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本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代小说家,《古本小说集成》,市民文化
古本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高杰[1](2013)在《明代小说家的身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古本小说集成》为中心,对明代这一小说发展繁荣时期的创作者,进行整体性的研究。通过对小说创作者的时代、地域、学养、职业、家世背景、宗教信仰、交游及创作动机和过程等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争取形成对当时小说创作群体的总体认知。首先是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视角进行了简单介绍。正文部分,主要对明代小说作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先是将作品中使用真名、别号以及假托他人姓名创作的小说进行梳理,选定主要研究对象。并从地域分布、家境、学养等方面考察,了解到小说创作者大多生活在江南官宦世家和书香门第。他们拥有着良好的学养,但功名多止于生员。在对创作动机和流程方面的研究中,发现他们创作之初的主要动机却并非是射利,主要还是受到“准士人”的那份社会道德责任感,和“立言”、“炫才”等精神动机所驱使。对于小说创作者本身而言,其作品仍然是内在精神的外显产物。通过对小说创作者姓名、地域、家世、学养、功名等的考察。本文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并发现虽然明代小说的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前代,但是当时并未出现以小说创作为专职的作家。大多是一些社会中下层仕途不如意的文人,怀着“准士人”的社会心态,以庶民社会的生活百态为素材,创作出的精神产物。通过这些小说创作者的创作活动,也可以侧面地了解到,明代中后期,虽然政治中心和选官取士政策倾向于北移。但南方基层社会,拥有高于其他时代的舆论和文化自由空间。政府对于文化创作和传播的箝制力开始下降,庶民文学兴起,影响力扩大。江南成为“俗文化”的中心。(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于瑾[2](2011)在《《鸳鸯配》:才子佳人小说的浓缩之作——读古本小说丛刊《鸳鸯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一定的席位。当下很多知名电视剧题材均汲取了才子佳人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模板,如果能原汁原味的欣赏一下古本才子佳人小说,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的了解中国古典小说,提高鉴赏水平,丰富文化生活。《鸳鸯配》内容简练,情节简单,是标准的才子佳人小说故事模式,本作虽难见特别深刻之处,反而观之,如此短小的《鸳鸯配》,已经充分显示了才子佳人小说的特点和演变流程。利用它的浓缩短小,快速了解才子佳人小说的特点,也不失是事半功倍,提高效率的一个办法。(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1年20期)
李广[3](2011)在《刍议当代古本小说校点排印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古代小说的阅读和研究,大多数读者都需依靠校点排印本。当代出版界排印古代小说分为两种。一是出版供大众阅读的小说名着的校注本,一是集中整理出版一些小说的善本、孤本。排印古本小说的目的不同于出版作为大众普及读物的古典名着小说。排印古本小说因其本着"补明清小说出版工作之空白,也为了保(本文来源于《编辑之友》期刊2011年10期)
钱冶[4](2009)在《北大首次公布校藏西汉竹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钱冶报道 11月5日,北京大学藏西又竹书情况通报暨座谈会在北大中关新园举行,李学勤、高明等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北大副校长张国有、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等分别介绍了北大汉简的入藏及整理的基本情况,并请与会专家参观完竹简后,就(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09-11-06)
侯宏玉[5](2008)在《古本小说插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中国古本小说的研究,本文力图另辟蹊径,力求创新,从大多数研究者不太重视的对于中国古本小说插图的研究入手,试图对中国古本小说插图进行系统论述,以期达到填补古本小说研究空白的目的。本文的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论述古本小说研究现状以及对古本小说插图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对“小说”概念予以界定。第二部分:古本小说插图概述以中华书局出版的《古本小说丛刊》为研究对象,对古本小说插图进行分类整理。第叁部分:插图对古本小说叙事学上的意义主要论述了插图是小说叙事学的独特存在形态,插图对古本小说叙事的作用以及插图对古本小说叙事学上的独特意义。第四部分:小说插图的源流及其对小说传播的影响主要论述了小说插图的源流以及插图对古本小说传播的影响两个问题。(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8-05-01)
