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耕读文化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以楠溪江流域古村落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俊[1](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的楠溪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贾媛[2](2021)在《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村落在数千年的规划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谋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规划智慧,发展历时悠久,其脉络清晰并留存至今,它重视将村落、山水自然与文化空间建设融为一体。这一具有功能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是中国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精髓。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不断消减,亟待修复。新时代,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空间特色和内生发展动力。保护基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经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单体建筑或要素的保护,更是要注重保护和延续其背后的空间脉络和文化内涵,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新的创造,并继承与发扬。沿黄河地区独特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环境是传统村落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榆林是陕西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的地区,区域地理特征明显,拥有水源,是当地人居环境赖以发展的基础,黄土沟壑型地貌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落发展的程度,但也使得其独特的村落形态得以保留下来。复杂的地理环境与丰富的历史人文条件,使得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多样的村落空间形态和良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既传递了榆林沿黄地区村落布局的人居智慧,更体现出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这一布局规划传统思想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面对当下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应在解析自身传统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保护和传承其蕴含特色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本文选取榆林沿黄河地区的五个传统村落(泥河沟村、荷叶坪村、峪口村、木头峪村、刘家坪村)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梳理了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组成,挖掘其自然山水环境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等空间要素,基于“理论-解析-应用”的基本思路,研究探索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明确其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解析路径,归纳总结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类型。综合多种文献资料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识别所需要素,建构现代传承策略;针对传统村落山水自然环境维育、人文空间秩序塑造、文脉标识性空间传承等总结榆林沿黄河地区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和模式,明确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生成机制,为后续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现代传承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构建陕西黄河沿岸传统村落现代传承技术、实现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亦期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现代传承提供借鉴。
朱芷璇[3](2020)在《基于文化生态重塑的楠溪江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汪瑞霞[4](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钱定伟[5](2019)在《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五千年历史沉淀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特色,它代表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足迹,同时也彰显了地域性文化的内涵。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温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温州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在这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矛盾,保护意识的缺位,乡土文化景观遭到破坏甚至消失的例子不胜枚举,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营建迫在眉睫。