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吩类化合物论文-李淼,陈平平,陈治明

噻吩类化合物论文-李淼,陈平平,陈治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噻吩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轴手性硫脲,双功能,1,4-二噻烷-2,5-二醇,α,β-不饱和酮

噻吩类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淼,陈平平,陈治明[1](2019)在《轴手性双硫脲催化合成螺四氢噻吩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成功合成了3种多氢键轴手性联萘酚硫脲,并将其应用于催化1,4-二噻烷-2,5-二醇和α,β-不饱和酮的Sulfa-Michael/Aldol反应,实现了螺四氢噻吩-3-醇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并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5℃下,THF作为溶剂,20(mol)%1a作为催化剂,反应8h,可以较高产率(92%)和较好的立体选择性(95%)及非对映选择性(>90:10 dr)得到目标产物。(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胜红,韩潇,毛婷,曾慧君,陈瑞[2](2019)在《新型四氢苯并[4',5']噻吩并[3',2':5,6]吡啶并[4,3-d]嘧啶类化合物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环己酮为原料,通过氮杂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取代四氢苯并噻吩并吡啶并嘧啶衍生物,并采用MTT法考察所合成目标化合物对CNE2、KB、MGC-803、MCF-7和PC3这5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活性,尤其是对胃癌MGC-803细胞展现出了更强的抑制活性。其中3-(4-氟苯基)-2-((4-氟苯基)氨基)-5-甲基-8,9,10,11-四氢苯并[4',5']噻吩并[3',2':5,6]吡啶并[4,3-d]嘧啶-4(3H)-酮[化合物8c,IC_(50)=(0. 9±0. 25)μmol·L~(-1)]对MGC-803的活性最强,是5-氟尿嘧啶[IC_(50)=(18. 4±1. 43)μmol·L~(-1)]的20倍;同时,目标化合物对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没有毒性。四氢苯并[4',5']噻吩并[3',2':5,6]吡啶并[4,3-d]嘧啶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蔡广胜[3](2019)在《基于噻吩类化合物纳米载药系统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化学药物疗法仍然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噻吩类化合物(Thiophene compounds,TP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一些抗肿瘤药物的有效分子结构中含有噻吩并环结构骨架,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治疗领域。本文考察了6种TPs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是TPs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待克服的问题,比如溶解性差,毒性大,无选择性等。新型给药系统借助水溶性好的药物载体的承载作用,可以将TPs携带到病灶组织,而且所选择的药物载体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可以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接枝靶向分子以赋予其靶向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精准、高效、低毒的治疗肿瘤。因此,运用新型给药系统有望克服TPs的水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和无选择性等缺点。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主要围绕TPs的抗肿瘤活性筛选、评价和纳米载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TPs抗肿瘤活性筛选及理化性质检测。首先,选择HepG2和SMMC-7721两种肝癌细胞对6种TPs通过MTT法初步考察TPs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当TPs的浓度为30.0μg/mL时,TP 5具有最好的抗肿瘤活性,且高于紫杉醇。TP 5的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和溶解度实验结果显示,TP 5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随着温度增加至60.0℃时,TP 5的结构稳定;TP 5在去离子水和PBS缓冲溶液(pH 7.4)中的溶解度较低,仅为26.36μg/mL和27.64μg/mL,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明显提高,而有机溶剂溶解对人体伤害大,不适合直接给药。2.TP 5的抗肿瘤活性评价。