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岛论文-彭华,杨湘云,李晓明,蔡燕红

浙江海岛论文-彭华,杨湘云,李晓明,蔡燕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浙江海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特征,保护生物学,浙江海岛

浙江海岛论文文献综述

彭华,杨湘云,李晓明,蔡燕红[1](2019)在《浙江海岛常绿阔叶林特征及其主要植物区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海的浙江沿海分布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其中较大的岛屿上分布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如:樟木林、青冈林、石栎林和特殊的亮叶猴耳环林或以落叶成分占优的其他森林),他们是标志性的植被类型或演替阶段,我们对这些植被类型中的优势植物种类进行了区系研究。结果显示,浙江海岛常绿阔叶林或类似森林中的优势和常见维管植物共有139种,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东亚成分中的中国-日本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贯穿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4大类中;进一步对15个木本中国特有种分析表明,其区系成分属亚热带性质,真正的温带性质不显着。在海岛这些植被出现的地段,还存在一些原生植被破坏后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落叶阔叶林,其类型和面积都超过了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说明海岛除个别岛屿外曾经历了完全的破坏。目前,浙江海岛相应的演替阶段还不明确,它是研究特殊生境次生演替和恢复生态学的重要场所,这些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中富含重要的中国-日本海滨森林种类,对研究我国不同层次的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的保护生物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晓明,吕林玲,胡喜生,曹荣青,吴承祯[2](2019)在《基于GIS的浙江海岛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浙江省是中国拥有海岛最多的省份,摸清海岛植物丰富度为海岛生态系统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71个典型海岛294个10 m×10 m的样地植被调查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和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岛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进行预测。【结果】海岛各样点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介于1~0种/100 m~2之间,其中乔木层植物物种数介于1~30种/100 m~2之间,灌木层植物物种数介于1~70种/100 m~2之间,海岛各样点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丰富度均随着离陆地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以各样点的木本植物累计物种数为自变量,以实际木本物种数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幂函数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相关系数R2高达0.988,预测精度大于83%。【结论】普陀岛、龙门岛、南关岛等12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大于200种,佛渡岛、岱山岛、洛伽山岛等27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介于100~200种之间,而九洞门岛、南策岛、壳塘山岛等11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介于40~100种之间。(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朱永威[3](2019)在《浙江海岛地区滩涂围垦资源环境效应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舟山市为缓解用地紧张局面在辖区内实施了许多大型围垦工程。本文针对围垦工程分布密集的舟山岛、朱家尖岛、普陀岛海域进行研究,分析工程实施前后附近海域的水动力、泥沙冲淤以及污染物扩散的变化规律。首先对舟山群岛海域的区域概况、滩涂资源、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进行分析归纳,然后通过数字化舟山群岛1997年、2007年、2017年3组岸线,建立舟山群岛围垦前后的Mike21数学模型,复演舟山群岛海域的水动力,计算泥沙冲淤、污染物扩散对围垦工程实施的响应。围垦工程导致舟山群岛岸线的人工化程度逐渐上升,自然岸线比重逐年下降;舟山地区滩涂资源总量在围垦和滩涂淤长相互作用下基本稳定。围垦工程对附近海域的水动力包括:围垦区域潮位变化小于5cm,计算区域潮位变化小于1cm的海域占比95.4%;围垦附近海域潮差变化大于2cm的海域占比不足20%;流速大小变化相对有限;围垦工程附近海域的流场出现局部调整现象;围垦工程对附近海域的水动力影响呈现出以辐射状向外逐渐减弱。普沈水道和莲花洋的断面潮流量围垦后出现下降。通过投放污染源对比围垦前后污染物扩散情况发现围垦工程对舟山海域水污染扩散影响较弱。海域冲淤方面表现出前期围垦造成普沈水道中部形成淤积,而蚂蚁岛、登步岛北侧则形成冲刷;后期围垦导致鲁家峙岛侧形成淤积,在鲁家峙—登步岛之间的水道主槽区域为冲刷。通过对舟山海域不同时期的围垦工程进行研究,分析工程实施对附近海域资源环境的影响,为以后工程设计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9-05-01)