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保护与营建实践,缓解城镇化对乡土环境的冲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得到传承和延续,是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论述了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阐述了主要创新点,最后提出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乡土文化景观相关理论基础,剖析乡土文化景观价值的作用机理,对景观价值体系、主客体对景观价值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国内现有乡土文化景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着重对温州乡土文化景观内容进行分析。基于地方文献,对温州乡土文化景观进行基础研究,包括温州市基本概况,景观分区及分布特征。然后对温州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进行归纳概括。其中,物质文化景观中着重对聚落景观的选址、边界、入口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非物质文化景观中着重对“岐”和“垟”两种地形对生活习俗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特质进行提炼,并结合温州实际情况分析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发展现状。第四部分侧重于温州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策略的构建。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提出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营建的原则、模式。针对四个方面提出重要保护途径,基于景观生态学,营建多尺度适宜性景观格局。最后以温州永嘉县芙蓉古村为例,诠释温州乡土文化景观特质以及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策略。本文对温州乡土文化景观的分区分类、景观组成和景观特质进行系统化归纳演绎和概括,将温州的地域特色、精神、文化内涵融入到保护和营建当中,望提高对温州乡土文明的认知,激发人们对温州乡土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思考,为未来温州乡土文化景观的发展提供理论。
王雨晨[6](2019)在《堪舆学与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研究》文中认为堪舆学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古代的生态环境学说,包含了人居环境地理知识体系。堪舆是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地理环境长期实践的经验特征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中国古村落在选址、建筑布局、空间营造上都受到堪舆理论的深远影响。堪舆理论对中国人居环境的选择和营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对传统堪舆典籍进行通读和整理后,将堪舆中对水环境的描述论断归纳为选址、水形和空间布局这三大类别。并尝试将人居环境科学属下的景观功能、景观美学、人居心理、景观生态、环境地质五个子领域作为基本解读路径,审辨相关论断的科学成分和非科学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理性的分析。然后,分别选取徽州古村落的宏村和西递、楠溪江古村落的芙蓉村和苍坡村以及郴州古村落的板梁古村作为具体的案例研究对象。对各村落的堪舆格局及水环境景观进行剖析,从选址、水形和空间这三个方面分析堪舆学理论对传统古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的影响及运用。最后,以广州的莲塘古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莲塘古村的水环境景观现存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在堪舆学的格局下分别从选址、水形、空间这三大方面对莲塘古村美丽乡村水环境营造提出建议。本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归纳演绎法。得出的研究结论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生态观上,堪舆“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古村落选址、水形营造和水环境景观的空间布局,体现古人对自然山水的尊敬和向往;“源于自然,借用自然”的思想体现在对溪水、山泉的引用,以及对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上。取自然之水,借自然之地势,引水入村,环村而流。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又很好的改善了居住环境。(2)文化观上,堪舆中“曲水为贵,聚水为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传统古村落中,具体体现在对村落的水形营造和“凿池筑塘”上。古人认为水为财气的象征,在自家院内建池聚水,可聚财富;“四水归堂,水汇一方”寓意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其对古村落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天井及其下方空间的设计上。(3)环境观上,“依干附支,临水而建”的思想在传统古村落选址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干水蜿蜒绕抱村落,支水由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相结合,引干水入村,在村内凿圳挖塘,形成流遍全村的“水口-水圳-水塘-水井”活水循环水系;“曲直有度,回环有情”的水形体现在古村落的水圳设计上,则很好的将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用时满足了供水和排水的功能;“虚实定量,合乎法度”的空间体现在村落的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不同水环境空间层次上。不同的空间层次,其大小、形式,组成要素各不相同。本文旨在研究堪舆学对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产生的影响及应用。研究力求对堪舆理论进行科学性分析,探讨堪舆学的现代价值,呈现具有科学意义的堪舆认知。从而使得有价值的堪舆理念可以运用到现代村落的水环境景观设计中去。以期为当代美丽乡村生态水环境营造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方向。
