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gularity of paleowind direction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Desert in Ordos Basin and climatic significance(论文文献综述)
庞军刚,李文厚,国吉安,阮昱,李卫红,常梁杰,龚斌利,王欣月,郭艳琴,马治国[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文中指出基于多年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的研究成果,结合大量野外剖面实测、钻井资料分析,利用沉积相及古地理恢复技术,从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古地理演化等方面,对研究区白垩纪的古地理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白垩纪发育的沉积体系有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及沙漠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宜君期仅在南缘的宜君—彬州一带发育有冲积扇;洛河期气候干旱,沉积范围大,主要发育沙漠相沉积,其次发育冲积扇、河流、滨浅湖及丘间(沙漠湖);环河—华池期,沉积范围较早期要小,以辫状河、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是湖泊发育的鼎盛期;罗汉洞期,盆地再次抬升,气候又转向干旱。边部发育冲积扇、河流相,向盆地西南中心逐渐过渡为沙漠相、河流及湖泊相;泾川期,地层分布范围非常局限,残留厚度也不大。气候转向温润,主要发育湖泊相,其次为河流相。同时,本研究绘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各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为白垩纪鄂尔多斯盆地原始沉积面貌的恢复提供了新的依据。
乔大伟,旷红伟,柳永清,彭楠,刘燕学,许欢,崔立伟,李佐强[2](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风成含铀岩系的识别——以XX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XX井为例,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描述,结合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及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工业含铀岩系下白垩统洛河组开展了系统的沉积学研究。在洛河组中共识别出风成沙漠(下段)和洪泛河流(上段)2种沉积相,风成沙漠沉积相又分为沙丘、沙丘间、沙席、旱谷4种亚相,洪泛河流沉积相又分为河床和堤岸2种亚相。洛河组下段砂岩段主要由红色、黄色、灰绿色粗-细砂岩组成,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佐以少量岩屑(沉积岩屑)和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砂粒干净、明亮,含较少胶结物与杂基,成分成熟度较高;以中-细砂为主,粒径范围在2.2~3Φ之间,次棱角-次圆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显示以跳跃搬运组分为主体,伴随有少量悬浮搬运组分,粒度分选性好,结构成熟度高。沉积构造广泛发育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波状层理等;层内可见呈舌形向上或向下尖灭的垮塌层,具有逆粒序的风成沙波层以及形似暗色条纹的条纹层等特殊风成沉积构造。砂岩颗粒表面具有一系列碟型和新月型撞击坑、麻坑、化学溶蚀与沉淀以及沙漠漆等现象。将洛河组下段砂岩与典型河流相砂岩、风成砂岩进行对比,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洛河组下段含铀砂岩符合典型风成砂岩的特征。该风成含铀岩系的发现为国际上砂岩型铀矿增添了新的类型,为中国北方铀矿勘探拓展了找矿空间和找矿潜力,为砂岩型铀矿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新思路。
张天福,苗培森,程先钰,王少轶,李建国,程银行,奥琮,张云[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含铀岩系的新发现及其层序地层》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部白垩系洛河组及环河华池组为新近突破的含铀岩系新层位,笔者充分利用测井、岩心及地震资料,对本区钻井所揭露的下白垩统层序界面特征及沉积类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天环坳陷内下白垩统整体为一套干旱"红层",发育旱谷、风成沙丘、丘间及沙漠湖等沉积类型,组成了一个典型的沙漠沉积体系。伴随着坳陷基底的抬升和下沉,在地层记录中出现了2次显着的湖侵,并显示出旋回性沉积的特点,在早白垩世地层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和2个二级层序,三级层序具有从旱谷粗碎屑沉积到沙丘及沙漠浅湖细粒沉积的相序组构。Rb、Sr含量的垂向变化指示在早白垩世整体干旱的气候下存在相对暖湿期,在此背景下水成和风成沉积有序叠置控制了含(隔)水层在空间上的有序分布。SQ2层序中的巨厚泥岩层和石膏夹层构成了区域性隔挡层,而SQ1层序中的风成砂岩则成为深部含烃流体充注的最优层位, Fe2+/Fe3+垂向变化显示叠加改造后的灰色风成砂体可成为具有强还原性的潜在铀储集层。泾川铀矿床及外围找矿的不断突破使其成为中国第一个以风成砂为主要储集层的砂岩型铀矿床,它的首次发现进一步拓展了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找矿空间。