为了进一步评价TP 5的抗肿瘤活性,本文通过体内、体外两部分实验进行验证,并利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阐述其抗肿瘤作用机理。结果发现TP 5可以增加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中LDH的释放量,抑制肿瘤细胞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增强肝癌细胞中caspase-3,-8,-9的活性,增加细胞中ROS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果发现TP 5可以激活PARP,caspase-3,-8,-9,并且能够增加线粒体通路相关的促凋亡蛋白Bad和Bax的表达,抑制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最后,通过在裸鼠后背部注射癌细胞,建立HepG2和SMMC-7721裸鼠异位瘤模型,经过14天的治疗,TP 5给药组肿瘤体积显着降低,而且对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TP 5可以诱导肝癌细胞凋亡。3.叶酸靶向的PLGA纳米粒的建立。为了提高TP 5的溶解性并赋予其靶向性,选用PLGA作为药物载体负载TP 5,在其表面修饰叶酸分子,制备叶酸靶向的PLGA纳米给药系统(TP 5-FPNPs),考察了其结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稳定性,测试了TP 5-FPNPs的体外释放行为、抗肿瘤活性以及摄取情况。结果显示,TP 5-FPNPs呈球形,粒径为170.0 n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90%和94.64%±0.73,在去离子水、PBS(pH 7.4)和含有10.0%FBS的PBS中稳定性较好;在48.0 h时,TP 5在TP 5-FPNPs中释放了80.0%,TP 5-FPNPs较TP 5-PNPs抗肿瘤效果好且细胞摄取增强。4.白蛋白纳米粒的建立。为了进一步提高TP 5的载药量,选用人血清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负载TP 5,制备TP 5的白蛋白纳米粒(TP 5-NPs),讨论了温度和TP 5的浓度对TP 5-NPs的影响,并考察了TP 5-NPs的体外释放以及在HepG2和SMMC-7721两种细胞中的摄取情况,同时通过ROS实验和膜电位实验考察了细胞凋亡机制。结果显示制备TP 5-NPs最优参数是温度为60℃,TP 5浓度为6.0 mg/mL;最优条件下制备的TP 5-NPs呈球形,粒径均一,粒径大约为205.4 nm且稳定性好;载药量为3.70%,包封率为99.6%,提高了TP 5的载药量;在120.0h内,TP 5从TP 5-NPs中释放了75%,而且TP 5-NPs的浓度为691.4μg/mL,溶解度提高了26.0倍;HepG2和SMMC-7721细胞在TP 5和TP 5-NPs存在下,细胞的存活率存在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TP 5会诱导两种细胞产生ROS,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结果得知,TP 5-NPs能够被细胞摄取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摄取量增加,可以将TP 5携带到细胞中,有利于肿瘤的治疗。5.TP 5-NPs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通过建立BALB/c裸鼠和BALB/c白鼠异位瘤模型,考察TP 5-NPs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TP5-NPs治疗后,在裸鼠异位瘤模型中,裸鼠体重无显着变化,肝脏,脾脏和肾脏无明显损伤,裸鼠肿瘤体积明显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促凋亡蛋白Bax和Bad的含量显着增加,而抑凋亡蛋白Bcl-2的含量降低。进一步说明TP 5-NPs在体内可以抑制裸鼠肿瘤的生长,并通过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在BALB/c白鼠异位瘤模型中,TP 5-NPs可以增强脾脏指数并引起脾脏和血清中炎症因子(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介素和趋化因子)的含量变化。这些因子均与免疫调节相关。TP 5-NPs还可以调节NF-κB及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的表达,说明氧化应激介导的免疫应答在TP 5-NPs的抗肿瘤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蔡兴[4](2019)在《环八四噻吩—氮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AIE性质与配位自组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八四噻吩(COTh)是一种典型的环状噻吩低聚物,具有“马鞍型”叁维立体结构、活性位点多且易于进行功能化衍生的轴手性分子,并且是一类新颖的基于分子内振动受阻(RIV)机理的AIE材料。结合本课题组在环八四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功能化领域做出的系统而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本文以环八四噻吩为构筑单元,通过引入不同种类的氮杂环和不同单元个数的环八四噻吩,构筑两类环八四噻吩-氮杂环类化合物,考察它们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和配位组装性能。