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井佑[1](2020)在《基于博弈论模型下的ES公司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实施“走出去”、“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加快了国际化经营步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特别是国内许多从贴牌代加工向自有品牌转型的企业,但这类企业对海外市场转移定价认识不足,虽然部分企业有先见之明,在避税天堂建立一些子公司将利润转移出去,以及在制定转移定价时就关注了税务合规的影响,但这仅仅是转移定价策略作用的一部分,对跨国转移定价的利用还局限在税务层面上,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利用较少。企业进入海外市场,面临的是全新的竞争环境,运用转移定价策略是其获得海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因而实施合理的转移价格策略对其品牌发展和市场竞争十分重要。基于ES公司目前实施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面临的现实情况,本文按照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归纳发现已有研究多集中在转移定价税务筹划以及税务合规等方面,而对于转移定价密切相关的企业战略、市场竞争、公司分权经营管理等方面关注不足,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并通过企业访谈、问卷调查发现,ES公司与转移定价相关的战略和市场竞争、转移定价的权利和转移定价的机制的评价中,均值都远低于中值4,表明大部分员工认为现有的转移定价策略在考虑这些方面上存在不足,有待改进;之后,通过运用博弈论相关知识,分析在转移定价策略时ES公司应如何考虑海外市场战略、市场竞争、公司分权等因素,并结合案例进行应用分析;最后,基于公司现状、博弈分析应用结果,为ES公司实施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提出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完善ES公司的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本文将博弈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具有创新性,为此类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在考虑企业战略、市场区分、公司分权等方面因素时如何实施转移定价策略提供借鉴作用。
刘窅祺[2](2020)在《考虑税制影响的跨境供应链结构调整与企业竞合动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跨境供应链起源于全球化供应链功能环节外包和企业的国际分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进,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早期的世界工厂,到今日的供应链基地,乃至“一带一路”上知名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地。在诸多中国合同制造商已经成功地发展出自主品牌的商业情景下,中国企业与国际品牌商之间的关系也从最初的代工服务关系变化成为较为复杂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注意到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倡议、制造业回流“逆全球化”等引发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均以税制为抓手。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方式和角色发生深刻的变化,跨境供应链结构调整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决策,其背后的竞争与合作博弈分析是做出科学决策的根本。因此,本文梳理跨境供应链已有文献,从税制影响这一新兴热点出发,结合具体商业实践,深入探究税制影响的跨境供应链结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调整与企业竞合动因,并进一步结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世界潮流,改进政府社会福利,为企业、供应链和政府的战略政策调整提供相关启示和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1)从跨境进口供应链角度切入,在考虑关税的影响下,建立竞争与合作博弈模型,研究国际品牌商的采购战略决策问题。考虑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存在质量不确定性,结果发现,当海外进口的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很高且合同制造商从国内采购的原材料成本也很高时,或者当海外进口的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很低且合同制造商从国内采购的原材料成本也很低时,国际品牌商和合同制造商能够实现双赢。当海外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很低时,较高的关税有利于阻止“洋垃圾”入境,减少国内的环境污染;当海外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很高时,适当降低关税有利于保护国有资源,提高社会福利。(2)从跨境出口供应链角度切入,在考虑不同国家/地区企业所得税不平衡且存在税收筹划机会的情形下,建立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模型,在市场上存在一家成熟跨国公司(具有丰富的海外运营经验)的背景下,研究新兴跨国公司的海外分销战略选择问题。比较反直观的是,竞争使得跨国公司有可能将利润保留在上游高税率的地区,而非将全部利润转移到下游低税率地区以谋求税收筹划好处。另外,研究发现,新兴跨国公司的海外分销策略取决于其在海外运营所面临的额外运营成本。当额外运营成本处于中间状态时,两家跨国公司存在双赢区间。在考虑不确定性需求的情形下,本文通过收缩映射方法和超模博弈概念证明了均衡解的唯一性,并发现,成熟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将转移价格设得较低,而新兴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策略则取决于生存失败率大小。(3)凸显中国特色的非全额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在考虑中国非全额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下,建立供应链竞争模型研究跨国公司制造外包战略选择问题。结果发现,随着东南亚市场与中国市场的相对市场潜力的增大,跨国公司和合同制造商关于外包结构的偏好可能发生两次反转,但两者的偏好呈现相反的趋势。本文进一步刻画了跨国公司和合同制造商的双赢区间。当东南亚市场较大时,较高的出口退税率一方面可以吸引合同制造商留在中国生产,刺激出口量,另一方面可以同时改善环境可持续性以及提高社会福利。
徐静雯[3](2020)在《考虑税制优惠及跨境筹划的供应链订货时序决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越南、印尼等国家纷纷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考虑到税收优惠的好处,跨国公司在原有当地合作零售商的基础上,可以在这些国家开设零售部门,从而将毛利润分配到低税率地区,以此实现税制筹划的好处。但是,这可能会导致跨国公司和原有当地合作零售商形成竞争,进而影响跨国公司开设零售部门的动机。首先,本文考虑零售部门建立后,由跨国公司(母公司+跨国零售部门)和原有当地合作零售商组成的竞合供应链,当地合作零售商从跨国公司购买商品进行转售。但是,母公司和零售部门之间的转移定价受到公平贸易规则的限制,这影响到当地合作零售商的订货策略,限制跨境税制筹划的好处。同时,当零售部门建立后,跨国公司可以选择是否让出决策权给零售部门,形成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渠道结构。本文关注跨国公司如何利用订货时序决策对冲公平贸易规则的限制,最大化跨境税制筹划的好处,同时保有当地合作零售商的销售收入。研究结果表明,在集中式结构下,跨国公司的批发价武器相比于批量武器在协调供应链总收益时更有效。在分散式结构下,跨国公司调节收益源的柔性被限制,只能通过税制筹划渠道来获得更多利润,双方都倾向于抢夺先动优势。其次,本文在竞合供应链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开设零售部门有成本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集中式结构下,跨国公司的开设动机会受到税率差异的影响。当税率差异较小时,开设零售部门可能使当地合作零售商获益,但高昂的成本会损害跨国公司从税制筹划获得的利润。在分散式结构下,由于昂贵的开设成本和受限的调节收益源的柔性,任何一方成为订货领导者都会损害跨国公司在批发渠道/税收渠道的利润。跨国公司零售部门成立后,与原有当地零售商的关系也可能断掉。当地零售商找到新的海外供应商,与跨国公司的母公司+零售部门形成“链与链”竞争结构。