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煎药法论文-张晓莉

传统煎药法论文-张晓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煎药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六味地黄汤,现代煎药机,传统煎药法,煎出率

传统煎药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莉[1](2019)在《现代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法对六味地黄汤煎出率及有效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别探讨现代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法对六味地黄汤总浸出物含量、煎出率以及丹皮酚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六味地黄汤为实验模型,将现代煎药机煎煮的设为对照组,将传统煎药法煎煮的设为实验组,对比分析2种不同煎煮方式的总浸出物含量、煎出率以及丹皮酚含量。结果对照组储备液总浸出物含量为136.24g,煎出率为10.02%;实验组总浸出物含量为154.63g,煎出率为11.43%;实验组总浸出物含量和煎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储备液中丹皮酚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煎药法比现代煎药机具有更高的总浸出物含量、煎出率及丹皮酚含量。(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卢慧清,缪晓路,钟少碧[2](2015)在《传统煎药法和自动煎药机煎药法对中药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传统煎药法和自动煎药机煎药法对中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高血压病1级、证型属痰浊中阻型眩晕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传统煎法组和自动煎药机煎药法组,2组均使用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汤,分别给予传统煎法或自动煎药机煎药法所煎中药口服,比较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2组降压效果比较,总有效率传统煎法组82.2%,自动煎药机煎药法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天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煎药法组治疗后血压较自动煎药机煎药法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天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2组比较,传统煎法组降幅大于自动煎药机煎药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传统煎药法疗效优于自动煎煮机煎药法。(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5年06期)

齐惠珍,周霞瑾[3](2014)在《传统煎药法与现代煎药法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法各自特点及缺点的对比阐述,表明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法都应有相应的完善和发展,根据中药药性和药剂组成,选择能最大限度将中药物有效成份煎煮成中药汤剂的合理的煎药方式。方法对两种煎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传统煎药法特点:传统认为以砂锅、瓦罐为宜,因其材质稳定,导热均匀。(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04-25)

张洁[4](2013)在《中药煎煮机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煎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恰当的煎制方法对药物的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煎出率和对有效成分的保留程度,分析中药煎煮机和传统煎煮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说明中药煮机的使用是传统煎煮方法的进步和发展,但应注意合理使用。(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期刊2013年05期)

李卫东[5](2011)在《浅谈传统煎药法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之优缺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历代医家对中药的煎煮非常重视,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也无功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中药煎煮方法工序繁琐,时间长的弊端逐渐显现,与此同时,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的出现便应运而生。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传统煎药法,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对比,现总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1年16期)

安秋荣[6](2009)在《浅谈中药汤剂传统煎药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汤剂应用广泛,合理应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传统和现代煎药法,正确选择用具、煎前浸泡、加水量、火候、煎药次数、时间、入药方式对于提高方剂临床疗效,推动中药汤剂制备方法的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09年12期)

黄秀敏,曾世京[7](2005)在《中药煎煮机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高温高压中药煎煮机煎制中药与传统煎药方法相比,能提高大部分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率,并可经中药包装机真空装入小塑料袋包装,其优点是方便服用,易于携带,保质期长。但中药煎煮机煎制中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中约有叁成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比不上传统煎药法,还有些中药的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期刊2005-11-01)

张芳华,田其学[8](2000)在《中药煎药机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利弊谈》一文中研究指出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 ,可随临床需要加减配伍药物 ,增强疗效或制约毒性 ,具有吸收快 ,发挥疗效迅速 ,制备简便等优点。汤剂煎煮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疗效。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 :“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不效 ,全在乎(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00年06期)

杨训,赵晓明,于锦江,杨栋慧[9](2000)在《传统煎药法与浓缩煎药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传统煎药法与浓缩煎药法进行比较。方法:测定浸出液中得干浸膏量。结果:传统煎药法的浸出物量明显低于浓缩煎药法。结论:应改进传统煎药法,提倡浓缩煎法。(本文来源于《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田景凯[10](1987)在《传统煎药法的改良——浓缩煎药》一文中研究指出汤剂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加减药味灵活,服用方便,见效快等特点。可是,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普遍深入,在中药煎药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不少医生处方剂量越来越大,每剂药量常在500g左右,大方者竞达1000~1500g之多,而且多属滋补剂,这样的大剂量如果按传统的煎药办法煎药有以下弊端: 一、难以把药全部煎透。特别是象茯苓、党参、熟地、山药、龟板、鳖甲之类,遇(本文来源于《中药通报》期刊1987年02期)

传统煎药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观察传统煎药法和自动煎药机煎药法对中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高血压病1级、证型属痰浊中阻型眩晕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传统煎法组和自动煎药机煎药法组,2组均使用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汤,分别给予传统煎法或自动煎药机煎药法所煎中药口服,比较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2组降压效果比较,总有效率传统煎法组82.2%,自动煎药机煎药法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天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煎药法组治疗后血压较自动煎药机煎药法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天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2组比较,传统煎法组降幅大于自动煎药机煎药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传统煎药法疗效优于自动煎煮机煎药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煎药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莉.现代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法对六味地黄汤煎出率及有效成分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

[2].卢慧清,缪晓路,钟少碧.传统煎药法和自动煎药机煎药法对中药疗效的影响[J].新中医.2015

[3].齐惠珍,周霞瑾.传统煎药法与现代煎药法的比较研究[C].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4

[4].张洁.中药煎煮机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J].山西中医.2013

[5].李卫东.浅谈传统煎药法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之优缺点[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安秋荣.浅谈中药汤剂传统煎药法[J].中外医疗.2009

[7].黄秀敏,曾世京.中药煎煮机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C].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2005

[8].张芳华,田其学.中药煎药机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利弊谈[J].湖南中医杂志.2000

[9].杨训,赵晓明,于锦江,杨栋慧.传统煎药法与浓缩煎药法的比较[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

[10].田景凯.传统煎药法的改良——浓缩煎药[J].中药通报.1987

标签:;  ;  ;  ;  

传统煎药法论文-张晓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