梁怀月[7](2018)在《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华市金东区位于我国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段,自古以来是浙江北部、东部、西南部以及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文化交融之地。此地充沛的土地及林木资源、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四方汇聚的贸易交流、延续至今的传统民俗活动共同造就了当地传统聚落及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本研究以金东区当地传统生活为切入点,探讨基于特殊区位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而形成的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与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以金华市金东区区划范围内的传统聚落历史形态为研究对象,针对整个金东区范围内传统聚落公共空间进行全面研究。本研究是江南区域性传统聚落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利于金华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及区域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子命题包括:(一)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成演化规律;(二)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特征及学术地位:(三)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具体特征;(四)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呈现的思想文化内涵;(五)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周边地区的异同;(六)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方向。为此论文共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金华地区历史古籍史料的考证,研究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人文背景,梳理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化进程,解析两种基本金东区传统聚落类型,即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系统研究。通过对三例金东区传统聚落典型案例的分析,呈现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传统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具体样貌。在个案分析和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与总体形态特征,揭示金东区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在选址与布局形态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以及两类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路径、边界、节点、标志物和区域五方面整体解读金东区传统聚落整体意象特征。从地区传统生活方式为着眼点,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层级,解析公共空间组成各部分的具体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分为交通空间、生活空间、贸易空间、仪式空间、娱乐空间五类,以传统聚落居住宅地为中心,将聚落公共活动空间划分为邻里、宗族、近郊、远郊四个层级。其中交通空间所包括的巷弄、车马道、出入口。生活空间包括的滨水空间和生活广场。贸易空间包括的街市和市基。仪式空间包括的宗祠、庙宇、祖坟、风水树、水口。娱乐空间包括的郊野山林、斗牛场、戏台。并从微观视角,整理总结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界面与构筑物的特点。深入挖掘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文化渊源和传统审美价值。从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周边区域传统聚落的渊源与联系入手,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其它地区的区域共性和独特之处。第三部分在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现状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对于金东区金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改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这是首次针对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学术地位,弥补了江南传统聚落研究空白;(二)研究从金东区安土重迁传统社会生活作为切入点,挖掘公共空间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原因,准确把握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三)突破既往研究通常仅针对乡村或市镇的单类型聚落进行分析的方式,本研究以金东区范围内所有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东区各类型传统聚落的梳理比对,构建金东区范围内的完整区域公共空间体系;(四)本研究运用实地广角相机取景拼合街景图像的技术手段,呈现传统聚落狭窄街巷中本无法看清的公共空间立面全貌,完善了既往建筑学界研究仅通过绘制立面显现传统街巷空间界面的单一性。