张颖,陈速[6](1999)在《评《古本小说集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五批出书的《古本小说集成》现已全部出齐。研读之余,深感此书的出版确如传媒所言:“为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①。故全面评估它的出版成就和编纂失误,将对总结我国近年来系统整理出版传统古籍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古本小说集成》的...(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S1期)
曹中孚[7](1996)在《古本小说的大集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本小说集成》收宋元明清小说428种共693册,以白话小说为主,兼及部分文言小说,囊括了历史、言情、侠义、神魔等各类小说的精华,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小说发展的脉络与时代特色。它的出版,不但为今后这批小说的保存和流传创造了条件,也为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书城》期刊1996年02期)
苏兴,苏铁戈,苏壮歌[8](1994)在《记味潜斋石印本《新说西游记图像》——附记《古本小说集成》本《新说西游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游记》的《新说西游记》(张书绅评点本),今传清代的刻本有:书业公本、其有堂本、善成堂本。这几种刻本都传世甚稀,读者不易见到,今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大套中国古典小说丛书《古本小说集成》收有该新说本的刻本影印本,据萧相恺撰写的“前言”,此影印本所据底本,因内封已失,无法判明具体刊刻年代,但板式与书业公本,其有堂本全同。可惜《古本小说集成》印数不多,大套书不拆开卖,于是要想读《新说西游记》的影印本,对一般读者要望洋兴叹的。《新说西游记》除上述刻本外,还有光绪十四年(1888)味潜斋石印(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1994年04期)
邵海清[9](1991)在《古本罕见小说《跨天虹》残卷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本通俗小说《跨天虹》,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来着录;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十五章《清代的说书和话本》第叁节《清人编刊的拟话本集叙录》总集《跨天虹》条云此书系“傅借华旧藏清初刊残本”,但未有具体介绍;阿英《小说闲谈》、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谭正壁《古本稀见小说汇考》、戴不凡《小说见闻录》、陈汝衡《说苑珍闻》等均未提及此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新编《中国通(本文来源于《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1年02期)
顾青[10](1991)在《评《古本小说丛刊》》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把鲁迅先生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略》作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正式开端,那么,这门学问到今天也有七十年的历史了。自从古典小说这本为高雅文人所不齿的通俗文学被郑重地列为研讨的对象,它就吸引了许多敏感而富于创见的学者。继鲁迅之后,郑振铎、胡适、孙楷第、(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1991年01期)
古本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一定的席位。当下很多知名电视剧题材均汲取了才子佳人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模板,如果能原汁原味的欣赏一下古本才子佳人小说,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的了解中国古典小说,提高鉴赏水平,丰富文化生活。《鸳鸯配》内容简练,情节简单,是标准的才子佳人小说故事模式,本作虽难见特别深刻之处,反而观之,如此短小的《鸳鸯配》,已经充分显示了才子佳人小说的特点和演变流程。利用它的浓缩短小,快速了解才子佳人小说的特点,也不失是事半功倍,提高效率的一个办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本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高杰.明代小说家的身世[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于瑾.《鸳鸯配》:才子佳人小说的浓缩之作——读古本小说丛刊《鸳鸯配》[J].语文学刊.2011
[3].李广.刍议当代古本小说校点排印中的一些问题[J].编辑之友.2011
[4].钱冶.北大首次公布校藏西汉竹书[N].中国文物报.2009
[5].侯宏玉.古本小说插图研究[D].兰州大学.2008
[6].张颖,陈速.评《古本小说集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
[7].曹中孚.古本小说的大集成[J].书城.1996
[8].苏兴,苏铁戈,苏壮歌.记味潜斋石印本《新说西游记图像》——附记《古本小说集成》本《新说西游记》[J].社会科学战线.1994
[9].邵海清.古本罕见小说《跨天虹》残卷述评[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10].顾青.评《古本小说丛刊》[J].文学评论.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