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菌论文-张玉千,周学,郑丹,陈蓓旖,周盟盟

转化菌论文-张玉千,周学,郑丹,陈蓓旖,周盟盟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化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藜芦醇,青霉菌,微生物转化,虎杖苷

转化菌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千,周学,郑丹,陈蓓旖,周盟盟[1](2019)在《虎杖苷转化菌的筛选及所产酶的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专一性底物法,以虎杖水提液为初始培养基,经过初筛复筛获得转化菌。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对转化菌产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得到1株特异性转化虎杖苷为白藜芦醇的菌株,经形态学鉴定为青霉菌。该菌产的酶最适p H值为5. 0,最适温度为60℃; Fe2+、Na+和Ca2+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虎杖苷是该酶理想的水解作用底物。利用该菌产的酶液转化虎杖原料,虎杖苷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10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义刚,聂铭,胡留杰,孙志洪,陈霞[2](2018)在《中药渣抗药性转化菌的筛选及酶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药渣和纤维素为唯一碳源,通过平板初筛及多种酶活综合测定复筛,从药渣高温腐熟阶段筛选出的复合菌系Y-5,从Y-5供试样品中分离到能以CMC-Na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温微生物菌株72株,其中细菌54株,真菌18株,通过菌群耦合培养,获得了结构稳定的YEM耦合菌群,对中药渣的降解能力提高64.6%。(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8年34期)

蔡丽希,陈小萍,刘黎星[3](2018)在《红树林沉积物中芘降解菌群及其代谢质粒转化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富集驯化培养,从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筛选出以多环芳烃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群YL。该菌群21 d内对50 mg/L芘的降解率可达92.09%。同时采用改良方法提取芘降解菌群YL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并通过驯化的方法得到一组以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质粒转化菌群,21 d的芘降解率为85.69%。而受体菌大肠杆菌的芘降解率只有2.01%。由此可以认定该质粒转化菌群具有不俗的芘降解能力,其质粒上携带降解芘的基因。(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宁雪萍[4](2018)在《鸟分枝杆菌耐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基因筛选及其转化菌抵抗环境压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鸟分枝杆菌是细胞内寄生菌,在艾滋病晚期常可发生鸟分枝杆菌的扩散性感染。鸟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入侵人体肺泡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胁迫,如低pH值及富含表面活性物质等,随后它们进入巨噬细胞内部,又面临氧气缺乏以及大量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的胁迫,但鸟分枝杆菌可以在感染早期耐受这些不利环境,并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繁殖。因此研究与此相关耐受基因的功能,不仅能了解鸟分枝杆菌在体内存活的机理,而且能为消灭它们提供思路。本文通过构建鸟分枝杆菌基因组表达文库,利用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与阴离子去垢剂SDS在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采用生物活性水平的筛选策略,筛选鸟分枝分枝杆菌耐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的基因,探索以此相关基因的功能,以揭示鸟分枝杆菌的致病机理,为今后获得潜在的药物靶标来治疗鸟分枝杆菌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提取鸟分枝杆菌基因组DNA,用Sau3A I不完全酶切后,与经同尾酶BamH I酶切并去磷酸化处理的pBluescript SK(+)质粒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而获得基因组文库。通过计算文库滴度、菌落PCR分析克隆子来评价文库质量。利用生物活性水平筛选方法,从鸟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耐受SDS的克隆子。对所获得的克隆子进行测序,通过NCBI/BLAST结合DNA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核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以获得克隆子的全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目的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空间结构和功能位点进行分析。以鸟分枝杆菌总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克隆子的全基因序列,与表达载体pGEX-4T-3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通过平板菌落计数,计算转化菌分别在含SDS、低p H、H_2O_2和NaNO_2的平板上的存活率。结果:成功构建鸟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文库滴度为1.18×10~4cfu/mL,随机挑选13个菌落进行菌落PCR分析,插入片段大小在250bp-750bp之间,满足文库建立的要求。利用生物活性水平筛选方法,从鸟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当中筛选到两个耐受SDS的克隆子,序列分析显示这两个克隆子为MAV-4012和MAV-4292。将MAV-4012和MAV-4292分别与载体pGEX-4T-3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成功构建了过表达MAV-4012和MAV-4292蛋白的转化菌。在体外各种压力条件下,过表达MAV-4012和MAV-4292蛋白均能增强转化菌在表面活性压力SDS条件下的存活,并增强了转化菌在低pH值条件下的存活。过表达MAV-4292蛋白只能增强转化菌在活性氧ROS条件下的存活,而过表达MAV-4012蛋白使转化菌对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两种氧化途径都耐受。通过MAV-4012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它很可能是一个跨膜蛋白,并具有Geopilin结构域,通过对MAV-4292编码的蛋白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同其他任何蛋白的序列同源性特异性均不高。结论:从鸟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到两个耐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基因MAV-4012和MAV-4292。从预测的理化性质、功能位点及结构特点推断,其表达的蛋白可能成为诊断、治疗或者预防鸟分枝杆菌病的有价值的靶分子。(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吴云龙[5](2017)在《右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筛选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左旋磷霉素是一种小分子极性抗生素,1969年发现于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发酵液中,其化学结构简单、抗菌机制独特、对革兰阳性与阴性菌均有作用。现今,左旋磷霉素已经实现化学工业合成。右旋磷霉素是在左旋磷霉素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临床活性的对映异构体,并随着左旋磷霉素的大规模工业生产而近乎1:1的产生。右旋磷霉素的排放主要分为制药废水排放与固体堆放,由于制药废水中右旋磷霉素浓度较低、成分复杂,因此更适宜将其无害化降解,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修复,而堆放在库房当中的固体右旋磷霉素总量大、纯度高。因此更适宜将其手性生物转化为左旋磷霉素,从而提高生产效益。本文针对上述两种应用目的,建立了右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筛选方法,包括了TLC-OD570法和α-右旋苯乙胺沉淀法。其分别应用于右旋磷霉素降解菌的筛选与右旋磷霉素手性转化菌的筛选。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优化和精确度、重复性、稳定性的测定以及标准曲线的绘制。本文从不同的环境中采集样品,筛选得到右旋磷霉素耐受菌株476株,以此作为右旋磷霉素生物转菌株的筛选来源。基于耐受菌株以及构建的检测方法,对具有右旋磷霉素耐性的菌株进行筛选。筛选得到20株右旋磷霉素降解菌和1株右旋磷霉素手性转化菌。对具有高效降解右旋磷霉素的菌株A68-32进行UV诱变选育,得到突变株UV-35,对右旋磷霉素的耐受性提高了1.5倍,降解效率提高26.1%,7d对1.0%的右旋磷霉素降解率达87.9%。在1.0%的右旋磷霉素培养基中进行7天发酵,右旋磷霉素手性转化活性菌株C42转化率为1.6%。同时,对上述20株右旋磷霉素降解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分别归属于10个属:芽孢杆菌属、短杆菌属、短波单胞菌属、纤维微细菌属、棒杆菌属、无色杆菌属、苍白杆菌属、假苍白杆菌属、嗜冷杆菌属和束村氏菌属,为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5-01)