汤海磊[4](2020)在《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典型温室气候期,受区域构造活动叠加影响,在东亚地区促成了广阔的干旱气候带,并伴有大面积出露的古沙漠和蒸发岩沉积。东亚地区白垩纪沙漠盆地相继被报道,楚雄盆地同处于这一气候带内,露头中广泛发育的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的风成砂岩却被前人研究所忽视,仅提及上白垩统江底河组出露石膏层反映白垩纪晚期楚雄盆地干旱炎热的古气候背景。论文以滇中楚雄盆地上白垩统发育的红色碎屑岩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分析以及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室内研究手段为基础,开展古风向恢复和风成沙丘的内部构造解析等工作,重新解释楚雄盆地上白垩统的沉积环境,为区域环流格局和亚洲古地形对华南陆块西缘干旱化进程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楚雄盆地东北部上白垩统红色碎屑岩层的微观沉积构造、宏观沉积构造特征、多级层系界面和沉积环境的识别,认为研究区发育沙丘相、丘间相、沙席相、旱谷相和古土壤相。同时对风成层系进行内部构造解析,认为马头山组和赵家店组均存在明显的沙丘沉积相,主体为复合(复杂)型横向沙丘。(2)楚雄盆地东北部上白垩统砂岩石英颗粒表面发育典型风成成因的碟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溶蚀孔(洞)、硅质球和硅质鳞片等基本特征。基于石英颗粒表面的机械作用、化学作用组合特征,系统总结了石英颗粒在不同沉积阶段和环境背景下,其表面微形貌特征的演化规律。其中,江底河组干盐湖相中的石英颗粒表面表现出强机械作用和强化学作用“双相”特征。(3)对楚雄盆地白垩纪中晚期区域古风向进行了恢复。认为,白垩纪中期楚雄盆地、四川盆地、泰国呵叻盆地和滇西兰坪—思茅盆地古风向数据共同构成了一个顺时针辐散的环形气流格局,显示当时近地表有大规模高压单体的存在。(4)基于楚雄盆地白垩纪中-晚期古地理格局,对盆地内沉积环境的分布进行了划分。此外,进一步探讨了中生代晚期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古地形要素,对楚雄盆地风成沉积的形成以及对华南陆块内陆干旱化进程的影响。认为,地形的阻隔造成了海洋水汽无法有效传输至内陆是东亚地区发生广泛干旱化甚至沙漠化的重要因素。
林磊[5](2020)在《高家堡煤矿洛河组砂岩沉积控水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高家堡煤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矿区的西北部地区,属黄龙侏罗系煤田,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主要可采煤层为4#煤、4-1煤和4上煤。随着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已发育至上覆洛河组砂岩含水层,该含水层厚度巨大,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储存及运移的空间,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含水层。所以,对洛河组砂岩含水层的控水规律研究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数学地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搜集相关地质资料,取样及室内实验、计算处理,对洛河组含水层的沉积控水规律进行了探究,并进行了富水性分区。取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测井曲线以及岩性柱状等既有资料的分析,将研究区岩相类型划分为21个小类,并对区内发育沉积相的岩相组合进行了论述。(2)研究区洛河组沉积环境为沙漠边缘过渡地带,主要发育沙丘亚相、砾漠亚相、旱谷亚相、丘间亚相以及沙漠湖泊亚相。沙丘砂岩具有典型的沙漠成因砂岩特征,以钙质胶结为主,胶结疏松,但受流水作用较强,粒度较粗。(3)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洛河组划分出一个超大型旋回SSC1和三个大型旋回BSC1、BSC2和BSC3,每个大型旋回又分为三个中型旋回 MSC1、MSC2、MSC3。(4)洛河组砂岩孔渗条件在层序地层方面表现为:BSC2>BSC1>BSC3;在沉积相方面表现为:复合沙丘>旱谷>丘间>沙漠湖泊的特征。BSC2以钙质胶结为主,岩屑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泥质含量很少,孔隙发育;BSC3、BSC1以泥质胶结为主,泥质含量较高,孔隙连通性较差,渗透性一般。(5)引入新五标度法,采用AHP对井田洛河组富水性进行预测评价,将其划分为极强富水区、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和极弱富水区。