林琳[8](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于悦[9](2018)在《饶河流域上游传统村落景观组成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由聚居区与山水林田等要素共同组成,形成时期较早且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传统村落景观是人地长期互动的结晶,具有重要的价值及保护意义。饶河流域上游区域传统村落分布广而密,区域江南丘陵地貌特征明显,受徽州文化与赣鄱文化的共同影响,村落内涵丰富,地域特征明显。本文以此区域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图示分析及对比总结等方法对村落的形成、景观构成及营建模式进行具体分析,探究该地区村落景观地域特征及传统的人工干预自然的方式,拓展村落景观的内容研究,为当地传统村落本土化发展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文章首先从自然资源、社会历史及观念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饶河流域上游区域村落形成的背景。其次,选取区域传统村落样本,以高岭村、绕南村、延村、篁岭村、李坑村五个典型村落的实地踏勘成果进行景观要素构成总结以及营建方式分析。之后,对研究范围内涵盖的所有传统村落进景观特征进行以下方面的总结,包括:流域及村域尺度层面的山水关系与村落选址、渗透性林地景观的形态与分布、多样化农业景观的形态与模式;以及村域尺度层面的向心模式的村落布局方式、防水与防火的街巷组织关系、地域性的瓷业景观单元、多层次的绿化配植模式、建筑基本特征营建及文化意境景观等。通过对饶河流域上游村落景观营建的研究,文章进而对传统村落景观特征要素的关联性进行总结,得出流域背景下村落与山、水、林、田之间的景观格局共性特征及类型模式;村域背景下,环境资源、生产方式、村落形态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景观分异,包括环境资源影响下的生产景观形态差异以及村落选址影响下的内部景观结构差异等。文章最后对饶河流域上游的传统村落价值进行了总结,并对传统村落现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郑小彬[10](2017)在《楠溪江畔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村落是古老文化的浓缩,是传统民俗的舞台,是光辉历史的价值体现。中国的农村有数十万的古村落,但近几十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导致大量的古村落消失在地图上。本文将从古村落价值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出发,以楠溪江畔的古村落群为案例,分析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模式。本文论述了文章的选题目的及意义,通过各类文献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的研究现状。另外,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的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在现状分析中主要探讨了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分析了国内古村落迅速消失及影响古村落聚居的原因,二是介绍了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四大模式,三是总结了国内先进地区的保护开发经验。此外,本文简单介绍了楠溪江边古村落群的历史、村里聚居情况、地理位置、经济情况、民俗特点。通过走访调研了楠溪江边古村落保护开发的现状,总结了个别村落的开发经验。如:林坑村与旅游公司开发商签订整体合作协议,以整村置换的模式对古村落进行开发;芙蓉村利用文化特色吸引投资者投资民宿和农家乐;北岙村建立瓯窑小镇,以特色小镇推动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虽然永嘉县对楠溪江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保护开发中依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常住人口流失;二是保护资金不足;三是随意改造严重,原生态破坏;四是法律法规不完善;五是管理体制不顺;六是原住民的利益诉求;七是开发盲目性。针对问题进行调研,对问题进行逐个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平衡保护与开发,让保护和开发并进;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保证合理性;完善政策法规,让开发有据可循;挖掘文化内涵,还原古村落特色;结合小镇特色,以产业带动原住民扎根;广纳社会资金,保证资金支持;适度整修,保证古村落原汁原味。
二、耕读文化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以楠溪江流域古村落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耕读文化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以楠溪江流域古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解读 |
1.1.2 现实困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进展 |
2.1.2 结合自然山水的乡村空间规划相关研究 |
2.1.3 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2.2.2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 |
2.2.3 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 |
2.2.4 榆林沿黄地区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3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
3.1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定义与内涵 |
3.1.1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概念 |
3.1.2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涵 |
3.1.3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层次 |
3.2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要素提取方法 |
3.2.1 要素的归纳分类 |
3.2.2 要素整合的技术路线 |
3.3 自然山水环境要素梳理 |
3.3.1 自然山水环境要素分类 |
3.3.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自然山水环境资源禀赋特征 |
