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微内窥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脊柱滑脱,显微内窥镜手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
显微内窥镜论文文献综述
李树文,王宇鹏,杜志才,杨铁翼,吴一民[1](2019)在《改良显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改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本科行显微内窥镜下椎间融合患者129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59例采用经典入路,70例采用改良入路。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经典入路组术中2例出现硬脊膜撕裂,经头低脚高位1周左右愈合;2例神经根损伤术后出现一过性腓骨长短肌肌力下降,经对症神经营养治疗2~4周左右恢复正常,1例切口延期愈合,总并发症发生率11.86%。改良入路组出现1例一过性腓骨长短肌肌力下降,经对症神经营养治疗2周左右恢复正常,总并发症发生率1.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显着优于经典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24~48个月,平均(30.50±15.25)个月。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显着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着增加(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两组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两组融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129例患者均末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或断裂。[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改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张伟,胡豇,万仑,唐六一,林书[2](2019)在《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疼痛程度,采用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随访12~36(21±3)个月。手术时间50~150(70±15)min,术中出血量50~400(60±5)mL,住院时间3~7(4±1)d。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由术前(5.7±1.4)分改善至(1.8±1.7)分,腿痛VAS评分由术前(7.2±2.3)分改善至(1.7±0.9)分;JOA评分由术前(11.0±2.8)分改善至(23.0±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疗效优23例(57.5%),良12例(30.0%),可5例(12.5%),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可获得椎管的完全减压,缓解症状,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脊柱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姜岩[3](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的疗效及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RP、IL-6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7%,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5.87%(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4.76%,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7.46%(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的疗效显着,且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22期)
董健文,杨阳,陈子豪,郁明珠,刘斌[4](2019)在《显微内窥镜辅助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研究显微内窥镜辅助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所用的手术工作通道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28例采用显微内窥镜辅助MIS-TLIF,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Wiltse入路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疾病类型、病变节段、需要双侧减压者、术前腰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年采用Bridwell分级标准判断手术节段椎间融合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显着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2,P=0.420)。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3年,平均7.9年。研究组并发症包括手术部位血肿压迫、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短期谵妄状态各1例,对照组并发症包括硬脊膜破裂与脑脊液漏、尿路感染、肺炎各1例与短期谵妄状态2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6,P=0.580)。术后2年采用Bridwell标准判断椎间融合情况,研究组和对照组融合率分别为92.9%、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687)。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1),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研究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6.4%、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5,P=0.486)。结论显微内窥镜辅助MIS-TLIF与传统Wiltse入路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相似,前者具有减压融合视野更加清晰、术中出血量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减少、便于临床教学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徐其岭,闫莉[5](2019)在《内窥镜辅助下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下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60例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显微镜组及内窥镜组。内窥镜组采用内窥镜辅助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显微镜组采用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出院时疗效情况、术后6个月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窥镜组治疗有效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内窥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内窥镜辅助下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朋涛,杨西斌,周伟,屈亚威,欧阳航空[6](2019)在《双模切换显微内窥镜成像系统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进行手术导航、肿瘤边界识别、在体显微病理诊断等,设计了一种双模切换显微内窥镜成像系统,采用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分子探针,高亮度蓝光LED光源作为荧光激发光源,通过切换内窥成像探头,实现了两个模态下的成像:宽场白光内窥成像模式下进行手术导航,荧光分子成像进行病变肿瘤边界识别;显微内窥成像模式下,进行在体显微病理分析,确定肿瘤良恶性及其种类。本文研究了双模切换显微内窥镜成像系统的光学特性,搭建系统并测试了相关的性能指标,展示了该系统在小鼠肝脏多模式内窥成像下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宽场内窥成像可以实现组织颜色和边界特征识别,显微内镜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分辨率达4.4μm的组织显微成像,能够满足在体肿瘤实时手术导航和显微病理诊断的临床需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侯信合,覃广业,杨珍,钟家云[7](2018)在《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接受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的13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意愿进行分组:单纯MED组(A组,n=30),MED纤维环缝合组(B组,n=36),MED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组(C组,n=31),MED纤维环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组(D组,n=35)。