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一案三单”中预习导学案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一案三单”中预习导学案的实践与探索

广东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黄淑丹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初中英语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上。因此他们的英语课堂设计的活动多样,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了学习。

但是,因为学生缺乏有效的预习训练,因此自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虽然有部分英语教师也要求学生预习作业,但是他们要求学生完成的预习作业的形式非常单一,例如在教授每一个单元Reading之前,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如下预习作业:

1.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新单词划出来,并标上中文意思。

2.回家听录音,并尝试大声朗读这篇课文。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这些预习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把文章熟悉一下,然而这种作业往往只有20%左右的学生会认真完成,其余80%的学生会认真完成第一项,而剩下的学生认为预习作业并不是作业。特别是在一些从小学就开始不屑学习,家长又缺乏对子女的管理,学生学习习惯极为不自觉,因此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习惯做作业,这些不良习惯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大家都知道,英语教师布置英语预习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扫除下一步学习中的语言障碍,然而事与愿违。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作为课改第一线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我认为有效的课前预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使学习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疑问和困惑,为其有的放矢地在课堂上听讲做好准备。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开始,本人所在的学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卓越课堂教学改革。在实施了卓越课堂教学以后,我校英语老师根据《关于英语有效教学课型调整的问题》的要求对课型进行了调整。其中重点安排了结构预习课,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那么如何进行现在的预习导学单的设计,使学生的预习更行之有效,从而达到先学后导的目标呢?我校经过反复研究确立了“四四八”导研型卓越课堂学习方案,即“一案三单”教学模式,学案不等于教案,三单包括“预习导学、问题导研、训练导评”三大板块。三单的编写遵循的是学生的学习规律。学案在问题设置、素材提供时,要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的空间,能引导学生积极质疑问难,寻找出题思路和感受出题意图,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极大。

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为此,尝试把预习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精心组织指导,设计预习导学单,以预习学单为载体,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科学的预习方法。教学重心由教师的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它更好地沟通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尤其是预习导学这一课前环节的作用不容忽视。它的设计使得学生的预习作业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流于形式,而是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学生完整的预习过程,教师的课前批阅也更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设计目标明确的预习学案,避免了学生在预习时无从下手的情况。学生通过使用和完成预习学案,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听、读、划、查、摘、思、问。在预习时,逐渐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并在书上作记号,标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在预习本上纪录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和预习体会等。

在谈论英语教学中的“一案三单”的使用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对“一案三单”有个明确的定位。“一案三单”应该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学习方案,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辅助材料,是一种教学资源。“一案三单”的预习导学单不是单单给教师或学生看的,而是要把这一条一条落到实处,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主预习的习惯,而不是让“一案三单”中的预习导学这一步沦为一纸空谈。设计和编写好预习导学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学生预习工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习导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因此如何更科学地设计预习导学环节成了我校英语组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初中学习阶段,语言知识的预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词、课文听读与模仿;2、单词拼读、识记,推测词义;3、词组、学习重点句子;4、对话理解、认读;5、找出某些构词规律和语法规律;6、正确使用词典等工具书;7、快速阅读,明确大意,完成阅读理解题;8、听力和口语练习;9拓展阅读和写作。因此要求教师能就不同类型课文进行课前预习学案有效设计的尝试。根据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现在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教师对预习学案的具体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预习词汇、预习课文、预习疑难点、预习听力和口语、预习语法、预习阅读文章和写作。下面本人就预习导学环节的设计原则,以牛津英语深圳版8B的第七单元的预习导学案的设计与大家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预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要有层次性与延伸性

预习题要面向全体,由浅入深,如果题目要求都较高,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果题目都比较容易,学生就不能获得经过自主学习之后茅塞顿开的成就感,因此,预习导学环节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经过预习、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延伸性问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牛津英语8BUnit7Familylives的导学案设计中,第一个预习导学单是这么设计的:

学习目标:1.学习新单词,掌握读音和意义。

2.谈论家庭生活和青少年与家庭的矛盾。

I.请同学们听读3-5遍第七单元的新单词,然后考考自己的速记能力。

II.请同学们再读3-5遍第七单元的新单词,并根据单词意义进行词义搭配。

III.写下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包括单词读音、单词解释等等)。

在这些预习题中,任务I运用课本的单词表基本所有学生都能解决,任务II多数学生能解决,因为他们可以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解决问题,而任务III在每次预习导学中都会出现,让学生写下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即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问题,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二次备课,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二、预习题的设计要有计划性、针对性与自主性