因此,最后,本文分析了这种链与链竞争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跨国公司只能通过税制筹划渠道获利,他更在意制造部门和零售部门之间的利润分配。不管是在集中式还是分散式结构下,先动优势可能会使跨国公司的利润受损。本文创新性的将税制筹划以及跨国公司的订货时序决策进行结合,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跨国公司和当地合作零售商进行科学合理的供应链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俞安琦[4](2019)在《C禽肉集团关联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已在市场舞台站稳脚跟,他们采取越来越多的策略方法去提高其竞争力、寻求集团利益最大化、实现愿景与全球宏观战略。跨国公司在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通常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无疑成为了途径之一,也是目前较常实施的手段和途径。本文从C集团在中国安徽成立的三家法人企业出发,研究在禽肉类产品需求量增加,然而国内市场环境低迷的背景下,这三家法人企业所构成的禽肉加工一条链是如何通过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并达到税务的优化管理,最终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目的。同时,本文梳理出C集团在转移定价过程中依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期望能为我国公司提供积极的作用,帮助其实现利润最大化,进而也希望对我国学术界研究转移定价方面有所裨益。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走访法等等。首先通过研究国内外税务筹划与转移定价模块的文献情况,其次,搜集了大量关于C集团禽肉一体链内部购销、服务、资金融通关联交易的相关资料,对相关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奠定了本文研究的基石,最后,通过对C集团企业实际情况,比较研究,对其各业务部门进行实地走访,有助于客观了解事物的全貌。
米冰[5](2019)在《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前商业竞争环境已逐渐演化成以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为本质特征,对于以无形资产为主要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商业环境而言,现行国际税收法律体系的适用能力已大大减弱。由于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兼具跨国性和隐蔽性,跨国企业惯常利用国家间税收协定与各国税制的差异,将高价值的无形资产从多数高税收国家转出,重新配置到少数低税收国家和避税天堂岛屿。相关研究表明,位于不同税收管辖区域的子公司间税率差异越大,则跨国公司在相关国家间转移的税基越多。而且在国外市场组织低成本外包与开发营销类无形资产,成为近年来跨国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攫取相关国家,特别是高税收国家经营利润的新形态,不断加剧着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冲突。作为一种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隐形资产,只有小部分无形资产能被确认入账,企业的会计账面上无法真实反映出无形资产的价值驱动作用,由于与专利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商标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的转让定价过程往往呈高度不透明。因而,无形资产事实上构成了跨国企业利润转移机会的主要来源,迫切需要解决高度全球化经济中无形资产的收入来源和税收利益归属问题。鉴于特定公司特许权使用费的公平交易价格难以为税务机关掌握,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扭曲其转让价格,以便在所有运营的附属公司和拥有无形资产的避税地子公司之间转移利润。因此,与以往研究集中于研发税收抵免不同,本文的分析侧重于公司专利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无形财产的配置。在全面回顾和评述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实施收入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将无形资产转移到低税收国家的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进而为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的合理“归属”,以及我国税收利益的合理“回流”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从论述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的理论范畴出发,对无形资产识别标准、价值决定、评估方法进行分析,详细阐述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规则和定价方法的重大发展。论述了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利润及税基的作用机理,分别从操纵关联方无形资产转让价格、人为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合同结构、重新配置公司架构和专利许可三种利润转移策略。本文对跨国企业通过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攫取相关国家税收利益的全过程进行细致描述,全面地论述了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跨国公司利用国家间明显的税率差异提高或调低无形资产转让价格,使得更大部分的利润流入避税地,以较低的税率纳税。(2)跨国公司通过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研发或营销合同安排进行低成本生产,进而利用母公司或分包公司的低税率进行转让定价,成为他们攫取相关国家经营利润的主要策略。(3)使用独占或非独占性许可协议是关联方之间转让无形资产的典型方法。本文还重点考察了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利润及侵蚀税基的实施条件、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规模,以及引发的国家间税收利益冲突等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重新配置无形资产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利润转移的主要手段,跨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海外许可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经济体,不断加剧着国家间的有害税收竞争。其次,本文进行跨国企业知识产权位置转移与国家间税收利益受损的实证分析。利用一个新的、独特的数据集来研究企业所得税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该数据集将全球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与公司层面的财务和所有权数据联系起来,且数据库中的所有实时专利都包含所有权更迭信息。同时,为确保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内部专利位置影响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增加了全球186个国家以及附属岛屿公司税制的信息。将全球跨国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与公司层面的财务和所有权数据结合,合并数据集捕捉到来自全球186个国家以及附属岛屿的跨国公司对专利进行重新配置的实验证据。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是全球专利净转出数量最大的国家,而后依次是印度、德国、加拿大和英国四位高税收国家。(2)位居前列的专利净转入国家和地区,如瑞士、荷兰、开曼群岛、卢森堡、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爱尔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巴巴多斯岛、百慕大群岛、马耳他、巴哈马群岛、塞舌尔群岛和萨摩亚群岛等,均为着名的避税地。(3)基于上述发现,跨国公司的专利迁移路径表现为从多数高税收国家转出,重新配置到少数低税收国家和避税天堂岛屿。第三,基于跨国企业专利转移的视角,本文以全球18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以典型税率变量和反避税措施、专利净转入与净转出国家、混合回归与个体效应为代表的多个维度,并着重分析典型专利净转出国家。