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邹成成[1](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朝阳[3](2020)在《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涉及因素多、资金大、周期长,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核心要素,而对这些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控制是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建设的现实特点,结合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力求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目标的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1)针对目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与控制体系框架。体系框架包括目标模块、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模块,其中目标模块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四个部分,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是系统运行的保障和基础。这一框架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为深入研究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理论。(2)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双层嵌套质量链,构建了施工过程链的系统动力学质量控制模型。以施工环节为重点,分析了包括决策、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等环节的外层质量链;对施工环节进行细分和设计,嵌套了内层质量链。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因果回路图,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反馈耦合关系,绘制了高速公路项目质量控制存量流量图,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识别敏感变量,有效提高施工过程质量链控制效果。(3)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评价模型,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为环境影响因素和主体控制因素,构建了环境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主体、对象及要素的综合分析,结合贝叶斯网络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构建了包括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主体能力优化和项目进度调控的多环节高速公路项目进度控制循环调控体系。为高速公路项目的进度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持。(4)基于模糊关联模型和挣值法,构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两阶段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素,运用模糊相关知识建立了基于数据统计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成本预测评价指标。测算了与样本高速公路成本的贴近度和模糊关联度,构建了成本预测的模糊关联模型,进而对拟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涵洞)、路面工程等进行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挣值法从项目绩效管理角度出发,选择按固定时间段节点和按建设里程碑节点设置检测点的方式,对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工期的两要素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和控制,提出了成本管理建议。(5)构建了包含状态监测、风险评估和响应决策的多层次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防范与预警体系。在状态监测模块中,利用多源信息共享、交换和融合技术,对实体和信息源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获取和融合优化。在风险评估模块中,分析了基本事件失效原因的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利用事故树分析法计算了各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和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在响应决策模块中,基于静态和动态指标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并根据环境情况和事态变化对项目建设的安全水平做出状态预测和决策响应。为高速公路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6)基于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针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多目标特点构建了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级协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基础效益、复合效益及平衡指数进行协调性综合评价,考虑多目标影响度的复杂性,将协调度评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协调度评价,第二阶段是将质量-进度-成本作为整体再加入安全目标进行协调度评价。对RX高速15个标段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协调评价,提出了促进多目标协调管理的对策建议。
戴云哲[4](2019)在《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一环,已经完全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过程,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十三五”规划同时还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社会和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农业、制造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都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行路径,但同时也面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产业转型过程中过剩产能无法释放等切实存在的风险。如何在寻求机遇的同时规避风险,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十三五”规划愿景的关键所在。湖南省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承接我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洞庭湖、湘江流域丰腴的水土条件赋予了湖南省“鱼米之乡”的盛名,承担着维护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而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南岭等山脉在为本地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是守护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湖南省内,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粮食生产任务艰巨,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生态资源持续萎缩;长沙都市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是湖南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统筹协调湖南省,尤其是洞庭湖区和长沙都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长江中游经济带各省、生态功能区、城镇实现“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接口,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则高度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全省为宏观尺度的主要研究对象,辅以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作为中观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