强浩然[6](2017)在《水氮供应对日光温室辣椒栽培基质氮素转化菌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辣椒生长的适宜灌水量和施氮量,采用基质栽培(辣椒栽培基质配方为玉米秸秆:牛粪:菇渣:炉渣=2.5 V:2.0 V:2.0 V:3.5 V),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辣椒栽培基质氮转化微生物数量、相关酶活性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灌水量和施氮量两个因素,灌水量设有叁个浓度梯度W1、W2和W3,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0%,施氮量设有四个浓度梯度F0、F1、F2、F3。其中F0为不追施氮肥处理,即0 kg N·hm-2、F2为根据目标产量求得的施肥量,即647.28 kg N·hm-2,F1为在F2基础上上调50%,即970.92 kg N·hm-2,F3为在F2的基础上下调50%,即323.64 kg N·hm-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氮处理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及与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在辣椒生长前期即处理30 d-60 d W2F2处理最高;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在处理90 d W2F2的下降幅度较大,但铵态氮含量的下降幅度小于硝态氮;施氮量的增加可以降低基质的pH值,但可以增加基质的电导率;碳氮比在整个辣椒生长发育过程中,W2F1的变化范围为18.28-24.08,W2F2的变化范围为18.60-23.81,基本符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佳碳氮比的范围。嫌气性自生固氮菌与铵态氮、pH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全氮、硝态氮、有机质呈极显着负相关;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与铵态氮、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与有机质、EC呈极显着正相关,与pH呈极显着负相关;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与铵态氮间呈显着正相关;反硝化细菌与铵态氮、EC呈显着负相关,与有机质、pH呈极显着负相关;氨化细菌与pH呈显着负相关。2不同水氮处理对基质酶活性的影响及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水氮供给适中有利于提高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而水肥供给增加有利于提高蔗糖酶活性,灌水量降低有利于提高低施氮量的过氧化氢酶及脲酶的活性。基质脲酶与全氮、有机质及EC呈显着正相关,与硝态氮呈极显着正相关;蔗糖酶与全氮、硝态氮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铵态氮及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纤维素酶与全氮、铵态氮呈显着正相关,与硝态氮呈极显着正相关;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都与基质pH呈极显着负相关,但过氧化氢酶与pH值呈极显着正相关。3不同水氮处理对基质微生物的影响及与酶的相关性分析:好气性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均在W2F2时最高;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在处理90 d和210 d时W2F2数量最高,有利于基质固定氮素及氮素的转化,而反硝化细菌在210 d时W2F1数量最高,数量最少的为W3F0处理。水氮供应下的辣椒栽培基质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与脲酶、蔗糖酶及纤维素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嫌气性自生固氮菌与脲酶、蔗糖酶及纤维素酶间呈极显着负相关;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及亚硝酸细菌都与脲酶、蔗糖酶及纤维素酶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氨化细菌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着负相关;反硝化细菌与纤维素酶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孟鑫,周敬波,徐旭,陈茂彬,方尚玲[7](2016)在《栀子红色素转化菌的筛选及其固态转化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土壤筛选到的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作为固体发酵产酶菌株;对两步法转栀子红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向浓缩后的栀子苷废液(稀释400倍,A238=0.603)中添加12.5%的氢氧化钠,50℃磁力搅拌加热3h,添加31.25%柠檬酸,搅拌至柠檬酸完全溶解,4℃冷藏备用;固态发酵产物用去离子水按料液比1∶10,在45℃下浸提2h后用4层纱布过滤,滤液经3层滤纸抽滤,收集上清液,上清液即为粗酶液。50mL粗酶液中添加20mL预处理好的栀子苷后添加2g谷氨酸钠,45℃真空保温28h,然后将转化液沸水浴灭酶3h,此条件下转化生成的栀子红色素溶液稀释60倍在527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588;色价为212,是优化前的1.97倍。(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6年04期)