彭华,杨湘云,蔡燕红,李晓明[4](2019)在《浙江海岛广布优势植被类型的植物区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海岛具有较丰富的种子植物区系,也具有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的类型,是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研究的重要区域,为了丰富对该区域地带性灌丛的认识,对东海范围的浙江岛屿进行野外调查,并对其植被类型中优势的各层植物种类进行区系学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范围的浙江岛屿上发现了广布的暖温性常绿灌丛,主要有滨柃灌丛,柃木灌丛和海桐灌丛;从这类灌丛120种优势和常见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结构分析看,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东亚中的中国-日本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贯穿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3大类中;而中国特有种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了它的区系成分具亚热带性质;同时还存在一些原生植被破坏后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落叶灌丛,如野桐灌丛、化香灌丛、盐肤木灌丛等居于其间。作为次生演替研究的理想场所,且是重要中国-日本海滨类群聚集的场所,浙江海岛灌丛具有不同层次的保护生物学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胡波,俞燎霓,滕代高[5](2019)在《浙江海岛台风和冬季大风阵风特征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阵风预报准确率,利用2006—2016年浙江7个海岛气象站资料和ERA-interim资料,分析了台风和冬季大风的阵风因子与10 m稳定风速、风向、Brunt-Vaisala频率、总体理查逊数、边界层250~1 000 m风速及其与10 m稳定风速比值等的关系,对比两种大风系统阵风的主要成因差异,最后对冬季大风的阵风因子进行拟合。(1)从总体上,台风阵风因子比冬季大风要大0.1~0.2,波动幅度也一般比冬季大风偏大0.3~0.5。有些站点在稳定风速较大时,阵风因子随稳定风速变化不明显,而有的站点变化幅度较大。(2)站点不同方位的地表特征差异明显,导致台风和冬季大风的阵风因子在某个风向上有较统一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两者差值一般为0.2~0.3。(3)大气边界层台风样本主要表现为气流辐合上升及正涡度,而冬季大风样本主要表现为辐散下沉及负涡度,台风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的强度均明显大于冬季大风样本;从Brunt-Vaisala频率来看,边界层750 m处冬季大风样本总体为静力不稳定,而台风样本总体为静力稳定;从总体理查逊数来看,台风样本和冬季大风样本两者边界层250 m处动力不稳定程度接近。(4)台风和冬季大风的阵风主要形成机制不同,冬季阵风与边界层上层气流向下动量传输引发的辐合辐散有关,而台风阵风可能更多与边界层气流的水平动量输送引发的辐合辐散有关。(5)基于风向、边界层1 000 m处风速和10 m稳定风速的冬季大风阵风因子的拟合模型,比仅考虑10m稳定风速的拟合模型的绝对误差减少了20%~50%,误差方差也减少了10%~30%。(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郑连革,李菲[6](2018)在《浙江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浙江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浙江实际,因岛制宜、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创建样板,加快打造一批海岛海水淡化工程,确保海岛水资源供应,增强海岛水资源保障能力,为推进海岛开发开放、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服务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叁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实施海岛海水淡化示范工程"要求,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了《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17]2115号,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国家方案"指出,海岛是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要的(本文来源于《浙江经济》期刊2018年08期)

陈慧[7](2018)在《基于游客感知度的浙江海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海岛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如何进一步提升海岛乡村对国内外游客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提升海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升级,正在成为各个海岛景点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浙江省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岛数量遥居全国首位,其中以舟山群岛为最。因此,本文选择浙江海岛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浙江海岛乡村旅游产品的游客调查问卷分析,了解游客对浙江海岛旅游项目的满意度、文化内涵感知、存在问题等方面的体验感受。通过对舟山、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游客的网络调查问卷和实地问卷发放,收集问卷相关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游客来浙江海岛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是休闲度假和游览观光;第二,游客旅游感受普遍满意,但是景点的消费水平偏贵;第叁,大部分游客认为浙江省的海岛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各地都差不多。第四,很多海岛上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游客娱乐、出行需求。上述结论也和实地走访调查结果相似,反映在很多海岛乡村景点情况就是初期投入建设高调宣传,发展中期游客人数不理想,后期景点半荒废。针对此种情况,本文通过对浙江海岛乡村旅游产品的游客感知度调查研究,指出当下浙江海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海岛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产品品牌营销意识薄弱、海岛景点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和发展策略,即挖掘海岛旅游资源潜力,坚持特色鲜明的海岛旅游产品开发;合理定价,限制恶性竞争;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系统;设计多样化旅游新路线;增强游客海岛旅游体验。以期对浙江海岛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8-04-01)

