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SONY甘为豚鼠(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孙宁[2](2021)在《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文中指出目的哮病是一种以突然发作、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间发出哮鸣音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参照其辨证论治。这其中部分支气管哮喘极为顽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约5%会发展为难治性哮喘,尤其是激素依赖性哮喘(steroid dependent asthma,SDA),需要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才能控制。现代医学对SDA的治疗措施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撤药与治疗的矛盾,临床多应用中医中药进行干预。然针对其中医证候类型划分、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始终无法得到统一,尚无证候学与治疗学相结合的规范化治疗指南或共识出现,严重困扰着众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崔红生教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经验。并重点分析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治疗SDA的分子机制。最后围绕SDA的中医中药应用过程中尚未达共识的证型、遣方用药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德尔菲法的调查问卷初探,详细地进行了专家访谈,拟定了关于SDA中医药诊治的量表,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方法1.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为计算载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通过统计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经崔红生教授诊治哮病的医案,筛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后纳入病历,通过中国科学院研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录入审核数据,最后利用平台软件以及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的用药经验。2.对崔红生教授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进行分子机制研究,分别通过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加减乌梅丸中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蛋白和人类激素依赖型哮喘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3.根据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构建SDA治疗量表初稿,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治疗量表各级指标,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结果1.研究纳入病历2011例/次,共计有效处方1040张。纳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05,年龄区间8~99岁。医案中处方用药涉及273味,药物四气以寒、凉为主(共占50.52%),其中寒性药使用最多(占45.92%),其次为温性药、平性药;药物五味以以甘、苦、辛为主(共占87.69%);药物归经以归肺、胃、脾为主(共占57.86%)。医案涉及高频用药补虚药使用最多(占总用药比22.86%),其次为止咳平喘药(占总用药比16.37%)。根据统计结果及组方规律,通过频数及置信度统计得出常见药物组合:麦冬-芦根、芦根-黄芩、炙甘草-枇杷叶、麦冬-黄芩、乌梅-白芍。通过基于网络的关联性分析得出纳入医案中运用的核心方药为:乌梅、白芍、黄芩、紫苏子、金银花、麦冬、芦根、薏苡仁、杏仁、生石膏、桃仁、枇杷叶、桑白皮、桔梗、炙甘草、菊花、防风、桑叶、法半夏、蝉蜕、浙贝母。多项结果均显示治疗中多与吾师的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有密切关系。2.经过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等多个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在转录因子AP-1(Transcription factor 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细胞肿瘤抗原 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核心基因表达上参与加减乌梅丸方的治疗。KEGG富集分析所涉及的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信号通路(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cAMP 信号通路(cAMP signaling pathway)、Jak-STAT 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等。3.建立了 2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234项三级指标的激素依赖型哮喘治疗量表初稿。结论1.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主要通过祛邪扶正、调补阴阳的治法,提出从肝论治,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应用频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用药经验。2.加减乌梅丸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作用机制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对激SDA起到治疗作用。3.通过德尔菲专家访谈法,分析、整合出适合SDA的治疗量表初稿,对未来指南的拟定提供了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