陈政宇,柳永清,江小均,孔志岗,高万里,钱涛,旷红伟,许欢[6](2020)在《柴达木旺尕秀煤矿东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古风向及古地理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对其油气勘探和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已有70余年的历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柴达木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演化等问题仍存在着诸多争议,影响了盆地的油气勘探进程。项目组对现今柴达木盆地周缘中生代地层开展沉积学、岩石学、沉积相分析等综合地质调查研究,在位于德令哈至都兰国道旺尕秀煤矿东南10 km山沟内原白垩系犬牙沟组地层中,发现一套滨浅湖相风成砂沉积。对其进行1:100沉积构造厘定和岩石特征剖面实测研究后发现,剖面上发育典型的大型板状斜层理、颗粒流(grain flow)和下降流(fall flow)风成砂构造,并且伴生大量虫迹(traces)、潜穴(burrows)、泥裂和液化弯曲层理潜水位线之下的滨浅湖相沉积构造。同时采集大量组板状交错层理、斜层理等沉积构造古风向产状数据,室内利用古风向数据校正、玫瑰花图绘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犬牙沟组风成砂沉积时期应盛行西风和西北风,与中国北方晚侏罗世—白垩纪时期区域研究资料一致。犬牙沟组垂向上显示了风成与水成交互—风成主导—水成主导的变化趋势,表明干湿波动性气候的存在。前人研究认为风成沉积是重要的油气储层,柴达木中生代盆地新发现的一套滨浅湖相风成砂沉积,对于盆地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能为柴达木中生代盆地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帮助。
曹硕[7](2020)在《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严重的荒漠化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现代地貌单元划分,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在平原型盆地内主要发育盾台型沙漠,但在另一种地貌单元——山间盆地内是否形成沙漠,及其沙漠类型,研究尚不足且缺少现代实例。根据前人研究,晚白垩世时期中国东部形成了大规模的盆山体系,且广泛发育有风成沉积记录。这些风成沉积是否也形成于盾台型沙漠,或是沿岸砂丘,抑或是代表新的沙漠类型尚不可知,因此对其形成环境的确认有助于探讨温室气候中沙漠的演变,同时有助于对风力、构造等沙漠成因机制的探讨,也将有助于对“未来温室地球”荒漠化进程的预测。晚白垩世,在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北,雪峰山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形成大量山间盆地群,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在信江盆地、江汉盆地、苏北及句容盆地、衡阳及茶陵盆地等众多盆地内确认了风成沉积的发育。基于较好的露头条件,选择信江盆地为重点,结合江汉盆地等五个晚白垩世山间盆地为研究素材,对其上白垩统进行岩相、沉积相分析,并在盆地边缘至中心地区进行沉积架构重建,构建山间盆地的三维沉积模型。同时,通过砂岩骨架颗粒分析、锆石形态分析以及碎屑锆石U-Pb定年,对信江盆地上白垩统进行物源分析。通过岩相、沉积相分析,结合风成系统的砂丘形态演变规律、内部层理几何结构,以及垂向沉积规律,综合判定晚白垩世中国东部风成沉积类型为典型的盆山型沙漠环境,并构建盆山型沙漠-河流-冲洪积扇沉积体系三维沉积模型。从构造沉积地貌角度,探讨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盆山型沙漠体系发育的原因与形成机制。物源分析结果证明风力搬运具有远源性及沙漠体系内部风成、水成沉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古风带古气候带重建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受盛行西风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作用,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以中国东部为中心带向南北两侧延伸。
