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带论文-石媛嫄,杨官品,廖梅杰,刘永健,尚书

长海带论文-石媛嫄,杨官品,廖梅杰,刘永健,尚书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海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带,长海带,微卫星DNA标记,遗传多样性

长海带论文文献综述

石媛嫄,杨官品,廖梅杰,刘永健,尚书[1](2008)在《海带和长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微卫星DNA多态性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促进海带配子体克隆资源的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途径,进行海带良种和杂交海带培育,开发了18个海带微卫星DNA标记,并用这些标记分析了海带和长海带配子体克隆的遗传多样性。这些标记相互独立,至少在1个物种中呈多态性。在36份海带配子体中,这些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量从2~7个不等,揭示的基因多样性在0.21(H144)和0.75(H120)之间,揭示的香农氏信息指数在0.37(H144)和1.55(H120)之间。长海带和海带的平均等位基因数(1.5/3.3),平均基因多样性(0.12/0.45)和平均香农氏信息指数(0.20/0.81)显着不同。根据总样本确定的前2个最丰富等位基因中,绝大多数的频率在长海带和海带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长海带和海带之间在基因多样性和香农氏信息指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上的平均遗传分化分别达35.6%和36.9%。(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尚书,石媛媛,杨官品[2](2007)在《我国引种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长海带(L.longissima)配子体克隆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RAPD技术,对引种我国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长海带(L.longissima)的22个配子体克隆进行分析。筛选的19条随机引物共获得252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多态性位点228个,占90.5%。配子体克隆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长海带和海带的遗传多样性都比较高,两者之间的遗传分化较为明显,且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长海带和海带雄配子体克隆的遗传变异程度均低于雌配子体克隆。另外,两个种的雌、雄配子体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且长海带雌、雄配子体之间的遗传分化大于海带配子体。(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07年S1期)

李玉晖,刘吉东,王秀良,段德麟[3](2007)在《利用“双向拟测交”策略和AFLP标记构建长海带和真海带的遗传连锁图》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双向拟测交"策略,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分别构建了两种海带的中等密度遗传连锁图谱。作图群体由随机取样的60个长海带(L.longissima)×真海带(L.japonica)杂交 F_1代个体组成:AFLP 扩增所用引物为20对选择性引物组合。由60 个个体所统计的333个多态性位点中,亲本间呈多态性且在子代中1:1分离的位点为173个, 这些位点对应于单个亲本中的杂合位点:另有58个位点在两亲本中都有且在子代中呈3:1 分离。呈1:1分离的173个位点中,79个位点被用于构建了父本的14个连锁群(648.6cM), 另外72个位点被用于构建了母本的14个连锁群(601.9cM).两亲本遗传连锁图谱平均位点间隔分别为8.2和8.4cM。利用两亲本中都有且在子代中呈3:1分离的 AFLP 位点进行了遗传连锁图谱的同源性检测,推断出一个同源连锁群。这些遗传连锁数据将为海带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连锁定位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8-01)

周志刚,史西志,胡远皆,孙育平[4](2003)在《中国海区不同养殖品系海带与长海带之间的遗传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海区海带(Laminariajaponica)不同栽培品系(种)及长海带(L.longissima)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进行12个酶系统的同工酶检测,获得了31个基因位点,酶谱分析结果说明,来自同一株海带的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860"品系可能因杂合度大,导致该品系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对它们相应的亲本孢子体进行RAPD分析,30个随机引物共得到185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6个,占41%。利用UPGMA对同工酶及RAPD所得到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海区养殖海带的不同品系或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大,而"烟杂1号"与长海带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基于同工酶和RAPD图谱的结果推测,"烟杂1号"是一个新的杂交种,其母本可能是"荣杂1号",而父本可能是长海带。(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03年06期)

张全胜,曲善村,解建祖,刘佳冰,崔丰杰[5](2000)在《芝罘湾养殖日本长海带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日本长海带在烟台市芝罘湾养殖试验情况。日本长海带与烟台市养殖品种和野生品种的外部形态不同,且生长速度快、生长期长、成熟晚。试养证明可以在芝罘湾养殖。在海带育种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齐鲁渔业》期刊2000年01期)

张泽宇,范春江,曹淑青,由学策[6](1999)在《长海带海区暂养与栽培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长海带幼苗暂养及海区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结果。10 月上旬出库20 c m 左右的长海带幼苗经过1 个月的海区暂养长度可达30 c m 以上。在水温19 ~15 ℃范围内, 幼苗出库暂养的时间越早, 其生长速度越快, 暂养所需时间越短。11 月上旬分苗的长海带幼苗经过在大连海区6 个月的栽培生长成为长102 m , 宽40 cm 的成藻, 显示出藻体大、生长速度快、适温范围广、晚熟等优良性状。长海带最适栽培深度为15 m , 最适栽培株距为15 c m 。在11 月1 日~12 月10 日期间分苗时间越早, 其产量越高。(本文来源于《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张泽宇,范春江,曹淑青,由学策[7](1998)在《长海带的室内培养与育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长海带配子体、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配子体采苗、孢子采苗及育苗的研究结果。在10~20℃,1000~4000lx的温度和照度范围内,长海带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条件是15℃,3000lx。温度是影响长海带配子体成熟的主要因子,在10℃下配子体的成熟率最高。在15℃、3000lx和10℃、4000lx条件下长海带幼孢子体生长速度最快。采用配子体采苗和孢子采苗两种方式进行长海带人工育苗试验,培育出长度为05~20cm的长海带幼苗250万株。(本文来源于《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崔铁军,邓会山,张泽宇,黄晓芳[8](1993)在《长海带等5种日本产海带基本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导5种从日本引种的海带及一种当地养殖海带藻体基本化学成分及过氧化氢酶活力。结果表明:不同种海带的基本化学成分含量不同;同一种海带在不同月份其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与生长在日本的藻体对比表明:这些日本海带于大连养殖后,藻体的基本化学成分和日本生长的基本相同,可以在我国北方推广。(本文来源于《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4期)

长海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RAPD技术,对引种我国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长海带(L.longissima)的22个配子体克隆进行分析。筛选的19条随机引物共获得252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多态性位点228个,占90.5%。配子体克隆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长海带和海带的遗传多样性都比较高,两者之间的遗传分化较为明显,且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长海带和海带雄配子体克隆的遗传变异程度均低于雌配子体克隆。另外,两个种的雌、雄配子体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且长海带雌、雄配子体之间的遗传分化大于海带配子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海带论文参考文献

[1].石媛嫄,杨官品,廖梅杰,刘永健,尚书.海带和长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微卫星DNA多态性比较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尚书,石媛媛,杨官品.我国引种海带(Laminariajaponica)和长海带(L.longissima)配子体克隆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07

[3].李玉晖,刘吉东,王秀良,段德麟.利用“双向拟测交”策略和AFLP标记构建长海带和真海带的遗传连锁图[C].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7

[4].周志刚,史西志,胡远皆,孙育平.中国海区不同养殖品系海带与长海带之间的遗传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03

[5].张全胜,曲善村,解建祖,刘佳冰,崔丰杰.芝罘湾养殖日本长海带试验[J].齐鲁渔业.2000

[6].张泽宇,范春江,曹淑青,由学策.长海带海区暂养与栽培技术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

[7].张泽宇,范春江,曹淑青,由学策.长海带的室内培养与育苗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8

[8].崔铁军,邓会山,张泽宇,黄晓芳.长海带等5种日本产海带基本化学成分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3

标签:;  ;  ;  ;  

长海带论文-石媛嫄,杨官品,廖梅杰,刘永健,尚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