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儒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群己,仁,礼,儒家
早期儒家论文文献综述
洪晓丽[1](2019)在《仁礼交互进路的早期儒家群己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仁礼交互的论域考察早期儒家"群""己"观的生成价值及其道德意蕴,有其独特价值。基于区分存有论基础上的以及行为实践意义的"己"之一体两面,作为主体自我认识之个体的"己"以及通过他者而认识的"己",都与"仁"的应然性价值直接相关;"群"作为类意义上的共同体,经由与仁之价值的内在关联,可以激发出人与世界的意义内涵;以"礼"作为通达己之内外的重要通道,可以表征群的共同体与个体自我价值的统一。在上述考察基础之上,儒家群己观念的传统畛域及其价值边界可以得到阐释。(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6期)
凌鹏[2](2019)在《身、心之间:儒家传统与曾国藩早期的修身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叁年的理学修身,往往被认为奠定了他一生学术、事业的基础。但本文通过对曾国藩手书日记的仔细分析,发现这一时期修身日课的最大特征在于对"心"的无限苛责,结果导致曾国藩在心理与身体上的极大压力并引发重病。病后,曾国藩改换了修身方式,才进入了学术与事功的新状态。同时,这一修身方式变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曾国藩个人,更开启了中国儒学传统在近代的新变化。(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9年05期)
李梦周[3](2019)在《对中国早期儒家“仁”“爱”与亚里士多德“友爱”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早期儒家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看似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中国早期儒家十分明确人类仁爱的最终归宿——止于至善,因而他们所探讨的重点在于通向目标的现实途径,即,他们将爱建立在人本性自然表达的天然情感上,以此而行,达到最终的目标。亚里士多德的"友爱"同样建立在一种自然情感之上,他所追求的目标,也许更适合用墨家的"兼爱"来类比。但是他的论述并不明确,最终其实现的途径也就存在着严重的缺失。(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6期)
王国雨[4](2019)在《早期儒家《诗》学中的心性论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早期儒家心性论建构过程中,早期儒家《诗》学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由于《诗》言人之"情志",《诗》之情感世界为早期儒家阐发自身的心性论提供了丰富的经典思想资源和广阔的诠释空间。《诗》是早期儒家讨论和论证礼乐文化内在本质的话题和依据,也是其借以展开性情与礼义关系讨论的思想资源。在子思学派论证"慎其独"即是"慎其心"的心性哲学和天道观过程中,引《诗》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陶昕[5](2019)在《盈与虚》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心性论的发生依托于天人关系的变化。始于西周的天命下落过程为心性论的发生构建了道德人文精神自觉的背景,而“天命”这一概念的关注点也才从集体本位的王朝延续转向个体本位的个人安身立命。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甚至以个人的、平民的身份与天进行沟通。天作为超自然鬼神的意义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孔子所开创的形而上的道德人文世界的超越载体这一意义——即“道”的载体。而到了孟、荀时代,儒家心性论才得到了真正的发端与发展。孟、荀的天命观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孟子继承了《尚书》中“敬天保民”的思想,认为“天”是最高秩序的决策者与执行者。不仅如此,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更是为儒家的内向超越开示出基本的超越步骤,天人沟通则完全在于一己之心,不需假借外物。如此一来,天与人的距离因此便彻底消失了。与之相捍格,荀子认为天不过是自然界中的普通物质,可以为人“用之”“制之”,因而提出了“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这是天命不断下落后人文精神彻底落实的结果。而孟、荀天命观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天就之性”的判断。孟子敬天畏天命的天命观决定他对天赋之性的肯定,荀子“不慕天”的天命观决定了他对天赋之性的怀疑与否定。