以此探讨不同税率指标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作用的差异性,实证检验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将无形资产许可和转让所得转移到低税收国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跨国企业为减轻税收负担,将其所拥有的专利配置于低税国和避税岛屿的附属公司,确认了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活动与知识产权所有权之间的联系。(2)其中“专利盒”制度因其有利的税收待遇,加剧了专利收入等流动性税基流入税收优惠辖区。(3)从专利的现实迁移路径看,中国的跨国公司将专利转移至开曼群岛、瑞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附属公司,开曼群岛是中国专利的第一大净转出地。(4)考虑到与专利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实际税收负担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特许权使用费预提税和“受控外国公司”立法,检验发现反避税措施对限制无形资产外流有实际效果,但政策亟需从少数国家延伸到以瑞士、荷兰、开曼群岛为代表的低税收国家与避税岛屿。最后,基于前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就优化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促进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的合理“归属”进行综合审视。中国在内的拥有大规模研发活动的高税收经济体,必须限制专利和其他无形资产从本国转移,中国作为目前最大的专利净转出国家尤为紧迫。对此,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无形资产在相关国家间的税基划分、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应用、收紧“受控外国公司”立法、开展多国司法管辖区的税收合作等限制无形资产外流的对策建议。
霍忻,刘黎明[6](2019)在《跨国公司国际转移定价问题研究——基于古诺博弈模型的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跨国公司作为世界各国或地区开展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的重要载体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逐渐凸显,成为连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要纽带。随着海外投资活动兴起和跨国公司全球营销网络的拓展,国际转移定价策略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优化生产资源国际调配、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和提高公司整体利润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此,本文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出发,运用古诺博弈模型推理并探讨了跨国公司采取转移定价的策略选择可能性,提出了引导我国企业合理制定转移定价的策略启示,以期规避海外经营风险,提高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效率,增加经营利润。
张晓燕[7](2018)在《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利润转移与跨境避税分析》文中提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选址及其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政府之间对外资进行的税收竞争对于社会福利是有益的吗?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利润转移从而达到跨境避税的目的?政府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税基侵蚀等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是国际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之中的一项重要使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政策支撑,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针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选址与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以及政府之间对于FDI的竞争,无论从理论还是经验(实证)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与之对应的是大量纷繁复杂的过往文献。即便如此,本文依然找到了两个新的切入点,并进行深入研究。与前面两个问题不同,关于跨国公司利润转移及跨境避税,即便在国际学术领域,也都是新的课题,国内从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的研究更是非常匮乏。具体来说,本文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跨国公司投资选址及政府之间对于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竞争分析。本文基于垂直相关市场(Vertically related market)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投资选址决策,以及政府之间对于FDI竞争的福利效应。文章关注一种并未受到以往文献重视的现象,即垂直相关市场中,有时企业会向其竞争对手购买非常重要的中间产品,这在汽车、电脑等行业中非常常见。第二,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分析。跨国公司选择通过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入海外市场?以往文献虽然丰富,但皆是针对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企业的分析。本文将针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进行讨论,研究战略性经营者激励选择对于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第三,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利润转移分析。各国税率差异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建厂,设立子公司,不仅可以节省运输成本等贸易成本,还可以获得进行利润转移的机会。有鉴于此,本文将分析利润转移动机对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影响。第四,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与公平交易原则(The Arm’s Length Principle,ALP)分析。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进行利润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控制跨国公司利润转移与防止税基侵蚀,政府实施公平交易原则。然而,公平交易原则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之上。在现实世界中,大多数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因此,本文将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公平交易原则对于税基保护的有效性及其经济效应。第五,跨国公司税基分摊机制分析:公式分摊法(Formula Apportionment,FA)是比独立交易法(Separate Accounting,SA)更优的选择吗?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跨国公司税基分摊机制主要是独立交易法与公式分摊法,欧盟及经合组织以独立交易法范本,公式分摊法则主要运用于美国、瑞士等联邦国家。一般认为,在防止税基侵蚀问题上,公式分摊法比独立交易法更有效。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委员会近几年在讨论以公式分摊法替代独立交易法的原因。然而,公式分摊法确实比独立交易法更优吗?这也将是本文要分析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结论及创新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关于跨国公司选址及政府之间的FDI竞争的分析,在考虑垂直相关市场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投资选址取决于竞争效应、共谋效应以及政府补贴政策的共同作用。当两国非对称性较显着时,FDI竞争将会提高社会福利,此时税收竞争是更有利的;而当两国非对称性不显着时,FDI竞争将会使得社会福利降低,此时税收协调是更有利的。