1.双环八四噻吩-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AIE性质与配位自组装研究以COTh为构筑单元,其单硼酸酯化合物15与2,6-二溴吡啶、4,6-二溴嘧啶、6,6′-二溴-2,2′-联吡啶、2,9-二溴-1,10-菲罗啉和2,4-二氯-1,3,5-叁嗪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分别以35.5%、34.6%、33.3%、35.1%和15%的产率合成出双环八四噻吩-氮杂环目标物1-5。五个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的表征,并获得了化合物1和4的单晶结构,发现化合物1为外消旋体,分子内的N…S相互作用使的吡啶环与相联的噻吩处于顺式锁定的结构,化合物4是一个内消旋体,分子内的N…S相互作用使的嘧啶环与相联的噻吩环近平面。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化合物1-5均具有四个吸收峰,其中吸收峰Ⅰ(230 nm)和Ⅱ(290 nm)来自环八四噻吩的特征吸收,两个长波长吸收带Ⅲ(330-350 nm)和吸收带Ⅳ(390-410 nm)来自环八四噻吩与氮杂环之间的共轭效应与电荷转移(CT)效应。在THF-H_2O二元溶剂体系中,当水的体积分别达到70%以后,该五个目标化合物产生AIE现象,水体积为90%时其荧光发射峰位分别为549 nm、559 nm、550 nm、551 nm及551 nm。AIE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分子的振动受阻与分子内单键旋转受阻有关。中心基团为联吡啶时,联吡啶间的单键旋转或扭转造成非辐射失活,不利于AIE现象的产生,因此化合物3相对其他叁个的AIE现象是最弱的,其量子产率为1.87%。化合物5中叁嗪环上有叁个氮原子,具有较强的吸电子作用,导致其ICT发光增强,同时由于分子内的N…S相互作用,减弱了分子内单键的扭转与分子振动等非辐射失活过程,相对于其它四个化合物的AIE发光能力是最强的,荧光量子产率为9.69%。考察了化合物1-4的配位组装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对Ag(I)或Cu(I)具有较好的配位能力。核磁滴定实验和Job′s plot曲线表明化合物1和4与Ag(I)分别以2:1和1:1的比例进行配位,形成单一手性的配合物;而化合物2和3与Cu(I)以2:1的比例进行配位,形成多手性的配合物。2.多单元环八四噻吩-吡啶化合物的合成、AIE性质与配位自组装研究以环八四噻吩为构筑单元,吡啶基为连接基团,设计合成了多单元的环八四噻吩-吡啶化合物7和8。所有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的表征。以课题组前期已经报道的化合物6作为对照,研究叁个化合物6、7和8的吸收行为与AIE性质。紫外吸收光谱表明叁个化合物的吸收峰型相似,而吸收强度均随着环八四噻吩和吡啶个数的增加而增强。在THF-H_2O二元溶剂体系中,当水的体积分别达到80%、70%和70%以后,化合物6、7和8开始产生AIE现象,水的体积达到90%时荧光最强,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22%、0.63%和0.71%,荧光发射峰位分别为560 nm、556 nm和555 nm。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随着分子内COTh和吡啶单元数量增多而增大,与分子内局域共轭程度增加有关。我们考察了化合物7和8的配位组装性能,核磁滴定实验和Job′s plot曲线表明化合物7和8与Ag(I)分别以2:3和1:2的比例进行配位。随着环八四噻吩和吡啶个数的增加,配体及配合物的溶解性变差,导致8的Ag(I)配合物部分核磁信号峰消失。(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福荔[5](2019)在《煤中噻吩类化合物的脱硫机理及煤分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量子化学方法(M06-2X、CBS-QB3)研究了2-甲基噻吩的分子性质(BDE、ACID、ESP、Becke charge、HOMO和LUMO);并计算了2-甲基噻吩、噻吩和苯并噻吩的反应能垒((35)G~?)、反应能((35)G_P)、反应热力学性质(ΔH~θ、ΔG~θ)以及其在惰性和氧化性气氛下的反应能量图。基于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深入地探讨了煤中噻吩类化合物在惰性和氧化性气氛下的脱硫机理,为煤中其他噻吩硫的脱除机理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上的理论指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惰性气氛下,2-甲基噻吩热解脱硫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反应温度远高于600 K。氧化性气氛下,2-甲基噻吩氧化脱硫反应为放热反应,初始温度低于600 K。(2)惰性气氛下,H·有利于2-甲基噻吩热解过程中H_2S的生成,·S·有利于2-甲基噻吩热解生成CS_2。氧化性气氛下,对于COS形成,由烷基侧链比由噻吩环引发的反应在动力学上更有利;对于SO_2形成,双分子2-甲基噻吩砜之间的Diels-Alder环加成引起的反应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比单分子2-甲基噻吩砜分解更有利。(3)噻吩砜分解生成SO_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能垒高;噻吩砜通过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生成SO_2为放热反应,反应能垒低。