研究区,以基于湖南省县域行政区划、基于洞庭湖区高程和坡度的地形梯度、基于长沙都市区“三环线”的缓冲区圈层这三个空间分类方式,对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化进行了剖析;利用InVEST模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评估,采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静态和动态时空响应,识别了生态服务功能演化过程中的敏感区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这几个在近20年来的剧烈变化的因素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路径;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不同地形梯度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程度,提出了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方案,以此实现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优化提升;通过分析不同圈层城市扩张在不同景观格局下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干扰程度的差异,提出了长沙都市区未来城乡规划的基本思路,最大程度减低城市扩张对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破坏。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剖析了湖南省县域的土地利用强度、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湖南省在1995-2015年间县域土地利用强度平均值呈增大趋势,经济发展区不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其增速也明显高于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的变化较为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在2010年以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有加速增大的趋势。生产、生活用地的持续扩张导致生态用地逐渐向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地理区位条件较差的偏远山区集中,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延缓土地利用强度增大的势头,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呈“V”字型,1995-2015年各梯度生态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低梯度(1-5)水域湿地与耕地的来回拉锯、中高梯度(16-30)林地锐减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格局演化的主要特征,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管控亟待从总量控制改善为垂直空间分布优化。长沙都市区的基本城市形态由三环线决定,建设用地规模在1995-2015年期间扩张近3倍,结构逐渐紧凑,1-8号缓冲区的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但9-15号缓冲区和16-20号缓冲区建设用地粗放扩张的问题始终存在,三环线附近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谨慎规划的区域。(2)理清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中的生态服务功能敏感地区。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出现了明显退化,经济发展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幅度最大,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的建设用地扩张是主要原因;农业主产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总体平稳;生态保护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先增强后退化,土地利用强度增加较慢,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程度较小。西部和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远低于平原丘陵地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也更强,洞庭湖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下明显低于周边地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服务功能在土地利用强度的快速增加中大幅退化,而武陵山区和洞庭湖区上游生态服务功能保持较好。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有所退化,主要发生于中高梯度(16-30),农业生产活动向由低向高的持续蔓延是主要原因。中低梯度(6-15)和高梯度(31-50)生态用地分布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关联最为紧密,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的变化敏感程度较高,而低梯度(1-5)和中高梯度(16-30)敏感程度较低。梯度10-40在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程的作用下,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用地分布变化的敏感度减小,梯度40以上的敏感度则有所增加。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1995-2015年期间发生大幅退化,5-15号缓冲区最为严重。建设用地密度低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差的圈层由最中心逐渐向外移动和扩张,建设用地密度低而生态服务功能强的圈层也在都市区边缘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三环线附近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进一步扩张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焦点区域,而都市区边缘的生态服务功能也逐渐开始受到城市扩张的干扰。(3)揭示了城镇化、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时空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现出一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持续减弱,并且与城镇化阶段有明显关联,一般城镇化水平越高,对生态服务功能的负面作用越小,但快速城镇化时期粗放的建设用地扩张会导致负面作用加剧。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山区就业人口积极转向二三产业的情况下,城镇化对土壤保持功能有可能出现正面作用。区位条件的改善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稳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一般高于地势陡峭的山区,道路的修建除了本身会占用生态用地之外,还会带动沿线建设用地的扩张,并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干扰,经济发展区和农业主产区受到的负面作用强于生态保护区。负面作用最强的区域一般是铁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以正面为主,影响程度视经济增长的阶段而定,提升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产生正面作用的主要驱动力,但在产业升级遭遇瓶颈时则可能出现负面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实现产业转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较少,正面作用较大;到中后期过剩产能占据的土地资源逐渐增加,正面作用逐渐减弱。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有显着的负面作用,这种负面作用持续表现出生态保护区>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区的空间分异格局,但总体强度在1995-2015年期间逐渐减弱。