引用《礼记》与《荀子》中的“盈”“虚”概念,儒家心性论可以划分为以孟、荀为代表两种基本倾向:“盈”对应着“厚天”背景下对“天就之性”的肯定,对“赤子之心”中充盈的道德之信仰。“虚”指代着“厚人”背景下对性的自我批判,以及“虚心”以学的态度与决心。当“盈”“虚”的基本概念得到初步界定,它们之间的体用关系也应当得到明确。孟子以“盈”为体,人心四端“我固有有之”的观点中可以瞥见,孟子之“心”本身即是“盈”——出离这一前提,其“性善”的理论便无从谈起。荀子以“虚”为用,荀子提出“虚一而静”,认为是“心何以知道”的唯一途径。但荀子不否定人有向善的能力,孟子亦推崇“自视欿然”的虚心精神。可见“盈”“虚”在儒家心性论中不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二者相互依存,互为里表。落实到孟荀心性论中,归根结底不过是“可以”与“能”的差异罢了。而儒家以“心”为媒介、以“道”为归宿的超越过程,落实到心性论内部,即是“虚”向“盈”的转换的过程。孟子坚守“性善”的立场,赤子之心本身为“盈”,“失其本心”为“虚”,回归“盈”则为“反”。其中需要以推己即人之“推”作为关键性途径。荀子认为“性”本恶,心本“虚”(至少自视为虚),则通过“伪”以完成向“盈”的转化,需要人们持之以恒的以“积”作为途径。“盈”“虚”这一对范畴并不是绝对、静止的。相反,正是由于“盈”“虚”的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儒家心性论才得到长足的发展,甚至随着历史的发展,几经历时演变,在宋明时期儒家心学的发展中依然能够感受到“盈”与“虚”为儒家心学所带来的内在张力。在宋明心学中,“盈”“虚”集中体现在“诚”与“敬”的辗转与消长中,这涉及到理学与心学的诸多问题,在本文中不便展开论述,仅将其看做“盈”“虚”在后世生生不息的流变与影响,以印证二者贯穿儒家心学的始末。然,我们的关注点始终在先秦时期,它们的发生阶段。(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莹[6](2019)在《儒家思想早期发生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语》,作为一部记载春秋历史的国别体史书,与《左传》成书年代相近,内容互为表里,有着“春秋外传”的历史地位,对于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面貌、历史事实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帮助,通过《国语》一书,能够窥探出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与社会思潮。对于《国语》中儒家思想早期发生情况的探究,主要是从人本主义思潮与“仁”思想的发生、礼制的破坏与重构、德治思想的初步形成以及重民意识的高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天道神权的衰落、朴素唯物主义的产生和理性思维的萌芽带来的是宗教巫师被逐渐抛弃,人本主义思想逐渐开启,人对自身的关注,人对他人的关注,随之产生的是关于人类情感道德的探讨,即“仁”思想的发生。礼制和道德,是儒家思想的两大支柱,也是《国语》中的主要内容。《国语》中的礼制,一方面,它在不断地遭受破坏,违礼的现象增多,但同时,一旦出现违礼的行为或现象,马上就会有维护礼制的人出来劝阻或批判,遵礼和悖礼同时存在,礼成为一种是非评判标准,士卿大夫在对礼制的批判劝阻中,对礼制也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构建。《国语》中的道德之论,体现了早期德治的思想,道德的遵循与否影响的是国家的兴盛衰亡,无论是为政之德,个人品德,还是女子之德,道德的适用对象和实施主体都是政治阶级,目的是通过对道德的提倡,运用德治的手段实现国家的统治,德治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儒家思想早期发生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周代礼乐治国思想引发儒家德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准备。《国语》中的重民意识,是春秋时期民本思潮高涨的体现,民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阶层,民众地位的提高,以民为本的统治成为了开明统治者对自身政治目标的要求,《国语》中的民本,体现为儒家德治思想,也是儒家仁政思想的雏形。总之,孔子生活的时代,百废待举的社会环境激起了他强烈的救世欲望,因此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遵礼和德治的政治手段,恢复周初的盛世,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而《国语》作为君臣的“政治教材”,其编纂的主要目的与儒家思想的目的不谋而合,是探讨儒家思想早期发生的重要文献。(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国雨,李智伟[7](2019)在《《卫风·木瓜》诗旨与早期儒家的性情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卫风·木瓜》之诗旨,先秦两汉文献材料均将之视为表达薄施厚报以示好,通过酬答互赠表达深情厚意的诗篇。