第二,关于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分析,本文表明,相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的古典企业,两权分离产生的战略性效应,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在数量竞争时更倾向于选择FDI,在价格竞争时更倾向于选择出口。第三,关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及利润转移的分析,本文发现,即使东道国没有任何优势,跨国公司也有可能在此投资以实现其利润转移动机;公平交易原则由于限制了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利润转移及战略性效应,会降低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积极性。第四,关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与公平交易原则的分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寡头/垄断),公平交易原则并不必然能够保护税基,并增进社会福利;国内产业政策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协调会提高公平交易原则税基保护的有效性。第五,关于独立交易法与公式分摊法的分析,本文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转移定价的战略性效应,在保护税基方面,公式分摊法并不一定优于独立交易法。
陈娟[8](2017)在《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问题防范研究 ——基于海关估价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很多的跨国公司纷纷来中国设立子公司,意图抢占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其中,一部分在华跨国公司为了逃避中国税收,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便运用转移定价行为将在国内取得合法收入偷偷转移出国,以此来规避相关部门的监管。转移定价实质上是一种风险规避行为,现在却被跨国公司滥用为逃税手段,这不仅触犯了中国税收原则,违反中国税收规定,而且侵犯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对此,严厉打击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行为势在必行。本文以在华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避税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海关部门的角度审视其当前估价工作上的不足,这不仅有利于弥补当前中国海关估价工作的不足,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有效措施,从而对其偷税行为进行有效防范。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以及相关意义,同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一些知名研究学者的研究观点进行了概括,为后文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阐明了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对当前海关估价的定义、估价方法以及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目的、特点以及方式等相关理论进行概括;第三章突出介绍了目前在华的跨国公司以转移定价方式进行避税的现状、中国海关部门对其监管的现状及其在估价上的不足;第四章是案例分析,主要通过对特殊案例的剖析,总结归纳出在不同的转移定价情况下,海关部门应该如何相机选择最为合理的估价方法;第五章是针对中国海关估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
陈洪涛[9](2015)在《FM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转移定价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逐渐成为其内部贸易的必然方式。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内部关联交易能够最大程度上为跨国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产生规模效益提供条件,而作为关联交易润滑剂的转移定价,其重要性也愈发明显。在此情况下,随着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以及《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颁布,并随着该办法的深入实施,形成了较全面的反避税法律框架和管理指南,为税务机关执法和纳税人守法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对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纳税调整作了全面的规范。面对中国对转移定价监管的加强,跨国公司不得不把转移定价风险纳入经营管理中,避免转移定价被调查和被调整的风险。本文研究了转移定价产生的成因,梳理了转移定价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阐述了转移定价的核心原则以及目前通用的主要的转移定价方法。最后,本文选取了FM跨国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分析了FM中国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转移定价管理的现状。本文尝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首先从一个公司的角度并根据中国转移定价法律、OECD的指导方针比较、选择转移定价方法,通过可比性分析,通过选用交易净利润法找到了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利润区间,为转移定价的筹划奠定了基础。随后,着重阐述分析了目前FM中国公司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暨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但同时不享受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以及还须应对进口监管与税务当局事后监管的博弈问题。
陈智平[10](2015)在《转移定价应用研究 ——以ABC公司的税务筹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营一体化,跨国公司为提高其竞争力、实现其全球整体战略、谋求利益最大化,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很多。其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运用转移定价实施税务筹划是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途径之一,也是最常用的策略和方法。本文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对转移定价应用在税务筹划方面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比较国内外跨国公司应用转移定价的行为,探索能适合我国跨国公司(本文以ABC公司为例)在跨国经营活动中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策略和方法,期望能为我国公司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也对我国学术界研究转移定价应用于税务筹划方面有所帮助。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汇率波动剧烈、各国税赋差异较大等情况,此研究有利于探索我国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这一手段在税务筹划方面的应用,从而为跨国经营的利润最大化提供有益的途径,进而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本文阐述了写作目的和意义,转移定价的产生、动机及其与税务筹划的关系,转移定价应用在税务筹划方面的表现形式和决策模式、制定原则和理论模型,税务筹划可采用的基本转移价格的方法及其评价。国内外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比较,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策略探讨,如影响因素探讨、政府对转移定价的限制条款(OECD和APA)等,同时量化引入数学模型,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税率条件下的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策略。