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普遍伴随林地转为耕地导致的植被覆盖下降、木材采伐导致的林地郁闭度下降、过度放牧对草场的蚕食以及过渡水产养殖与捕捞对水质和水生物种群的破坏等问题,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生态用地→耕地→建设用地”的阶梯式转变是造成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4)根据土地利用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对于湖南省:一是提升城镇化质量,严格管理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用地;二是合理规划道路,加强东西区域联结,增加道路数量,提高道路等级,以地级城市为主要节点构筑交通网络;三是推进经济转型,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制造业,扶持创新产业发育,鼓励山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四是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结构,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创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响应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夯实农业基础的战略导向。对于洞庭湖区:一是在低梯度(1-5)严格控制围湖造田,保障和提高洞庭湖蓄水容量,减少洪涝灾害,净化洞庭湖水质,加强湖畔草地和沼泽地的保护与恢复;二是在中低梯度(6-15)引导耕地和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控制生态用地被开垦为耕地;三是在中高梯度(16-30)将耕地资源整合到坡度较小的区域,将坡度较大的区域转变为林地,推进“双低改造”,腾退零散分布的耕地并转变为林地;四是在高梯度(31-50)严格控制林地被开发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合理安排木材采伐,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对于长沙都市区:一是在1-8号缓冲区改造老旧居民区,挖潜地下空间,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管制地块用途,确保土地利用低碳、高效;二是在9-15号缓冲区区严格控制生态用地的用途变更,提高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三是在16-20号缓冲区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情况下引导产业集中分布,预划高新技术开发区;四是在21-25号缓冲区严格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和流转,规划并建设森林公园。
陈书芳[5](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杨秀英[6](2016)在《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公路铁路交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我国公路铁路交通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保障和服务作用愈发显着。但是,土地资源是公路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极大的制约着未来发展,其原因是因为公路铁路交通是土地、能源等资源占用与消耗量比较大的资源密集型行业。因此如何集约与节约利用资源,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永续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深化研究的基础性科学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了研究所涉及到的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以及综合运输体系演变等理论发展的脉络;(2)分析了公路铁路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属性以及功能定位;(3)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及耕地可供给量,深入剖析了公路铁路交通土地利用效率及未来需求预测;(4)构建了公路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公路、铁路交通2005-2014年10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5)以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公路和铁路行业发展极值的测度模型。以公路铁路总里程约束、投资约束、各等级道路的里程约束、服务水平约束和确定性用户平衡配流模型为条件,构建了公-铁交通上层规划和下层用户的双层优化模型,并利用湖南省公路铁路交通发展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论文的创新点为:(1)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将组合评价方法运用于公路、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并开展实证研究,增强了研究成果的适用性;(2)构建了公-铁交通上层规划和下层用户的双层优化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和湖南省公-铁交通客运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求解,提升了研究的科学性;(3)依据我国公路铁路交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优化公路铁路交通结构的政策措施,促进公路铁路交通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实证案例分析,在定性研究基础上融合定量研究方式,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推导出相关研究成果。根据《湖南省交通发展规划》《湖南省道路运输“十三五”规划》《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纲要》以及专家意见,在湖南省现有公路网的基础上,选择35条“可能新建路段”和60条现有路段以及“十三五”规划中的25条铁道线路组成湖南省公-铁路网规划的初始网络进行模型优化。根据模型计算得到了最终的公路铁路综合线网调整方案。
汤佑龙[7](2013)在《高速公路建设监理精细化工作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监理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服务质量不断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监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对高速公路项目监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有:首先,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管理模式、建设评价、精细化管理、高速公路监理的研究现状基础上,阐述了管理学原理、从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等角度阐述了项目监理理论和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内涵、特征和精细化管理需遵循的九大原则,从我国高速公路项目监理中存在的问题角度重点阐述了公路项目精细化监理的必要性、研究了高速公路项目的“五精、四细、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精细化监理特色;从主体性质、精细化内容、监理作用、责任风险等角度分析了高速公路监理精细化与建设单位管理精细化的区别与联系。其次,研究了高速公路项目监理的进度、费用和质量控制方法,从监管监理管理体系精细化、施工现场管理精细化、环境保护精细化、科技创新精细化四个维度研究了高速公路项目精细化监理方法;从评价内容确定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两个方面研究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评价体系;重点从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模糊综合评价步骤两个方面并以实际举例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再次,本研究以笔者实际工作中参与建设的衡桂高速公路项目为例探讨了精细化管理原理在高速公路精细化监理工作中的应用。在介绍衡桂高速公路项目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就衡桂高速公路的原材料精细化监理、路基施工精细化监理、排水工程精细化监理、桥梁及涵洞施工精细化监理四个方面的监理实施细则进行了探讨,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衡桂高速公路的精细化监理效果,得出了精细化监理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的结论。最后,本研究探讨了衡桂高速公路中存在的业主对材料采购权的介入不规范、对施工现场管理的介入不规范、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不够、精细化监理工作过于教条化等问题,并从完善监理制度规范、减少业主监理干预,编制环境精细化监理条例、实现环境保护精细化,提倡充分发挥团队活力、追求理想激情精神三个维度提出了改进高速公路精细化监理的改进建议。