上博简《孔子诗论》的问世,使我们得以窥见早期儒家"以礼说《诗》"之原始风貌。早期儒家论《木瓜》,一方面强调人之性情是礼仪产生的内在根据,另一方面强调作为外在形式的礼仪具有源自性情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早期儒家关于《木瓜》的评论,是其性情论的《诗》学展现。(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任蜜林[8](2019)在《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以《中庸》、孟子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早期儒家人性论思想中,除了人性善恶问题外,还有人性、物性异同关系的问题。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人性、物性相同模式,以《中庸》为代表;一种是人性、物性相异模式,以孟子为代表。在宋明以前,孟子的人性论模式居于主流地位。由于受到佛教、道教的刺激,从宋明以后《中庸》的人性论模式开始受到重视。两种模式本来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其特色。但到了朱熹注"四书"的时候,其不得不同时面对两个文本,于是造成了其思想上的矛盾。这对其以后的儒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哲学史》期刊2019年02期)
陈玲[9](2019)在《儒家“文以载道”文艺观与中国影像的早期诉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早期电影是伴随晚清社会政治危机与精神信仰危机而诞生的,又加之儒家"文以载道"文艺观的社会责任感与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迫使中国电影早期就表现出"精神启蒙"与"救亡图存"的时代诉求。对儒家"文以载道"文艺观与中国影像的早期诉求进行探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有线电视》期刊2019年02期)
刘又铭[10](2018)在《儒家荀学派中道哲学的成立与早期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以来,儒家中道哲学的论述集中在孟学一路,并且成了孟学派儒家道统说的主干。跳出孟学论述理路,以作者所谓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为准,来讨论儒家荀学派中道哲学的成立与早期发展——就着它在先秦时期的出现和成立(孔子、荀子与《中庸》),说明它的理论形态与正当性;就着它早期的发展(两汉时期董仲舒、扬雄、《中论》与《人物志》),说明它的历史存在与创造活力。认为,儒家荀学派中道哲学的成果与重要性绝不在孟学派中道哲学之下,今天我们讨论儒家道统问题绝对不能忽略它。(本文来源于《邯郸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早期儒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叁年的理学修身,往往被认为奠定了他一生学术、事业的基础。但本文通过对曾国藩手书日记的仔细分析,发现这一时期修身日课的最大特征在于对"心"的无限苛责,结果导致曾国藩在心理与身体上的极大压力并引发重病。病后,曾国藩改换了修身方式,才进入了学术与事功的新状态。同时,这一修身方式变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曾国藩个人,更开启了中国儒学传统在近代的新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儒家论文参考文献
[1].洪晓丽.仁礼交互进路的早期儒家群己观念[J].道德与文明.2019
[2].凌鹏.身、心之间:儒家传统与曾国藩早期的修身实践[J].学海.2019
[3].李梦周.对中国早期儒家“仁”“爱”与亚里士多德“友爱”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王国雨.早期儒家《诗》学中的心性论建构[J].中华文化论坛.2019
[5].陶昕.盈与虚[D].安徽师范大学.2019
[6].李莹.儒家思想早期发生探究[D].郑州大学.2019
[7].王国雨,李智伟.《卫风·木瓜》诗旨与早期儒家的性情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
[8].任蜜林.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以《中庸》、孟子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19
[9].陈玲.儒家“文以载道”文艺观与中国影像的早期诉求[J].中国有线电视.2019
[10].刘又铭.儒家荀学派中道哲学的成立与早期发展[J].邯郸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