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立志于田园的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珍[1](2021)在《“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义、价值与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富民兴陇"生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甘肃人民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的真实写照,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积累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文通过将"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价值分析和具体路径的探索,引导大学生把厚植家国情怀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崇高目标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实现从"富民兴陇"到"富民强陇"的积极奋斗者和践行者,推进甘肃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上的跨越式发展。
刘珊[2](2021)在《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下发以来,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部属师范院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师资,推进了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但针对目前的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音乐教师教育情怀缺失、数量配备不齐、综合素质不高、队伍稳定性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仍然需要调整与完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完善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一定数量的具备“扎根农村、长期从教”教育情怀;具备“文理兼修、多科多能”综合素养;具备“教学育人、综合管理”师范技能的音乐教师。本研究主要围绕“提出相关问题——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扫描——农村学校定向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分析——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研究——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设想”的基本思路展开。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定向培养的现实状况,且较为系统、深入、科学的分析了不同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提供了一套能够支撑定向师范生毕业要求达成;符合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发展需要;符合农村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实践方案。绪论部分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定向培养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全面概述;对“农村学校”“人才培养”“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四个主要概念进行了内涵界定;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研究”“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研究”三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评述;对研究问题、研究思路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研究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具体归纳;对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初步预测。第一章是对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的基本现状进行全面扫描。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的结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相关研究的具体内容,系统分析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现存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必要性。第二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本章节全面阐述了“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地方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地方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三种模式的政策出台背景、具体实施以及音乐师范生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三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优势,指出三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紧迫性与关键点。第三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进行综合构建。本章节通过对构建定向师范生毕业要求的现实需求进行系统梳理,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教师《办法》”作为主要政策依据,系统阐述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综合开展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模型构建。第四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定向培养模式与普通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归纳两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共同性,总结定向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构想,并就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第五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重点进行合理设想。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注重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培养;通过贯穿实践应用理念、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对口支教机制等方式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环节;通过完善由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的招生就业制度、深化以高校为主导农村学校协同的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农村从教主题实践活动来建立健全U-G-S协同育人机制。结语部分概括了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研究的有关结论与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是推进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于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的培养,我们要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师范生的毕业要求,从通识教育课程、音乐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构建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设置;从注重教育情怀培养、强化教育实践环境、建立U-G-S协调育人机制等方面完善课程实施。
