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苏州市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季节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澄,闫绍宏,武贵森,徐冬冬[1](2015)在《内蒙古自治区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监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011-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用Excel软件和集中度法对甲型和戊型肝炎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甲肝发病率由1.22/10万下降到1.20/10万;戊肝发病率由0.48/10万上升到0.76/10万;阿拉善盟以甲型肝炎流行为主,其余各盟市呈混合流行;计算2011-2013年M值在0.1870.327,甲型和戊型肝炎季节性发病不明显,两型肝炎均以成人发病为主;农民、家务人员、工人和退休人员为主要的发病人群。结论甲肝和戊肝流行呈低水平,戊肝发病率的升高与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张国彬[2](2015)在《南通市通州区常见乙类传染病发病季节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常见乙类传染病发病的季节特征。方法分别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2006-2013年常见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州区常见乙类传染病中,麻疹有很强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3月下旬至6月下旬;痢疾、伤寒和猩红热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分别为4月中旬至10月中旬、7月中旬至12月下旬、1月中旬至6月下旬;其他常见乙类传染病季节性特征不明显。结论不同传染病发病特征不同,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刘健[3](2014)在《上消化道出血与季节变化及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吉林省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季节性发病规律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指导病人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确诊的UGI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的月份和季度归属及同期的气象资料,比较各个月份、季度之间UGIB发病的差异,并分析各气象因素与UGIB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有681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509例,女性172例,男:女为2.96:1;年龄18-103[平均(58.7±15.8)]岁,其中青年组63例(9.25%),中年组309例(45.37%),老年组312例(45.81%)。春、夏、秋、冬季UGIB的发病例数分别为141、143、201、19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1,P<0.01)。秋、冬季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春、夏季(58.30%vs41.70%, P<0.01),秋季出血发生率高于春、夏季(29.52%vs20.70%、29.52%vs21.0%,P<0.01)。秋季发病较多,以10月份为最高;春季发病较少,以4月份为最少。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UGIB发病与月平均大气压关联最显着(rho=0.738,P=0.000),其次是月平均气温(rho=-0.533,P=0.007),再次是月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rho=-0.462,P=0.023),月平均风速(rho=-0.359,P=0.085)、月平均相对湿度(rho=0.168,P=0.431)和月平均气温日较差(rho=-0.005,P=0.98)与发病无明显关联。将月平均大气压和月平均气温代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调节了月平均气温因素的影响后(P=0.055),只有月平均大气压对UGIB的月发病例数有独立影响(P=0.002),并可建立回归方程:我院UGIB月发病数=-1211.401+0.349×月平均气温+1.254×月平均大气压。结论:(1)吉林省UGIB的发病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秋、冬季发病率明显高于春、夏季。(2)吉林省UGIB发病与月平均大气压呈正相关,与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建立预测方程,进行医疗气象预报。(3)人体舒适度指数及其分级与UGIB发病关系密切,通俗易懂,适合进行科普宣传,预防疾病发生。
魏珊[4](2013)在《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变化,虽然有些传染病已被人们有效控制或消灭,但依然有些传染病仍在危害人类健康,部分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倾向,新发传染病也不断出现,传染病依然是我国的重大疾病负担,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目前将39种发病率较高、流行较广、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传染病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其流行病学基础特征,可以为病因推断提供线索,时间分布中发病趋势和季节性是重要的两个方面,不仅可以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情况,而且能反映疾病的致病因素和防治对策的综合作用结果,同时可为探索疾病的病因线索和疾病预防策略及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目前国内研究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的方法相对有局限性,不能最大程度的、准确的反映传染病的该两项时间特征。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法验证、探索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近八年来的发病趋势和发病季节性,以提高预测、监测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的能力,为传染病病因推断、防控工作等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对传染病生物学、生态学、传播机制等的认识。方法本文共纳入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24种,排除了非典型肺炎等5种报告年限不全或某些月份病例数为0的传染病。首先收集卫生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供的2005至2012年各传染病的月报告病例数,并且根据每月天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其进行调整;其次利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分解出各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因素(MAi)、季节性因素S及SRi,并且绘制曲线图;再次对MAi曲线形态进行发病趋势推断及归纳分类,综合S及SRi曲线形态和S值聚类分析的结果,对发病季节性的显着程度和发病高峰期及低谷期进行推断及归纳分类,并且结合各传染病的潜伏期推测感染高峰期和感染低谷期。