谌旎偲[8](2013)在《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中有部分章节涉及到公路绿化计价标准,但是却缺乏全面指导性的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来规范绿化投资工作。论文以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方法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路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具有的一些特点,如已建项目基础资料缺失,造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设计和施工规范以及计价标准不全面等,针对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子目划分、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表现形式分类、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1、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公路绿化工程发展现状及计价与控制方法。在论述国内外造价管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公路绿化工程计价与控制方法现状及研究成果。2、基于公路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基本特点,论述了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的必要性、要求,确定了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的基本步骤。3、在总结工程建设定额子目划分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要求,提出了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子目组成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按公路等级划分,体现不同公路等级的绿化工程费用的差别;第二种按具体的施工内容划分,分为路侧、中央分隔带、互通等绿化工程子目;第三种是将以上两种划分方式进行综合。4、研究了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表现形式种类,可分为实物消耗量形式和费用指标形式两种,并分析了这两种方式的应用范围和利弊。5、在分析综合扩大法和加权平均法这两种估算指标编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贫信息,少数据”等特点,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模型。该模型将模糊贴近度和灰色关联度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相似性评价指标—综合相似度。然后通过综合相似度排序,选择与目标值相似程度最大的三个样本代表,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出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值。
陈新发[9](2012)在《湖南省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文中认为高速公路作为一种通行能力大、能满足大交通流运输需要的基础设施,以其本身固有的“快速、安全、舒适”等特征,在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和预防高速公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并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在分析和研究高速公路合理规模时,应该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同时,也要使高速公路适应全省经济对交通的需求,这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对高速公路建设以及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合理规模理论的基础上,指出高速公路发展的规模与其各种影响因素(国土面积、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特征、自然条件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同时,本文分析了湖南省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湖南省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湖南省的具体实际,根据社会经济与公路交通间客观存在的互动关系,分析高速公路合理发展规模。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研究方法,运用连通度法、类比法、国土系数法,分析研究了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模,然后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路网的具体布局,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了合理规模。
唐伟伦[10](2013)在《长湘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以笔者参与建设的国家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长湘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从业主方—长湘公司管理的角度出发,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寻新形势下长湘高速公路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之道。首先从研究背景出发,参阅、梳理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等相关文献,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在对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内涵和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长湘高速工程项目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继而,从目标、原则、内容等方面提出长湘高速公路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目标要素和主要措施;最后,从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完善项目运作监管机制、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完善项目组织结构、构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精细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和实施动态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来阐述长湘高速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保障机制。该研究是精细化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工程项目运用的一种尝试;期望通过对特定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个案研究,探索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高速公路项目精细化管理之道,促进精细化管理这一崭新理念和理论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行业的应用和普及。
二、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
1.1.2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创新点 |
1.4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基础理论 |
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 |
2.1.1 高速公路及建设投入 |
2.1.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
2.1.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项目管理理论 |
2.2.1 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
2.2.2 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
2.3 系统分析模型与方法 |
2.3.1 多目标协同管理 |
2.3.2 系统动力学 |
2.3.3 贝叶斯网络 |
2.3.4 模糊关联模型 |
2.3.5 事故树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系统分析 |
3.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体系 |
3.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目标 |
3.1.2 多目标管理体系概念框架 |
3.2 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核心要素及关系分析 |
3.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目标的核心要素分析 |