李冰,黄欢,刘源[8](2017)在《小城大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是海岛舟山,一个是山区临安;一个是移动互联网售假案件,一个是物流寄递售假案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案件类型,相同的是小城破大案。随着移动互联网特别是微信的迅速普及,“微商”平台成为方便群众生活的新型购物渠道。然而,“一部手机做微商”的网络虚拟(本文来源于《东方烟草报》期刊2017-12-15)

齐岩辛,张岩,王孔忠[9](2015)在《浙江海岛区地质公园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省岛屿资源丰富,是中国海岛数量最多的一个省。海岛区各类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在环太平洋构造域、全新世海面变迁、海岸带动力地质作用、海岸地貌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结合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本文通过对比海岛区保护区现状,分析地质公园优势,提出分级发展浙江海岛地质公园的策略,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建设地质公园参考。(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刘伯煜,吕辉[10](2015)在《浙江海岛渔村舞龙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新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研究舟山海岛民间民俗舞龙运动的源起与特征、并与内陆民间民俗舞龙运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海岛民间民俗"舞龙"源起于"海神信仰"、"海洋宗教影响"、"王权统治"、"龙图腾"崇拜的心理需要;海岛民间民俗舞龙与大陆内地舞龙的相同特性有健身娱乐性、群体性、承载性和文化传承性,差异性有信仰规约性、涉海性、融合性、地域性等,并诠释了海岛民间民俗舞龙从酬神、悦神、娱人转变为"感恩海洋、人海和谐"的新内涵,彰显海岛人特有的"海洋精神"。(本文来源于《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浙江海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浙江省是中国拥有海岛最多的省份,摸清海岛植物丰富度为海岛生态系统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71个典型海岛294个10 m×10 m的样地植被调查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和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岛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进行预测。【结果】海岛各样点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介于1~0种/100 m~2之间,其中乔木层植物物种数介于1~30种/100 m~2之间,灌木层植物物种数介于1~70种/100 m~2之间,海岛各样点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丰富度均随着离陆地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以各样点的木本植物累计物种数为自变量,以实际木本物种数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幂函数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相关系数R2高达0.988,预测精度大于83%。【结论】普陀岛、龙门岛、南关岛等12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大于200种,佛渡岛、岱山岛、洛伽山岛等27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介于100~200种之间,而九洞门岛、南策岛、壳塘山岛等11个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数介于40~100种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浙江海岛论文参考文献

[1].彭华,杨湘云,李晓明,蔡燕红.浙江海岛常绿阔叶林特征及其主要植物区系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9

[2].李晓明,吕林玲,胡喜生,曹荣青,吴承祯.基于GIS的浙江海岛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预测[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9

[3].朱永威.浙江海岛地区滩涂围垦资源环境效应研究与分析[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4].彭华,杨湘云,蔡燕红,李晓明.浙江海岛广布优势植被类型的植物区系学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9

[5].胡波,俞燎霓,滕代高.浙江海岛台风和冬季大风阵风特征的对比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9

[6].郑连革,李菲.浙江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浙江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解读[J].浙江经济.2018

[7].陈慧.基于游客感知度的浙江海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

[8].李冰,黄欢,刘源.小城大案[N].东方烟草报.2017

[9].齐岩辛,张岩,王孔忠.浙江海岛区地质公园发展策略[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5

[10].刘伯煜,吕辉.浙江海岛渔村舞龙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新诠释[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  

浙江海岛论文-彭华,杨湘云,李晓明,蔡燕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