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力资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PS无线电掩星,COSMIC,重力波,势能
重力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于道成,徐晓华[1](2019)在《利用GPS掩星资料反演大气重力波势能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利用GPS掩星资料反演大气重力波势能的方法,给出了从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干温廓线出发,扰动温度廓线提取及势能廓线反演的具体流程,进而对2011年夏季和冬季20~30 km重力波势能的全球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国内外已有文献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测绘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袁曼飞[2](2019)在《基于坐标转换的重力资料整理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国内较为常用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实现高程拟合都需要点位的大地经纬度和水准高程信息,而在重力场研究领域则需要点位的地心坐标信息。通过设计实验对叁种获得地心坐标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的转换精度最高,前提是需要转换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两步法的转换精度较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略低,但与其转换精度非常接近;一步法的精度最低。(本文来源于《北京测绘》期刊2019年11期)
陈冬柏,刘盼[3](2019)在《西安基准地震台数字化重力资料映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西安基准地震台重力观测情况。应用调和分析、潮汐变化等分析方法,对西安基准地震台PET型重力仪2017—2018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西安基准地震台数字化重力资料的观测质量及年变周期的特点。总结了西安基准地震台重力数字化资料与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及其映震情况。(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7期)
王成龙[4](2019)在《利用重力资料推断地质构造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辽宁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利用重力资料推断地质构造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了推断辽宁省地质构造,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地质体的重力场特征,推断出断裂构造、岩体、盆地及地层,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9年07期)
吴泓锟,陈起英,华维,李芳芳,李泽椿[5](2019)在《基于秒级探空资料分析四川重力波统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4年6月—2017年9月的秒级探空资料,选取四川地区5个代表性站点研究重力波在对流层(2~10 km)和平流层(18~25 km)的时空特征。选取结果表明:重力波能量在四川地区各个高度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强,夏季弱;在对流层由于地形影响,川西和川北高原地区的能量小于其他地区。垂直波长没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在对流层和平流层分别集中分布于1.5~3 km和1.5~3.5 km;水平波长则差别较大,分别分布于0~300 km和100~700 km,平均值分别为100 km和350 km。重力波固有频率在对流层有较大的区域差异,表现为在四川西北部的高原地区固有频率平均值为3f(f为地转参数),其他地区则仅为2.4f;平流层则没有明显的差异存在,均约为2f。四川地区重力波的垂直传播方向特征基本相同,在对流层约有50%的波动向上传播,平流层则有90%以上的波动向上传播。水平传播则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流层;平流层水平传播方向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重力波多向偏东方向传播,而其他季节则向偏西方向传播。(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盛峥,周树道,葛魏,卫克晶,应央涛[6](2019)在《利用落球探测资料分析临近空间大气重力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利用落球探测数据分析临近空间大气重力波特征的优势。方法基于中国首次进行的火箭落球实验过程中,雷达跟踪获得的落球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大气水平风场廓线,并利用最大熵法提取重力波参数。与此同时,基于TIMED/SABER卫星在对应时间以及位置上探测得到的温度廓线,利用最大熵法和S变换方法同样获得相应的重力波参数。针对两种方法获得的重力波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最大熵法对火箭探测得到的水平风场扰动廓线和卫星探测得到的温度扰动廓线进行分析,发现纬向风场中的主导重力波的垂直波长约为4 km左右,而经向风场主导重力波的波长集中在6.5 km左右,由温度扰动廓线提取出的主导重力波垂直波长集中在12 km左右。利用S变换再次对卫星探测得到的温度扰动廓线进行分析,重力波垂直波长仍集中于10~12 km左右。这表明从风场廓线和温度廓线中提取出的重力波垂直波长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卫星探测数据的分辨率不足产生的。结论相比较卫星探测的温度廓线,火箭探测得到的风场廓线数据对重力波的分辨率更高,能够分辨出垂直波长更小的精细结构,具有重要的精度优势。(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刘城,杨宇山,刘天佑,朱丹,安百州[7](2019)在《根据重力资料定性与定量解释银川平原断裂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银川平原是活动断层发育的地区,活动断层与地震灾害联系密切,研究银川平原的断裂体系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银川平原1∶20万布格重力资料进行二次处理,分析了该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并利用重力异常边界识别方法划分了断裂体系;运用断裂参量图法、欧拉反褶积法、最优化反演以及2.5D人机交互反演等方法对研究区83503线剖面做定量反演,并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约束。笔者利用现有的重力资料,探讨了根据重力资料解释平面断裂体系以及剖面断裂定量反演的方法,得出了银川断裂有北延趋势、黄河断裂部分段相对前人断裂划分结果向西偏移等新认识,为活动断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9年01期)