马静[8](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古沙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沙漠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体系,对其演化开展系统研究对认识现代沙漠形成演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指导找寻相关矿产的实际价值。目前国内对于古沙漠沉积体系研究基本停留在识别和简单描述阶段,对其体系系统研究程度极低。白垩纪时期作为距今最近的典型的“温室地球”时期,其沙漠分布面积远大于现今,且出现大型区域沙漠,面积是现今撒哈拉沙漠面积的2倍以上,研究白垩纪时期古沙漠演变对认识现今沙漠格局及未来温室效应下的演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为白垩纪我国古沙漠沉积规模最大、发育最完整、出露最好的地区。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地层的分析,以洛河组砂岩为研究重点,对相模式、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基于高精度遥感图像及野外实测得到的现代沙漠形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参数公式进行筛选分析拟合得到的沙丘高度与宽度、波长等参数的最佳公式,进行洛河组沙丘高度的计算恢复,最终进行沙漠地层-构造格架的重建。本文利用现代沙丘形态参数经验关系公式结合实测部分古沙丘形态参数,定量恢复部分沙丘高度,借此半定量化构建沙漠架构。此种方法可作为新思路分析沉积沙丘原貌,但是应用此类关系时需谨慎,需进行多角度验证,使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洛河组地层具有典型内陆克拉通盆地古沙漠沙海环境特征。整体相带为连续堆积的超厚层风成岩相,且风成沙丘的类型具有完整的沙漠演化序列。鄂尔多斯盆地古沙漠中,从边缘到中心沙丘形态具有明显的从小型到大型、超大型演变规律。沙漠中心沙丘代表了沉积顶峰,高度可达100米,稳定延伸超过1000米。古沙漠边缘相为小型孤立沙丘,沙丘高度一般为4-8m,湿丘间及短暂河流、泥石流相沉积为主。向中心方向,沙丘明显变大,沙丘高度一般为10-30m,部分可超过300m,形成巨大沙山,相态以单型和复合型沙丘相为主,丘间有仅占约10%的干丘间,湿丘间几乎不存在。
刘富军[9](2020)在《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近一个世纪以来,众多学者从景观地貌学、岩石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动力地质学等多角度开展了对丹霞地貌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对丹霞红层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却明显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戴维斯侵蚀循环说的影响,人们对丹霞地貌的演化只强调构造抬升、风化剥蚀和时间三个主要控制因素,并假设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于一个“先期平整而均一的地质体”。研究发现,影响中国东南部地区丹霞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三者外,沉积相亦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沉积相对丹霞地貌的控制方式和贡献率尚未取得系统认识。本论文以广东丹霞盆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砾石统计、砂岩粒度分析、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等手段,阐述丹霞盆地主要成景地层岩相和古地理特征及其与地貌成因的关系;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区值分布以及交错层理的前积纹层倾向特征,分析盆地沉积期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古风向;利用红层砂岩的色度值及其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关系,探讨红层的致色因素;通过河道—山坡综合演化模型(Channel-Hillslope Integrated Landscape Development,CHILD)的数值模拟,综合探讨不同参数(岩性、时限、降雨量等)背景下丹霞地貌景观的演化过程。丹霞盆地成景地层主要受控于丹霞组的巴寨段、锦石岩段和白寨顶段,其中又以锦石岩段最为典型。锦石岩段发育大型板状和楔状交错层理,可见由于短暂风暴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和撕扯构造。以厚层-巨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中薄层-极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以及钙质层。扫描电镜下石英颗粒表面可见碟形撞击坑,具有风成沉积特征。碎屑岩浆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于6个年龄段,分别是100~165 Ma,212~270 Ma,411~443 Ma,726~1523Ma,1742~1991 Ma和2482~3456 Ma。源区主要来自南岭东段,丹霞盆地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燕山期酸性火山—侵入岩提供了主要物源。