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易分解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易分解有机碳,激发效应,土壤氮素可利用性,生态恢复
土壤易分解碳论文文献综述
丘清燕,姚快乐,刘骏,葛志强,许文斌[1](2019)在《易分解有机碳对不同恢复年限森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的改变都将引起大气CO_2浓度的急剧改变。易分解有机碳的输入可以通过正/负激发效应加快/减缓土壤有机碳(SOC)的矿化,并最终影响土壤碳平衡。以长汀县不同恢复年限森林(裸地、5年、15年、30年马尾松林以及天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向土壤中添加~(13)C标记葡萄糖研究易分解有机碳输入对不同恢复阶段森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易分解有机碳输入引起的土壤激发效应的方向和强度因不同恢复阶段而异。易分解有机碳输入的初期对各恢复阶段森林土壤均产生正的激发效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15年、30年马尾松林以及天然林相继出现负的激发效应。从整个培养期(59 d)来看,易分解有机碳的输入促进了裸地与5年生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有机碳的矿化量分别提高了131%±27%与25%±5%;但是减缓了15年生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使其矿化量减少了10%±1%;然而,易分解有机碳输入对30年生马尾松林及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则无明显影响。土壤累积激发碳量与葡萄糖添加前后土壤氮素的改变百分比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2=0.44,P<0.05),表明易分解有机碳输入诱导的土壤激发效应受土壤氮素可利用性的调控,土壤微生物需要通过分解原有土壤有机碳释放的氮素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武红亮,于维水,朱平,张水清,赵雅雯[2](2016)在《旱地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组分的高效筛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组分是表征土壤有机碳、氮转化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何高效获得该组分的大量样品是当前的一个难题。本文改进传统少量筛分法,设计一次性大量筛分设备,对我国两种典型旱地土壤黑土与潮土的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个处理土壤分别进行一次性大量(100、200和300 g)筛分,并比较与传统(50 g)筛分法的差异,了解该设备大量筛分样品的工作效率与可行性。结果表明:黑土或潮土大量(300 g)筛分时,与筛分量200和100 g的质量、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无显着差异,均在97%以上;3个筛分量下同一处理的黑土或潮土的易分解碳、氮或耐分解碳、氮含量基本无显着差异。与传统筛分法相比,黑土或潮土筛分量为300 g的质量回收率比50 g的质量回收率提高1%~3%,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提高1%~8%;易分解碳、氮或耐分解碳、氮含量基本无显着差异,以黑土CK处理为例,筛分量为300 g与50 g的土壤易分解组分氮含量分别为0.12和0.14 g/kg,两者无显着差异;与传统筛分法相比,筛分量由50 g提高到300 g,单位时间获得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样品的效率提高了5倍。因此,改进设备后的筛分法可以一次性筛分300 g旱地土样,且土壤质量、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提高1%~8%,是一种获取旱地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较为简单高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6年05期)
武红亮[3](2016)在《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的矿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为揭示我国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典型土壤易分解和耐分解碳氮组分的矿化特性,以长期定位试验点黑土、潮土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土壤高效分组为切入点,运用团聚体-密度联合分组法,大量筛分土壤为易分解和耐分解碳氮组分,并结合Megan Steinweg的干湿矿化培养方法,测定分析不同碳氮组分相关矿化参数,为土壤培肥措施和碳氮库管理提供更多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改进原有筛分设备,一次性大量筛分黑土或潮土300g,其质量回收率比少量(50g)筛分提高1-3%,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提高1-8%,易分解碳、氮或耐分解碳、氮含量基本无显着差异。因此改进设备后的筛分法可以一次性筛分300g土样,是一种获取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较为简单高效的方法。(2)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各组分碳的矿化潜势和矿化贡献率发生变化。旱地土壤(黑土NPK除外)各施肥处理易分解碳组分净碳矿化潜势较CK处理显着提高27.08%-66.49%,水稻土NPKM处理较CK提高14.32%,其它处理增效不显着。