布置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预习题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心所在。根据需要,布置预习时可将新课中的重难点设计在其中,针对性强能直接体现预习的有效性。比如下面例子中任务I就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教师在课前批阅学生的预习导学时,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对新句型的掌握达到何种程度可以一目了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进度。例如在牛津英语8BUnit7Familylives的导学案设计中,第三个预习导学单是这么设计的:

学习目标:1.复习第七单元课文的短语及用法。

2.完成课本88-89页的练习。

I.根据中文写出英语,或者根据英语写出中文。

1.十四岁_________

e.g.Hewasaged10._________

Grandfatherdied,aged75._________

2.一笔数量不少的零用钱_________

3.spend,spent,spent花费spend(time/money)onsth.,spend(time/money)indoingsth.

e.g.Ispent5000yuanonthecomputer._________

Theworkersspent3months(in)buildingthebridge._________

4.月底_________

5.很少抱怨_________

complainv.complaintn.

complainabout=makeacomplaintabout_________

6.seldom:notoften;rarely很少

e.g.Iseldomseehimnowadays.

7.afterall毕竟

e.g.It’snotsurprisingyou’vegotstomachache.Afterall,you’veeatentoomuch.

8.最新款的衣服_________

9.有一个快乐的童年_________

10.disturb打扰,interrupt;givetroubleto

e.g.It’simpolitetodisturbotherswhentheyarehavingarest._________

11._________=takecareof保管,照顾

e.g.Youmustlookafteryourbookswell.=Youmust_________yourbooks.

12.整个的

e.g.mywholelife=allmylife

13.somethinguseful有用的东西

14.便装_________

三、预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实践性与探究性

例如在牛津英语8BUnit7Familylives的导学案设计中,第二个预习导学单是这么设计的:

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短语。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

I.文中短语我先知。根据中文翻译短语,这些短语你一定可以从P88-P89找到的哦!

清醒,大量的……,MP3播放器,照顾,全家人,要求……,最新的,花费,累的,收到,毕竟,家庭生活,一部数码相机,付钱,有用的东西,想不劳而获,公平的,确信,忙于做某,使某人做某事。

II.列举你和家人的特权和责任。(尽量用英语,不会的也可以用汉语。)

III.采访同学和朋友

1.Howmuchpocketmoneydoyouget?

A.asmuchasyouaskforB.justenoughC.lessthanyouneed

2.Whodoesthehouseworkinyourhome?

A.parentsB.childC.grandparentsD.others

3.Whomakesthedecisioninyourfamily?

A.parentsB.childC.parentsandchild

4.Whataretherulesaboutplayingcomputergames?

四、预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因此,我们在设计预习题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比如词汇的预习是新授课必须的预习题型,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注音标写中文,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其他题型,如连线、猜意、填空、纵横字谜游戏等,预习效果会更好。

五、预习题的设计重视过程性与评价性,要便于检测

学生从一开始的被动要求预习,到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惰性,教师必须对其英语课前预习情况及时地进行检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后,在心理上是希望获得教师肯定性的评价的。我们在预习导学单的设计中加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签名、学科长评价和教师评价,我们主要利用早读课的时间亲自督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或批评,还引导学生合作检查预习情况,互查互助,对未按要求完成的学生教育批评,使其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

当学生的预习习惯基本养成后,则安排组长进行课前检查。在上课时,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的方式,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无法解决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教师还可通过对于所布置的预习作业,教师应巧妙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根据需要加以检测。例如:要求预习新单词、写中文,那么课上可以抽学生朗读新单词,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扬和鼓励;预习要求掌握某知识点,课堂上经常请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示范讲解。布置的预习作业只有在课堂上体现,学生才会重视,预习才会更有效。因此在设计“预习导学单”时一定要结合“训练导评单”,要注意把“训练导评单”设计成有利于检测的题型。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师在检查后都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推动下一次预习。

“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预习导学是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环节,它让自主学习有了落实,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让学生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同时,预习导学环节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标签:;  ;  ;  

初中英语“一案三单”中预习导学案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