龚立卓,陈石,徐伟民[8](2019)在《一种基于地震噪声等级的陆地重力观测资料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GS-15型、gPhone型、PET型和CG-5型等4种陆地重力观测常用的相对重力仪,对比这几种仪器在不同背景观测环境下和不同测评时长的地震噪声等级计算结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金属弹簧(gPhone型、GS-15型、PET型)与石英弹簧型(CG-5型)重力仪对环境噪声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取测评时长中最平静5天和最平静1天数据所计算的地震噪声等级结果相近。因此,对于流动重力观测点,可以取最平静1天的数据来评价观测点的环境噪声水平和观测精度,可为流动重力测点选址提供方法支撑。(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毕丽思,任镇寰,叶秀薇,吴业彪,刘天佑[9](2018)在《基于重力资料从深部断裂系统讨论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湛江湾地区的新构造基本都是推测断裂,地表并无较大规模的断裂构造显示,这给研究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特征带来了困难。文中利用能够反映深部断裂的重力资料,通过解释、分析并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对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予以讨论。湛江湾构造区位于粤桂琼交界沿海地区一条规模宏大的NEE向高重力梯度带内。经过逐图详细分析解释80多幅成果图像,得出湛江湾构造区就位于NEE向与NW向2个巨型断裂系内一个范围不大的交会区间,而规模亦较大的NE向断裂斜贯中部。这3组断裂带在重力资料成果图像中都有较明显的表现,尤其是NEE向断裂和NW向断裂,其重力异常等值线或梯度带明显,浓黑条带显着,重力结构好,规模大,切割深。NEE向断裂起区域控制性作用,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切割NW向和NE向断裂的频次高,力度大; NW向断裂规模也大,活动性也强,但仍受NEE向断裂的控制,多被其截断; NE向断裂截切NEE向、NW向断裂仅限于局部段,频次低,深度浅。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分析认为,湛江湾地区以NEE向断裂为控震构造,发震断裂以NEE向断裂为主,NW向断裂为辅,两者共轭活动,其具备发生6. 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8年06期)
刘龙,张展伟,刘贾贾,马旭东,刘晓丹[10](2018)在《基于流动重力资料的平原地区深部构造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北省流动重力测点覆盖区域内邢台地区4条断裂为例,将卫星布格重力异常与实测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对比,发现流动重力资料可更为详细地反映测点周围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精细刻画华北平原地区深部构造背景提供可靠资料。采用向上延拓方法,对实测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处理,获得不同上延高度的布格重力异常图像,结合当地地震地质与构造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流动重力资料在构造解释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认为该方法可提高现有资料的利用价值,适合在流动重力测量地区推广。(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重力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阶段国内较为常用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实现高程拟合都需要点位的大地经纬度和水准高程信息,而在重力场研究领域则需要点位的地心坐标信息。通过设计实验对叁种获得地心坐标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的转换精度最高,前提是需要转换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两步法的转换精度较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略低,但与其转换精度非常接近;一步法的精度最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力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1].于道成,徐晓华.利用GPS掩星资料反演大气重力波势能的方法[J].测绘地理信息.2019
[2].袁曼飞.基于坐标转换的重力资料整理应用[J].北京测绘.2019
[3].陈冬柏,刘盼.西安基准地震台数字化重力资料映震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
[4].王成龙.利用重力资料推断地质构造的方法[J].现代矿业.2019
[5].吴泓锟,陈起英,华维,李芳芳,李泽椿.基于秒级探空资料分析四川重力波统计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9
[6].盛峥,周树道,葛魏,卫克晶,应央涛.利用落球探测资料分析临近空间大气重力波[J].装备环境工程.2019
[7].刘城,杨宇山,刘天佑,朱丹,安百州.根据重力资料定性与定量解释银川平原断裂体系[J].物探与化探.2019
[8].龚立卓,陈石,徐伟民.一种基于地震噪声等级的陆地重力观测资料评价方法[J].地震学报.2019
[9].毕丽思,任镇寰,叶秀薇,吴业彪,刘天佑.基于重力资料从深部断裂系统讨论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J].地震地质.2018
[10].刘龙,张展伟,刘贾贾,马旭东,刘晓丹.基于流动重力资料的平原地区深部构造解释[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