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前列腺炎论文-王富军

组织学前列腺炎论文-王富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织学前列腺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理,急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

组织学前列腺炎论文文献综述

王富军[1](2019)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BPH患者相关指标特点分析及病理学基础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腺炎的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前列腺炎可引起或加重老年BPH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但老年前列腺炎普遍未受到重视,那些因排尿不适就诊的老年男性患者,就诊时常被接诊医师误以为由前列腺增生引起,一些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的前列腺炎患者甚至还常被怀疑为前列腺癌并经历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痛苦。因此,对于老年BPH患者,如何判断其是否合并有前列腺炎及合并何种类型炎症的研究空间较为广阔。PSA为前列腺产生的一种特有蛋白,是反映前列腺疾病的一个较敏感指标,在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病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可反应机体组织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消长平衡的变化,比值越高,失衡越明显,炎症越重,已经被用于炎症性疾病和肿瘤的诊疗中。那么组织学前列腺炎是否与血清PSA、外周血NLR等指标存在着相关性呢?这些指标又是否有助于诊疗组织学前列腺炎呢?为解决这些疑惑,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以提高前列腺炎的诊断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对诊疗青壮年前列腺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诊疗老年前列腺炎方面尚有不足之处。病理是医学界公认的疾病诊断“金标准”,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为明确前列腺炎诊断,刻意获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又是不现实的。为此,本研究在分析前列腺增生组织炎症病理特点的基础上,探讨NLR与前列腺增生组织学炎症的关系,同时分析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BPH患者的血清PSA及其相关指标的特点,旨在探索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对血清PSA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为诊疗组织学前列腺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第一部分:前列腺组织炎症病理特点分析目的:观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切片存在炎症细胞情况,根据存在炎症细胞的类型对所合并的前列腺炎进行分类,并同时分析腺上皮的破坏程度。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菏泽市立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TUPKP)患者资料。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入选100例患者。对这100例BPH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组织病理切片炎细胞特点详细分析,根据病理切片有无中性粒细胞和慢性炎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分为:A组,病理切片中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也存在慢性炎细胞浸润;B组,病理切片中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C组,病理切片中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D组,无炎细胞浸润。与此同时,对每位BPH患者前列腺组织切片腺体上皮破坏程度进行详细分析并分为4级:0级,炎细胞和前列腺上皮细胞不接触;1级,炎细胞与前列腺上皮细胞接触但未破坏腺体;2级,炎细胞侵入腺体并破坏腺体或腺体塌陷;3级,腺体破坏或塌陷大于25%。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中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慢性炎细胞浸润可认为BPH合并组织学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中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而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认为BPH合并组织学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中既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又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可认为该BPH患者同时合并有组织学急、慢性前列腺炎。结果:所有前列腺病理组织切片中均有不同程度慢性炎细胞浸润和增生改变。A组:59例,B组:41例,C组:0例,D组0例。A组中腺体破坏程度0级7例,1级26例,2级23例,3级3例。B组中腺体破坏程度0级25例,1级15例,2级1例,3级0例。两组间腺上皮破坏程度比较,x~2=34.107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BPH患者均合并有组织学慢性前列腺炎,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与组织学慢性前列腺炎关系密切;半数以上的BPH患者同时合并有组织学急性前列腺炎,且这些患者腺体破坏程度较大。第二部分: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BPH患者NLR特点分析目的:分析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BPH患者外周血NLR的相关性,以提高前列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整理第一部分中A组和B两组患者血常规报告单中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血常规由菏泽市立医院中心化验室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所用静脉血为入院后第二天空腹肘部静脉血。分组依据第一部分中所分的A组(59例)和B组(41例)。对两组患者外周血NLR分别应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外周血NLR3.97±2.82;B组:外周血NLR2.73±2.21。A组外周血NLR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学急性前列腺炎可升高外周血NLR,该比值可作为协助诊断BPH患者是否合并急性组织学前列腺炎的一个指标,具有潜在的临床实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第叁部分: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BPH患者血清PSA相关指标特点分析目的:探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BPH患者血清t PSA、f PSA、f PSA/t PSA、t PSAD、f PSAD的特点,以提高前列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整理第一部分中A组和B组患者术前血清t PSA、f PSA、f PSA/t PSA值叁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和超声所测得的前列腺叁径值,t PSA值与f PSA值由菏泽市立医院中心化验室采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定量测定试剂盒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f PSA/t PSA比值由分析仪自动计算。计算:前列腺体积(m L)=横经cm×前后径cm×上下经cm×0.52;t PSAD=t PSA/前列腺体积;f PSAD=f PSA/前列腺体积。然后对两组患者血清t PSA、f PSA、f PSA/t PSA、t PSAD、f PSAD值应用秩和检验统计学方法分别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血清t PSA含量7.68(3.12,14.63)ng/m L,f PSA含量1.09(0.56,2.04)ng/m L,f PSA/t PSA比值0.16(0.1,0.23),t PSAD 0.13(0.07,0.25)ng/ml~2,f PSAD 0.02(0.01,0.03)ng/ml~2。B组患者血清t PSA含量3.6(1.24,10.15)ng/m L,f PSA含量0.76(0.25,1.51)ng/m L,f PSA/t PSA比值0.2(0.15,0.31),t PSAD 0.08(0.04,0.21)ng/ml~2,f PSAD 0.02(0.01,0.03)ng/ml~2。A组血清t PSA、t PSAD含量明显高于B组,A组f PSA/t PSA比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f PSA含量、f PSAD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组织学急性前列腺炎可引起BPH患者血清t PSA含量、t PSAD增高而f PSA/t PSA比值降低,组织学慢性前列腺炎对血清PSA指标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黄宏双,郑晓娴,谢锦来,陈智伟,晏湘山[2](2015)在《组织学前列腺炎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潴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资料,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单纯BPH组和BPH合并HP组,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逼尿肌收缩力和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等尿动力学指标及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尿潴留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与单纯BPH组比较,BPH合并HP组具有更高的IPSS评分(P=0.020)和PSA值(P=0.009),更高的BOOI指数(P=0.003),较小的最大膀胱容量(P=0.004),更高的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率(P=0.041)和尿潴留发生率(P=0.010)。结论合并HP的BPH患者下尿路症状更重,血清PSA升高,导致MBC降低、膀胱出口梗阻加重和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等尿动力学参数改变,更易发生尿潴留。(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陈小珂,张峰,郑航,毛和平,窦启锋[3](2015)在《组织学前列腺炎在前列腺癌伴尿潴留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组织学前列腺炎(HP)在前列腺癌(PCa)伴尿潴留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的223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有前列腺炎将入选患者分为单纯PCa组(183例)和PCa合并HP组(40例)。比较两组的尿潴留发生率及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 PSA)水平、尿培养阳性发生率、肿瘤的临床分期。结果单纯PCa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显着低于PCa合并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前列腺体积、中段尿培养阳性发生率、血清t PSA>4 ng/ml所占比例及t PSA>10 ng/m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PCa组的t PSA>50 ng/ml所占比例、临床分期为T3与T4所占比例显着高于PCa合并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可增加早期PCa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在晚期肿瘤中,HP对肿瘤的破坏加重,而t PSA水平反而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5年19期)