旱地NPKM处理下易分解碳组分净碳矿化潜势(25.35 mg·kg-1·d-1)较NPK(18.20 mg·kg-1·d-1)提高39.29%,较NPKS(22.21mg·kg-1·d-1)处理维持原水平或略有提高;水稻土NPKM处理净碳矿化潜势(46.85 mg.kg-1.day-1)显着大于其它无差异处理(40.98-41.15 mg.kg-1.day-1);旱地或水稻土易分解碳组分净碳矿化潜势是同处理耐分解碳组分的1.4-2.0倍,后者各处理间矿化潜势差异不显着。旱地和水田土壤各处理易分解碳组分矿化贡献率在NPKM处理下较CK处理显着提高,NPKS和NPK处理略有提高或维持原水平,各处理耐分解碳组分的矿化贡献率之间无显着差异。综上,旱地易分解碳的矿化潜势和矿化贡献率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较耐分解碳灵敏,且前者矿化潜势显着高于后者,NPKM处理对易分解碳素矿化潜势和矿化贡献率的增效优于NPKS和NPK,而水稻土只有NPKM处理显着提高其矿化潜势和贡献率。另外水稻土碳素矿化势要明显高于旱地土壤。(3)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各组分氮的矿化潜势和矿化贡献率有不同培肥效应。旱地和水田土壤各施肥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黑土NPK除处)较CK处理显着提高26.82%-137.10%;旱地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为1.33 mg·kg-1·d-1,显着优于NPKS(0.96 mg·kg-1·d-1)与NPK(0.76 mg·kg-1·d-1)处理;水稻土NPKM处理净氮矿化潜势(4.93mg.kg-1.day-1)显着大于NPK处理(4.20 mg.kg-1.day-1),其它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旱地和水田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间无差异,旱地平均为0.55 mg·kg-1·d-1,水稻土平均为3.96mg·kg-1·d-1。旱地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是同处理耐分解氮组分的1.50-2.00倍,水稻土两组分间未表现出差异。旱地土壤易分解氮组分矿化贡献率按CK、NPK<NPKS<NPKM顺序递增,水稻土中只有NPKM处理较CK显着提高。旱地和水田土壤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的矿化贡献率之间均无显着差异。综上,旱地易分解氮矿化潜势和矿化贡献率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反应较耐分解氮组分更灵敏,前者矿化潜势显着高于后者,且NPKM处理对氮素矿化潜势和贡献率的提高优于NPKS处理,更优于NPK处理,水稻土各施肥处理矿化潜势和贡献率差异不显着。水稻土氮素矿化势明显高于旱地土壤。(4)旱地和水田易分解和耐分解组分微生物量碳氮与各组分碳氮的矿化显着相关,易分解组分微生物量碳氮显着大于耐分解组分,前者是后者的1.20-2.75倍;旱地易分解组分微生物量碳氮对不同施肥措施反应敏感,NPKM处理易分解组分微生物量碳(381.19 mg·kg-1)、氮(39.96mg·kg-1)较NPKS和NPK处理分别提高15.54%、29.10%,水稻土各处理微生物碳氮量间无显着差异;旱地和水田耐分解组分微生物量碳氮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水田微生物量碳氮明显高于旱地。(5)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易分解和耐分解碳氮组分之间Aquabacterium种群含量有显着差异。其在易分解碳氮组分中的含量约是耐分解组分的2-4倍,可能是引起黑土不同组分碳氮矿化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5-01)
武红亮,于维水,朱平,张水清,赵雅雯[4](2015)在《长期施肥旱地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氮的矿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易分解氮库和耐分解氮库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其矿化能力的大小可反映土壤有机氮的周转性能。论文旨在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易分解氮库与耐分解氮库的矿化特性,为了解不同培肥措施及其氮素供应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2种旱地土壤(黑土和潮土)为例,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个处理,采用颗粒密度法,将土壤有机氮分为易分解氮和耐分解氮2个组分,室内培养分析不同组分氮的矿化特性。【结果】筛分及培养结果显示,黑土和潮土的平均质量回收率和氮回收率均超过97%,易分解和耐分解氮组分矿化量之和占原土矿化量的平均比例为99.91%(99.89%—99.93%),是一种研究土壤易分解和耐分解氮组分矿化特性的可行方法。2种旱地土壤NPK、NPKS和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除黑土NPK处理差异不显着)较CK处理显着提高26.82%—137.10%;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地黑土、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影响显着,其中,黑土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为1.48 mg·kg-1·d-1,显着优于NPKS(1.02 mg·kg-1·d-1)与NPK(0.75 mg·kg-1·d-1)处理;潮土NPKM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为1.17 mg·kg-1·d-1,显着优于NPKS(0.89 mg·kg-1·d-1)与NPK(0.76mg·kg-1·d-1)处理;旱地土壤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之间差异不显着,其中,黑土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平均净氮矿化潜势为0.58 mg·kg-1·d-1(0.52—0.63 mg·kg-1·d-1),潮土为0.51 mg·kg-1·d-1(0.40—0.62 mg·kg-1·d-1)。