风成砂岩交错层理中主要存在NEE和SW倾向两组前积层,与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以及信江盆地晚白垩世风成砂岩中的前积层倾向一致。说明晚白垩世我国位于当时的北半球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之中,当时盛行东北风,西南风为次,同时还可能存在东南向的古季风。丹霞组锦石岩段砂岩、泥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代表了干旱到半干旱气候环境。红层色度研究表明,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形成的基质/胶结物成分中的P、Ti、Fe等元素为主要致红元素,控色矿物种类主要以赤铁矿和磷质赤铁矿为主,钛氧化物次之;碎屑成分中的石英颗粒和胶结物中的方解石等矿物控制了岩石的亮度。晚白垩世长坝组沉积期间,丹霞盆地发生初始裂陷,引发了较弱的火山活动,随着盆地持续拗陷,盆地扩大,形成了以冲积扇-河流-湖泊为主的沉积环境。丹霞组沉积期,盆地抬升并进入萎缩阶段,以冲积扇+旱谷+古沙漠沉积环境为主。古近纪和新近纪早期的喜山期,丹霞盆地再次被抬升并遭受侵蚀、冲刷,经历三次夷平事件形成了具有海拔400 m、300 m及200 m等多级夷平面的地貌景观。在CHILD软件平台的地貌演化模拟实验重现了丹霞地貌演化历程,青年期山顶平面较连续、壮年早期峰林发育山脊更明显、壮年晚期峰林变稀疏、老年期主要以低矮平原上的孤峰为主。当前,丹霞山正处于壮年晚期发展阶段。
王凤之,陈留勤[10](2018)在《风成砂沉积和古气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类常见的陆相沉积岩类型,风成砂岩产出于太古代到新生代的岩石记录中。风成砂沉积的形成与古气候、古环境密切相关,因而地质历史中的风成砂沉积是研究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窗口。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风成砂沉积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气候因素控制下风成砂沉积的成因及其形成过程。当前,国际研究注重风成沙丘形成过程的推理和模拟以及风成砂的沉积成岩过程,在风成沙丘形成过程、计算模拟、沉积保存的四维时空模型、风成相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认识。鉴于国际研究动态,国内需要在地层记录中鉴别和剖析风成砂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基础上,加强风成砂沉积动力学过程研究,增强对风成砂沉积(微)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二、Regularity of paleowind direction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Desert in Ordos Basin and climatic signific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gularity of paleowind direction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Desert in Ordos Basin and climatic significance(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2.1 冲积扇 |
2.2 河流 |
2.3 湖泊 |
2.4 三角洲 |
2.5 沙漠 |
3 白垩纪古地理演化 |
4 结论 |
(2)鄂尔多斯盆地风成含铀岩系的识别——以XX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实验方法 |
3 宏观沉积特征 |
4 微观岩石学特征 |
4.1 岩性特征 |
4.2 结构特征 |
4.2.1 颗粒表面特征 |
(1)机械成因的表面特征 |
(2)化学成因的表面特征 |
(3)表面附生物成因的表面特征 |
4.2.2 粒度特征分析 |
(1)粒度分布特征 |
(2)粒度参数 |
(3)粒度指数特征 |
(4)C-M图解 |
5 讨论 |
5.1 含铀岩系沉积相识别 |
5.2 XX井沉积相划分 |
5.3 研究意义 |
6 结论 |
(3)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含铀岩系的新发现及其层序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2 层序地层划分 |
2.1 层序界面识别及特征 |
2.2 层序划分 |
3 沉积类型及特征 |
3.1 旱谷亚相 |
3.2 沙丘亚相 |
3.3 丘间亚相 |
3.4 沙漠湖亚相 |
4 讨论 |
4.1 层序地层格架内含(隔)水层空间配置与铀矿化关系 |
4.2 古沙漠沉积背景下的铀成矿特征 |
5 结论 |
(4)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风成沉积研究现状 |
1.2.2 楚雄盆地风成沉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工作概况 |
1.4.1 野外工作 |
1.4.2 室内工作 |
1.4.3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风成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
