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32719890903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私家车辆日益增多,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文章通过剖析城市道路与交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综合治理;城市道路;城市交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促使我国车辆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激增、城市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客运上升。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十分关键。
一、城市交通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
(一)城市交通优化空间更加有限
城镇化发展使城市人口和车辆更加集聚,城市功能布局和路网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更加有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十三五”末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比目前增加6个百分点,将有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而城市用地将呈现“低增长”甚至“零增长”,交通聚集的程度和变化也将更加复杂。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有可能超过2.5亿辆。如果缺乏得力有效的管理措施,城市交通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二)停车资源愈加紧缺
以停车资源紧缺为代表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停车问题成为扰乱交通秩序,加剧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随着汽车在城市的集聚和增长,停车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过多,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日益突出。
(三)绿色出行空间日益萎缩
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增长乏力,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的实现困难重重。相对于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作为集约化运行代表的公共交通发展仍然缓慢。运力不足、通达不广、覆盖不全、效率不高、衔接不畅、换乘不便等因素导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伴随城市交通对机动化出行方式的依赖越来越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被机动车肆意挤占和蚕食,绿色出行空间日益萎缩,绿色出行环境日益恶化。
(四)非标准交通工具规模逐步壮大
当前,超标电动自行车、“老年代步车”等非标准交通工具层出不穷,且规模如雪球越滚越大。未来几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老龄人口不断增多,这些交通工具极有可能成为交通出行的首选,未来还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快递、电商业的全面覆盖,还会刺激网约出租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出行和使用。
(五)舆情控制越发困难
个别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较低,网络恶意炒作事件增多,给城市道路交通执法带来困难。个别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和守法意识较为淡薄,执勤民警在处理交通违法和事故中,时常遇到当事人对自身违法视而不见,反而对民警执法的不理解、不配合情况。此外,少数当事人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性,将民警执法过程和视频片面、恶意的篡改和捏造后散播在网络上,有些媒体未经核实真实情况,为了“抓眼球”、“搏出位”,报导内容有失偏颇,造成社会负面舆论,使当事民警产生厌烦、回避心态,严格执法的积极性受挫。
二、城市道路与交通综合治理措施
(一)强化城市交通发展顶层规划
结合“十三五”规划实施,将城市交通发展推动上升为政府行为,建议各地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将“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发展,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的引领作用,制定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慢行交通、停车设施等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加强综合交通系统、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注重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搭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管理的难点问题。
(二)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以保速度、保准时、保覆盖、提服务为核心目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科学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具备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无轨电车,大力推广社区公交、自行车租赁、“P+R”(驻车换乘)模式,推行“步行+自行车”慢行交通方式,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要结合不同环境合理施划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出行吸引率,落实公交优先在城市交通结构中的调节作用。要推出公交运行信息发布服务,大力配套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进一步优化交通出行结构。
(三)推行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模式
建立城市交通管理综合协调机制,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强化综合执法,实现大交通管理格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等手段共同破解交通难题。在停车体制改革和设施建设要求的保障下,推动建立区(县)主责、街道(乡、镇)执行、居民自治的停车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停车综合执法机制,探索社区执法人员参与支次道路和社区街道的停车管理。要不断完善城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各项政策,推动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和市场化收费机制,并推广细化路内错时停车、差别化停车收费等措施,盘活现有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问题。
(四)完善城市道路网络与基础设施
加强城市支路和“微循环”设计,进一步提高城市中心城区的支路密度。树立“行人优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优于公交车、公交车优于小汽车”的先进理念,保障新改建道路慢行交通路权,重点完善步行道、自行车道配置的路权分配比重,保障其出行安全。合理规划道路断面形式,选择适合当地交通环境的断面形式,尽可能采用绿化带、隔离护栏等多种隔离形式,减少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共交通站点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在内部通过挖掘及改造建设停车设施,并在有条件的周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设施。同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以“大数据”为支撑,利用城市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安全分析研判平台,综合分析各类交通数据信息,提出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科学管理方案,引导市民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均衡路网承载,实现交通流的顺畅运行,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五)加大交通乱象源头治理工作
建立健全低速电动车安全管理综合协调机制,由政府推动形成各部门统一标准的电动车生产、销售、管理规范性文件,强化源头监管部门协作配合,解决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脱节问题,确保低速电动自行车依法有序发展。决停止低速电动车非法销售,对超出经营范围、经营不合格产品、销售未经国家批准认证许可生产的机动车、无证照经营、非法改装以及采用虚假宣传手段欺骗消费者购买的销售商责令停止销售,并依法处罚,督促销售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杜绝非法低速电动车继续流入市场,从源头上解决电动三轮车、超标电动自行车等痼疾顽症。
(六)强化交通管理法律法规支撑
从立法源头抓起,相关部门应加大一线走访和调研力度,根据当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以提高违法成本、预防再次违法、净化通行环境为出发点,制定更新一批适应新形势、新问题的地方法规、管理条例、暂行办法,严格处罚严重扰乱和危害道路交通公共安全或者屡教屡罚不改的行为人。同时,将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乱骑行等日常交通难以管理的违法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将个人交通违法与诚信体系挂钩,用社会诚信机制引导和督促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化工程,牵涉到人、车、路、警等诸多因素,需要对城市规划、路网建设、公交配套、交通基础设施等进行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李蕊,罗芳芳.城市道路违法停车执法改革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06)
[2]刘鹏广州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蒋菱枫.李伟在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要求提高站位勇于担当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现代治理能力水平[J].汽车与安全,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