不同施肥处理旱地黑土、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均显着大于同处理耐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NPKM处理两者显现出最大差异,其中,黑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是同处理(按CK、NPK、NPKS、NPKM顺序)耐分解氮组分的1.41、1.39、1.75和2.35倍,潮土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是同处理(按CK、NPK、NPKS、NPKM顺序)耐分解氮组分的1.22、1.33、1.56和1.87倍。土壤矿化过程中易分解组分对原土矿化贡献率受施肥措施显着影响,其大小按CK、NPK<NPKS<NPKM顺序递增,黑土依次为10.82%、12.51%、14.94%、18.91%,潮土依次为8.49%、9.71%、11.34%、16.2%;旱地土壤各处理耐分解氮组分的矿化贡献率之间无显着差异,黑土为86.24%(83.96%—88.51%),潮土为88.46%(86.71%—90.20%)。【结论】旱地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和矿化贡献率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反应较耐分解氮组分敏感,各施肥处理易分解氮组分净氮矿化潜势显着高于耐分解组分,NPKM处理两组分矿化潜势差异最大,且对氮素矿化潜势和矿化贡献率的提高优于NPKS处理,更优于NPK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23期)
于维水,卢昌艾,李桂花,武红亮,赵雅雯[5](2015)在《不同施肥制度下中国东部典型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氮的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易分解氮(labile nitrogen,Lab-N)和耐分解氮(recalcitrant nitrogen,Rec-N)是土壤氮库的两个重要组分,其组分含量与比例可反映土壤有机氮周转与固存特性。因此,研究土壤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易分解氮与耐分解氮的含量及比例特性,是土壤氮库管理与土壤肥力质量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方法】利用中国东部3种旱作土样(吉林公主岭黑土、河南郑州潮土、湖南祁阳红壤)和1种水稻土土样(湖南望城),运用颗粒密度分组法,研究长期不施肥(CK)、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种不同施肥制度下易分解氮和耐分解氮的含量及比例变化特征。【结果】旱作土壤易分解氮的平均含量为0.15g·kg-1(0.10—0.29 g·kg-1)低于水田的0.22 g·kg-1(0.20—0.23 g·kg-1),而其占全氮的比例高于水田。经23年处理后,旱作土壤CK处理全氮含量较试验初期氮含量显着下降,下降的比例为7.5%—9.7%,水稻土则显着上升,升高的比例为11.5%;长期NPK处理,旱作土壤和水田全氮含量较CK显着增加,红壤易分解氮含量较CK易分解氮显着下降,其他地点无显着变化;长期NPKS处理,旱作和水田土壤全氮含量显着增加,黑土和水稻土易分解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较CK无显着变化,红壤易分解氮含量显着下降,而潮土易分解氮含量显着增加;长期NPKM处理,显着提高了旱作土壤全氮含量、易分解氮含量及易分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其中黑土增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85.0%、106.0%和4.2%,水稻土易分解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无显着差异性。4种土壤耐分解氮的含量与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NPKM>NPKS>NPK>CK,其中NPKM处理降低了耐分解氮占全氮的比例。【结论】旱作土壤易分解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比水田更加敏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着提高了旱作土壤全氮含量、易分解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效果优于秸秆还田,更优于化肥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5期)
于维水,李桂花,王碧胜,武红亮,赵雅雯[6](2015)在《不同施肥制度下我国东部典型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的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易分解碳库(labile organic carbon,Lab-C)和耐分解碳库(recalcitrant organic carbon,Rec-C)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其组分大小与比例可反映土壤有机碳的周转与固存特性。因此,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易分解碳库与耐分解碳库的大小与比例,对土壤养分管理及肥力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我国东部23年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的黑土、潮土、红壤和32年水稻土共四类土壤的典型土样为代表,以不施肥(CK)、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个处理土壤,采用颗粒密度相结合的方法,将土壤有机碳分为易分解碳和耐分解碳2个组分,分析了其不同组分碳含量及比例的变化特征。