牛逸群[3](2020)在《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进行全面数据挖掘,系统分析用药规律,探究处方中的药物特性、高频药物、药物间关系等,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及经验。建立核心处方药物成分、作用靶点和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点的网络关系,探索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核心处方的关键化合物、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一:采集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病历资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次统计法,得出处方中药的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得出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得到新处方。研究二:在数据库中查询核心处方药物成分和作用靶点,与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标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疾病靶标网络图,经过拓扑性质分析得到初步核心药物、化合物、靶点,随后将核心靶点导入STRING构建PPI网络,得到更为有效的关注基因,随后利用CLUEGO和DAVID对有效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得到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关键靶点和作用通路。结果:研究一:本研究纳入病例59人,处方252个。处方药物分四气析结果为温性药物出现频率最高,寒性其次,五味以辛、苦、甘为主,三者比重相当;药物归经主要脏腑为肺、脾、胃、肝;药物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6名为:甘草、紫苏、款冬花、黄芩、紫苏子、炙麻黄;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50(即支持度=60%),置信度设置为0.9,得到常用药物组合31个,在剔除含有甘草的关联规则后,出现频度最高的3个药物模式为:紫苏子-紫苏、紫苏-款冬、紫苏-蝉蜕;结合上述药物用量频次分析,得到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炙麻黄10g、款冬花15g、紫苏子15g、紫苏15g、紫菀15g、蝉蜕8g、黄芩15g、牛蒡子10g、茯苓15g、甘草3g;使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方法,相关度为8以及惩罚度为2的约束条件,得到疗支气管哮喘新处方:1.炙麻黄、鱼腥草、紫菀、山药、地龙。2.桔梗、石斛、玄参、炒白术、淫羊藿。3.白茅根、橘红、柴胡、补骨脂。4.防风、玄参、柴胡、炙麻黄、紫菀、地龙。5.橘红、牛蒡子、补骨脂、当归、淫羊藿。6.五味子、山茱萸、当归、辛夷、太子参、淫羊藿、牛蒡子。研究二:基于研究一的处方分析结论,提取炙麻黄、款冬花、紫苏、紫苏子、紫菀5味中药用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在经过中药系统药理学研究平台(TCMSP)查询,设置OB≥30%及DL≥0.18的筛选机制,得到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共91种,其中麻黄23种,款冬花22种,紫苏14种,紫苏子16种,紫菀19种;成分对应靶点785个,其中麻黄210个、款冬花166个、紫苏99个、紫苏子126个、紫菀184个;将支气管哮喘病名经Pubmed平台规范化后,在DisGeNET、GeneCards、TTD平台进行靶点查询,三库取并集,得到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451个;将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核心靶点53个;使用Cytoscpae 3.7.2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的网络可视化模型并进行拓扑性质分析,得到核心最中药为麻黄,排名前3的核心化合物为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为HSP90AB1、PIK3CG、BCL2L1;将核心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得到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为CXCL8、VEGFA、MAPK1。通过ClueGO得到关注基因的富集基因功能分析,主要分为12大组,包含141个具体功能;使用DAVID工具对关注基因进行pathway分析,得出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雌激素信号途径)、Cholinergic synapse(胆碱能突触)和 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是较为关键的通路,其中雌激素信号途径最为重要,而该通路过程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含有10个关注基因,是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预测重要通路之一。结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思路在继承晁恩祥教授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哮病“风”与“痰”两方面的病因、肺失宣肃与气道痉挛的病机,病位上肺嗌喘痉共治、肺脾子母同调,依据病性用药上寒热并重,辛苦合施,使肺之气机宣降得宜,宣发不至太过耗伤肺气,降气不抑升发祛痰,肺复宣肃,气顺挛解,具有个人的独到特色。在网络药理方面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基因靶点CXCL8、VEGFA、MAPK1;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 way(雌激素信号途径)、Cholinergic synapse(胆碱能突触)和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较为关键,且雌激素信号途径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过程(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有着极大的相关性,有理由推测以上数据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化合物、基因靶点、信号通路。
李淑妃[4](2018)在《浙江省感染性腹泻患者来源的气单胞菌流行特征、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腹泻是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大多由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造成。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是感染性腹泻负担较高的国家之一。2017年,我国共报告感染性腹泻发病1471990例,其中丙类传染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发病1284644例,远超过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病例,可见对其他病原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国内临床实验室对腹泻病原菌的检测主要为霍乱弧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等甲乙类传染病病原,却忽略了对其他病原的检测。气单胞菌(Aeromonas)是一类兼性厌氧、无芽孢、氧化酶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在自然界生态环境中广泛存在,尤其是水环境中。1961年人类首次从粪便当中分离到气单胞菌,此后普遍被视为引起腹泻的肠道致病菌。