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利用腰椎MRI T2加权像评价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结果各组手术前腰痛、下肢痛VAS及ODI评分比较相差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1年患者的随访,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随访时,各组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肢痛VAS和ODI评分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SD-t检验做多重比较结果:D组>C组>A组=B组。术后1年随访时,各组腰腿痛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随访时,各组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比较差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椎间盘退变分级比较无明显变化,而C组和D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分级改善,D组优于C组。结论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椎间盘退变。(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97期)
马良,苏来曼·热合曼,何传宇[8](2018)在《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分析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2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后,优125例,占51.02%;良91例,占37.14%,可29例,占11.84%,差0例,占0%,总优良率为88.16%。同时,2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行行显微内窥镜摘除术后,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发生概率为0.41%;硬脊膜损伤2例,发生概率为0.82%;肌力明显下降2例,发生概率为0.82%,马尾神经不完全损伤1例,发生概率为0.41%,术区疑似感染3例,发生概率为1.22%。结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并发症的因素有很多,针对这些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包括熟练掌握止血技巧、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是控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具有比较显着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77期)
吴鹏飞,李亚伟,王冰,吕国华,戴瑜亮[9](2018)在《经皮完全内窥镜与显微内窥镜下后路颈椎间孔切开减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分析经皮完全内窥镜(full-endoscopic,FE)与显微内窥镜(microendoscopic,MI)下后路颈椎间孔切开减压术(posterior cervical foraminotomy,PC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10月通过FE-PCF或MI-PCF治疗椎间盘侧方突出或椎间孔狭窄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将相关文献报道的并发症分类汇总。采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发生率作为效应量指标,并计算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最终纳入28篇文献,共2060例患者;其中FE组410例,MI组1650例。FE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5.7%(CI:3.4%~9.5%),MI组为3.5%(CI:2.7%~4.6%),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100);而并发症的构成比例则明显不同,FE组以短暂性神经根麻痹为主(15/19,78.9%),MI组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硬脊膜撕裂(20/48,41.7%)、短暂性神经根麻痹(11/48,22.9%)和浅表伤口感染(5/48,10.4%)。其中,短暂性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在FE组为4.4%(CI:2.8%~7.1%),显着高于MI组1.6%(CI:1.0%~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硬脊膜撕裂发生率在FE组为1.6%(CI:0.7%~3.8%),MI组为1.8%(CI:1.2%~2.7%),无统计学差异(P=0.784)。结论:FE-PCF与MI-PC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相对安全,二者间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基本一致。然而,FE-PCF术后易出现短暂性神经根麻痹,值得广大临床医师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刘少峥,孙建华[10](2018)在《显微内窥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应用MED(观察组,70例)和传统椎板切除手术(对照组,60例)治疗的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患者功能障碍)、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以及两种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MED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椎板切除术(P<0.05)。结论:MED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显微内窥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疼痛程度,采用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随访12~36(21±3)个月。手术时间50~150(70±15)min,术中出血量50~400(60±5)mL,住院时间3~7(4±1)d。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由术前(5.7±1.4)分改善至(1.8±1.7)分,腿痛VAS评分由术前(7.2±2.3)分改善至(1.7±0.9)分;JOA评分由术前(11.0±2.8)分改善至(23.0±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疗效优23例(57.5%),良12例(30.0%),可5例(12.5%),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可获得椎管的完全减压,缓解症状,疗效确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微内窥镜论文参考文献
[1].李树文,王宇鹏,杜志才,杨铁翼,吴一民.改良显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2].张伟,胡豇,万仑,唐六一,林书.经皮显微内窥镜下责任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J].脊柱外科杂志.2019
[3].姜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的疗效及预后[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4].董健文,杨阳,陈子豪,郁明珠,刘斌.显微内窥镜辅助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5].徐其岭,闫莉.内窥镜辅助下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19
[6].张朋涛,杨西斌,周伟,屈亚威,欧阳航空.双模切换显微内窥镜成像系统设计及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9
[7].侯信合,覃广业,杨珍,钟家云.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8].马良,苏来曼·热合曼,何传宇.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9].吴鹏飞,李亚伟,王冰,吕国华,戴瑜亮.经皮完全内窥镜与显微内窥镜下后路颈椎间孔切开减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Meta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
[10].刘少峥,孙建华.显微内窥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标签:脊柱滑脱; 显微内窥镜手术;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