测、改善母儿预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监测、改善母儿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制品对于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血液制品对于改善AFLP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分析及不良围产期高危因素筛选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 |
2.研究诊断标准的确立 |
3.研究资料的收集 |
4.研究结局的设置 |
5.研究资料的分组 |
6.统计学方法 |
6.1 血液制品有效性评估及高危因素筛选 |
6.2 高危因素区分度评估 |
7.文献检索并分析 |
结果 |
1.患者及胎儿的临床特征 |
1.1 患者及胎儿的基本特征 |
1.2 患者及胎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
1.3 患者及胎儿的临床结局 |
2.血液制品对于改善母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分析 |
2.1 患者血液制品输注情况 |
2.2 患者临床特征差异 |
2.3 血液制品对于母儿结局改善的有效性分析 |
3.患者及胎儿围产期不良结局产前高危因素的筛选 |
3.1 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
3.2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
4.患者及胎儿高危预测因素的区分度 |
讨论 |
1.AFLP的研究现状 |
2.AFLP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现状分析 |
3.血液制品对于AFLP患者治疗的影响 |
4.母亲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高危因素 |
5.胎儿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高危因素 |
6.输注血液制品有效性及不良围产期结局产前高危因素的综合评估 |
结论 |
第二章:AFLP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 |
1.高危因素 |
2.发病机制 |
2.1 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 |
2.2 激素影响 |
2.3 其他因素 |
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4.诊断方法 |
5.治疗方法 |
6.鉴别诊断 |
6.1 HELLP综合征 |
6.2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
6.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 |
6.4 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 HG) |
7.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地塞米松对子痫前期早产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病例分组 |
2.3 结局指标的设定 |
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产妇分娩前基本特征比较 |
2 产妇分娩前并发症 |
3 分娩结局 |
4 产妇不良妊娠结局 |
5 子代不良结局及并发症 |
6 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分析 |
6.1 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6.2 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7 子代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
7.1 子代不良结局及并发症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7.2 子代不良结局及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产前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的历史、现状及研究短板 |
2 产前糖皮质激素的常用方法、剂型及疗程 |
3 糖皮质激素在子痫前期患者中应用的研究 |
3.1 糖皮质激素对PE产妇的影响 |
3.2 糖皮质激素对PE子代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慢性高血压心脏重构对围产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文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妊娠糖尿病眼底改变与母儿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GDM合并DR的发病率 |
2.2 GDM合并DR患者与单纯GDM患者的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3 GDM合并DR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儿并发症的影响 |
3 讨论 |
(5)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母婴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痫前期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工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6)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GDM合并HDCP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分析 |
1.1 实验资料 |
1.1.1 基本资料 |
1.1.2 研究方法 |
1.2 实验方法 |
1.2.1 记录内容 |
1.2.2 代谢指标检测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3.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诊断 |
1.3.2 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 |
1.3.3 脂代谢异常(DLP)诊断 |
1.3.4 孕前BMI诊断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1.6 结果 |
1.6.1 正常妊娠组与GDM组比较结果 |
1.6.2 GDM组与GDM+HDCP疾病组比较结果 |
1.7 讨论 |
1.8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妊娠期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 |
1)非孕期血脂水平 |
2)妊娠期血脂水平 |
3)妊娠期血脂异常的诊断 |
4)孕期血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分娩前促胎肺成熟治疗对糖尿病母儿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的内容方法 |
1.研究对象选择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条件 |
1.3 排除条件 |
2.研究的设计方案 |
2.1 方案设计 |
2.2 观察指标 |
2.3 诊断标准 |
2.4 获取原始数据 |
3.统计学处理 |
4.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乙型肝炎病毒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临床治疗 |
1.5 采集数据 |
2 观察指标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基本情况比较 |
4.2 母儿妊娠结局的比较 |
4.3 不良母儿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5 讨论 |
1 影响母儿预后的机制 |
2 综合治疗 |
3 终止妊娠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9)动态血糖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妊娠合并糖尿病死产1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资料 |
2 分析 |
2.1 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 |
2.2 加强医护人员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重视 |
2.3 严密监测产程, 适时结束分娩 |
2.3.1 产程中应行持续胎心监护, 严密监测胎心、宫缩情 |
2.3.2 在严密监测产程的过程中还应每2 h监测1次血 |
3 讨论 |
3.1 健康教育 |
3.2 血糖监测 |
3.3 饮食控制 |
3.4 运动疗法 |
3.5 药物治疗 |
3.6 定期产前检查 |
3.7 分娩期 |
3.7.1 分娩时机 |
3.7.2 分娩方式 |
3.8 产褥期 |
3.9 新生儿护理 |
四、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监测、改善母儿预后(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制品对于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性评估[D]. 潘惜雨. 山东大学, 2021(09)
- [2]地塞米松对子痫前期早产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D]. 蓝湘鑫. 山东大学, 2020(12)
- [3]慢性高血压心脏重构对围产结局的影响[D]. 汤海洋. 山东大学, 2020(12)
- [4]妊娠糖尿病眼底改变与母儿预后的关系[J]. 刘广智,蔡红玉.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35)
- [5]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母婴结局分析[D]. 刘金金. 郑州大学, 2019(06)
- [6]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分析[D]. 罗梦梦.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分娩前促胎肺成熟治疗对糖尿病母儿预后的影响[D]. 王春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8]乙型肝炎病毒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杨杰莲. 苏州大学, 2018(04)
- [9]动态血糖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J]. 沈赟,孙睿,丁波. 重庆医学, 2015(36)
- [10]妊娠合并糖尿病死产1例回顾性分析[J]. 黄远菊. 基层医学论坛, 2013(19)
标签:子痫前期论文; 先兆子痫论文; 妊娠子痫论文; 怀孕论文;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