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减数分裂前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十一酸睾酮,分裂相
减数分裂前期论文文献综述
苏爱,李艺帆,毋亚仙,刘颖,徐宏伟[1](2018)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方法:6~8周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00、750、1 000mg/kg十一酸睾酮干预组。各干预组小鼠肌肉注射不同剂量十一酸睾酮。作用48h后,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秋水仙素2mg/kg,分离睾丸组织曲细精管中的生精细胞,Giemsa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生精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不同阶段分裂相细胞染色体形态并计数,计算各分裂相细胞的检出率。结果:对照组非分裂细胞达到55.63%,随着十一酸睾酮的应用及其剂量的提高,各干预组非分裂细胞比例逐渐降低,分别较对照组显着减少了9.71%、20.58%和26.64%。分裂各期细胞统计结果显示,750mg/kg十一酸睾酮干预组偶线期细胞达到22.05%,分别较对照组和500mg/kg十一酸睾酮干预组显着增多4.84%和4.70%;各十一酸睾酮干预组粗线期细胞分别较对照组显着增多了10.74%、14.73%和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细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细胞未见显着性差异。结论:采用十一酸睾酮与秋水仙素联合应用的方法,可显着提高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标本分裂相细胞的检出率,改善标本制作质量和观察效果。(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李云玲,田保明,杨妍,毋瑞华,师恭曜[2](2016)在《同源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同源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的影响,以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bia)二倍体拟南芥为试验材料,经0.2%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学方法鉴定倍性,获得同源多倍体拟南芥;分析同源多倍体拟南芥的形态特征,利用荧光显微观察不同倍性拟南芥的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与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二倍体拟南芥相比,在细胞学水平上,不同倍性拟南芥的减数分裂过程基本一致;在分子水平上,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产生一定影响,同源重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上调或下调的变化,且功能相关或有相互作用关系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似。(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汪虹英,蔡欣[3](2012)在《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联会复合体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SCP3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研究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不同分裂相联会复合体的形态变化。【方法】从小鼠睾丸取曲细精管,用铺展法制片,对初级精母细胞SCP3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减数分裂前期Ⅰ不同分裂相联会复合体的形态变化。【结果】在细线期,可见短小、不连续而杂乱簇聚的SCP3蛋白片段;在偶线期,SCP3蛋白趋于明显,连续并呈线状,但没有形成完整的联会复合体;在粗线期,SCP3蛋白结构完整而清晰,小鼠初级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共有20条,包括19条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和1条XY联会复合体;双线期,构成联会复合体的2条SCP3蛋白开始相互排斥而分离,导致联会复合体开始解体,但此时的二价体结构依然清晰可见。【结论】SCP3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是研究减数分裂前期Ⅰ不同分裂相联会复合体形态变化的强有力工具。(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付鹤玲[4](2011)在《Dicer1及PP2ACα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前期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精子发生进程是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种调节方式的复杂进程,其中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特有的方式,同时也是发生多种调控的重要环节,研究减数分裂对了解精子发生异常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条件型敲除小鼠为模型研究miRNA进程关键酶Dicer1和蛋白磷酸酶PP2A的C亚单位α亚基在减数分裂前期和早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条件型敲除小鼠Dicer1条件敲除小鼠及PP2ACα条件敲除小鼠与特异性在精原细胞及前细线期精母细胞中表达的Stra8-cre小鼠交配,通过剪脚趾标记并抽提基因组DNA,利用特定引物PCR鉴定基因型,经过两代交配获得在减数分裂前及前细线期精母细胞中纯合敲除Dicer1的小鼠或敲除PP2ACα的小鼠。