结果1、发病趋势。5种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戊型肝炎和布鲁氏菌病;6种传染病呈下降趋势:淋病、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炭疽;5种传染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疟疾、狂犬病、甲型肝炎、麻疹、肺结核;2种传染病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3种传染病呈波动趋势:猩红热、百日咳、乙型肝炎。3种传染病呈阶梯状趋势: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2、发病季节性的显着程度。3种传染病季节性特征非常显着: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7种传染病季节性特征较显着:炭疽、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疟疾、猩红热;6种传染病季节性特征一般显着:布鲁氏菌病、百日咳、戊型肝炎、血吸虫病、伤寒和副伤寒、狂犬病;8种传染病季节性特征不显着: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淋病。3、发病周期。13种传染病为一年内单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疟疾、布鲁氏菌病、百日咳、戊型肝炎、血吸虫病、伤寒和副伤寒、狂犬病;3种传染病一年内为双峰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8种传染病为一年内多峰型或无明显高峰型: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淋病。4、感染高峰期。春季感染最多的传染病主要包括两种呼吸道传染病(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两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和布鲁氏菌病)、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戊型肝炎)。夏季感染最多的疾病主要包括两种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和猩红热)、两种消化道传染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及全部的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秋季感染最多的疾病主要包括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冬季感染最多的疾病主要包括两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猩红热)、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戊型肝炎)。结论1、大多数传染病的发病趋势表现出不断上升或波动,说明我国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五种发病一直呈上升趋势的传染病,应该列入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2、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大多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大多呈上升趋势。提示我国近年来在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防治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防控力度不够或效果不佳。今后应在保持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上,加大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力度。3、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季节性均较明显,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季节性也比较明显,血源和性传播疾病则季节性都不显着。4、在季节性特征非常显着、较显着和一般显着的传染病中,大部分都是单峰型,只有三种是双峰型:猩红热、出血热和钩体病。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探索其出现双峰的原因,并且在两次高峰到来前都需做好相关防控工作。5、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最多。夏秋季节,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感染最多。感染高峰期比发病高峰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更好的做好疾病的预防、了解传染病的生态学等机制。6、本文研究优势。数据来自自2004年开始运行的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为防止直报试运行第一年的数据存在不完善之处,自2005年开始选取数据;为去除由于各月份天数不同以及人口自然增长可能引起的偏倚,在分析前根据此两因素进行了调整。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法,从一个时间序列里分解出趋势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去除掉无关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的应用数据;不受数据形式的限制;通过曲线图,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发病趋势和季节性;通过S值大小可以进行季节性显着程度的比较。7、本文不足。时间序列分解法缺少证明其具有显着性意义的统计指标;对于季节性特征显着与否、高峰期分布月份的评判带有主观因素。本文希望在将此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的同时,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本文研究数据是全国所有地区传染病发病数的总和数据,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影响传染病发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选取较小地理区域的发病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魏珊,陆一涵,高眉扬,卫国荣,姜庆五,赵耐青,郑英杰[5](2012)在《我国戊型肝炎发病例数的时间序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卫生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供的2005~2010年全国戊型肝炎(戊肝)月发病数据,了解戊肝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特征,为戊肝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利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分解出戊肝月发病数的季节性变动因素和长期趋势因素,然后利用圆形分布法验证季节性变动因素的季节性聚集趋势,并得到发病高峰时点和高峰期。结果 2005~2010年间全国戊肝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戊肝发病呈现季节性,每年为一个周期,呈单峰型,集中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高峰时点在3月末4月初,发病高峰期在冬春季,尤其是春季相对高发,其他月份低发。结论戊肝发病具有季节性和上升趋势,应于冬季12月份开始开展戊肝的防治工作。