3.2.2 以项目安全目标为基础的质量-进度-成本关联关系分析 |
3.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宏观环境分析 |
3.3.1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
3.3.2 高速公路建设土地政策 |
3.3.3 高速公路建设金融政策 |
3.3.4 高速公路建设产业政策 |
3.3.5 高速公路建设法律法规 |
3.4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运行机制分析 |
3.4.1 组织协调机制 |
3.4.2 信用评价机制 |
3.4.3 利益分配机制 |
3.4.4 信息共享机制 |
3.4.5 绩效考核机制 |
3.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新技术应用 |
3.5.1 隧道监控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 |
3.5.2 桥梁施工和监测智能化设备提升了工程质量 |
3.5.3 物料出入库监测系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
3.5.4 智能压路机系统提高了施工质量 |
3.5.5 无人机监测测绘技术提高了监测水平 |
3.5.6 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综合监控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率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链协调优化与控制管理 |
4.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影响因素与质量链构成 |
4.1.1 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2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特征分析 |
4.1.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链的构成与管理 |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施工过程质量链风险传递与仿真分析 |
4.2.1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质量风险关系模型的构建 |
4.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动力学流量图设计 |
4.2.3 施工质量链控制流程与仿真 |
4.3 质量链动态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
4.3.1 质量动态控制策略与优化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 |
5.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体系分析 |
5.1.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原则 |
5.1.2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要素的组成 |
5.1.3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主体与环境因素分析 |
5.1.4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流程 |
5.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关键影响因素评价 |
5.2.1 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
5.2.2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
5.2.3 关键因素提取与评价 |
5.3 RX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案例分析 |
5.3.1 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5.3.2 进度偏差分析 |
5.3.3 进度影响因素再评定 |
5.3.4 进度计划方案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6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研究 |
6.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
6.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影响因素 |
6.1.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构成分类 |
6.1.3 建设期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
6.2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
6.2.1 模糊关联样本的选取条件 |
6.2.2 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
6.3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两阶段管控 |
6.3.1 RX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6.3.2 基于模糊关联模型的项目成本预测 |
6.3.3 基于挣值法的项目成本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7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
7.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分析 |
7.1.1 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
7.1.2 安全风险分类分析 |
7.1.3 典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7.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
7.2.1 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结构设计 |
7.2.2 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流程 |
7.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监测 |
7.3.1 多源信息融合及安全风险信息获取 |
7.3.2 高速公路建设多源信息风险监测模型 |
7.4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评估 |
7.4.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机制 |
7.4.2 事故树在桥梁施工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
7.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预警与决策 |
7.5.1 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安全预警分析 |
7.5.2 安全风险的智能决策响应 |
7.5.3 基于风险源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8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 |
8.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的构建 |
8.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8.1.2 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8.1.3 目标管理水平分项评价 |
8.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 |
8.2.1 协调度评价原理 |
8.2.2 高速公路多目标协调评估模型构建 |
8.2.3 目标间协调度的二维系统矩阵 |
8.3 实证研究 |
8.3.1 RX高速项目概况 |
8.3.2 项目评价指标的考核评价 |
8.3.3 多目标管理协调度计算 |
8.3.4 促进多目标协调的对策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土地利用 |
2.1.2 生态系统 |
2.1.3 生态服务功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地域分异理论 |
2.2.5 区位理论 |
2.2.6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 |
2.3.2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尺度 |
2.3.3 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 |
2.3.4 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
2.3.5 湖南省相关研究进展 |
2.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与区域交通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区域交通 |
3.2 土地利用概况 |