用同窝杂合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做对照,观察称重研究纯合敲除小鼠睾丸发育状况;取不同时间点的小鼠睾丸,做组化切片HE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曲细精管发育状况和精子发生进程;用不同时间点的小鼠睾丸组化切片做Tunel实验,检测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各级细胞凋亡情况;抽提睾丸总RNA反转录为cDNA做real-time PCR验证基因敲除效果,检测敲除后精子发生标志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或抽提睾丸蛋白,通过western-blot测定蛋白水平的敲除效果;取性成熟雄鼠睾丸,消化成单细胞后送流式分析,比较纯合敲除小鼠与对照小鼠睾丸中单倍体细胞数比例;将性成熟纯合敲除雄鼠及对照雄鼠分别与野生型雌鼠交配,统计产生的后代数量,比较敲除后雄鼠的生育力。结果:获得了在减数分裂前和前细线期纯合敲除Dicer1或PP2ACα的雄鼠,在出生后14天减数分裂期时,纯合敲除小鼠与对照小鼠睾丸差别不大;随精子发生进程进行,在第一波生精波结束时,纯合敲除小鼠与对照小鼠睾丸已出现较大差距,Dicer1敲除小鼠睾丸差距更大,为对照小鼠的70%。在性成熟后Dicer1敲除小鼠睾丸仅为对照小鼠一半;HE染色结果显示敲除小鼠部分管腔内精子发生缺陷,缺乏通过减数分裂的精细胞和成熟精子,有部分严重管腔出现空泡化现象,同时也存在部分基本正常的管腔,在附睾中也可见到少量成熟精子,但在表型正常的管腔中,也可以见到因为核固缩而深染的精原或精母细胞,说明部分精原精母细胞开始凋亡,同样在敲除小鼠附睾内也存在明显的颗粒状脱落细胞;杂合敲除小鼠睾丸重量及管腔内精子发生与野生型小鼠无明显区别,附睾内存在大量精子,杂合敲除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纯合敲除小鼠睾丸内Dicer1表达量降低了80%,同时干细胞多能性基因Oct4表达也降低了约80%,但精子发生晚期精细胞特异的Prm1、Prm2、Tnp1、Tnp2则差异不大;Tunel结果显示P14天开始纯合敲除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内凋亡细胞已经增多,成年后敲除小鼠曲细精管腔内凋亡细胞也明显多于对照小鼠,同时在敲除小鼠附睾管腔内也可以见到明显的脱落细胞,对照小鼠附睾内则完全没有脱落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睾丸内细胞DNA含量显示,纯合敲除小鼠睾丸内单倍体细胞比例下降,二倍体和四倍体比例明显上升,对照小鼠睾丸内二倍体和四倍体比例较低。与组化结果及流式结果一致,生育力测试显示Dicer1纯合敲除小鼠仍有部分生育力,可以产生存活后代,但后代数量显着少于对照雄鼠。PP2ACα在精原细胞和减数分裂前敲除产生的表型与Dicer1敲除的表型不同,纯合敲除PP2ACα的小鼠睾丸相比Dicer1敲除睾丸重量体积减少较少,并且管腔内并没有产生严重的空泡化现象,但大部分管腔缺乏通过减数分裂的圆形精细胞和伸长的精细胞,仅有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存在,在附睾内可以见到大量的颗粒状脱落细胞,精子数量远少于对照小鼠附睾内精子数量,杂合敲除小鼠同样没有明显表型,曲细管腔及附睾内精子发生都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别。Western-blot结果显示纯合敲除小鼠睾丸内PP2AC蛋白含量显着降低;Tunel结果显示P15天开始纯合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内凋亡细胞已有增多,明显多于对照小鼠。流式细胞分析睾丸内细胞DNA含量显示,纯合敲除小鼠睾丸内单倍体细胞减少了25%,二倍体和四倍体比例则明显上升。初步的生育力测试显示PP2ACα敲除小鼠丧失生育力,不能产生存活后代。结论:减数分裂是发生转录后调控的重要环节,减数分裂的异常会影响到精子发生进程。Dicer1和miRNAs是精子发生和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必须的,在减数分裂前期敲除Dicer1会导致精子发生缺陷。同样影响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PP2A被敲除也会引起精子发生障碍。(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1-05-01)
苏爱,纪静,刘金成,王培林[5](2005)在《丙酸睾酮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分裂象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①目的探讨小鼠肌肉注射丙酸睾酮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分裂象的影响。②方法采用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制片技术,观察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象的变化。③结果丙酸睾酮实验组药物处理后48、72、96 h减数分裂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t=2.31~2.98,P<0.05、0.01)。④结论丙酸睾酮能促进小鼠睾丸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成熟。(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高欢欢,李卫,彭正松,杨军,郑国錩[6](2003)在《小麦减数分裂前期Ⅰ细胞凋亡的检测及其与细胞融合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阿勃小麦为材料,对其减数分裂前期I的细胞学行为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在其减数分裂前期的凝线期存在明显的染色质胞间转移现象,并发现从偶线期到粗线期均存在细胞凋亡现象,而在此前或此后两者均几乎不发生。结合已有的资料分析认为花粉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尤其是粗线期的细胞凋亡主要是由异常的染色质胞间转移引起的。(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潘有福,王新宇,张大伟,李丽华,郑国锠[7](2000)在《烟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肌动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肌动蛋白是一种主要的收缩蛋白,在肌肉细胞中是广泛存在的,而在非肌肉细胞中,如在藻类细胞以及高等植物的根尖细胞、表皮细胞中,也存有肌动蛋白。在花粉萌发过程中,肌动蛋白丝集聚成束,对于花粉管的形成和受精过程有着重要作用。但已有的工作,多数限于动物细胞和植物体细胞中,关于高等植物的生殖细胞中的报道则比较少见。