孙佩蓉[3](2021)在《儒家思想视域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研究》文中认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育理念,重视以精神、情感为导向,在选文内容上,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选取。选入大量文质兼美的古诗文。古诗文汇集了中华民族传世的主流价值与思想精华。不仅以美的语言形式得以传承,更在于美的文化内涵。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注重“人”的价值,突出人与人、人与山川自然、人与社会国家的理念,可归纳为个人关于“爱国”“社会”“修养”等方面的思想涵养。“统编版”古诗文选文的理念与儒家思想关于个人“修身”以立世,“齐家”以化人,“治国”“平天下”以利苍生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基于此尝试将儒家思想与选文理念统筹整合,从二者共同点探寻选文深层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教材选文解读、学生品德修养、教学方法提供明确的方向。从而更好的利用教材,传承中华文化。本文基于上述理念,以儒家思想为视角,运用图表统计的方式,从朝代、作者、主题等角度,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进行分类整理,易于掌握时代、体裁下的作者思想情感,找出选文的隐性价值,为后文解读做铺垫。并结合选文理念与儒家思想的共同点,将选文分为博学广才、君子修养的“修身”精神;以和为贵、诗礼传家的“家庭齐家”思想;兼济天下、投身报国的“国家”观念三类,依据选文隐性价值提供的内容和线索,在分类中解读,充分挖掘古诗文选文的思想内涵。儒家思想与教材选文内容,在个人意识到家庭意识,逐步上升到民族、国家的大爱情怀方面,观点一致,这正是时代价值,与当代教育价值的体现。教材选文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统编版教材是儒家思想的载体,二者互为依托,不可剥离。唯有利用好教材,将选文优势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践行语文教育“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因而从选文上述优点中,结合选文使用现状具体分析,提出相关使用策略。
马瑞佶[4](2021)在《出世与入世的融合:南怀瑾的心理传记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怀瑾(1918-2012)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与传播者。从他的着作与传记中,人们得以领略到他出入世相结合的处世方式,可目前却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他进行深入分析的先例。因此,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的方法,以他本人留下的着述、诗歌以及记录他生平经历的知名传记作为研究资料,基于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阿德勒的自卑-超越理论对他童年至中年的成长经历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试图揭示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借以探讨他融合出入世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背后的缘由。研究发现:(1)童年时期,“耕读传家”的家族文化与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家庭环境对南怀瑾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具有型塑作用。其中,兼具出入世精神的父亲南仰周成为了他童年的自居对象,而在传统学校教育的环境下,他由虚弱的身体状况引发的自卑感则寻求到了补偿。(2)青少年时期,在提倡习武强身的社会环境、积极济世的儒家文化和由转学事件诱发的自卑感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南怀瑾将认同对象由父亲转向了古代英雄人物,树立了从戎报国的人生志向,并将追求卓越感的目标转向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可是,因为无法对过往的认同对象进行有效地整合,他难以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到平衡,这使他在这一阶段遭遇了同一性发展危机。(3)成年早期,南怀瑾与袁焕仙在灵岩寺相遇,在“成就理想,不离现实”的禅宗文化和提倡居士禅的袁焕仙的共同影响下,南怀瑾不但得以找到新的认同对象,并将追求卓越的目标从提高自身能力转向了宗教。在此过程中,他在出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也由此完成了自我同一性的整合。(4)成年中期,在文化贫瘠的社会环境中,南怀瑾在模仿过往认同对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自此投身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并进一步将追求卓越的目标放到了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上,这既是对过往认同对象的超越,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超越。通过探讨南怀瑾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家庭环境、文化氛围、社会环境与自卑感对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应从多个方面关注自我同一性的健康成长。
郭丽[5](2021)在《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集结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精华,是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重要武器。诗歌记载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历程,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华,包含了丰富的育人思想、教学资源和教育经验,把诗歌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为跨学科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些经验。论文围绕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历史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研究思路和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对诗歌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关理论的概述。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对诗歌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明确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和特点,最后从教育逻辑、教育目标、教化功能三个方面阐述了诗歌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关联性。第二章主要内容是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依据和价值。介绍了诗歌在应用中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诗歌的价值、以及诗歌在本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为本文的撰写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是利用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对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诗歌在教学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经过分析结合前人的经验找出其原因。为下一章对策的提出提供了参考资料。第四章主要是根据前面研究获得的理论和实际资料,提出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对策。本章第一部分明确了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原则,第二部分从打造校园文化,提高教师挖掘整合诗歌的能力,夯实教师的文学基础,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五个方面提出对策。第五章是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课例。课程选取的是九年级上册《少年当自强》这一课,诗歌的选用的是《少年中国说》的片段。这章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例的呈现和设计意图的说明,第二部分是课例的分析与总结。