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空冷塔论文-李本锋,黄晨希,杨春龙,刘忠秋,陈伟雄

间接空冷塔论文-李本锋,黄晨希,杨春龙,刘忠秋,陈伟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接空冷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间接空冷,双元网格,出口水温,换热量

间接空冷塔论文文献综述

李本锋,黄晨希,杨春龙,刘忠秋,陈伟雄[1](2019)在《基于双元网格法的间接空冷塔性能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2×600MW间接空冷机组为例,采用Fluent软件的双元网格法对间冷塔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间冷塔换热量迅速下降,环境温度每提高5℃,间冷塔换热量下降约250MW。因此,环境温度越高对间冷塔运行越不利。随着环境风速的升高,间冷塔换热量在1m/s~5m/s风速之间下降约1%(10MW),当风速增大到8m/s后,换热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25MW。因此,较大环境风速对间冷塔的运行不利。该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双单元网格耦合换热计算方法可以直接获得间接空冷塔两侧的换热性能,特别是循环水温度可以直接计算获得,减少了传统单侧计算带来的误差。(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孙杭骏[2](2019)在《优化间接空冷塔X柱施工缝》一文中研究指出保证间接空冷塔外观质量,并尽可能降低施工造价,有必要对间接空冷塔的关键部位X柱施工缝的进行优化。本文结合已施工完成的京能秦皇岛热电项目X柱施工方法进行间接空冷塔X柱施工缝技术分析总结,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X施工缝优化。(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7期)

苏群山,董新红,孙玉霖[3](2019)在《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间接空冷塔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间接空冷塔施工技术,阐述了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使用BIM深化设计模型,开展施工策划、施工监测、施工管控等关键工作。从而解决了180 m及更高钢结构间接空冷塔异型扭曲构件定位难,空间节点复杂,节点数量庞大,高空作业量大,精度要求高等施工难题。(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14期)

董恒一[4](2019)在《间接空冷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塔型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冷塔的塔型结构对塔内的流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现在主流的空冷塔塔型是双曲线形式,但随着空冷塔的体量增大,双曲线型塔施工复杂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新型结构形式的空冷塔逐渐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因此研究塔型对空冷塔流场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简化的空冷塔数值计算模型,对实验台模型空冷塔在无风工况条件下的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对比实际测试结果,用来来验证所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再将本文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应用在1:1足尺的风洞测试空冷塔中,计算结果表明该简化模型可以用于实际尺寸空冷塔的计算中。然后针对我国土默特右旗电厂的双曲线空冷塔,计算在无风设计工况下的流场流动特性以及换热情况。保证空冷塔高度以及底部散热器部分相同的条件下,改变空冷塔的塔型形式,将烟囱段改为圆柱筒加截锥筒的形式,这种塔称为圆柱-截锥塔。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双曲线型空冷塔的流场流动与换热特性为最优,在无风条件下由于自身结构形式产生的抽吸力比圆柱-截锥型塔都要大。在保证出口直径不改变时,当圆柱-截锥塔的圆柱筒高度与烟囱段总高度比为0.6时塔型的流动与换热最接近双曲线型空冷塔的效果。同时在柱筒高度比为0.6的条件下,再依次改变出口直径的大小,结果发现,出口直径的改变对整个空冷塔的空气质量流量变化影响较大,当出风口直径与入口直径之比为0.7时,空冷塔的流动特性最能够接近双曲线型空冷塔。综合比较圆柱-截锥型塔的计算结果,圆柱-截锥型塔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虽然不如双曲线型塔,但整体相差并不大,圆柱-截锥型塔的结构形式是可行的。在进行塔型设计时候,要注意圆柱筒高度段的比例以及出风口直径比值的选取,柱筒高度比控制在0.6左右,出风口直径比控制在0.7左右,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具体尺寸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段常智,高磊[5](2019)在《钢结构间接空冷塔主体施工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入,钢结构间接空冷塔的建设对电力行业、建筑行业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国内火电厂广泛采用混凝土塔,钢结构间接空冷塔的建造开创了国内先河,通过项目实际工程验证,其与混凝土塔相比较具有抗震性能好、建造成本低,施工周期短,高空作业人员少、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等诸多优势。以具体工程为例,针对钢结构间冷塔主体制作与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钢结构间接空冷塔主体制作与安装的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9年04期)