3.2.1 各地类数量变化特征 |
3.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 生态环境要素概况 |
3.3.1 地形地貌 |
3.3.2 气候气象 |
3.3.3 河流水系 |
3.3.4 植被 |
3.3.5 土壤 |
3.4 社会经济概况 |
3.4.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3.4.2 社会经济发展 |
第四章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特征研究 |
4.1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
4.1.1 土地利用强度的界定 |
4.1.2 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县域特征 |
4.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
4.2.1 洞庭湖区地形梯度的划分 |
4.2.2 生态用地演化的地形梯度特征 |
4.3 长沙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
4.3.1 长沙都市区的圈层划分 |
4.3.2 建设用地扩张的圈层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
5.1.2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响应分析方法 |
5.2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2.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2.2 湖南省土地利用强度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
5.3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3.1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3.2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分布演化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
5.4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4.1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 |
5.4.2 长沙都市区城市扩张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6.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演化机制 |
6.1.1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非平稳性 |
6.1.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6.2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构建 |
6.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6.2.2 GWR模型构建 |
6.3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因素演化特征 |
6.3.1 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
6.3.2 区位条件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
6.3.3 经济发展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
6.3.4 农业生产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演化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研究 |
7.1 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
7.1.1 提升城镇化质量 |
7.1.2 合理规划道路建设 |
7.1.3 推进经济转型 |
7.1.4 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 |
7.2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
7.2.1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和类型划分方法 |
7.2.2 生态用地与生态服务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 |
7.2.3 生态用地的垂直管控 |
7.3 长沙都市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优化路径 |
7.3.1 景观指数计算方法 |
7.3.2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化特征 |
7.3.3 城乡建设的合理规划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6)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公路铁路交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内容 |
1.2.1 资源承载力 |
1.2.2 资源承载力的计算 |
1.2.3 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模型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资源 |
2.1.2 资源承载力 |
2.1.3 资源承载力与相对资源承载力 |
2.1.4 公路铁路交通结构的界定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1 生态经济的起源 |
2.2.2 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2 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2.3.3 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 |
2.4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演变理论 |
2.4.1 综合运输体系演变与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
2.4.2 运输需求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2.4.3 运输供给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路铁路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现状 |
3.1 高速公路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功能定位 |
3.1.1 国内外高速公路的发展 |
3.1.2 高速公路的概念及技术经济特征 |
3.1.3 高速公路的功能定位 |
3.1.4 高速公路的属性认知 |
3.2 铁路交通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功能定位 |
3.2.1 国内外铁路发展历程 |
3.2.2 铁路交通的概念及技术经济特征 |
3.2.3 铁路交通的功能定位 |
3.2.4 铁路交通的属性认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路铁路交通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4.1 我国土地资源供给现状 |
4.1.1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
4.1.2 我国耕地资源可供给量分析 |
4.2 我国公路交通用地概况 |
4.2.1 公路交通用地现状 |
4.2.2 公路交通运输用地的集约化 |
4.2.3 公路交通用地需求预测 |
4.3 我国铁路交通用地概况 |
4.3.1 铁路交通用地现状 |
4.3.2 铁路交通运输用地的集约化 |
4.3.3 铁路交通用地需求预测 |
4.4 公路铁路交通用地供需矛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公路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 |
5.1 公路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构成要素 |
5.1.1 运输效率 |
5.1.2 土地利用效率 |
5.1.3 经济和社会效应 |
5.2 公路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5.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5.2.3 评价指标筛选的步骤 |
5.2.4 公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 |
5.2.5 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 |
5.3 公路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4 公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运用 |
5.4.1 评价模型在公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