笔者希望通过本案例的展示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孙湘钧[6](2021)在《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陶渊明是东晋时期富有盛名的伟大诗人,同时也是散文和辞赋大家。陶渊明和屈原李白杜甫比肩,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他创作的诗文以平淡自然、朴实无华的文风,在描绘唯美的自然景色和祥和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现了他对人格的追崇,对道德完人的追崇,他的人格思想更是散发着无限的光芒。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是极其看重人的品格锻炼和修养的。陶渊明生于晋末宋初社会动乱之际,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得不到解决,他将对现实的慨叹、对官场的不满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都融入了他的作品。在经过多次的入仕出仕后,陶渊明意识到他的心灵归宿不在官场之中,在于山水之间也。他的思想在受到玄学思想和佛学思想的浸染后,逐渐形成了具有强烈的独立风格特点的人格思想。本文的重点偏向于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中的道德教化作用。在本文第一章里首先对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概念进行基本的定义和梳理,逐个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的思想来源,清晰直观地对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想人格做一基本梳理概述。在第二章则分别从社会时代背景和陶渊明思想的不同阶段演变来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形成过程。在第三章中详细地分析了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从道德、政治、社会和哲学理想人格这四个层面出发,结合陶渊明的作品进行解析,具体阐述他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思想。第四章主要是对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做一客观评价,辩证地思考他的“桃花源”理想乌托邦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并分析他的生态思想、自然思想和他高风亮节的高尚节操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示。
张庆[7](2020)在《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还乡”叙事开始于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它承载着启蒙知识分子对自身与乡村关系的反思,其中虽然也隐含着传统诗词中游子漂泊的文化“乡愁”,但更多的是对于现实人生的思考、对于民族命运的担忧。还乡之后知识分子的再度离去宣告了启蒙者的精神困境以及故乡寻梦的破灭。这种“(离去)-归来-再离去”的还乡叙事模式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小说文本中,得到不断的继承与发展,由此形成了一种经典的文学叙事传统。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在接续这一文学传统的同时,也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发展出了新的文化内涵。从叙事的情节模式来看,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可分为主动还乡和被动还乡两大类,这是根据农裔知识分子主人公返乡的情境来划分的。他们当中,在城市有着稳定的生存发展空间的,往往是主动还乡,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候鸟式还乡、寻梦式还乡。反之,在城市失去生存发展空间的知识分子,则多是被动还乡。还乡后,要么对现实失望,落荒而逃;要么退无可退、委曲求全、暂时驻留。透过这些情节模式,可以见出时代变动下,农裔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及其对于故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立场。从叙事的主题向度来看,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在知识分子关于自我身份的思考,以及知识分子主体对待现实乡村的情感态度这两个方面都有非常深入的开掘。作品紧扣还乡知识分子同时拥有的“地之子”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充分展现了他们在回到故乡后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尴尬、在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徘徊挣扎、以及他们对自我身份的归属所产生的认同危机。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他们面对现实中溃败的乡土文明与乡村政治,所表示出的强烈的忧思和批判意识,揭示了新的时代语境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关系的某些本质,即乡村不再有“本源”的神圣性与“疗愈”的能力,知识分子还乡更多是出于一种亲情伦理的束缚,或者是对现实失望,而转向理想家园的想象与追寻。整体来看,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在展现当前乡土中国现状、考察当代知识分子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批判意义与文学价值。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叙事的知识分子主观立场过于强烈、对当下农村问题的分析不够透彻;表现方式比较单一等等,在思想和艺术手法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车志远[8](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提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陈科[9](2020)在《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L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应然之义。然而,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留在乡村的80%人口以“386199”群体为主,由农村人口空心化所引发的村庄建筑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文化空心化、管理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等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作为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农村“空心化”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是农村改革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及新型城镇化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在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成人职业教育关注成人主体的独特性,并使其掌握专业的、技术性的知识和能力,使农村真正实现了“吸引人”和“留住人”。可以说,成人职业教育是推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关乎其成效和水平,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具体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设计、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明晰成人职业教育、农村“空心化”、乡村治理的概念,对“推-拉”理论、内生发展理论进行阐释。第三章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PEST分析。在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环境方面,全面解读成人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及功能。第四章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个案分析。运用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等,通过对L村案例分析,了解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及运行机制。