3.1 风成沉积判别标志 |
3.1.1 沉积构造特征 |
3.1.2 砂岩粒度特征 |
3.1.3 颗粒表面特征 |
3.2 风成沉积相分析 |
3.2.1 沙丘相 |
3.2.2 丘间相 |
3.2.3 沙席相 |
3.2.4 旱谷相 |
3.2.5 古土壤相 |
第4章 风成砂岩颗粒结构及表面特征 |
4.1 粒度参数特征 |
4.1.1 平均粒径(Mz/φ) |
4.1.2 标准偏差(σ) |
4.1.3 偏度(Sk) |
4.1.4 峰度(K_G) |
4.1.5 沉积环境判别 |
4.2 粒度分布直方图 |
4.2.1 马头山组 |
4.2.2 江底河组 |
4.2.3 赵家店组 |
4.3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
4.4 颗粒表面特征 |
4.4.1 机械成因特征 |
4.4.2 化学成因特征 |
4.4.3 表面附着物特征 |
4.5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与古气候环境 |
第5章 白垩纪风成沉积与古气候 |
5.1 古风带恢复 |
5.3 古地貌对内陆干旱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高家堡煤矿洛河组砂岩沉积控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沉积相的研究现状 |
1.2.2 沉积控水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洛河组的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水文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矿区地质概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构造特征 |
2.3 主要煤层 |
2.4 地下水循环系统 |
2.4.1 4~#煤层上覆岩层含隔水层特征 |
2.4.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5 小结 |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1 古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识别标志 |
3.2.1 颜色 |
3.2.2 岩性 |
3.2.3 沉积结构 |
3.2.4 沉积构造 |
3.2.5 古生物标志-生物遗迹构造 |
3.2.6 测井曲线特征 |
3.2.7 粒度特征 |
3.2.8 石英颗粒表面微观特征 |
3.3 洛河组岩相类型及其组合特征 |
3.3.1 岩相类型 |
3.3.2 岩相组合 |
3.4 洛河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4.1 沉积相类型划分 |
3.4.2 沉积相特征 |
3.5 小结 |
4 层序地层格架 |
4.1 层序地层格架构建 |
4.1.1 洛河组层序界面的识别 |
4.1.2 洛河组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
4.1.3 洛河组层序地层划分 |
4.2 洛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 |
4.2.1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
4.2.2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分析 |
4.2.3 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 小结 |
5 洛河组沉积控水规律及富水性预测评价 |
5.1 沉积相展布特征 |
5.2 沉积环境对含水地质结构的控制 |
5.3 沉积环境对砂体展布特征的控制 |
5.4 不同沉积环境岩石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特征 |
5.5 沉积环境对砂岩水理性质的控制 |
5.6 洛河组富水性预测评价 |
5.6.1 富水性主控因素分析 |
5.6.2 研究区洛河组富水性预测及评价 |
5.6.3 预测结果及检验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柴达木旺尕秀煤矿东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古风向及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区域地质背景 |
2柴达木盆地犬牙沟组风成砂地层层序 |
3风成砂沉积标志 |
4风成砂古风向恢复 |
5讨论 |
6结论 |
(7)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变暖加剧荒漠化进程 |
1.1.2 晚白垩世古气候 |
1.1.3 白垩纪沙漠沉积分布规律 |
1.1.4 盆山型沙漠体系研究意义 |
1.1.5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深时沙漠体系识别与沉积学研究 |
1.2.2 深时沙漠体系物源分析 |
1.2.3 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古气候古环境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中国东部区域地质概况 |