5.4.2 公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
5.4.3 公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5 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运用 |
5.5.1 评价模型在铁路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
5.5.2 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
5.5.3 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公路铁路交通结构优化模型和算法 |
6.1 公路铁路交通发展极值模型的构建 |
6.1.1 公路铁路交通发展极值的基本指标 |
6.1.2 公路交通发展极值模型的构建 |
6.1.3 铁路交通发展极值模型的构建 |
6.2 公路铁路交通发展极值模型求解思路 |
6.2.1 公路铁路交通极值发展模型的转化思路 |
6.2.2 公路铁路交通发展极值模型求解算法 |
6.3 公路铁路交通优化双层模型的建立 |
6.3.1 公路铁路交通优化上层模型的构建 |
6.3.2 公路铁路交通优化下层模型的构建 |
6.4 公路铁路交通优化双层模型的求解算法 |
6.5 公路铁路交通双层模型求解综合运输网络规模的实证分析 |
6.5.1 实证对象的选择:湖南省公路铁路交通运输 |
6.5.2 实证数据来源 |
6.5.3 公路铁路交通双层模型的求解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公路铁路交通结构优化的建议 |
7.1 发挥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与制度约束作用 |
7.2 统筹规划公路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
7.3 倡导并推广节约用地的交通发展理念 |
7.4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
7.5 加强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 |
7.6 推进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1 :公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原始指标值 |
附录 2 :铁路交通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原始指标值 |
附录 3 :2014湖南高速公路完整资料 |
附录 4 :湖南省现有站点OD分布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速公路建设监理精细化工作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1.3 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速公路建设特点分析 |
2.1 高速公路的功能分析 |
2.1.1 经济角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2.1.2 社会角度:利于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沿边城市化建设 |
2.2 高速公路建设条件分析 |
2.2.1 政策法律条件分析 |
2.2.2 自然社会条件分析 |
2.2.3 经济环境条件分析 |
2.2.4 建设技术条件分析 |
2.3 高速公路管理及施工监理特点分析 |
2.3.1 高速公路管理特点 |
2.3.2 高速公路施工监理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公路施工监理精细化研究 |
3.1 精细化管理原理及方法 |
3.1.1 精细化管理概念 |
3.1.2 精细化管理内涵及特征分析 |
3.1.3 精细化管理原则 |
3.2 高速公路施工监理的任务与内容 |
3.2.1 施工进度控制 |
3.2.2 施工质量控制 |
3.2.3 投资费用控制 |
3.2.4 建设合同管理 |
3.2.5 环境保护监视 |
3.2.6 施工安全管理 |
3.3 高速公路监理原理研究 |
3.3.1 高速公路的监理目标 |
3.3.2 高速公路监理依据 |
3.3.3 高速公路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分析 |
3.4 高速公路施工监理要求分析 |
3.4.1 监理管理制度 |
3.4.2 项目进度质量监理 |
3.4.3 费用环境保护监理 |
3.4.4 合同执行验收监理 |
3.5 高速公路施工的监理精细化特色 |
3.5.1 五精 |
3.5.2 四细 |
3.5.3 三控 |
3.5.4 两管 |
3.5.5 一协调 |
3.6 高速公路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
3.6.1 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内涵 |
3.6.2 规范化管理技术的系统分析与构成 |
3.6.3 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框架模型及运行机制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高速公路精细化监理方法及其评价研究 |
4.1 高速公路精细化监理方法研究 |
4.1.1 高速公路项目监理方法研究 |
4.1.2 高速公路项目精细化监理方法研究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速公路监理评价模型构建 |
4.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评价体系 |
4.2.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衡桂高速公路项目精细化管理分析与控制 |
5.1 项目背景介绍 |
5.2 衡桂高速公路精细化监理实施细则 |
5.2.1 衡桂高速公路监理精细化之“五精” |
5.2.2 衡桂高速公路监理精细化之“四细” |
5.2.3 衡桂高速公路监理精细化之“三控” |
5.2.4 衡桂高速公路监理精细化之“两管” |
5.2.5 衡桂高速公路监理精细化之“一协调” |
5.3 衡桂高速公路精细化监理的评价 |
5.4. 衡桂高速公路精细化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路绿化工程发展现状 |
1.2.2 公路绿化工程计价与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灰色模糊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概述 |
2.1 公路绿化工程概述 |
2.1.1 公路绿化的概念 |
2.1.2 公路绿化的作用及特点 |
2.2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的必要性 |
2.2.1 公路绿化工程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2.2.2 公路绿化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
2.3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要求 |
2.4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步骤 |
2.5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子目基本组成 |
2.6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表现形式 |
2.6.1 实物消耗量形式 |
2.6.2 费用指标形式 |
2.7 现有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方法述评 |
2.7.1 综合扩大法 |
2.7.2 加权平均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 |
3.1 模糊数学 |
3.1.1 模糊数学概念 |
3.1.2 贴近度计算分析 |
3.2 灰色理论 |
3.2.1 灰色理论概述 |
3.2.2 灰色关联度计算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模型的构建 |
4.1 主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隶属度的确定 |
4.3 综合相似度指标的计算 |
4.3.1 模糊贴近度的计算 |
4.3.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4.3.3 综合相似度的计算 |
4.4 数据样本的选择 |
4.5 模糊关系系数的计算 |
4.6 估算指标的确定 |
4.7 模型精度的检验 |
4.8 灰色模糊理论在估算指标计算中的适用性及优越性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筛选 |
5.3 指标子目的划分 |
5.4 指标表现形式的选择 |
5.5 灰色模糊理论应用于估算指标计算的步骤 |
5.5.1 选取样本代表 |
5.5.2 建立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 |
5.5.3 确定各元素隶属度 |
5.5.4 确定综合相似度 |
5.5.5 选择数据样本 |
5.5.6 计算模糊关系系数 |
5.5.7 计算指标值 |
5.5.8 检验模型精度 |
5.6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文献综述 |
详细摘要 |
(9)湖南省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概述 |
2.1 区域高速公路基本特点 |
2.2 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概念 |