第五章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策略。基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从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农民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注重多方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策略。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并回顾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目前还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研究展望。由此,笔者依托推拉理论和内生发展理论,运用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对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进行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成人职业教育促进浙江省L村“空心化”治理的成效,构建相应的运行机制,并从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农民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利用多方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相应策略。
丁燕燕[10](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认为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二、一个立志于田园的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立志于田园的大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1)“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义、价值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 |
二、“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 |
(二)厚植“人民至上”,坚定使命担当 |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三、“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
(一)完善“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
(二)强化“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
(三)挖掘“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 |
(四)拓宽“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 |
(五)营造“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氛围 |
(2)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对于农村教育十分重视 |
(二)农村学校美育工作相对薄弱 |
(三)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配备困难 |
(四)“一师模式”的启示与困惑 |
(五)本人的学习研究兴趣与专业发展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农村学校 |
(二)人才培养 |
(三)音乐教师教育 |
(四)课程设置与实施 |
四、研究综述 |
(一)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
(二)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研究 |
(三)农村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的基本现状扫描 |
第一节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农村学校音乐师资配备不齐 |
二、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素质不高 |
第二节 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访谈分析 |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 |
二、访谈数据的整理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地域与文化归因 |
二、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归因 |
第四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必要性 |
一、缓解农村学校音乐师资不足问题的必然选择 |
二、提高农村学校音乐师资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三种模式 |
一、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 |
二、地方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 |
三、地方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 |
第二节 三种培养模式的比较 |
一、培养理念:“学科导向”与“农村导向” |
二、素质要求:“专科专能”“多科多能”与“一专多能” |
三、培养方式:“开放化培养”与“本土化培养” |
第三节 三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创新 |
一、改革创新的紧迫性 |
二、改革创新的关键点 |
第三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的毕业要求构建 |
第一节 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现实需求 |
一、学生未来就业定位的特殊性 |
二、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学理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政策依据 |
第三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与模型构建 |
一、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 |
二、毕业要求的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研究 |
第一节 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对比分析 |
一、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情况 |
二、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三、三种定向培养模式与普通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构想 |
一、课程优化的基本原则 |
二、课程优化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情况分析 |
一、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二、教师教育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三、音乐专业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四、实践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第五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重点 |
第一节 注重教育情怀培养 |
一、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第二节 强化教育实践环节 |
一、贯穿实践应用理念 |
二、丰富教育实践活动 |
三、建立对口支教机制 |
第三节 建立U-G-S协同育人机制 |
一、完善由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的招生就业制度 |
二、深化以高校为主导农村学校协同的课程教学改革 |
三、加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农村从教主题实践活动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二、局限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的局限与不足 |
(二)研究内容的局限与不足 |
三、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农村学校音乐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访谈结果的整理 |