(本文来源于《实验生物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何子灿,蔡起贵,钱迎倩,黄宏文,侯云甫[8](1999)在《美味猕猴桃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细胞遗传学研究 Ⅲ .母株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配对的光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报道在光镜下观察美味猕猴桃 (品种 :No.2 6原生质体植株的母株 )花粉母细胞( PMC)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的配对 ,发现其配对和凝缩有明显不同步性。不同细胞间染色体配对形式变化较大 ,一般以二价联会为主 ,其次由其它多种配对方式 (包括有复合配对、重复配对、着丝点或端粒处联合和多价联会 )形成多价体 ,还有少数未配对或发生内配对 (偶见 )的单价体和几条二价体之间的次级配对。粗线期观察到少数染色体有缺失 (或重复 )、倒位、易位和疏松配对等结构性改变。表明该植株是一个复杂的区段异源六位体 ,少数染色体在结构上累积有变异。还认为该植株是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和联会机制的好材料。(本文来源于《武汉植物学研究》期刊1999年01期)
赵丽梅,许耀奎,崔秋华[9](1993)在《大麦减数分裂早前期诱变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利用两种有效的诱变剂PYM和EMS,在大麦减数分裂早前期对幼穗进行注射处理,通过对其M_1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花粉育性,结实率及M_2性状变异等的研究表明,幼穗处理能显着提高诱变效果,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和M_2基因突变率,同时也提高了某些有益性状的变异频率。因此,认为减数分裂早前期是诱变处理的适宜时期。本试验首次采用注射处理的方法,此法能弥补常见浸泡法所造成的人为损伤过大的缺点,提高诱变效果,而且方法简便易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科学》期刊1993年01期)
漆着[10](1991)在《不育男性减数分裂前期精母细胞的电镜微扩散分析及其与人卵母细胞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对40名有正常46,XY核型的生殖力低下的白种人男性(WSM)及6名对照者的前期精母细胞的联会复合体(SC)进行了分析,并与5名核型正常的流产胎儿的卵母细胞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对WSM和对照组的MI期细胞的核型也作了分析比较。作者根据X、Y染色体联会的情况,发现7名WSM的整个减数分裂前期的发育受阻。同时或有XY配对的长度下降患者中还可见到X、Y与常染色体发育不同步及X与Y轴发育不同步。(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期刊1991年05期)
减数分裂前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同源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的影响,以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bia)二倍体拟南芥为试验材料,经0.2%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学方法鉴定倍性,获得同源多倍体拟南芥;分析同源多倍体拟南芥的形态特征,利用荧光显微观察不同倍性拟南芥的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与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二倍体拟南芥相比,在细胞学水平上,不同倍性拟南芥的减数分裂过程基本一致;在分子水平上,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产生一定影响,同源重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上调或下调的变化,且功能相关或有相互作用关系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减数分裂前期论文参考文献
[1].苏爱,李艺帆,毋亚仙,刘颖,徐宏伟.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改进[J].解剖学杂志.2018
[2].李云玲,田保明,杨妍,毋瑞华,师恭曜.同源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6
[3].汪虹英,蔡欣.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联会复合体观察[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付鹤玲.Dicer1及PP2ACα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前期的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
[5].苏爱,纪静,刘金成,王培林.丙酸睾酮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分裂象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
[6].高欢欢,李卫,彭正松,杨军,郑国錩.小麦减数分裂前期Ⅰ细胞凋亡的检测及其与细胞融合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03
[7].潘有福,王新宇,张大伟,李丽华,郑国锠.烟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肌动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简报)[J].实验生物学报.2000
[8].何子灿,蔡起贵,钱迎倩,黄宏文,侯云甫.美味猕猴桃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细胞遗传学研究Ⅲ.母株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配对的光镜观察[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9
[9].赵丽梅,许耀奎,崔秋华.大麦减数分裂早前期诱变效应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3
[10].漆着.不育男性减数分裂前期精母细胞的电镜微扩散分析及其与人卵母细胞的比较[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