杨东[4](2014)在《组织学前列腺炎对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影响因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与组织学前列腺炎相关性及影响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炎症组及非炎症组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简称PSA)检测值、最大尿流率(简称MFR)等,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炎症组患者体内PSA水平显着高于非炎症组,而其MFR数值显着低于非炎症组;炎症组患者大多发生II度(35.90%)或III度(50.00%)前列腺增生,非炎症组患者则大多发生I度前列腺增生(65.91%),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学前列腺炎是促进前列腺增生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医师对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时,应同时检测其是否发生组织学前列腺炎,并给予积极干预,从而减缓前列腺增生发展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4年08期)

张峰,阿斯木江·阿不拉,张立东[5](2014)在《组织学前列腺炎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组织学前列腺炎(H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癌(PCa)患者临床特点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513例BPH和PC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最大尿流率(MFR)及是否出现急性尿潴留。结果:273例BPH患者中,合并HP 186例(68.13%);240例PCa患者中,合并HP 45例(18.75%);两组HP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BPH组相比,BPH合并HP组患者tPSA、PSAD和前列腺体积显着增大(P均<0.05),最大尿流率减小(P<0.05),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概率增高(P<0.05)。但是,两组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PCa组相比,PCa合并HP组患者tPSA和PSAD显着增大(P均<0.05);其他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可能在BPH和PC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HP与BPH的的关联更为密切。(本文来源于《中华男科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阮黎,华兴,李刚[6](2014)在《组织学前列腺炎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组织学前列腺炎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的影响程度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2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组:138例BPH伴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炎症组)和93例单纯BPH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增生腺体剥离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IPSS评分以及尿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对照组剥离时间分别为:(55±20)min和(37±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5例发生前列腺包膜穿孔,对照组无穿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0±90)ml和(105±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8例需术中输血,对照组无输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对照组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分别为63例和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尿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学前列腺炎是导致PKEP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4年02期)