附录四 在校科研成果 |
后记 |
(3)儒家思想视域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初中“统编版”古诗文选文儒家思想体现 |
第一节 相关概述 |
一、儒家主流思想概述 |
二、儒家思想古诗文概念 |
三、初中“统编版”与儒家思想 |
第二节 初中“统编版”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统计 |
一、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数量 |
二、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朝代 |
三、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体裁 |
四、儒家思想古诗文单元主题 |
第二章 初中“统编版”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分类解读 |
第一节 儒家“修身正己”精神类选文 |
一、博学强识修内精神选文 |
二、君子人格修内精神选文 |
第二节 儒家“家道”思想类选文 |
一、以“和”为本的传家道文化选文 |
二、以“教”为主的正家道文化选文 |
第三节 儒家“家国同构”观念类选文 |
一、经世济民的仁爱胸怀 |
二、山川之爱的爱国情怀 |
三、以身殉国的报国使命 |
第三章 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儒家思想选文现实价值 |
一、弘扬民族精神 |
二、传承中华文化 |
三、坚守爱国传统 |
第二节 儒家思想选文教育价值 |
一、德育教育价值 |
二、美育教育价值 |
三、语文素养培育 |
第四章 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使用现状及策略 |
第一节 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使用现状 |
一、古诗文选文考核分值情况 |
二、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考核内容 |
第二节 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使用策略 |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
二、以“文”为据,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
第三节 儒家思想古诗文选文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出世与入世的融合:南怀瑾的心理传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缘由 |
2 文献综述 |
2.1 南怀瑾 |
2.1.1 南怀瑾传略 |
2.1.2 南怀瑾的相关研究 |
2.2 自我同一性 |
2.2.1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
2.2.2 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 |
2.3 心理传记学 |
2.3.1 心理传记学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
2.3.2 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模式 |
3 研究步骤 |
3.1 传主的选择 |
3.2 资料的收集与筛选 |
3.3 悬疑性问题的提出 |
3.4 依据的理论基础 |
3.4.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3.4.2 阿德勒的自卑-超越理论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结果 |
5.1 儿童时期南怀瑾的自我型塑 |
5.1.1 代际之间的影响:家庭背景 |
5.1.2 自居作用的形成:文化浸染 |
5.1.3 学校教育的推动:私塾受教 |
5.1.4 小结 |
5.2 青少年时期南怀瑾的自我探索 |
5.2.1 对自卑感的疏解:居家自修 |
5.2.2 认同对象的改变:效仿英雄 |
5.2.3 对卓越感的追求:西湖求学 |
5.2.4 自我整合的危机:投身军旅 |
5.2.5 小结 |
5.3 成年早期南怀瑾的自我整合 |
5.3.1 度过心理社会延缓期:川蜀访道 |
5.3.2 认同对象的再度转变:灵岩学佛 |
5.3.3 完成自我同一性整合:峨眉闭关 |
5.3.4 小结 |
5.4 成年中期南怀瑾的自我超越 |
5.4.1 出入世之间的圆融:重返世俗 |
5.4.2 职业同一性的发展:着书立说 |
5.4.3 对不同文化的整合:融汇中西 |
5.4.4 对认同对象的超越:创办协会 |
5.4.5 小结 |
6 总结与启示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启示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 |
(一)研究视角的特色 |
(二)研究方法的特色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
一、诗歌的概述 |
(一)诗歌的内涵 |
(二)诗歌的特征 |
(三)诗歌的价值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概述 |
(一)道德与法治课的性质 |
(二)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 |
(三)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 |
三、诗歌和道德与法治课的关联性 |
(一)教育逻辑的契合性 |
(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
(三)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
第二章 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依据和价值 |
一、诗歌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二、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
(二)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目标 |
(三)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资源 |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第三章 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实施 |
二、诗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教材中诗歌资源使用热情不高 |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
(三)选取诗歌资源难度大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的文学水平较低 |
(二)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不够深厚 |
(三)教师开发和利用诗歌资源能力欠缺 |
(四)诗歌运用缺乏创新精神 |
第四章 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原则与对策 |
一、诗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原则 |
(一)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
(二)严密性与适度性相结合 |
(三)科学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四)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
二、诗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对策 |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
(二)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诗歌资源的能力 |
(三)夯实教育者的文学基础 |
(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
(五)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
第五章 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的案例 |
一、课例呈现与设计意图的说明 |
(一)课例选取 |
(二)课例呈现 |
(三)设计意图 |
二、课例效果分析 |
(一)课堂观察效果分析 |
(二)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想人格的概述 |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
一、人格的基本定义 |
二、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 |
一、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 |
二、道家思想的理想人格 |