3.4 历史人文要素梳理 |
3.4.1 人文空间要素分类 |
3.4.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人文空间要素禀赋特征 |
3.5 共性与差异性 |
3.5.1 共性 |
3.5.2 差异性 |
3.6 本章小结 |
4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 |
4.1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营建智慧 |
4.1.1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形成思想 |
4.1.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 |
4.2 数据来源与类型划分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分类视角 |
4.2.3 分类依据 |
4.2.4 划分方法 |
4.3 格局类型划分 |
4.3.1 以荷叶坪村为代表的依山为屏-人文空间线性发展的凝聚型格局 |
4.3.2 以泥河沟村为典型的山环水抱-兼具远近的均匀型格局 |
4.3.3 以木头峪村为代表的背山面水-人文空间居于核心地带的向心性格局 |
4.4 本章小结 |
5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传承策略:以佳县泥河沟村为例 |
5.1 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
5.1.1 现今留存现状 |
5.1.2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对村落保护的意义 |
5.2 保护与传承的原则 |
5.2.1 以空间保护充分展现人文历史文化 |
5.2.2 充分融合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内涵 |
5.3 泥河沟村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保护与传承结构 |
5.4 策略一:生态基底的保护与维育 |
5.4.1 以古枣园为内核的村落生态特色保护 |
5.4.2 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布局保护 |
5.5 策略二:人文空间秩序维系 |
5.5.1 维系现状人文空间格局 |
5.5.2 山水环境格局维系 |
5.5.3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秩序关联性保护 |
5.6 策略三:自然及空间肌理保护 |
5.6.1 根据地形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
5.6.2 根据水系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
5.6.3 根据气候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
5.7 策略四:标识性文化空间传承 |
5.7.1 文化空间标识 |
5.7.2 提升文化空间承载力 |
5.7.3 统筹重要文化空间、组织文化景观轴线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土文化景观相关理论与现状解读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景观 |
2.1.2 文化景观 |
2.1.3 乡土文化景观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4 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 |
2.3 乡土文化景观价值的作用机理 |
2.3.1 乡土文化景观价值体系 |
2.3.2 主体对景观价值的作用 |
2.3.3 客体要素的景观价值 |
2.4 国内乡土文化景观现状及问题 |
2.4.1 传统思想的冲击 |
2.4.2 乡土风貌的遗失 |
2.4.3 消极的静态保护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现状研究 |
3.1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基础研究 |
3.1.1 温州市基本概况 |
3.1.2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分区 |
3.1.3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分布特征 |
3.2 温州市物质文化景观 |
3.2.1 自然景观 |
3.2.2 生产景观 |
3.2.3 聚落景观 |
3.2.4 乡土建筑 |
3.3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景观 |
3.3.1 生活习俗 |
3.3.2 方言文化 |
3.3.3 传统价值观 |
3.4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特质提炼 |
3.4.1 不甚理重于实 |
3.4.2 “隐”的心理图示 |
3.4.3 风水堪舆论 |
3.4.4 “俗”与建筑文化共生 |
3.5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发展状况 |
3.5.1 物质文化景观发展状况 |
3.5.2 非物质文化景观发展状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策略 |
4.1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的原则 |
4.1.1 整体性 |
4.1.2 地域性 |
4.1.3 原真性 |
4.1.4 动态性 |
4.1.5 可意向性 |
4.2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的模式 |
4.2.1 保留与有机更新 |
4.2.2 传承与旅游开发 |
4.2.3 仿效与意蕴塑造 |
4.3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途径 |
4.3.1 传承民俗记忆 |
4.3.2 修缮历史建筑 |
4.3.3 景观整合优化 |
4.3.4 多主体保护意识的联动 |
4.4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格局营建 |
4.4.1 整体景观格局的生态营建 |
4.4.2 聚落尺度景观格局营建 |
4.4.3 街巷尺度景观格局营建 |
4.4.4 宅院尺度景观格局营建 |
4.5 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案例分析——以芙蓉古村为例 |
4.5.1 宗族文化与耕读文化 |
4.5.2 聚落选址与规划布局 |
4.5.3 乡土民居与公共建筑 |
4.5.4 古村景观吸引力评价 |
4.5.5 建筑肌理与视线分析 |
4.5.6 景观要素形制提取 |