通过ABC公司的转移定价税务筹划案例研究,探索出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策略;最后是实施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政策建议,对我国跨国企业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提出政策上和具体的建议,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引。本文写作时系统地结合了内部化理论、分权化理论、利润转移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会计学和数学规划模型等理论知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ABC公司的实例,用构建模型的方法探究制定转移价格来实施税务筹划,为我国跨国公司的管理层提供一种比较符合本公司实际的税务策略和方法。本文创新点为运用实际具体的案例数据,结合风险考量、数据模型与决策等相关理论知识,综合考虑了企业所得税、关税的税务筹划,同时为多个管理需要和目的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结合了成本习性分析、财务预算,可以动态的量化转移定价模式来进行税务筹划。本文证明,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对跨国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博弈论模型下的ES公司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转移定价含义 |
2.1.2 转移定价的方法 |
2.1.3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2.1.4 博弈论经典模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 |
2.2.2 内部化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3.1 转移定价动机及目标研究 |
2.3.2 转移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3 博弈论在转移定价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
2.3.4 现有研究评述 |
3 ES公司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现状及问题 |
3.1 ES公司相关情况概述 |
3.1.1 ES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3.1.2 ES公司组织架构 |
3.1.3 ES公司市场地位及竞争力分析 |
3.1.4 ES公司海外市场产品定位及对应的转移定价策略 |
3.2 ES公司内部定价的模式及流程 |
3.2.1 成本计价模式 |
3.2.2 内部转移定价模式 |
3.2.3 ES公司内部转移定价流程 |
3.3 ES公司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的问题 |
3.3.1 ES公司海外市场转移定价问卷调查 |
3.3.2 过分依赖低价争夺市场份额 |
3.3.3 子公司经理人参与度较低 |
3.3.4 ODM业务与自有品牌价格差距不明显 |
3.3.5 转移定价相关的机制不健全 |
4 ES公司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分析及应用优化 |
4.1 基于市场最大化下转移定价策略分析 |
4.1.1 基于市场最大化目标的博弈模型构建 |
4.1.2 博弈论模型分析 |
4.1.3 转移定价策略分析 |
4.2 基于公司分权下转移定价策略分析 |
4.2.1 分权-经理人参与制定 |
4.2.2 集权-经理人未参与制定 |
4.2.3 转移定价策略分析 |
4.3 基于差别定价下转移定价策略分析 |
4.3.1 基于海外市场差别定价博弈模型构建 |
4.3.2 博弈论模型分析 |
4.3.3 转移定价策略分析 |
4.4 转移定价策略的应用优化 |
4.4.1 市场最大化策略 |
4.4.2 公司分权策略 |
4.4.3 差别定价策略 |
5 ES公司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明确运用转移定价策略目标 |
5.2 市场最大化转移定价策略 |
5.3 公司分权转移定价策略 |
5.4 差别定价转移定价策略 |
5.5 转移定价机制 |
5.6 制定转移策略流程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考虑税制影响的跨境供应链结构调整与企业竞合动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结构安排 |
1.3 论文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 |
2.2 考虑税制影响的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 |
2.2.1 关税影响研究现状 |
2.2.2 企业所得税影响研究现状 |
2.2.3 出口退税影响研究现状 |
2.3 竞争与合作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关税影响下的跨境采购供应链结构调整与竞合动因分析 |
3.1 问题描述 |
3.2 模型建立 |
3.3 DS和CS结构下的均衡结果 |
3.3.1 DS结构 |
3.3.2 CS结构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DS和CS结构均衡结果比较 |
3.4.2 政府对于DS和CS结构的偏好 |
3.4.3 关税的影响 |
3.5 模型拓展 |
3.5.1 进口量限制 |
3.5.2 产品替代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所得税影响下的跨境销售供应链结构调整与竞合动因分析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建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确定性需求模型 |
4.3.2 不确定性需求模型 |
4.4 模型拓展 |
4.4.1 一般性需求函数 |
4.4.2 竞合模型 |
4.4.3 零售中断风险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出口退税影响下的跨境销售供应链结构调整与竞合动因分析 |
5.1 问题描述 |
5.2 模型建立 |
5.3 两种外包结构下的均衡结果 |
5.3.1 TS结构 |
5.3.2 SS结构 |
5.4 讨论与分析 |
5.4.1 批发价格分析 |
5.4.2 销量分析 |
5.4.3 MNF对外包结构偏好分析 |
5.4.4 CM对外包结构偏好分析 |
5.4.5 MNF和CM动因联合分析 |
5.4.6 经济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 |
5.4.7 社会福利分析 |
5.5 模型拓展 |
5.5.1 TS结构下非零生产成本 |
5.5.2 东南亚市场竞争的影响 |
5.5.3 竞合模型 |
5.5.4 混合外包结构 |
5.5.5 关税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证明 |
附录1.1 第三章的证明 |
附录1.2 第四章的证明 |
附录1.3 第五章的证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考虑税制优惠及跨境筹划的供应链订货时序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渠道竞争 |
1.2.2 自主品牌竞合供应链 |
1.2.3 全球税制驱动供应链 |
1.2.4 链与链竞争 |
1.2.5 渠道结构调整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竞合供应链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 |
2.1 基础模型和定义 |
2.1.1 竞合供应链的定义 |
2.1.2 模型建立及相关符号 |
2.2 集中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 |
2.2.1 批发价格外生的博弈模型 |
2.2.2 批发价格内生的博弈模型 |
2.2.3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2.3 分散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 |
2.3.1 批发价格外生的博弈模型 |
2.3.2 批发价格内生的博弈模型 |
2.3.3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2.4 集中式和分散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比较 |
2.4.1 批发价格内生的博弈模型 |
2.4.2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零售部开设成本的竞合供应链订货时序决策 |
3.1 基础模型和符号 |
3.2 集中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 |
3.2.1 批发价格内生的博弈模型 |
3.2.2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3.2.3 考虑零售部门的广告成本 |
3.3 分散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 |
3.3.1 批发价格内生的博弈模型 |