韩晓阳,张丽霞,黄晓琴,董玉惠,李智[8](2015)在《氮素转化菌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氮素转化菌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试验以山东泰安2年生茶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枯草芽孢杆菌(T1)和褐球固氮菌(T2)两个接种处理,以不接种为对照(CK)。采用培养计数法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测定不同时期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硝化细菌的数量及接种后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同时测定接种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60 d后T1和T2处理细菌数量显着高于CK,但对真菌及放线菌的影响不显着。整个试验过程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高于CK,氨化细菌以T1处理最多,固氮菌以T2处理最多,硝化细菌数量始终是CK显着高于T1和T2处理。基于T-RFLP图谱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菌剂组均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各物种在数量上的均匀程度变大。在土壤养分方面,T1、T2菌剂处理组铵态氮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硝态氮含量低于对照。在速效P方面,T1、T2含量比CK分别显着提高了8%、25%。在速效K方面,T1、T2含量显着高于CK,提高了15%和11%。枯草芽孢杆菌和褐球固氮菌菌剂改善了茶树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壤养分,表现出正面效应,是一种生态安全性较高的生物菌剂。(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陈玉[9](2015)在《白洋淀抗重金属细菌多样性及Cr(Ⅵ)转化菌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洋淀是我国华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天然大湖之一,从北京、保定及其周边排出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进入白洋淀,造成淀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以Pb(II)、Cu(II)、Cr(VI)为主。微生物在地球金属元素的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白洋淀水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和细菌物种多样性以及其它生态指标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共对从白洋淀地区的12个采样点得到的共计12组水样和9组泥样进行生态因子测定,得到了经纬度、水温(℃)、溶氧(mg/L)、Chl-a(mg/m3)、总氮(mg/m3)、总磷(mg/m3)、Cu(II)(μg/L)、Pb(II)(μg/L)和Cr(IV)(μg/L)9组生态因子。从各采样点的泥样中,经驯化、筛选,共得到抗80μg/m L Pb(II)菌54株;抗80μg/m L Cu(II)菌46;抗100μg/m L Cr(VI)菌39株。对其进行16S r 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其系统发育地位,合并重复菌株后共计70株,其中12株菌属于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其余58株均属变形杆菌门,分属α、β、γ叁个纲,假单胞菌属、寡养单胞菌属、缺陷短波单胞菌属、丛毛单胞菌属、肠杆菌属和戴尔福特氏菌属6个属12个种。用PSAT 3通过PCA分析,得到抗重金属细菌及生态因子间关系如下:Lysinibacillus为抗100μg/m L Cr(IV)中的独有的属,且分布广泛;抗Pb(II)和Cu(II)的物种构成和分布范围都很相似,且Pseudomonas和Stenotrophomonas是容限最高的2个属,说明除Lysinibacillus外菌株对于抗重金属的类型并不单一;Stenotrophomon是唯一能够同时在叁种重金属环境中生存的物种。此外,还对实验室保藏的具备抗Cr(VI)的397株菌进行了Cr(VI)转化菌的筛选。初筛共得到对Cr(VI)去除率高于60%的菌株15株;复筛得到对Cr(VI)去除率高于70%、去除效果稳定的菌株4株。对这4株菌进行了最适去除条件和转化机制的研究,Cr-11、Cr-22、Cr-28和n-9转化Cr(VI)的最适温度都为37℃;最适p H分别为7.0、8.0、9.0和9.0;4株菌都是通过酶作用将Cr(VI)转化为Cr(III)的,这种酶存在于细胞内。(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5-06-01)