4.5.7 保护与营建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堪舆学与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程 |
1.2.1 国外研究历程 |
1.2.2 国内研究历程 |
1.2.3 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堪舆学概述 |
2.1.1 堪舆概念 |
2.1.2 堪舆发展过程 |
2.1.3 形势宗与理气宗 |
2.2 水环境概述 |
2.2.1 水环境及村落水环境 |
2.2.2 水环境景观及村落水环境景观 |
2.2.3 村落水环境景观构成要素 |
2.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1 人居环境 |
2.3.2 堪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联系 |
2.4 堪舆学理论的辩证 |
2.4.1 堪舆学中的吉凶观辨析 |
2.4.2 堪舆学的价值所在 |
3.堪舆学对传统村落水环境建设布局的影响及相关论断 |
3.1 堪舆学中论水的相关典籍 |
3.1.1 《水龙经》 |
3.1.2 《地理人子须知》 |
3.1.3 《地理五诀》 |
3.1.4 其他书类 |
3.1.5 总结 |
3.2 各典籍关于水环境营造的相关论断及科学性分析 |
3.2.1 选址 |
3.2.2 水形 |
3.2.3 空间 |
3.3 本章小结 |
4.基于堪舆学角度的传统村落水环境建设布局案例研究 |
4.1 调研对象及研究思路概述 |
4.2 徽州古村落的堪舆格局及水环境景观剖析 |
4.2.1 区域概况及选择依据 |
4.2.2 宏村 |
4.2.3 西递 |
4.3 楠溪江古村落的堪舆格局及水环境景观剖析 |
4.3.1 区域概况及选择依据 |
4.3.2 芙蓉村 |
4.3.3 苍坡村 |
4.4 郴州古村落的堪舆格局及水环境景观剖析 |
4.4.1 区域概况及选择依据 |
4.4.2 板梁古村 |
4.5 古村落堪舆格局下水环境景观营造启示 |
4.5.1 布水道法自然 |
4.5.2 用水尊重自然 |
4.5.3 引水顺应自然 |
4.5.4 水景师承自然 |
4.6 本章小结 |
5.堪舆学对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的影响及应用 |
5.1 生态观方面 |
5.1.1 和谐共生,天人合一 |
5.1.2 源于自然,借用自然 |
5.2 文化观方面 |
5.2.1 曲水为贵,聚水为富 |
5.2.2 四水归堂,水汇一方 |
5.3 环境观方面 |
5.3.1 依干附支,临水而建的选址 |
5.3.2 曲直有度,回环有情的水形 |
5.3.3 虚实定量,合乎法度的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6.堪舆学在现代美丽乡村水环境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
6.1 当前美丽乡村水环境景观营造的现状与缺失 |
6.2 莲塘古村水环境景观存现的问题 |
6.2.1 莲塘古村区域概况 |
6.2.2 莲塘古村水环境景观现存问题 |
6.3 堪舆格局下对于莲塘古村美丽乡村水环境营造的建议 |
6.3.1 “枕山傍水”的水环境选址 |
6.3.2 “以曲为美”的水形营造 |
6.3.3 “层次丰富”的水环境空间布局 |
6.4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7.3 研究的创新点和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传统聚落 |
1.2.2 金华市金东区 |
1.2.3 公共空间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进展 |
1.3.2 聚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
1.3.3 金华市金东区区域范围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 |
2.1 金东区地理环境特征 |
2.1.1 浙中腹地的区位地理 |
2.1.2 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 |
2.1.3 溪塘纵横的水文环境 |
2.1.4 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 |
2.1.5 农林繁茂的植物资源 |
2.1.6 陆路为主的区域交通 |
2.2 金东区社会文化特征 |
2.2.1 男耕女织的原始分工 |
2.2.2 聚族而居的社会传统 |
2.2.3 出游频繁的娱乐传统 |
2.2.4 笃信风水的吉凶观念 |
2.2.5 多神信仰的宗教传统 |
2.2.6 重农轻商的初级贸易 |
2.2.7 徽婺结合的建造传统 |
2.3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历史沿革 |
2.3.1 史前至春秋战国——上山文化到古越人的繁衍生息 |
2.3.2 秦汉时期——汉越杂居开始 |
2.3.3 魏晋南北朝——士人避乱而来 |
2.3.4 隋唐五代——吴越国富饶安定 |
2.3.5 宋元——水利兴建,文化荟萃 |
2.3.6 明清至民——鼎盛繁荣与战乱交替 |
2.4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
2.4.1 居住型聚落 |
2.4.2 贸易型聚落 |
2.5 本章小结 |
3 金东区传统聚落个案研究 |
3.1 山头下村 |
3.2 郑店村 |
3.3 岭五村 |
3.4 本章小结 |
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 |
4.1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 |
4.1.1 居住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居择地 |
4.1.2 贸易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商建村 |
4.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态与布局 |
4.2.1 团型的居住型聚落平面形态 |
4.2.2 线性的贸易型聚落平面形态 |
4.3 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之关系 |
4.3.1 两类聚落的共性与差异 |
4.3.2 两类聚落的相互转化 |
4.3.3 区域公共空间体系的共同构建 |
4.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意象特征 |
4.4.1 路径特征——街巷组合连接 |
4.4.2 边界特征——依托自然山水 |
4.4.3 节点特征——向心性强烈 |
4.4.4 标志物特征——家园的辨识性 |
4.4.5 区域特征——商住差异显着 |
4.5 本章小结 |
5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 |