3.3.2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3.3.3 考虑零售部门的广告成本 |
3.4 集中式和分散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比较 |
3.4.1 批发价格内生的博弈模型 |
3.4.2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3.4.3 考虑零售部门的广告成本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链与链竞争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 |
4.1 基础模型和符号 |
4.2 集中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 |
4.2.1 转移定价有限制的博弈模型 |
4.2.2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4.3 分散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 |
4.3.1 转移定价有限制的博弈模型 |
4.3.2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4.4 集中式和分散式渠道结构下的订货时序决策比较 |
4.4.1 批发价格内生的博弈模型 |
4.4.2 内生序博弈的均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附录定理、引理和命题的证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C禽肉集团关联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C集团与子公司概况 |
1.1.2 国内政策与监管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利于纳税者明确避税与偷漏税界限 |
1.2.2 有利于C禽肉集团利润最大化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
1.4.1 创新之处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1 国内外税务筹划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关于关联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关于关联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现状 |
2.4 转移定价方法 |
2.4.1 可比非受控价格方法 |
2.4.2 再销售价格法 |
2.4.3 成本加成法 |
2.4.4 利润分割法 |
2.4.5 交易净利润法 |
第三章 跨国公司与C集团转移定价现状分析 |
3.1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基本情况 |
3.1.1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概况 |
3.1.2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一般方式 |
3.1.3 我国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不成熟的原因与启示 |
3.2 C集团禽肉一体链基本情况 |
3.3 C集团禽肉一体链转移定价方法分析 |
3.3.1 购销业务的转移定价方法分析 |
3.3.2 提供和接受服务的转移定价方法分析 |
3.3.3 资金融通交易的转移定价方法分析 |
3.4 C集团转移定价方法独立交易验证 |
第四章 C集团禽肉一体链转移定价方法的不足 |
4.1 转移定价文档缺乏完整性 |
4.2 加成率滞后严重,企业无法将平稳调整价格 |
4.3 关联公司人员转移定价意识薄弱 |
4.4 支付给其他关联公司的服务费存在税前抵扣风险 |
4.5 转移定价环境更新速度快 |
第五章 C集团禽肉一体链转移定价改进措施 |
5.1 设立转移定价文档专人负责制 |
5.2 依据去年的利润率,从前期对价格进行控制 |
5.3 定期对关联公司人员安排转移定价培训 |
5.4 参与集团总公司的分摊协议 |
5.5 定期审阅转移定价方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范畴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跨国企业 |
二、转让定价 |
三、无形资产 |
四、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 |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识别、价值决定与评估方法 |
一、无形资产的识别标准 |
二、无形资产的价值决定 |
三、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分类 |
第三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跨境利润转移渠道 |
一、跨国企业实施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渠道选择 |
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规则的发展 |
三、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操纵关联方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国家间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差异直接影响跨国企业转让定价决策.. |
二、利用国家间税率差异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扭曲无形资产转让价格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二节 人为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合同架构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利用无形资产营销合同安排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二、利用无形资产分包与外包研发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无形资产分包研发安排侵蚀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三节 重新配置知识产权许可和公司架构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具有无形属性和易转移特征的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 |
二、利用知识产权海外许可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知识产权海外许可侵蚀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三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实施的基本条件 |
一、避税地的广泛存在 |
二、国家间税收协定与各国涉税处理规则的差异 |
三、尚不成熟的无形资产划分和估值方法 |
第二节 重新配置无形资产是跨国企业实施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主要手段 |
一、知识产权所提供的专有权是跨国集团利润转移机会的主要来源.. |
二、利用“专利盒”税收激励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收经济体 |
三、利用无形资产的重新配置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收经济体 |
第三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规模估测 |
一、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总体规模 |
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分行业现状 |
三、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分区域现状 |
第四节 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实际效应分析 |
一、影响跨国企业税后利润 |
二、影响全球供应链最优决策 |
三、影响国家间税收利益归属 |
第四章 影响国家间税收利益归属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实证分析—来自跨国企业专利转移的证据 |
第一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东道国之间公司税率差异与跨国公司专利位置选择 |
二、国家间公司税率差异、反避税措施与跨国公司专利位置选择 |
第二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基于混合回归 |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三、混合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基于个体效应 |