因此,噻吩砜生成SO_2的主反应为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噻吩砜发生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生成SO_2比分解反应更有利。(4)六元稠环化合物最适宜羧基分布的位点为稠环中的β位。随着煤阶的是升高,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羧基取代基会逐渐较少。当稠环分子中同时具有五元芳香环和六元芳香环时,五元环的α位点也较易被羧基取代,这可能与五元环的α位被羧基取代后的空间位阻比六元环α位被羧基取代后的空间位阻小有关。羟基取代后的化合物受煤阶的影响比较小,羟基在烟煤中也有分布。比较适宜羧基分布的位点为同一个苯环上羟基取代的邻位,这是由于羟基和邻位的羧基形成了氢键,提供了额外的能量使分子稳定。相对于羧基,羟基在类煤化合物上分布更加稳定。类煤化合物中的硫原子不影响羧基和羟基的最适宜分布位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吴昊[6](2018)在《钯催化的串联偶联反应合成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苯并噻吩是有机光电材料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杂环结构,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与噻吩相比,二苯并噻吩具有更大的共轭π平面结构,可以更有效的传输电子;硫原子又具有给电子能力,材料常常表现出空穴迁移的特征。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将硫氧化成砜,这类材料又可以表现出贫电子结构性质的电子传输性能。因此,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二苯并噻吩类是备受关注的结构之一。而如何更有效地构建这类化合物,也受到了化学合成工作者的关注。基于这个应用背景,本论文的工作就是围绕着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展开的。主要内容分以下两个方面:1.成功实现了以邻溴碘苯和对甲基苯硫酚为原料,二氯二乙腈钯为催化剂,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为配体,通过Pd催化的C-S偶联/C-H键活化的串联偶联反应合成了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研究发现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底物普适性。2.在邻溴碘苯和对甲基苯硫酚串联偶联反应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调节反应中配体和催化剂的当量比,实现了以碘苯和邻溴苯硫酚为原料,二氯二乙腈钯为催化剂,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为配体,同样通过Pd催化的C-S偶联/C-H键活化的串联偶联反应,实现了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这两种方法大大的拓宽了底物的选择范围,使该方法更具实用性。相较于传统合成方法和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化反应等,以上两个工作由于采用了串联反应的设计,使反应原料简单易得,所用的钯催化剂和配体也是常见的,都可商业购买;而且反应条件温和简单;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因此,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简单、灵活、高效的途径,极具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吴静,吴明雨,周先礼[7](2018)在《二氢卟吩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并合成系列二氢卟吩类化合物,并对其化学位移进行归属。方法将叶绿素a经过酸、碱降解反应,制备脱镁叶绿酸a,以其作为原料制备二氢卟吩类化合物,采用HRMS、1D (~1HNMR、~(13)CNMR、DEPT)和2D (HMQC、HMBC、~1H-~1HCOSY)等波谱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制备了5个二氢卟吩类化合物。其中,二氢卟吩f丁醚为首次得到。结论文中结果丰富了二氢卟吩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可为其活性研究提供化学基础。(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吴峤,刘彦斐,李志念,杨吉春[8](2018)在《含噻吩的叁唑啉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发现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利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噻吩的1,2,4-叁唑啉酮类衍生物。[结论]生测活性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如3a,3b,7a,7c,12a均表现出较好的杀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3a在6.25 mg/L下对小麦白粉病防效为100%。此类化合物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15)