三、佛学思想的理想人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形成的社会时代背景 |
一、社会动乱政权林立 |
二、门阀政治盛行与魏晋风流 |
三、繁荣的庄园经济 |
第二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过程 |
一、受到儒家入世思想浸染的少年时期 |
二、从儒家向道家思想转变的青年时期 |
三、东晋佛教思想影响之下的中年时期 |
第三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体现 |
一、向往自然 |
二、隐逸文化 |
三、安贫乐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劲直”——道德理想 |
一、不为五斗米折腰 |
二、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
三、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
第二节 “猛志”——政治理想 |
一、大济苍生,忧国忧民 |
二、仕途艰难,出淤不染 |
三、歌颂劳动,共情百姓 |
第三节 “素心”——社会理想 |
一、世外桃源 |
二、人文关怀 |
三、三美合一 |
第四节 “旷达”——哲学理想 |
一、无我之境 |
二、谈笑生死 |
三、返璞归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评价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隐逸之下的“和谐”思想 |
一、力争身心和谐的但求自适思想 |
二、增强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人际关怀思想 |
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二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局限性 |
一、隐逸遁世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小国寡民论是消极的政治理想 |
三、意志自由要与规范限制相统一 |
第三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执着理想信念,提升人格思想境界 |
二、树立生态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提高道德品性,共建人文和谐社会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范围界定 |
1.2.1 “知识分子”界定 |
1.2.2 “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界定 |
1.2.3 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范围 |
1.3 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 |
1.4 国内“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成因 |
2.1 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 |
2.2 当代知识分子与故乡之间关系的变化 |
第3章 “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情节模式 |
3.1 主动还乡的两种情节模式 |
3.1.1 候鸟式还乡—有规律的间歇性驻留 |
3.1.2 寻梦式还乡—驻留/失望离去 |
3.2 被动还乡的两种情节模式 |
3.2.1 被迫还乡—无法驻留—落荒而逃 |
3.2.2 被迫还乡—暂时驻留 |
第4章 “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主题向度 |
4.1 “还乡”与自我认同危机 |
4.1.1 “地之子”的彷徨与挣扎 |
4.1.2 知识分子启蒙话语的无力 |
4.2 现实忧思和批判 |
4.2.1 对乡村溃败的忧思 |
4.2.2 对乡村阴暗面的批判 |
4.3 理想家园的守望与追寻 |
4.3.1 精神家园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 |
4.3.2 知识分子拯救乡村的自我想象 |
第5章 “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反思与评价 |
5.1 “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意义 |
5.1.1 展现当前乡土中国的现状 |
5.1.2 知识分子与乡村之间关系的启示 |
5.2 “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的局限性 |
5.2.1 思想上的缺陷 |
5.2.2 技巧上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L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
1.1.3 成人职业教育的功能彰显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成人职业教育 |
2.1.2 农村“空心化” |
2.1.3 乡村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推拉理论 |
2.2.2 内生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PEST分析 |
3.1 政治环境分析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 社会环境分析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四章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个案分析 |
4.1 个案设计与案例概况 |
4.1.1 个案设计 |
4.1.2 浙江省L村概况 |
4.2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浙江省L村“空心化”治理的举措 |
4.2.1 提升生活技能培训 |
4.2.2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4.2.3 开展职业精神培训 |
4.2.4 建立专门培训机构 |
4.2.5 注重“模式化”输出 |
4.3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浙江省L村“空心化”治理的成效 |
4.3.1 产村融合:村强民富 |
4.3.2 产教融合:百村联盟 |
4.3.3 生态宜居:村域整洁 |
4.3.4 精神富裕:生活幸福 |
4.4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运行机制 |
4.4.1 目标导向机制 |
4.4.2 动力促进机制 |
4.4.3 过程实施机制 |
4.4.4 外部保障机制 |
第五章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策略 |
5.1 提供制度保障 |
5.2 构建农民学院 |
5.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5.4 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 |
5.5 注重多方资源整合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针对农村村干部的访谈提纲 |
附录2:针对农民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四、一个立志于田园的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富民兴陇”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义、价值与路径[J]. 张珍. 社科纵横, 2021(06)
- [2]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D]. 刘珊.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儒家思想视域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研究[D]. 孙佩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出世与入世的融合:南怀瑾的心理传记学研究[D]. 马瑞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诗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对策研究[D]. 郭丽.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6]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D]. 孙湘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乡”叙事研究[D]. 张庆. 湘潭大学, 2020(02)
- [8]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9]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L村为例[D]. 陈科. 河北大学, 2020(08)
- [10]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