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设计研究

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设计研究

刘才仁什吉

身份证号码:63222119XXXX030927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气密性设计也取得了较好的进步,在本文章的研究中,笔者就对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装配式;低能耗;气密性

1装配式低能耗建筑

我国的建筑节能初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发展过程。最初从北方采暖区开始,过渡到南方夏热冬冷地区,直至2003年夏热冬暖地区开始实行之后,我国才全面展开建筑节能。建筑节能历经了三个阶段:30%——50%——65%,迄今为止全国都已展开节能50%以上的强制性标准和要求。按照国家节能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面实行节能75%的标准。所谓节能50%指的是以采暖区当地一个采暖期每建筑平米标准煤耗量为能源消耗量,在此基础上节省的煤耗量即为节能比例。

我国政府提出,2020年GDP实现翻两番的指标,然而,经济增长是需要能源支持的,能源是否能够支持这样的经济目标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即使是建筑节能50%,那么相应能源使用期也只是延长了一段时间,我们能否通过现有科学技术将建筑物能源消耗降至最低,从而达到建筑采用低品位能源替代现有的高品位能源,以达到能耗最省,从而使能源供应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样就需要低能耗建筑复合系统及发展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这个目的。

低能耗建筑指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被动式供热空调建筑,它能提供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建筑环境,保证人体的卫生和健康,同时具有节能建筑能耗低的特点。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8%,其中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建筑物的采暖和制冷。所谓的低能耗建筑是指不用或者尽量少用一次能源,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对建筑物进行采暖和制冷。

2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设计要求

(1)GB50189-20153.3.5

建筑外门、外窗的气密性分级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第4.1.2条的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10层及以上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7级;

*2*10层以下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6级;

*3*严寒和寒冷地区外门的气密性不应低于4级。

(2)GB50189-20153.3.6

建筑幕墙的气密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2007中第5.1.3条的规定且不应低于3级。

(3)JGJ26-20104.2.6(强)

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严寒地区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6级。寒冷地区1~6层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4级,7层及7层以上不应低于6级。

(4)DB37/5026-20144.2.10(强)

外窗、敞开阳台内侧的外门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其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7级,即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q1不应大于1.0立方米/(m.h),单位面积缝长空气渗透量q2不应大于3.0立方米/(㎡.h).

3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设计规范-以门窗设计为例

(1)门窗气密性能与门窗杆件的强度、胶条密封效果、杆件连接的缝隙、锁闭点间距、五金装配及加工精度等有关。北方工程因冬季寒冷,气密性尤为重要。

(2)塑窗因型材自身强度及刚性差,易变形,导致漏风严重,解决方案就是增加锁点数量。在我们一般设计中,当扇高、扇宽尺寸超过1200mm时应考虑增加锁点,且锁点间距不应大于600mm。平开窗的合页侧可以靠增加隐藏式合页来达到密封作用,内开上悬窗合页侧靠中间锁,在以前的设计中,窗一般都选择单锁点中间锁,但锁点距离上部摇臂合页较远,还是不能保证密封效果,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更为严重,因此在日后的设计中,扇高小于1400mm的可以选用500mm单锁点中间锁,大于1400mm的扇高应选用两锁点中间锁,可以保证较好的密封效果。推拉门窗锁点对密封作用不大,可以考虑单锁点的设计。在设计翻窗时,当扇宽超过900mm时,应在扇上横设隐藏式中间锁。平开窗因扇横一般设计不超过800mm,可以不设锁点。锁紧侧传动器设计要严格按五金配置要求执行,具体见五金标准配置单。

4提高建筑气密性能的措施*以外窗为例

在建筑围护部件的总能耗中建筑外窗的耗热量约占40%~60%,由此可见,通过门窗而损失的热量和冷量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往往通过调整窗墙面积比以及控制建筑朝向,合理选用窗框材料,尽量选用节能型窗玻璃,增强窗户的气密性等措施来减少能耗。由建筑外窗空气渗透的机理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能:

(1)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尺寸稳定性以及组装时的准确度,尽量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这样就可以减少开启缝的宽度,从而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

(2)对于已有的建筑,可以通过加设密封条的方式对现有气密性差的门窗进行处理,这样便可以改善气密性以防冷风渗透。

(3)在选择窗型时,尽量依照固定窗、平开窗、推拉窗的顺序,从而达到减少空气渗漏的目的。

(4)在玻璃与窗框或者窗框与窗洞等连接部位处要改进密封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是双级密封方法,窗的空气渗透量达到1.6m3/(m·h),然而国外普遍采用三级密封的方法,使窗的空气渗透量降低到了1.0m3/(m·h),因此应逐步向三级密封方法靠拢。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各种密封方法和密封材料的互相配合,提高外窗的安装技术,保证质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加强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能可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但也并非越高越好,至少应保证一定的换气量。

总结

建筑外窗作为重要的围护结构,其气密性能的好坏对内部环境质量和建筑的能耗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其气密性的检测,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加强外窗气密性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杜育霏.被动房的气密性研究概述与检测方法[J].砖瓦,2017(11):69-71.

[2]魏宏毫.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3]何志华.复杂腔体零件差压式气密性检测系统仿真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4.

标签:;  ;  ;  

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