张高芹,薛士银,陈玲[6](2012)在《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涟水县菌痢发病的季节性分布》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菌痢发生的集中时点及高峰期,掌握发病动态,以利于提前做好监测,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用数理统计学的圆形分布法,分析1970-2010年菌痢发病的集中度(r)、角均数(ā)和角离差(s),以推算集中时间和高峰期。结果涟水县1970-2010年菌痢发病高峰日在8月10日,发病高峰期在6月21日-10月4日。结论菌痢在发病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集中趋势。
王平,陆金星,聂传春[7](2011)在《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分析传染病的季节性》文中研究指明分析疾病的时间聚集性是疾病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地区已应用多种方法分析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特征[1-3],常见的方法有相对数、季节性指数、线状图以及集中度法、圆形分布等方法。本研究运用集中度法及圆形分布法对嘉善县1990—2009年13种常见传
穆卫明[8](2007)在《苏州市2005年戊型肝炎发病高峰时间分析》文中提出
汪向红,詹镕娥[9](2006)在《南京市239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文中指出
穆卫明,张宏[10](2005)在《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苏州市甲型肝炎发病的季节性》文中研究指明
二、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苏州市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季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苏州市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季节性(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自治区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流行趋势 |
2.2 地区分布 |
2.3 季节分布 |
2.4 年龄分布 |
2.5 职业分布 |
3 讨论 |
(2)南通市通州区常见乙类传染病发病季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上消化道出血与季节变化及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季节变化与慢性胃炎 |
2.2 季节变化与消化性溃疡 |
2.3 季节变化与上消化道出血 |
2.3.1 季节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 |
2.3.2 季节变化与 EGV 破裂出血 |
2.4 季节变化与急性胰腺炎 |
2.5 季节变化与阑尾炎 |
2.6 季节变化与病毒性肝炎 |
2.7 季节变化与炎症性肠病 |
2.8 季节变化与小肠肠梗阻 |
2.9 季节变化与急性肠道血管病变 |
2.10 季节变化与肠易激综合征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病例数据采集 |
3.2 气象数据采集 |
3.3 分析方法 |
3.4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纳入和排除病种 |
3. 数据准备 |
4. 时间序列分解法具体步骤 |
5. 绘制曲线图 |
6. 描述发病趋势和季节性 |
7. 分类汇总、对比比较 |
8. 判定发病趋势类型 |
9. 判定季节性显着程度 |
10. 判定发病高峰期和低谷期 |
11. 推算感染高峰期和低谷期 |
第三部分 结果 |
1、发病趋势 |
2、发病季节性 |
3、发病高峰、低谷;感染高峰、低谷 |
第四部分 讨论 |
1、发病趋势 |
2、发病季节性显着程度 |
3、感染高峰期 |
4、研究优势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5)我国戊型肝炎发病例数的时间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资料来源 |
2.方法 |
结果分析 |
讨论 |
(6)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涟水县菌痢发病的季节性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 |
2.2 菌痢发病高峰日查“圆形分布r的界值表” |
2.3 菌痢发病时间高峰 |
3 讨论 |
(7)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分析传染病的季节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1.1 资料来源 |
1.1.2 质量控制 |
1.2 方法 |
1.2.1 集中度 |
1.2.2 圆形分布[5] |
1.2.3 相关分析 |
2 结果 |
2.1 M值和R值 |
2.2 主要传染病的发病高峰 |
3 讨论 |
四、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苏州市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季节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自治区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监测分析[J]. 李澄,闫绍宏,武贵森,徐冬冬. 医学动物防制, 2015(06)
- [2]南通市通州区常见乙类传染病发病季节性分析[J]. 张国彬. 江苏预防医学, 2015(01)
- [3]上消化道出血与季节变化及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D]. 刘健. 吉林大学, 2014(10)
- [4]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研究[D]. 魏珊. 复旦大学, 2013(03)
- [5]我国戊型肝炎发病例数的时间序列分析[J]. 魏珊,陆一涵,高眉扬,卫国荣,姜庆五,赵耐青,郑英杰. 中国卫生统计, 2012(06)
- [6]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涟水县菌痢发病的季节性分布[J]. 张高芹,薛士银,陈玲. 江苏预防医学, 2012(03)
- [7]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分析传染病的季节性[J]. 王平,陆金星,聂传春. 上海预防医学, 2011(04)
- [8]苏州市2005年戊型肝炎发病高峰时间分析[J]. 穆卫明.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7(05)
- [9]南京市239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J]. 汪向红,詹镕娥. 江苏预防医学, 2006(01)
- [10]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苏州市甲型肝炎发病的季节性[J]. 穆卫明,张宏. 江苏预防医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