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传感论文-吴长锋

纳米级传感论文-吴长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级传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电磁场,测量灵敏度,金属纳米线,超分辨,孙方,成像术,应用物理,金刚石,物理评论

纳米级传感论文文献综述

吴长锋[1](2019)在《我首次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电磁场量子传感》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合肥10月22日电(吴长锋)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孙方稳小组实验实现了50纳米空间分辨力高精度多功能量子传感。该系列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应用物理权威期刊《应用物理评论》上。微纳光电子器件具有尺寸小、电磁场强度低、易受干(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0-23)

夏一[2](2009)在《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纳米技术时代的到来,测量已经进入了纳米、埃米量级。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纳米研究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STM的测量原理是隧道效应,隧道电流与隧道间隙之间呈指数关系。隧道间隙只有几个纳米,微小的改变也会引起隧道电流极大的变化。因此基于此原理可以开发出具有极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本论文即是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全面了解了纳米级传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针对系统中的微位移机构以及反馈控制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设计。2.对压电陶瓷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测试了WTYD系列压电陶瓷的固有特性。3.对柔性铰链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比较了各种柔性铰链结构优缺点,设计了适合于本系统的柔性铰链结构。4.完成了微位移机构及探针夹持器的整体组装,实验测试了微位移机构的特性以及性能。5.对PID反馈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适合于本系统的反馈控制电路。6.对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完全可以在隧道状态下稳定工作,达到纳米级精度。7.分析了实验系统中的误差来源,提出后续需要改进和解决的地方,为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技术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9-08-01)

Jeanine,Katzel[3](2008)在《纳米级传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了纳米技术的传感器正在迅速发展,然而即使对于普通的应用,产品生产和商业化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在Fox公司的着名医学剧"House"中,我们在人体中进行了一次短暂但是美妙的旅行,与病毒或细胞相伴,最后被着名的医生和他的团队发现。我们缩小到了纳米等级,目睹了这些在宏观世界、甚至在微观世界也无法看到的景象。(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08年02期)

张晓晶[4](2005)在《微纳米级硅显微操纵传感集成器械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中,用作对单个细胞和胚胎进行探作的微型器械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能够用这样的装置把遗传物质准确地、定域地注射到被精确定位的生物学模式生物(果蝇)中,将有助于在发育生物学和发育遗传学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为了在生物体内进行这些研究,必须把注射力和定位力标注出来,并且将其最小化。回顾了目前利用微机电(MEMS)技术在高效并行显微注射和胚胎定位方面的工作;研制了硅微光学力传感器,并用来研究和优化显微注射器自组装定位芯片的几何结构和操作程序。(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期刊2005-08-01)

王碧波[5](2005)在《基于精密电容微位移传感的两维纳米级定位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计量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作为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的关键技术之一—精密定位技术,目前已经进入了“纳米”时代。纳米级精密定位技术在微电子技术、光学工程、微机械制造与装配、生物工程、高精度的基础测量等众多科学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在调研了大量执行机、电容传感器和微位移机械平台的设计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弱力测量的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结构小巧的两维纳米级精密定位系统。该系统采用压电陶瓷执行机驱动一个正交簧片式设计的微位移平台,利用自行研制的分辨率达到次纳米量级的两维电容微位移传感器对微位移平台的位移进行监测,运用Labview 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的一套不完全微分和积分分离的PID 控制器对压电陶瓷执行机进行反馈控制。整个定位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两个运动自由度的耦合效应小、定位精度高等特点。对该定位系统进行的性能测试表明,采用闭环控制后定位系统能有效地克服压电陶瓷执行机的非线性和迟滞效应。该系统可在0.5μm×0.5μm 的范围内实行任意的二维循迹定位,其两个运动自由度的耦合小于0.1%。对叁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形等平面轨迹的循迹定位结果表明其定位精度均为1nm 左右。该系统有望进一步改进,以满足弱力测量实验中真空状态下亚微米精确定位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5-04-01)

纳米级传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纳米技术时代的到来,测量已经进入了纳米、埃米量级。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纳米研究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STM的测量原理是隧道效应,隧道电流与隧道间隙之间呈指数关系。隧道间隙只有几个纳米,微小的改变也会引起隧道电流极大的变化。因此基于此原理可以开发出具有极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本论文即是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全面了解了纳米级传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针对系统中的微位移机构以及反馈控制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设计。2.对压电陶瓷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测试了WTYD系列压电陶瓷的固有特性。3.对柔性铰链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比较了各种柔性铰链结构优缺点,设计了适合于本系统的柔性铰链结构。4.完成了微位移机构及探针夹持器的整体组装,实验测试了微位移机构的特性以及性能。5.对PID反馈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适合于本系统的反馈控制电路。6.对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完全可以在隧道状态下稳定工作,达到纳米级精度。7.分析了实验系统中的误差来源,提出后续需要改进和解决的地方,为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技术打下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级传感论文参考文献

[1].吴长锋.我首次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电磁场量子传感[N].科技日报.2019

[2].夏一.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级传感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Jeanine,Katzel.纳米级传感[J].软件.2008

[4].张晓晶.微纳米级硅显微操纵传感集成器械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新进展[C].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2005

[5].王碧波.基于精密电容微位移传感的两维纳米级定位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标签:;  ;  ;  ;  ;  ;  ;  ;  ;  ;  

纳米级传感论文-吴长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