叶刚,池建平,李英伦[7](2014)在《针刺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组织学及血清中TNF-α和IL-6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刺对慢性前列腺炎(CP)大鼠组织学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模型动物,用消痔灵注射液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各组进行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试验大鼠取前列腺组织切片观察并分离血清进行TNF-α和IL-6的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炎症现象。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前列腺组织结构趋于正常。针刺药物组前列腺组织结构最正常,针刺组次之,药物组稍差。模型组TNF-α和IL-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TNF-α和IL-6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可促进CP大鼠的前列腺组织恢复正常,同时可降低CP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阮黎,华兴,过新民,李刚,李正明[8](2013)在《组织学前列腺炎在前列腺不同区带检出率的差异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前列腺不同区带发生组织学前列腺炎的差异性及意义。方法:应用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收集59例患者外周带组织(外周组),通过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获得6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带及移行带组织(中央组),常规病理检查分析两组间组织学前列腺炎的发生情况。同时分析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发生组织学前列腺炎的差异性。结果:外周组炎症检出率为42%(25/59),中央组检出率为25%(15/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炎症检出率为59%(17/29),前列腺增生中检出率为25%(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织学前列腺炎在前列腺不同区带以及良恶性病变之间的检出率有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微创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叶刚,李英伦[9](2013)在《针刺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组织学及血清中TNF-α和IL-6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性前列腺炎(CP)模型,探讨针刺对CP大鼠组织学及血清中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以雄性Wister大鼠为模型动物,用消痔灵注射液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各组进行叁个疗程治疗,叁疗程结束后对试验大鼠取前列腺组织切片观察并分离血清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经H·E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炎症现象。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前列腺组织结构趋于正常。针刺药物组前列腺组织结构最正常,针刺组次之,药物组稍差。模型组TNF-α和IL-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TNF-α和IL-6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结论:针刺可促进慢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前列腺组织恢复正常,同时可降低慢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活兽慈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7-26)

邱云桥,祝常德,李信平,孟磊,魏宗彬[10](2013)在《益肾通对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组织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通胶囊(YST)对小鼠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Normal)、前列腺炎组(CNP)、前列腺增生组(BPH)、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增生组(CNP+BPH)、前列腺炎干预组(CNP-YST)、前列腺增生干预组(BPH-YST)、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增生干预组(CNP+BPH-YST)。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分别按照相应的造模方法复制模型。各干预组每天均灌胃给予益肾通(1.0 g.kg-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同时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于第28天全部断颈处死小鼠,取其前列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前列腺组织IL8、Ki67抗原表达。结果 CNP+BPH组Ki67-L(I73.20±5.94)高于BPH组(51.20±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NP-YST组IL8-LI(13.90±1.91)低于CNP组(44.10±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YST组IL8-LI(18.07±2.05)与BPH组(21.60±2.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CNP+BPH-YST组IL8-LI(15.90±2.56)低于CNP+BPH组(54.20±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通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组织学炎性改变,进而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3年04期)

组织学前列腺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资料,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单纯BPH组和BPH合并HP组,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逼尿肌收缩力和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等尿动力学指标及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尿潴留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与单纯BPH组比较,BPH合并HP组具有更高的IPSS评分(P=0.020)和PSA值(P=0.009),更高的BOOI指数(P=0.003),较小的最大膀胱容量(P=0.004),更高的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率(P=0.041)和尿潴留发生率(P=0.010)。结论合并HP的BPH患者下尿路症状更重,血清PSA升高,导致MBC降低、膀胱出口梗阻加重和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等尿动力学参数改变,更易发生尿潴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织学前列腺炎论文参考文献

[1].王富军.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BPH患者相关指标特点分析及病理学基础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9

[2].黄宏双,郑晓娴,谢锦来,陈智伟,晏湘山.组织学前列腺炎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潴留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5

[3].陈小珂,张峰,郑航,毛和平,窦启锋.组织学前列腺炎在前列腺癌伴尿潴留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5

[4].杨东.组织学前列腺炎对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影响因素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

[5].张峰,阿斯木江·阿不拉,张立东.组织学前列腺炎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点的影响[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

[6].阮黎,华兴,李刚.组织学前列腺炎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

[7].叶刚,池建平,李英伦.针刺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组织学及血清中TNF-α和IL-6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8].阮黎,华兴,过新民,李刚,李正明.组织学前列腺炎在前列腺不同区带检出率的差异及意义[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3

[9].叶刚,李英伦.针刺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组织学及血清中TNF-α和IL-6的影响研究[C].中国《活兽慈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10].邱云桥,祝常德,李信平,孟磊,魏宗彬.益肾通对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组织学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

标签:;  ;  ;  ;  

组织学前列腺炎论文-王富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