【结果】土壤经该方法分组后,四种土壤的平均质量回收率和碳回收率均超过95%,是一种测定土壤易分解碳和耐分解碳的可行方法。旱作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易分解碳的平均含量为1.91 g/kg低于水田的2.42 g/kg,而易分解碳占总有机碳的平均比例为15.4%,高于水田的9.9%。NPKM处理下,黑土、潮土和红壤易分解碳含量显着高于NPKS、NPK及CK处理(P<0.05),较NPK处理增加的比例分别为98.4%、43.7%和71.2%,同时提高了易分解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但无显着差异性;NPK和NPKS处理下黑土与潮土易分解碳的含量较不施肥无显着变化,而红壤易分解碳含量较不施肥显着降低(P<0.05),降低的比例分别为33.1%和29.6%;水稻土4个处理间易分解碳的含量及其占全碳的比例无显着差异性。四类土壤耐分解碳的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一致,均表现为NPKM>NPKS>NPK>CK。NPKM处理下,四种土壤耐分解碳含量显着增加(P<0.05),黑土、潮土、红壤和水稻土较NPK处理增加的比例分别为68.8%、42.7%、17.6%和17.2%,同时耐分解碳占全碳的比例降低;NPKS处理下黑土、潮土和水稻土耐分解碳的含量较NPK处理也增加,对应增加的比例分别为10.9%、15.1%和18.0%。同时,易分解碳和耐分解碳的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之间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旱作土壤易分解碳含量比水田土壤更易受不同施肥处理的影响,有机无机配施(NPKM与NPKS)可提高旱作与水田土壤易分解碳与耐分解碳的含量,同时相对提高了易分解碳占全碳的比例,且NPKM处理的效果优于NPKS处理,更优于化肥处理。(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于维水[7](2015)在《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四种典型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的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我国典型农田土壤长期不同施肥下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的组分特征,本研究选择黑土、潮土、红壤和水稻土四种典型土壤,通过粒径-密度分组法得到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组分,同时运用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土壤各氮库之间的相互转化速率,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的含量、比例及氮库的矿化特征,以期为研究氮库的动力学过程打下基础,同时为土壤的肥力质量建设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PKM处理下,黑土、潮土和红壤易分解碳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叁种处理(p<0.05),较NPK处理增加的比例分别为98.4%、43.7%和71.2%;NPK和NPKS处理下黑土与潮土易分解碳的含量较不施肥无显着变化,而红壤易分解碳含量较不施肥显着降低(p<0.05),降低的比例分别为33.1和29.6%;水稻土4处理间易分解碳的含量及其占全碳的比例无显着差异性。NPKM处理相对提高了易分解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但各施肥处理无显着变化。四种土壤耐分解碳的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一致,均表现为NPKM>NPKS>NPK>CK。NPKM、NPKS和NPK处理下,四种土壤耐分解碳含量较CK显着增加(p<0.05),其中NPKM处理增加的比例最高,黑土、潮土、红壤和水稻土增加的比例分别为68.8%、42.7%、17.6%和17.2%,同时相对降低了耐分解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综上:长期旱作土壤易分解碳含量比水田土壤更易受不同施肥处理的影响,有机无机配施(NPKM与NPKS)可以提高旱作和水田土壤易、耐分解碳的含量,同时相对提高了易分解碳占总碳的比例,是改良土壤碳库质量的最优施肥方式,且NPKM处理的效果优于NPKS处理,更优于化肥处理。(2)23年不施肥(CK),旱作土壤全氮含量较试验初期氮含量显着下降,下降的比例为7.5%~9.7%,水稻土则显着上升,升高的比例为11.5%;NPK、NPKS和NPKM处理全氮含量较CK均显着增加。长期NPK处理,红壤易分解氮含量较CK显着下降,黑土、潮土和红壤均无显着变化;长期NPKS处理,红壤易分解氮含量显着下降,潮土显着增加,而黑土无显着变化;长期NPKM处理,显着提高了旱作土壤全氮含量、易分解氮含量及易分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其中黑土增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85.0%、106.0%和4.2%,水稻土易分解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无显着差异性。4种土壤耐分解氮的含量与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NPKM>NPKS>NPK>CK,NPKM处理降低了耐分解氮占全氮的比例。综上:旱作土壤易分解氮含量比水田更易受不同施肥处理的影响,有机无机配施(NPKM与NPKS)可以提高旱作和水田土壤易、耐分解氮的含量,同时提高了易分解氮占全氮的百分比,是改良土壤氮库质量的最优施肥方式,且NPKM处理的效果优于NPKS处理,更优于化肥处理。(3)同一地点,不同施肥处理下C/N无显着的差异性;同一处理,土壤不同组分间C/N差异显着,易分解组分C/N显着高于未分级原土和耐分解组分的C/N。(4)常规施肥下四种土壤氮素的转化特性不同:黑土氮素转化表现为中矿化、高硝化和高净解吸特性;潮土表现为低矿化、中硝化及低净固持特性;红壤表现为高矿化、低硝化和高的净固持特性;水稻土氮素的矿化则表现为高矿化、中硝化和低的净固持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5-05-01)