5.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总体特征 |
5.1.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 |
5.1.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布局特点 |
5.1.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历史演进 |
5.2 交通空间 |
5.2.1 巷弄 |
5.2.2 车马道 |
5.2.3 聚落出入口 |
5.3 生活空间 |
5.3.1 滨水空间——塘、渠、溪、井 |
5.3.2 生活广场——“明堂地”、“基”与晒谷场 |
5.4 贸易空间 |
5.4.1 街市 |
5.4.2 市基 |
5.5 仪式空间 |
5.5.1 宗祠 |
5.5.2 庙宇 |
5.5.3 祖坟 |
5.5.4 风水树与风水林 |
5.5.5 水口空间 |
5.6 娱乐空间 |
5.6.1 郊野山林 |
5.6.2 戏台 |
5.6.3 斗牛场 |
5.7 公共空间界面及要素 |
5.7.1 建筑界面 |
5.7.2 铺装 |
5.7.3 植被 |
5.7.4 构筑物 |
5.8 本章小结 |
6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意义、文化内涵与审美观 |
6.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
6.1.1 充分的生活保障 |
6.1.2 正统秩序的维护 |
6.1.3 便达的贸易讯息网络 |
6.1.4 大量的交往机会 |
6.1.5 广阔的娱乐平台 |
6.1.6 多层次的心理慰藉 |
6.1.7 明确的方向感辨识性 |
6.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展现的文化渊源 |
6.2.1 上古农耕文明 |
6.2.2 儒家礼教传统 |
6.2.3 道家隐逸精神 |
6.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体现的审美价值 |
6.3.1 致用之美 |
6.3.2 秩序之美 |
6.3.3 祥瑞之美 |
6.4 本章小结 |
7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区域比较 |
7.1 与金东区密切相关的地域渊源 |
7.2 聚落形成环境比较 |
7.2.1 区域自然环境的异同 |
7.2.2 社会人文背景的异同 |
7.3 区域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共性 |
7.3.1 农业为本的社会背景 |
7.3.2 宗族聚居的聚落结构 |
7.3.3 聚落形态的差异分化 |
7.3.4 神鬼风水的信仰崇拜 |
7.3.5 集会演戏的娱乐消遣 |
7.3.6 木石为材的建筑传统 |
7.4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点 |
7.4.1 水源空间的特殊性 |
7.4.2 土地资源的优越性 |
7.4.3 风水流派的差异性 |
7.4.4 公共生活的统一性 |
7.4.5 宗族财力的局限性 |
7.5 本章小结 |
8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改善建议 |
8.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现状优势 |
8.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现状困境 |
8.3 建议和举措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历 |
致谢 |
(8)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9)饶河流域上游传统村落景观组成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的自然村落数量减少 |
1.1.2 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的危机 |
1.1.3 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推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范畴—饶河流域上游区域 |
1.3.2 研究内容—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景观 |
1.4 研究现状 |
1.4.1 理论基础 |
1.4.2 国内外村落景观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饶河流域上游传统村落景观形成的地域背景 |
2.1 自然资源背景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气候特性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历史发展 |
2.2.1 政区确立与变革 |
2.2.1.1 春秋战国—动荡时期的高层政区变化 |
2.2.1.2 隋唐至宋元—漫长发展时期的县治初设 |
2.2.1.3 明清—经济繁荣时期的政区稳定 |
2.2.2 人口迁移与定居 |
2.2.2.1 秦汉初次增长—地广人稀吸引大量移民 |
2.2.2.2 隋唐二次高峰—经济重心南移下的人口激增 |
2.2.2.3 明清三次增长—产业经济下的内聚 |
2.2.3 经济发展与生计模式变迁 |
2.2.3.1 唐五代时期—农业为主,冶陶为辅 |
2.2.3.2 宋元时期—传统农业与手工业的多业态并存 |
2.2.3.3 明清时期—农业为主,茶叶兴盛 |
2.3 观念文化环境 |
2.3.1 风水堪舆文化与村落形态 |
2.3.2 宗族礼制文化与村落布局 |
2.3.3 崇文重教的儒理思想与儒商兴学 |
3. 饶河流域上游典型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营建 |
3.1 高岭村 |
3.1.1 历史背景 |
3.1.2 山水环境 |
3.1.3 林田园圃 |
3.1.4 形态布局 |
3.1.5 内部空间组成 |
3.1.6 小结 |
3.2 绕南村 |
3.2.1 历史沿革 |
3.2.2 山水环境 |
3.2.3 林田园圃 |
3.2.4 形态布局 |
3.2.5 内部空间组成 |
3.2.6 小结 |
3.3 延村 |
3.3.1 历史沿革 |
3.3.2 山水环境 |
3.3.3 林田园圃 |
3.3.4 形态布局 |
3.3.5 内部空间组成 |
3.3.6 小结 |
3.4 篁岭村 |
3.4.1 历史沿革 |
3.4.2 山水环境 |
3.4.3 林田园圃 |
3.4.4 形态布局 |
3.4.5 内部空间组成 |
3.4.6 小结 |
3.5 李坑村 |
3.5.1 历史沿革 |
3.5.2 山水环境 |
3.5.3 林田园圃 |
3.5.4 村落布局 |
3.5.5 内部空间组成 |
3.5.6 小结 |
4 饶河流域上游传统村落景观特征 |
4.1 低山丘陵环境下的山水景观与村落选址 |