一、混合回归与个体效应的判断 |
二、个体效应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以中国为代表的专利净转出国家分析 |
一、专利净转入与净转出国家的专利转移数量分析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国家间税收利益合理分配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估值和税基划分 |
一、进一步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识别和估值 |
二、进一步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税基划分方法 |
三、完善利润分割方法在营销类无形资产税基划分中的应用 |
第二节 遏制“专利盒”税收激励政策和避税天堂引发的利润转移 |
一、严格限定“专利盒”税收激励政策 |
二、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母公司的适用 |
三、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子公司的适用 |
第三节 规范跨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许可和组织架构引发的利润转移.. |
一、收紧“受控外国公司”有关立法 |
二、开展多国司法管辖区的税收合作 |
三、完善发展中国家反避税法规制度体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跨国公司国际转移定价问题研究——基于古诺博弈模型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有关转移定价问题的研究成果评述 |
1.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1.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1.3 先验研究评述与本文创新 |
2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概述与案例分析 |
2.1 转移价格概念界定 |
2.2 国际转移定价动因分析 |
2.2.1 开展策略经营 |
2.2.2 降低税收成本 |
2.2.3 规避海外经营风险 |
2.2.4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动机的讨论 |
2.3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案例分析 |
2.3.1 市场正常定价情形下的公司税负和利润分析 |
2.3.2 存在转移定价情形下的公司税负和利润分析 |
2.4 实证检验 |
3 古诺博弈模型引入与策略分析 |
3.1 古诺博弈模型引入与条件假设 |
3.1.1 古诺博弈模型引入 |
3.1.2 假设条件简述 |
3.2 封闭与半封闭条件下博弈模型策略分析(Y;N)和(N;N) |
3.2.1 A和B企业均不进行对外投资(N;N) |
3.2.2 其中一方进行海外投资(Y;N) |
3.2.3 开放条件下的博弈策略分析(Y;Y) |
3.3 博弈模型的量化分析 |
4 结论与对我国的策略启示 |
4.1 主要结论 |
4.2 策略启示 |
(7)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利润转移与跨境避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主要结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跨国公司投资选址及政府对于FDI的竞争分析 |
2.1 引言 |
2.2 模型设立 |
2.3 模型分析 |
2.3.1 无政府竞争政策的情况 |
2.3.2 存在政府竞争政策的情况 |
2.4 讨论 |
2.4.1 n≠1的情况 |
2.4.2 市场出清机制下的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略性经营者激励与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 |
3.3 模型分析 |
3.3.1 数量竞争 |
3.3.2 价格竞争 |
3.4 扩展模型分析 |
3.5 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利润转移 |
4.1 引言 |
4.2 转移定价的利润转移及战略性效应 |
4.2.1 转移价格的利润转移效应 |
4.2.2 转移价格的战略性效应:来自古诺模型的解释 |
4.3 公平交易原则对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 |
4.3.1 模型分析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与公平交易原则分析 |
5.1 引言 |
5.2 外生化公平交易价格 |
5.2.1 模型建立 |
5.2.2 模型分析 |
5.2.3 一个例子:线性需求函数 |
5.2.4 讨论 |
5.2.5 结论 |
5.3 内生化公平交易价格 |
5.3.1 模型建立 |
5.3.2 模型分析 |
5.3.3 价格竞争 |
5.3.4 结论 |
5.4 共谋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公式分摊法:更优的国际税基分摊机制吗? |
6.1 引言 |
6.2 公式分摊法VS独立交易法:完全垄断市场 |
6.2.1 公式分摊法 |
6.2.2 独立交易法 |
6.3 寡头竞争市场中的转移定价 |
6.3.1 公式分摊法 |
6.3.2 独立交易法 |
6.4 公式分摊法VS独立交易法:一个福利分析 |
6.4.1 独立交易法 |
6.4.2 公式分摊法 |
6.4.3 结论 |
6.5 CCCTB提案与BEPS行动计划 |
6.5.1 引言 |
6.5.2 欧盟之CCCTB计划 |
6.5.3 OECD之BEPS行动计划 |
6.5.4 对我国的启示 |
6.6 特朗普税改及其影响 |
6.6.1 引言 |
6.6.2 特朗普税改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6.6.3 特朗普税改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6.6.4 美国与中国的税制比较 |
6.6.5 中国应如何应对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7.2.1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FDI竞争 |
7.2.2 跨国公司利润转移与公平交易原则 |
7.2.3 跨国公司税基分摊机制与国际税制改革 |
7.2.4 特朗普税改与中国对策 |
7.3 本文的理论贡献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正文5.3.2.4中涉及的数值模拟 |
附录 B:正文5.3.4.1中涉及的数值模拟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问题防范研究 ——基于海关估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转移定价基本概念 |
2.1.1 转移定价概念 |
2.1.2 关联企业的定义 |
2.2 跨国公司内部转移定价的动因 |
2.2.1 避税动机 |
2.2.2 非税务动机 |
2.3 海关估价基本概念 |
2.3.1 海关估价定义 |
2.3.2 海关估价的基本方法 |
2.3.3 海关估价与转移定价的区别 |
第3章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的现状 |
3.1.1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实施方式 |
3.1.2 中国政府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行为的反避税概况 |
3.2 中国海关对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的处置 |
3.2.1 海关估价对转移定价的认定 |
3.2.2 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的处置 |
3.2.3 转移定价产生的影响 |
3.3 从海关估价角度对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存在的避税问题及成因分 |
3.3.1 海关估价相关法律的缺陷 |
3.3.2 定价方法统一标准的缺乏 |
3.3.3 税收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冲突 |
3.3.4 信息高度不对称 |
3.3.5 海关与企业价格协商较为困难 |
第4章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案例分析 |
4.1 存在内部贸易的估价案例 |
4.1.1 背景分析 |
4.1.2 特殊关系认定 |
4.1.3 海关对该公司转移定价的估价结果 |
4.1.4 案例启示 |
4.2 转移定价之特殊关系的估价案例 |
4.2.1 背景分析 |
4.2.2 海关对转移定价的审查 |
4.2.3 估价结果 |
4.2.4 案例启示 |
第5章 防范转移定价行为,完善我国海关估价制度的建议 |
5.1 完善海关估价的法律法规 |
5.2 完善海关估价的监管机制 |
5.3 积极研究和完善预约定价制度 |