2.2 中国东部盆地群地质背景 |
2.2.1 信江盆地 |
2.2.2 江汉盆地 |
2.2.3 句容盆地、苏北盆地 |
2.2.4 茶陵盆地、衡阳盆地 |
2.3 中国东部盆地白垩纪地层 |
2.3.1 中国东部典型盆地白垩纪地层 |
2.3.2 中国东部上白垩统划分与对比 |
3 研究方法及实验流程 |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划分 |
3.2 剖面测量与样品采集 |
3.3 薄片观察与砂岩骨架颗粒分析 |
3.4 古风向、古水流测量 |
3.5 风成架构重建 |
3.6 扫描电镜分析 |
3.7 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 |
4 风成-河流-冲洪积扇沉积体系相分析 |
4.1 岩相分析 |
4.1.1 风成岩相 |
4.1.2 水成岩相 |
4.2 沉积相分析 |
4.2.1 砂丘相 |
4.2.2 丘间相 |
4.2.3 砂席相 |
4.2.4 河流相-冲洪积扇相 |
4.3 信江盆地盆山型沙漠体系 |
4.4 小结 |
5 构架与沉积模型重建 |
5.1 水控沙漠边缘环境风成构架 |
5.2 风控沙漠边缘环境风成构架 |
5.3 沙漠中心环境风成构架 |
5.4 沉积模型重建 |
5.5 盆山型沙漠发育机制 |
5.6 小结 |
6 盆山型沙漠-河流-冲洪积扇体系物源分析 |
6.1 砂岩骨架颗粒分析 |
6.2 碎屑锆石形态学分析 |
6.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 |
6.4 信江盆地沙漠体系沉积年龄约束 |
6.5 信江盆地上白垩统物源分析 |
6.5.1 风成砂岩物源分析 |
6.5.2 水成砂岩物源分析 |
6.5.3 风成、水成砂岩物源关系 |
6.6 小结 |
7 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盆山型沙漠群古气候意义 |
7.1 干旱气候敏感沉积物 |
7.2 晚白垩世古风带、古气候带 |
7.3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古沙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沙漠研究现状 |
1.2.2 盆地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3.1 地层划分 |
2.3.2 白垩系地层特征 |
2.3.2.1 宜君组 |
2.3.2.2 洛河组 |
2.3.2.3 环河华池组 |
2.3.2.4 罗汉洞组 |
2.3.2.5 泾川组 |
3.研究方法及实验流程 |
3.1 野外剖面实测 |
3.2 薄片观察 |
3.3 粒度分析 |
3.4 沉积相分析 |
3.5 沙丘形态恢复 |
3.6 架构重建 |
4.沉积相分析 |
4.1 湖泊相 |
4.1.1 陆源碎屑淡水湖泊相 |
4.1.1.1 湖泊三角洲相 |
4.1.1.2 滨浅湖亚相 |
4.1.1.3 半深湖亚相 |
4.1.2 碳酸盐湖泊相 |
4.2 冲(洪)积扇相 |
4.2.1 扇根亚相 |
4.2.2 扇中亚相 |
4.2.3 扇端亚相 |
4.3 河流相 |
4.3.1 辫状河流相 |
4.3.2 曲流河相 |
4.4 三角洲相 |
4.4.1 三角洲前缘亚相 |
4.4.2 三角洲平原亚相 |
4.5 风成沉积相 |
4.5.1 砾漠亚相 |
4.5.2 旱谷亚相 |
4.5.3 沙丘亚相 |
4.5.4 丘间亚相 |
4.5.4.1 干丘间 |
4.5.4.2 湿丘间 |
4.5.5 沙漠湖亚相 |
5.古沙漠沙丘形态参数建立 |
5.1 沙丘形态参数 |
5.2 沙丘形态参数关系 |
5.2.1 沙丘间距(SP)与高度(H) |
5.2.2 沙丘宽度(WA)与高度(H) |
5.2.3 粒落层厚度(t)与高度(H) |
5.3 野外可测量数据 |
6.古沙漠沙丘形态恢复 |
6.1 实测参数 |
6.1.1 沙丘间距(SP)、波长(DW) |
6.1.2 沙丘宽度(WA) |
6.1.3 平均粒流层厚度(t) |
6.2 重建沙丘高度 |
6.3 结果分析 |
7.古沙漠架构分析 |
7.1 边缘相 |
7.2 中心相 |
7.3 沉积演化 |
8.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阶段划分 |
1.2.2 丹霞地貌的概念 |
1.2.3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
1.2.4 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的控制因素 |
1.2.5 红层致色因素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和完成的工作量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丹霞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构造 |
2.5 矿产 |
2.6 区域地质演化 |
第3章 丹霞盆地地貌景观特征及其物质基础 |
3.1 我国丹霞地貌分类与分布 |
3.2 丹霞盆地地貌景观类型与特征 |
3.2.1 山峰类 |
3.2.2 陡崖类 |
3.2.3 崩塌体类 |
3.2.4 峡谷类 |
3.2.5 洞穴类 |
3.2.6 其它地貌景观 |
3.3 丹霞盆地成景地层岩石特征 |
3.3.1 丹霞组前人实测剖面概述 |