魏婷婷,胡海峰[10](2014)在《乌头碱转化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初步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60份自然界土样微生物进行定向筛选,获得一株细菌SIPI-18-5,该菌株可以将乌头碱转化为单酯型或毒性更小的化合物。通过质谱分析其转化产物,初步判断其中含有苯甲酰乌头原碱和去氧苯甲酰乌头原碱。进一步优化发酵培养和转化工艺,最终确定发酵培养基(g/L)为:葡萄糖10,(NH4)2SO4 1,酵母膏10,FeSO4 0.01,CaCO3 5,消前pH8.0,接种量5%。最佳转化工艺为:转化温度30℃,摇床转速180 r/min,250 ml摇瓶装量50 ml,乌头碱的最佳添加量为0.1 g/L,并于转接发酵后16 h添加乌头碱作为诱导剂。在最适条件下,苯甲酰乌头原碱的生成量为0.051 g/L,摩尔转化率为54.5%。(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转化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药渣和纤维素为唯一碳源,通过平板初筛及多种酶活综合测定复筛,从药渣高温腐熟阶段筛选出的复合菌系Y-5,从Y-5供试样品中分离到能以CMC-Na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温微生物菌株72株,其中细菌54株,真菌18株,通过菌群耦合培养,获得了结构稳定的YEM耦合菌群,对中药渣的降解能力提高64.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化菌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千,周学,郑丹,陈蓓旖,周盟盟.虎杖苷转化菌的筛选及所产酶的性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张义刚,聂铭,胡留杰,孙志洪,陈霞.中药渣抗药性转化菌的筛选及酶活性测定[J].南方农业.2018

[3].蔡丽希,陈小萍,刘黎星.红树林沉积物中芘降解菌群及其代谢质粒转化菌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8

[4].宁雪萍.鸟分枝杆菌耐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基因筛选及其转化菌抵抗环境压力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

[5].吴云龙.右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筛选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河北大学.2017

[6].强浩然.水氮供应对日光温室辣椒栽培基质氮素转化菌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7

[7].孟鑫,周敬波,徐旭,陈茂彬,方尚玲.栀子红色素转化菌的筛选及其固态转化条件的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6

[8].韩晓阳,张丽霞,黄晓琴,董玉惠,李智.氮素转化菌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茶叶科学.2015

[9].陈玉.白洋淀抗重金属细菌多样性及Cr(Ⅵ)转化菌筛选[D].河北大学.2015

[10].魏婷婷,胡海峰.乌头碱转化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初步优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4

标签:;  ;  ;  ;  

转化菌论文-张玉千,周学,郑丹,陈蓓旖,周盟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