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游离钠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胞内游离Na+,植物,荧光指示剂,低温酯导入
游离钠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娟,蔡振媛,车国冬[1](2015)在《测定植物胞内游离钠离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耐盐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植物抗性研究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生物学不断发展和新荧光标记技术的运用,胞内钠离子测定逐渐应用于植物盐胁迫研究中。该文论述了以下叁方面问题:(1)分别介绍了SBFI、Sodium Green和Coro Na Green叁种钠离子荧光指示剂:SBFI是一种双激发波长指示剂,其激发波长是340 nm/380 nm,发射波长是500 nm;Sodium Green和Coro Na Green是单波长指示剂,其激发波长分别是507 nm和492nm,发射波长分别是532 nm和516 nm;(2)比较了酯导入、酸导入、电穿孔和显微注射等几种常见荧光指示剂载入胞内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一种无损伤低温抑制酯酶法:先将荧光指示剂在缓冲液中低温(4℃)处理2 h,随后回到常温(20℃)在不含荧光指示剂的缓冲液中孵育2 h;(3)阐述了胞内离子浓度计算公式,包括单波长测定公式、双波长比率测定公式。(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5年03期)
谢克勤,张磊,高树君,厉保秋,孙克任[2](1995)在《1-烯丙基氯-3诱导神经细胞内游离钙和游离钠离子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鸡胚脑神经细胞对1-烯丙基氯-3引起的细胞内游离Ca~(2+)、游离Na~+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烯丙基氯-3的作用下,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游离Na~+浓度随毒物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高,呈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细胞内游离Na~+的改变在低剂量组无Ca~(2+)变化明显,细胞外高钾能使细胞内游离钙增加,但对细胞内游离Na~+作用不明显。提示1-烯丙基氯-3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可能与神经细胞内Na~+、Ca~(2+)增加有关。(本文来源于《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游离钠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鸡胚脑神经细胞对1-烯丙基氯-3引起的细胞内游离Ca~(2+)、游离Na~+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烯丙基氯-3的作用下,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游离Na~+浓度随毒物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高,呈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细胞内游离Na~+的改变在低剂量组无Ca~(2+)变化明显,细胞外高钾能使细胞内游离钙增加,但对细胞内游离Na~+作用不明显。提示1-烯丙基氯-3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可能与神经细胞内Na~+、Ca~(2+)增加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离钠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瑞娟,蔡振媛,车国冬.测定植物胞内游离钠离子的研究进展[J].广西植物.2015
[2].谢克勤,张磊,高树君,厉保秋,孙克任.1-烯丙基氯-3诱导神经细胞内游离钙和游离钠离子改变[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