孔德满,袁益超[6](2019)在《烟塔合一间接空冷塔腐蚀环境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FD方法研究了环境风速和塔内烟囱高度对2×350 MW机组烟塔合一间接空冷塔烟气扩散情况和内壁面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空冷塔内外壁面喉部以上区域逐渐出现了烟气冲刷现象;空冷塔内外壁面SO_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小幅下降的规律,环境风速16 m/s时空冷塔内外壁面SO_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分别是环境风速4 m/s时的179和226倍;空冷塔运行时内壁面正压区域集中在空冷塔出口处;空冷塔内外壁面SO_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随着塔内烟囱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丁大益,马冬霞,王元清,朱伟亮,舒畅[7](2019)在《某电厂钢结构间接空冷塔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华电土右电厂钢结构间接空冷塔实际工程,对结构体系选择、荷载分析、抗震设计、装配式节点设计方法等进行研究,并通过风洞试验和风致响应分析优化了结构整体性能,通过围护系统子结构的可靠性试验研究解决了铝合金面板及其连接的耐久性问题。提出了针对电厂钢结构间接空冷塔的一种合理的结构体系,并解决了相关的连接构造问题,较好体现了钢结构空冷塔自重轻、抗震性能好、装配速度快及环保节能的特点,工程所采用的结构体系、设计方法及节点连接构造对于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6期)

姜平,赵保国,王珂,张海伟,印江[8](2019)在《电厂深度调峰状态下的间接空冷塔水温分布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缓解热电机组供热和供电的矛盾,国家出台了鼓励火电厂开展灵活性改造的若干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各自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出台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阶梯电价政策。热电机组受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冷却蒸汽流量的限制,机组在不做任何改造的情况下,维持低压缸进汽最小流量(最大供热工况下对应流量),实现深度调峰要求。低背压运行改造后,低压缸排汽流量大幅下降,研究间接空冷塔水温分布特性,制定较为合理的运行方式,既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同时对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05期)

王智,付静,张泽灏,郭良丹,焦庆雅[9](2019)在《600MW叁塔合一间接空冷塔塔内流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uent对600MW叁塔合一间接空冷塔进行了叁维模型计算,通过改变环境风速模拟研究了空冷塔内部流场流动情况。着重分析了不同风速下烟塔内部流动通风量变化特性和塔内气流流动形成的漩涡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风工况时,空冷塔内部流动稳定,无漩涡扰动,流动平稳。有环境风工况下,漩涡对称分布在脱硫塔两侧,在中速风下漩涡面积整体更大,漩涡的大小直接影响塔内气体流动;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漩涡位置也逐渐向背风侧移动,造成背风侧区域流动也更加紊乱,直接影响背风侧散热器换热效果;随着塔内气流上升,漩涡也在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辉[10](2019)在《基于刚性地基模型下的超大型间接空冷塔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火力发电厂的间接空冷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间接空冷塔结构属于大口径薄壁结构,刚性地基模型下的基本振型及低阶振型属于局部振型,局部振型分布非常密集且数量很多,整体振型出现较晚且振型分散。(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间接空冷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保证间接空冷塔外观质量,并尽可能降低施工造价,有必要对间接空冷塔的关键部位X柱施工缝的进行优化。本文结合已施工完成的京能秦皇岛热电项目X柱施工方法进行间接空冷塔X柱施工缝技术分析总结,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X施工缝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接空冷塔论文参考文献

[1].李本锋,黄晨希,杨春龙,刘忠秋,陈伟雄.基于双元网格法的间接空冷塔性能数值模拟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9

[2].孙杭骏.优化间接空冷塔X柱施工缝[J].居舍.2019

[3].苏群山,董新红,孙玉霖.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间接空冷塔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

[4].董恒一.间接空冷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塔型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段常智,高磊.钢结构间接空冷塔主体施工关键技术[J].钢结构.2019

[6].孔德满,袁益超.烟塔合一间接空冷塔腐蚀环境的数值模拟[J].广州化学.2019

[7].丁大益,马冬霞,王元清,朱伟亮,舒畅.某电厂钢结构间接空冷塔应用技术研究[J].建筑结构.2019

[8].姜平,赵保国,王珂,张海伟,印江.电厂深度调峰状态下的间接空冷塔水温分布特性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9].王智,付静,张泽灏,郭良丹,焦庆雅.600MW叁塔合一间接空冷塔塔内流场特性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9

[10].李辉.基于刚性地基模型下的超大型间接空冷塔动力特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9

标签:;  ;  ;  ;  

间接空冷塔论文-李本锋,黄晨希,杨春龙,刘忠秋,陈伟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