钱程[9](2018)在《利用无机硫源合成苯并噻喃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苯并硫杂环,如苯并噻喃和苯并噻吩,是非常常见的一类有机中间体,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许多材料、药物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苯并噻喃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特点,而苯并噻吩则是许多药物分子的基础结构单元。因此,对于这两类化合物合成策略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而在合成过程中需要引入硫原子来构建硫杂环,其中硫的来源分为两类:有机硫源和无机硫源。相对于有机硫源的制备繁琐、不稳定等特点,无机硫化物具有廉价易得、更为稳定等优势。本论文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以硫化钾为硫源,分别发展了合成苯并噻喃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新策略。第一章,绪论。从过渡金属催化和无过渡金属催化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合成苯并噻喃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二章,无过渡金属催化合成二氢苯并噻喃-4-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在DBU的作用下,利用2'-卤查尔酮和硫化钾发生反应,通过两次C-S键的构建,高效的合成了一系列二氢苯并噻喃类化合物。此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第叁章,无过渡金属催化合成2-羰基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研究。在无过渡金属催化下,2-卤查尔酮和硫化钾发生反应,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的2-羰基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经历亲核取代、分子内环化、质子化和脱氢芳构化四个过程。第四章,无过渡金属催化合成苯并吡喃和苯并噻喃类化合物的研究。以2,2'-二卤代查尔酮为底物,硫化钾为硫源,在DMF中二者发生串联反应,经过多次C-S/C-O键的构建,合成了苯并硫代吡喃酮和苯并噻喃酮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陈泉[10](2018)在《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形成的地球化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DBTs)是原油和沉积有机质中重要的含硫有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对于判断油气成因、指示成熟度和示踪油气运移方向等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是研究较多的一类分子标记物。但是目前对DBTs的前身物、形成的地球化学机制和动力学等方面的认识尚存争议。本文采用黄金管高温高压热模拟实验装置,设定不同的的反应条件,对DBTs形成的地球化学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3,3'-二甲基联苯(3,3'-DMBP)+单质硫的反应体系中,无论蒙脱石存在与否,在200℃-500℃时3,3'-DMBP与单质硫可以发生反应,生成C_0-~C_2-烷基取代二苯并噻吩、联苯类化合物(BPs)和硫化氢(H_2S)等产物。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该反应在EasyR_o=0.30%就可以发生,直至EasyR_o=2.04%之前,反应产物的生成量随着EasyR_o的增大而缓慢增加;当EasyR_o>2.04%时,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开始快速增加。这意味着,在实际地质条件下,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R_o=0.5%)之前,DBTs就能通过3,3'-DMBP和单质硫反应生成,并且其形成过程受到热力学控制。反应产物中二苯并噻吩(DBT)和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s)的相对产率分别随着联苯(BP)和甲基联苯(MBPs)的相对产率增加而增加,且存在很好的正相关性。这表明BP和MBPs分别与DBT和MDBTs之间存在反应物-产物关系,这一实验研究结果为辽河盆地沙河街组和巴基斯坦印度河盆地的相关化合物成因解释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证据。在地质样品中,当BPs的含量与DBTs的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时,表明BPs与单质硫反应可能是DBTs生成的一种途径。对DBTs形成的催化效应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无蒙脱石存在时,3,3'-DMBP+单质硫反应体系中的各种生成物都没有发生明显的甲基迁移作用或脱甲基作用;但有蒙脱石存在时,反应产物中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在400℃即开始发生甲基迁移作用,而3,3'-DMBP始终没有发生甲基迁移作用。对于4,6-DMDBT+蒙脱石体系而言,加热后4,6-DMDBT明显发生了甲基迁移和脱甲基作用,生成了C_1-~C_4-烷基取代二苯并噻吩,同时还有少量的BT、BPs、BN[1,2]T和H_2S。这些实验研究结果说明,蒙脱石的加入导致模拟实验中的生成物发生第二次反应,通过甲基迁移、脱甲基作用甚至C-S键的断裂而生成更多的物质。但由于蒙脱石在200℃之后即发生脱水而向伊利石转变,因此,蒙脱石加入之后的反应机制尚需今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噻吩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环己酮为原料,通过氮杂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取代四氢苯并噻吩并吡啶并嘧啶衍生物,并采用MTT法考察所合成目标化合物对CNE2、KB、MGC-803、MCF-7和PC3这5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活性,尤其是对胃癌MGC-803细胞展现出了更强的抑制活性。其中3-(4-氟苯基)-2-((4-氟苯基)氨基)-5-甲基-8,9,10,11-四氢苯并[4',5']噻吩并[3',2':5,6]吡啶并[4,3-d]嘧啶-4(3H)-酮[化合物8c,IC_(50)=(0. 9±0. 25)μmol·L~(-1)]对MGC-803的活性最强,是5-氟尿嘧啶[IC_(50)=(18. 4±1. 43)μmol·L~(-1)]的20倍;同时,目标化合物对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没有毒性。四氢苯并[4',5']噻吩并[3',2':5,6]吡啶并[4,3-d]嘧啶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噻吩类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淼,陈平平,陈治明.轴手性双硫脲催化合成螺四氢噻吩类化合物[J].化学通报.2019

[2].王胜红,韩潇,毛婷,曾慧君,陈瑞.新型四氢苯并[4',5']噻吩并[3',2':5,6]吡啶并[4,3-d]嘧啶类化合物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化学通报.2019

[3].蔡广胜.基于噻吩类化合物纳米载药系统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蔡兴.环八四噻吩—氮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AIE性质与配位自组装研究[D].河南大学.2019

[5].张福荔.煤中噻吩类化合物的脱硫机理及煤分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6].吴昊.钯催化的串联偶联反应合成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7].吴静,吴明雨,周先礼.二氢卟吩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J].华西药学杂志.2018

[8].吴峤,刘彦斐,李志念,杨吉春.含噻吩的叁唑啉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C].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2018

[9].钱程.利用无机硫源合成苯并噻喃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10].陈泉.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形成的地球化学机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标签:;  ;  ;  ;  ;  ;  ;  

噻吩类化合物论文-李淼,陈平平,陈治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