武冠云[8](1986)在《土壤有机氮的形态、分布及其易分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绝大部分表层土壤中,95%以上的氮素是以有机态存在着,因此,土壤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通常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是处在不断地累积和分解变化过程中,土壤有机氮则是处在不断地累积、矿化和再固定过程中.土壤中有机氮化合物主要由叁部分组成:一是土壤中原有的与土壤矿质部分以不同形态结合着的腐殖质N;二是以不同方式新进入土壤中的有机残体N;叁是土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中的含N物质.(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1986年02期)
T.Marumoto,徐文征,汤辛农[9](1981)在《含碳有机物对土壤中易分解性有机氮化物集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氮素施用于土壤,同时又施用含碳有机物,经常引起氮素的生物固定作用(或有机化作用);但经一段期间后,新生成的有机氮化物(又称为易分解性有机氮化物)可以再矿化。土壤中易分解性有机氮化物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来源,但关于含碳有机物的质量和数量对于易分解性有机氮化物集聚的影响,研究资料很少。(本文来源于《湖南农学院学报》期刊1981年04期)
土壤易分解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组分是表征土壤有机碳、氮转化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何高效获得该组分的大量样品是当前的一个难题。本文改进传统少量筛分法,设计一次性大量筛分设备,对我国两种典型旱地土壤黑土与潮土的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4个处理土壤分别进行一次性大量(100、200和300 g)筛分,并比较与传统(50 g)筛分法的差异,了解该设备大量筛分样品的工作效率与可行性。结果表明:黑土或潮土大量(300 g)筛分时,与筛分量200和100 g的质量、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无显着差异,均在97%以上;3个筛分量下同一处理的黑土或潮土的易分解碳、氮或耐分解碳、氮含量基本无显着差异。与传统筛分法相比,黑土或潮土筛分量为300 g的质量回收率比50 g的质量回收率提高1%~3%,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提高1%~8%;易分解碳、氮或耐分解碳、氮含量基本无显着差异,以黑土CK处理为例,筛分量为300 g与50 g的土壤易分解组分氮含量分别为0.12和0.14 g/kg,两者无显着差异;与传统筛分法相比,筛分量由50 g提高到300 g,单位时间获得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样品的效率提高了5倍。因此,改进设备后的筛分法可以一次性筛分300 g旱地土样,且土壤质量、全碳和全氮回收率提高1%~8%,是一种获取旱地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较为简单高效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易分解碳论文参考文献
[1].丘清燕,姚快乐,刘骏,葛志强,许文斌.易分解有机碳对不同恢复年限森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2].武红亮,于维水,朱平,张水清,赵雅雯.旱地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氮组分的高效筛分方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
[3].武红亮.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组分的矿化特性[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4].武红亮,于维水,朱平,张水清,赵雅雯.长期施肥旱地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氮的矿化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5
[5].于维水,卢昌艾,李桂花,武红亮,赵雅雯.不同施肥制度下中国东部典型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氮的组分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5
[6].于维水,李桂花,王碧胜,武红亮,赵雅雯.不同施肥制度下我国东部典型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碳的组分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
[7].于维水.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四种典型土壤易、耐分解碳氮的组分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8].武冠云.土壤有机氮的形态、分布及其易分解性[J].土壤通报.1986
[9].T.Marumoto,徐文征,汤辛农.含碳有机物对土壤中易分解性有机氮化物集聚的影响[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