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论文-葛萌

德语文学论文-葛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世纪,德语文学,叙事格调,审美取向

德语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葛萌[1](2019)在《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述风格不仅内涵深刻,叙述完整,还注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叙述风格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以传统为基础进行了相关演变,结合了时代现象,以及人文关怀,是"小叙事"叙述方式的主要形式。作者通过"虚拟自传"的文学形式,将碎片化的社会现象进行新世纪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实现了文学叙述转变,一方面将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完美结合。(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刘海婷[2](2019)在《双重反思与记忆的新维度:1980年至20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的记忆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68"运动之后,德国文坛以乌韦·蒂姆为代表的"第二代"作家不仅延续了上一代作家反思历史的传统,同时"68"的经历更赋予了他们在回顾和反思纳粹历史时的"双重"视角:一方面是对纳粹历史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是否应承担纳粹"共谋罪"的质问和思考;另一方面"68"时期的愤怒激进也逐渐沉淀为对自我的反省和责问。本文将以"68"运动和德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事件为节点,分析1980年至20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记忆话语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德语人文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任卫东[3](2019)在《“他山之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中世纪以来,中国和中国文化在欧洲的接受,经历了几次起落。通过考察中国形象在德语文学中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知识界和作家们寻找或真正感兴趣的所谓"中国",不是现实中国,而是对中国的想象,是他们自己愿望的投射。中国可以是寄托了他们自己理想的乌托邦,也可以是承载了他们深恶痛绝的弊端的恶托邦,也可以是一个诗学符号。(本文来源于《德语人文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孟小果[4](2019)在《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德语文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格林童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者们已经从很多视角对《格林童话》这部经典童话进行过研究,然而把《格林童话》的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改革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为研究者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同时对当代社会的思政改革和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处处蕴含着道德智慧的《格林童话》有助于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学在把知识内化为道德修养方面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格林童话》的课堂教学就拥有自身特有的育德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02期)

卢铭君[5](2018)在《美狄亚母题的世界性及其在德语文学语境中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美狄亚母题是西方文学一大母题,在欧洲范围内不断衍生,受到英、法、德等国作家的关注与重构。本文以之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美狄亚进入文学的路径着手,分析这一神话人物何以成为母题,并在宏观层面上考察其世界性,最后在具体的德语文学语境中归纳其叁个特性:悲剧性(内核)、延续性(历史性)以及书写主体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德语人文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张帆,李双志[6](2018)在《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德语文学坚守庄重和雅正之根,聚焦"现实"与"真实"的回归和重塑。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表现在,由峻急宏大的现实主义向温和的"小叙事"蜕变,对特定历史和现实的指涉成为叙事潮流,作者回归与"虚拟自传"的真实品格,"碎片化"拼贴叙事的"破碎的现实主义"。一种与后现代解构叙事、传统现实主义宏大叙事相映成趣的新现实主义"小叙事"勃然兴起,肩负起将德语小说再次推向世界的重任。(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8年04期)

何宁[7](2018)在《叩问历史 直面当下——2017年德语文学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德语文坛出现了一种显着的特征,即历史题材的小说在该年度集中出现。当然,作为文学反映的另一个重要主题,"现实"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思考。但在繁荣的背后,图书出版业却看到了危机。(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赵小琪,叶雨其[8](2018)在《论1842—1919年德语文学对中国的变异式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842-1919年间,作为整个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之话语体系中的某一子表意系统的德语文学的中国想象,总体呈现为一种"变异化"的态势。大致而言,这种变异式想象具体表现为"能指化"的系统变异、"静止化"的结构变异以及"偏移化"的结构元变异这叁个逐渐推进的层级。这种种变异的发生即源于中国与德国文化、思维方式在历史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也来自这一时期德语作家与德语文学的现实需要。(本文来源于《中外文化与文论》期刊2018年01期)

顾史佳[9](2018)在《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元素的描述也越来越多,在德语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频繁出现,不断吸引着包括德语文学家在内的诸多欧洲文化学者。文章主要从文学史的角度,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包括对中国文学艺术和中国哲学思想的认同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德语文学的相关课题的研究方面,贡献微薄之力。(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12期)

叶雨其,赵小琪[10](2018)在《1842-1919年德语文学想象中国的动力机制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1842-1919年间的德意志作家而言,造成其对中国进行文化过滤的直接原因,是其民族内部那最终总体化了的、强大的保守主义思想。促使这一保守主义思想诞生的内在条件是"想象——依附型集体无意识"与民族自卑情结,而促进其发展的外部因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转换对人的生存所造成的冲击。其在具体的想象行为中以一种内在的逻辑顺序分别体现为欲望机制、共鸣机制、过滤机制这叁大动力机制。首先,驱动此时期德语文学对中国想象的根本原因,是其整个民族/文化集体无意识中所存在的对于异事物的认知欲望。在这一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之下,作为"异"之象征而出现的中国,首先便具备了两个吸引德意志人的特性:非我性与未知性。其次,强烈的反思意识以及历史——政治性世界观和宗教性世界观的共在状态令此时期的德意志作家对于中国的想象既具现实目的,又带有感性共鸣;前者具体体现为对于中国政治观念的认可,后者则集中表现为对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关注与借鉴。再次,个体意识结构与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德意志作家想象中国的重要的过滤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德意志作家建构的中国文化形象的德意志化。(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德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68"运动之后,德国文坛以乌韦·蒂姆为代表的"第二代"作家不仅延续了上一代作家反思历史的传统,同时"68"的经历更赋予了他们在回顾和反思纳粹历史时的"双重"视角:一方面是对纳粹历史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是否应承担纳粹"共谋罪"的质问和思考;另一方面"68"时期的愤怒激进也逐渐沉淀为对自我的反省和责问。本文将以"68"运动和德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事件为节点,分析1980年至20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记忆话语的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语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葛萌.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J].青年文学家.2019

[2].刘海婷.双重反思与记忆的新维度:1980年至20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的记忆话语[J].德语人文研究.2019

[3].任卫东.“他山之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J].德语人文研究.2019

[4].孟小果.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德语文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格林童话》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5].卢铭君.美狄亚母题的世界性及其在德语文学语境中的特点[J].德语人文研究.2018

[6].张帆,李双志.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J].当代外国文学.2018

[7].何宁.叩问历史直面当下——2017年德语文学回顾[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8

[8].赵小琪,叶雨其.论1842—1919年德语文学对中国的变异式想象[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

[9].顾史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探析[J].明日风尚.2018

[10].叶雨其,赵小琪.1842-1919年德语文学想象中国的动力机制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  

德语文学论文-葛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