4.1.1 山体空间与传统村落选址 |
4.1.2 水体空间与传统村落选址 |
4.1.3 山水组合关系与村落基址 |
4.2 渗透性的林地景观 |
4.2.1 林地空间分布 |
4.2.2 林地景观形态 |
4.2.2.1 生态型自然林 |
4.2.2.2 生产型经济林 |
4.2.2.3 文化型风水林 |
4.2.2.4 景观型宅基林 |
4.2.3 林地功能效应 |
4.3 多样化的农业景观 |
4.3.1 农业空间分布 |
4.3.2 农业景观形态 |
4.3.2.1 带型油茶梯田 |
4.3.2.2 网状粮产畈田 |
4.3.2.3 规整鱼粮塘田 |
4.3.3 农田灌溉设施 |
4.3.3.1 蓄水灌溉 |
4.3.3.2 引流灌溉 |
4.3.3.3 冲田灌溉 |
4.3.4 水旱耕作制度 |
4.4 形态布局与内部景观空间建构 |
4.4.1 整体向心,多轴分支的布局形态 |
4.4.2 防灾避险的街巷组织 |
4.4.3 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
4.4.4 多元背景的建筑特征 |
4.4.5 山坞河谷分布的瓷业地理单元 |
4.5 “八景”景观意境塑造 |
4.5.1 流域“八景”文化发展 |
4.5.2 村落“八景”景观景源 |
4.5.3 村落“八景”意境营造 |
4.6 村落景观要素构成特征的关联性 |
4.6.1 景观要素特征关联的必然性 |
4.6.2 村落景观格局的共同性 |
4.6.3 村落景观形态的差异性 |
4.6.3.1 环境资源、生产方式与村落形态的基本关联规律 |
4.6.3.2 环境资源影响下的生产景观形态差异 |
4.6.3.3 村落选址布局及内部景观形态差异 |
5. 饶河流域上游传统村落景观价值与保护更新 |
5.1 饶河流域传统村落景观价值 |
5.1.1 多元文化的融合载体 |
5.1.2 人地互动的生态智慧 |
5.2 饶河流域上游传统村落现状发展问题 |
5.2.1 村落规模扩张影响下的景观空间整体性变更 |
5.2.2 历史与现代生活差异影响下的传统景观风貌缺失 |
5.2.3 旅游消费驱动下的传统景观资源不合理利用 |
5.3 饶河流域上游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
5.3.1 完善传统村落景观风貌保护规划与体系 |
5.3.2 明确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对象 |
5.3.2.1 村落景观生态保护 |
5.3.2.2 村落景观形态保护 |
5.3.3 建立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建设的共治体系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楠溪江畔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理论指导 |
1.5 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
2 国内古村落开发情况介绍 |
2.1 国内的古村落情形 |
2.2 古村落主要保护开发模式 |
2.2.1 整体申遗模式 |
2.2.2 旅游驱动模式 |
2.2.3 文化休闲模式 |
2.2.4 地产保护开发综合模式 |
2.3 国内外发达地区保护开发经验借鉴 |
2.3.1 苏南浙北保护开发经验 |
2.3.2 达沃斯小镇保护开发经验 |
3 楠溪江畔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
3.1 楠溪江简介 |
3.1.1 山水诗摇篮楠溪江 |
3.1.2 楠溪江边的古村落 |
3.1.3 楠溪江边的民俗文化特点 |
3.2 楠溪江畔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
3.2.1 古村落保护开发整体情况 |
3.2.2 整村置换及整体协议保护开发方式 |
3.2.3 民宿租赁与旅游地产保护开发方式 |
3.2.4 特色小镇保护开发方式 |
4 楠溪江古村落在保护与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
4.1 常住人口流失严重 |
4.2 保护资金不足 |
4.3 原生态破坏严重 |
4.4 法律法规不完善 |
4.5 管理体制不顺 |
4.6 各方利益诉求不一致 |
4.7 开发缺乏长远规划 |
5 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建议 |
5.1 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做好整体规划 |
5.2 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保护开发模式 |
5.3 完善政策法规,理顺管理体制 |
5.4 挖掘文化内涵,还原古村落特色 |
5.5 结合特色小镇,以产业带动原住民扎根 |
5.6 继续用好社会资金,保证资金支持 |
5.7 积极宣传动员,提高村民保护意识和参与意愿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耕读文化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以楠溪江流域古村落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句法的楠溪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李俊俊.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2]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D]. 贾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3]基于文化生态重塑的楠溪江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D]. 朱芷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5]温州市乡土文化景观保护与营建研究[D]. 钱定伟.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6]堪舆学与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造研究[D]. 王雨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7]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 梁怀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饶河流域上游传统村落景观组成及特征研究[D]. 于悦.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楠溪江畔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 郑小彬.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