3.3.2 丹霞组实测剖面及岩性特征 |
3.3.3 丹霞组沉积相分析 |
第4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 实验分析和测试方法 |
4.1.1 石英颗粒扫描电镜观测 |
4.1.2 砂岩粒度分析 |
4.1.3 主微量元素测试 |
4.1.4 黏土矿物含量测试 |
4.1.5 C-O同位素测试 |
4.1.6 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测年 |
4.1.7 岩石粉末色度测量 |
4.2 锦石岩段(K2d2)岩石特征 |
4.2.1 砾岩 |
4.2.2 砂岩 |
4.2.3 粉砂岩 |
4.2.4 泥岩 |
4.3 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 |
4.3.2 微量元素 |
4.3.3 黏土矿物含量 |
4.4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
4.5 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1 主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碳氧同位素 |
第5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古沉积环境分析 |
5.1 古沉积环境 |
5.1.1 古风向 |
5.1.2 氧化/还原状态的判别指标与特征 |
5.1.3 古盐度 |
5.1.4 古水温 |
5.1.5 大气CO2浓度 |
5.2 物源特征 |
5.3 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 |
5.4 成岩大地构造演化 |
第6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红层致色因素探讨 |
6.1 模拟酸雨实验 |
6.2 红层的致色因素 |
第7章 丹霞盆地地貌演化模式 |
7.1 成景演化过程 |
7.2 地貌演化阶段的数值模拟 |
7.2.1 基本原理 |
7.2.2 模拟参数 |
7.2.3 模拟结果与演化阶段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风成砂沉积和古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风成砂沉积识别标志 |
2 风成砂沉积环境与古气候 |
2.1 国内风成砂沉积环境与古气候研究 |
2.2 国外风成砂沉积环境与古气候研究 |
3 风成砂沉积过程 |
3.1 风成沙丘形成过程 |
3.2 风成沙丘的保存成岩 |
4 展望 |
5 结论 |
四、Regularity of paleowind direction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Desert in Ordos Basin and climatic signific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J]. 庞军刚,李文厚,国吉安,阮昱,李卫红,常梁杰,龚斌利,王欣月,郭艳琴,马治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2]鄂尔多斯盆地风成含铀岩系的识别——以XX井为例[J]. 乔大伟,旷红伟,柳永清,彭楠,刘燕学,许欢,崔立伟,李佐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0(04)
- [3]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含铀岩系的新发现及其层序地层[J]. 张天福,苗培森,程先钰,王少轶,李建国,程银行,奥琮,张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0(04)
- [4]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D]. 汤海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高家堡煤矿洛河组砂岩沉积控水规律研究[D]. 林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柴达木旺尕秀煤矿东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古风向及古地理意义[J]. 陈政宇,柳永清,江小均,孔志岗,高万里,钱涛,旷红伟,许欢. 地学前缘, 2020(04)
- [7]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D]. 曹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8]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古沙漠研究[D]. 马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9]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D]. 刘富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10]风成砂沉积和古气候研究[J]. 王凤之,陈留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