5.4 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合作与协调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FM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转移定价的研究综述、理论基础及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策略分析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 转移定价相关的理论 |
2.2.1 转移定价的理论基础 |
2.2.2 转移定价的产生 |
2.2.3 转移定价的动机 |
2.2.4 转移定价的方式 |
2.2.5 转移定价的方法 |
2.3 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的策略 |
2.3.1 利用转移定价以减少所得税 |
2.3.2 利用转移定价以减少关税 |
2.3.3 利用转移定价以减少预提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M跨国公司概况及FM中国公司现有的转移定价方法分析 |
3.1 FM集团情况行业背景介绍 |
3.2 FM中国公司介绍 |
3.3 香精香料行业分析 |
3.3.1 香精和香料行业概述 |
3.3.2 当今市场环境 |
3.3.3 竞争对手 |
3.4 FM中国公司的关联交易 |
3.4.1 关联交易 |
3.4.2 关联交易财务状况 |
3.5 转移定价分析方法介绍 |
3.5.1 概述 |
3.5.2 转移定价方法比较 |
3.6 FM中国公司使用交易净利润法分析 |
3.6.1 选择验证对象 |
3.6.2 确定与验证交易相关的财务数据 |
3.6.3 选择比较年度 |
3.6.4 搜索外部可比公司 |
3.6.5 选择利润率指标 |
3.6.6 分析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M中国公司转移定价实际案例研究 |
4.1 案例内容 |
4.1.1 情况介绍 |
4.1.2 涉及FM中国公司现有转移定价方法及方式介绍 |
4.2 案例分析 |
4.2.1 风险分析 |
4.2.2 可行性分析 |
4.3 解决方案探讨 |
第五章 FM中国公司转移定价中存在的风险及对FM跨国公司相关建议 |
5.1 FM中国公司现有转移定价方法存在的风险 |
5.1.1 利润水平的不确定 |
5.1.2 向母公司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比例 8%不尽合理 |
5.1.3 存在海关监管和税务当局监管的博弈 |
5.2 对FM跨国公司控制转移定价风险的建议 |
5.2.1 转移定价的制定应立足于公司的全球战略 |
5.2.2 转移定价在实施时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
5.2.3 转移定价方法的制定要遵循国际规则和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FM中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借鉴意义 |
6.1 建立和保持与中国税务机关以及海关的良好关系 |
6.2 使用转移定价策略的企业要有APA的支持 |
6.3 深入了解中国的转移定价法规和其它相关信息 |
6.4 认真对待转移定价的文件准备工作 |
6.5 专业人才队伍亟需加强 |
6.6 加强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说明 |
致谢 |
(10)转移定价应用研究 ——以ABC公司的税务筹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简要评论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转移定价的基础与产生 |
2.1.1 转移定价产生的基础 |
2.1.2 转移定价的产生 |
2.2 转移定价的动机与税务筹划的关系 |
2.2.1 减轻税赋 |
2.2.2 规避风险和管制 |
2.2.3 提高竞争力 |
2.3 转移定价应用在税务筹划方面的表现形式和决策模式 |
2.3.1 转移定价应用在税务筹划方面的表现形式 |
2.3.2 运用转移定价实施税务筹划的决策模式 |
2.4 税务筹划时确定转移价格的原则和理论模型 |
2.4.1 税务筹划必须符合转移定价的制定原则 |
2.4.2 税务筹划时确定转移价格的理论模型 |
2.5 税务筹划可采用的基本转移定价方法及其评价 |
2.5.1 成本基础定价法 |
2.5.2 市场基础及协商转移定价方法 |
第3章 国内外跨国企业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比较 |
3.1 国外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概况 |
3.1.1 国外跨国公司使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一般方式 |
3.1.2 影响国外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税务筹划策略的决定因素 |
3.1.3 国外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特征 |
3.2 我国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现状 |
3.3 国内外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比较 |
3.4 我国跨国公司使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不成熟的原因及启示 |
第4章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策略探讨 |
4.1 转移定价对税务筹划的制约因素 |
4.2 政府对转移定价的限制条款 |
4.2.1 转移价格法(OECD) |
4.2.2 预约定价法(APA) |
4.3 引入数学模型,制定不同税率条件下的转移定价税务筹划策略 |
第5章 案例研究 |
5.1 ABC公司简介 |
5.2 对ABC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分析 |
5.2.1 基本情况分析 |
5.2.2 必要性分析 |
5.2.3 动机和可行性分析 |
5.3 对ABC公司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策略 |
5.3.1 明确定位 |
5.3.2 确定决策模式及转移价格的方法 |
5.3.3 考虑制约因素 |
5.3.4 建立税务筹划的管理体系 |
5.3.5 制定税务筹划方案的具体策略 |
5.4 实施效果预测和事后评价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明确运用转移定价的目标 |
6.2 充分考虑运用转移定价的制约因素 |
6.3 在特定东道国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的对策 |
6.4 运用转移定价进行税务筹划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
6.4.1 加强事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
6.4.2 加强风险管理 |
6.4.3 加强信息管理、做好预算和成本核算工作 |
6.4.4 建立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 |
6.4.5 搞好股权设计和管理架构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四、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博弈论模型下的ES公司海外市场转移定价策略研究[D]. 何井佑.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考虑税制影响的跨境供应链结构调整与企业竞合动因分析[D]. 刘窅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考虑税制优惠及跨境筹划的供应链订货时序决策研究[D]. 徐静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C禽肉集团关联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D]. 俞安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D]. 米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跨国公司国际转移定价问题研究——基于古诺博弈模型的策略分析[J]. 霍忻,刘黎明.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9(01)
- [7]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利润转移与跨境避税分析[D]. 张晓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8]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问题防范研究 ——基于海关估价视角[D]. 陈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05)
- [9]FM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研究[D]. 陈洪涛. 东华大学, 2015(05)
- [10]转移定价应用研究 ——以ABC公司的税务筹划为例[D]. 陈智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