2.3 区域高速公路网规模指标介绍 |
2.3.1 里程指标 |
2.3.2 密度指标 |
2.4 区域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律分析 |
2.4.1 高速公路网建设规模的阶段不同性 |
2.4.2 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预先性 |
2.4.3 大趋势下的多阶段性 |
2.4.4 弹性系数的衰减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3.1 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分布 |
3.1.2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 |
3.1.3 土地资源及地理特征 |
3.1.4 国家政策 |
3.2 区域高速公路网规模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
3.2.1 区域高速公路网规模与其影响因素的有向连接图 |
3.2.2 区域高速公路网与其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的建立 |
3.2.3 区域高速公路网规模影响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3.3 区域高速公路网规模适应性分析 |
3.3.1 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
3.3.2 与交通区位相适应 |
3.3.3 与城市群分布、产业布局和资源状况相适应 |
3.3.4 与高速公路功能要求相适应 |
3.3.5 规模适应性评价方法简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方法 |
4.1 连通度法 |
4.2 类比法 |
4.3 国土系数法 |
4.4 三种方法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南省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 |
5.1 湖南省概况 |
5.2 两型社会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 |
5.2.1 集约节约用地 |
5.2.2 加强环境保护 |
5.3 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 |
5.3.1 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
5.3.2 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
5.3.3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发展预测 |
5.4 湖南省高速公路概况 |
5.4.1 湖南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
5.4.2 湖南省高速公路现状评价 |
5.5 湖南省高速公路发展形势 |
5.6 湖南省高速公路合理规模研究 |
5.6.1 合理规模预测 |
5.6.2 路网密度 |
5.6.3 路网连通度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长湘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 |
2.1.1 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2 工程项目管理 |
2.2.1 工程项目 |
2.2.2 工程项目管理 |
2.3 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
2.3.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
2.3.2 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
第3章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长湘高速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1 实行以业主为中心的三角管理模式 |
3.1.2 实施以工程监理制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制度 |
3.1.3 日益重视对工程项目费用的控制和监管 |
3.1.4 采取以进度计划为导向的项目进度控制手段 |
3.1.5 导入以工程质量和安全为中心的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
3.1.6 逐步推行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
3.2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 |
3.2.1 管理体制弊端导致管理效率偏低 |
3.2.2 工程质量与监理状况不容乐观 |
3.2.3 工程费用管理控制力度不够 |
3.2.4 工程施工组织不尽合理 |
3.2.5 工程安全与环保形式比较严峻 |
3.2.6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沟通不畅 |
3.2.7 绩效考评与激励举措不够健全 |
3.3 长湘高速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改进设计 |
4.1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
4.1.1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
4.1.2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
4.2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
4.2.1 勘察设计阶段 |
4.2.2 招标投标阶段 |
4.2.3 施工阶段 |
4.2.4 竣工验收阶段 |
4.3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费用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
4.3.1 编制精细的投资预算和限额设计 |
4.3.2 做好招投标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
4.3.3 严格控制材料管理与工程变更程序 |
4.3.4 规范工程计量支付和合同审核 |
4.4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进度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
4.4.1 制定精细化的工期目标体系 |
4.4.2 实施完备的工期保证计划 |
4.4.3 贯彻进度计划的精细化执行 |
4.4.4 合理协调进度计划 |
4.5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安全和环保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
4.5.1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
4.5.2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环保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
第5章 长湘高速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保障 |
5.1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意识 |
5.2 完善项目监理与运作监管机制 |
5.3 健全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 |
5.4 加强项目组织结构与组织协调 |
5.5 理顺项目信息沟通机制 |
5.6 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考评和激励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D]. 刘朝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湖南省土地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D]. 戴云哲.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5]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6]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公路铁路交通结构优化研究[D]. 杨秀英.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7]高速公路建设监理精细化工作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汤佑龙. 湖南大学, 2013(10)
- [8]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编制方法研究[D]. 谌旎偲. 长沙理工大学, 2013(S2)
- [9]湖南省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D]. 陈新发. 天津大学, 2012(08)
- [10]长湘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D]. 唐伟伦. 湖南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