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劳动意识的实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劳动意识的实施

四川省开江县普安镇复兴小学

一、通过资料补充,萌芽植树劳动意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

1.植树节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1932年发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1893年,他就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举行了植树式。以后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的3月12日为植树节。这个节日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

2.邓小平同志和全民植树运动

邓小平同志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1981年,我国一些地方遭受特大洪灾,邓小平同志专门对林业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最近的洪灾涉及到林业、涉及到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也要少砍一点。小平同志还说,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他提议,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三棵或五棵树,要包栽包活,多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1982年,也就是实施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的第一年,小平同志对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每人至少要栽三棵树,要包栽包活。”植树节那天,他带领全家人到京西玉泉山种下一株株松柏。之后,不仅在北京,全国很多地方都先后留下小平同志植树的身影。每年植树节,他都身体力行,坚持参加植树。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

师:和老师一起朗读这些文字,了解植树的意义。

生:众说纷纭。

师:植树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我们也要参加植树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每年的3月12这一天。

教学反思:

植树,校园已经搁置有段时间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比较陌生,虽然他们都是农村的,家里有退耕还林种植的责任和义务,但她们对植树相关的知识了解的胜少。我不想上完课,学生们仅仅停留在,只知道植树节的时间,我想通过资料袋的补充,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种树的种子,播下植树好处的种子,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所以我领读,让他们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通过领袖榜样示范,自己也要参与种树。学生的激情昂高,立誓自己也回去植树,我很欣慰,种树在她们心里萌芽,盼能生根,发芽。

二、通过升华课文主题,强化劳动意识。

《幸福是什么》教学片段

师:文中三个小孩十年中都做过什么?

生1:第一个青年是一个医生,给病人治病。

生2:第二个青年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其他事。

生3:第三个青年耕地。

师:他们的职业分别是医生、工人、农民。职业不同,他们有幸福感吗?

生:异口同声,有幸福感。

师:勾画感到幸福的句子,朗读。

课件出示:“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很幸福。”

师:他们的幸福,都离不开什么?

生:劳动

师:他们的劳动成果对别人来说有益处吗?

生:有益处。

师:比如医生?

生1:医生能让病人恢复健康。

生2:工人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

生3:麦子养活了许多人。

师:农民不只是只能种麦子,还能种其他的,比如:蔬菜、水果、稻子、玉米……现在找勾画朗读智慧女儿总结什么是幸福的语句。(巡视并指导)

师:课件出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齐读,思考:我们现在有两个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和同学,在家里是孩子,我们怎样通过自己的劳动,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从而获得幸福?

生1:在学校,我要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我爸爸妈妈就会高兴,所以我就很幸福。

师:把书读好,不仅仅父母高兴,受惠最多的却是我们自己,将来用所学的知识,参加劳动,体现自己的价值。谁来说说,我们同学之间,自己该如何帮助同学,从而获得幸福?例如:和同学和睦友善相处,还如?

生1:帮同学做值日。

生2:同学生病了,帮他补习落下的功课。

师:这是脑力劳动,对她也是有益处,从而会获得幸福,不错。那在家里呢,你将如何做?

生1:扫地、擦桌子,使家里变得干净,从而获得幸福。

生2:吃饭的时候,摆碗筷,从而获得幸福。

生3:洗自己的衣服,星期天,洗全家的衣服,从而获得幸福。

师:看来,咱们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早都会做目前这个年纪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了,这值得老师为你们骄傲,你们爸爸妈妈在身边吗?

生:没在家,在打工;在家里,在城里打工,很早出去,很晚才回家。

师:他们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你们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做家务是替父母尽孝,全家人都会因为你的劳动,而幸福。同学们的认识都很高,老师希望今天过后,大家都做行动派,做家务活,包括同学们所提到的家务事,还有比如:星期天和家人种菜,给庄稼除草,学做饭、炒菜,放牛、羊……从而收获幸福。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阅读童话,内容很浅显,文中三个小孩用十年间的时间去寻找到了幸福,学了后我想让学生畅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细到具体如何做,平时学生做值日时,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明显在家里做过家务事,想通过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带动全班同学深化做家务事的意识,让我们都做一个精神上拥有幸福感的人。我同时提出了做饭,放牛、羊,这些劳动学生也能参与其中,这也是我对他们提出的殷切希望,在生活中做一个小能手,孝敬长辈。正如高尔基所说:“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下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美好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我想和学生一起共勉。

标签:;  ;  ;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劳动意识的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