因临床上对气单胞菌缺乏重视,目前国内关于气单胞菌流行、毒力特征和耐药情况的资料较为缺乏。浙江省地处沿海,有较长的海岸线和丰沛的水资源,夏季温暖湿润的气候极有利于气单胞菌的生长,增加了感染的潜在风险。本研究收集了 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5家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阐明气单胞菌的流行现状,为临床上科学地开展气单胞菌的常规检测提供依据;通过毒力基因的检测明确气单胞菌的毒力特征,为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药敏试验获得腹泻患者气单胞菌的耐药谱,为临床气单胞菌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从我国浙江地区5家合作医院收集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用常规微生物检验程序结合MALDI-TOF质谱鉴定对粪便标本中常见肠道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用PCR方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分别对分离的气单胞菌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气单胞菌相关性腹泻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1.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纳入符合急性腹泻定义的病例25853例。检出率居前三位的细菌性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3.02%)、副溶血弧菌(7.05%)和气单胞菌(5.10%)。2.在8747例进行了气单胞菌的培养及鉴定的病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以60岁以上老年人群最高,为6.70%;不同季节的检出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夏季(6-8月)最高,为6.02%。3.粪便中仅分离到气单胞菌的腹泻病例占67.66%,在临床上可出现腹痛(58.3%),呕吐(19.3%)和发热(12.9%)的症状。粪便主要为烂糊便(45.83%),其次为水样便(29.69%)。分离到气单胞菌混合其他病原的病例占32.34%,主要合并致泻性大肠埃希菌(40例,11.98%)、副溶血弧菌(27例,8.08%)和类志贺邻单胞菌(16例,4.79%)。4.636例气单胞菌阳性患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688株气单胞菌,其中587例仅分离到一种气单胞菌,46例分离到两种气单胞菌,3例分离到三种气单胞菌。587株单一分离的气单胞菌包括9个菌种,其中以维氏气单胞菌(194株,28.20%)和豚鼠气单胞菌(182株,26.45%)为主。5.688株气单胞菌中,97.5%的气单胞菌携带至少一种毒力基因。gcaT、fla、alt、acg、ela、act和lip在气单胞菌中的检出率较高(>37%);aexT、lafA、tapA、ompAII、ahp和aaopH在气单胞菌中的检出率较低(<8%);多数毒力基因在嗜水、豚鼠和维氏三种气单胞菌中的检出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6.气单胞菌对除外头孢西丁(63.37%)、四环素(61.63%)和亚胺培南(60.47%)的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于79%;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27%以下;而对作为腹泻治疗一线药物的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85%)、中介敏感性(<10%)和耐药性(<5%)均较理想。气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嗜水、豚鼠和维氏气单胞菌这三个菌种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气单胞菌检出率位列细菌性病原的第三位,建议将气单胞菌纳入夏秋季节腹泻病原常规检测。2.气单胞菌不同菌种的毒力基因携带和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需区别对待。3.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
万颖[5](2016)在《杭州地区不同来源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分布与耐药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气单胞菌(Aeromona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在水环境中,能够感染鱼类、鸟类、昆虫及哺乳动物等多种动物,可导致人类肠道内感染与肠道外感染。它是我国夏季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且该菌作为一种水源性和食源性致病菌广泛流行并常引起疫情暴发,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气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世界多个地区均有报道,但在国内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对于浙江地区肠道内、肠道外及鱼贝类感染的气单胞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情况的了解甚少,本研究对2011年7月-2013年6月期间分离的肠道内、肠道外、鱼贝类的气单胞菌进行19个毒力基因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来源菌株进行分组比较,对毒力毒力基因与耐药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便为临床控制和治疗气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为气单胞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9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及急诊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2011-2013年间本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肠道以外部位感染患者的引流液、胸腹水、胆汁、痰液等住院患者的标本;2011-2013年间海鲜农贸市场购买零售贝类(扇贝、花蛤、蛏子等)标本,并对各标本进行气单胞菌的分离,采用何种方法鉴定?鉴定及菌株保存。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检测,采用PCR进行菌株的19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并对肠道内、肠道外、鱼贝类感染感染气单胞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毒力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1.本研究共从腹泻患者分离到73株气单胞菌,从肠道外感染者分离到77株,从贝类的标本共分离到79株。生化表型分类显示肠道内气单胞菌以豚鼠气单胞菌(37株,50.6%)为主,其次为嗜水气单胞菌(28.8%)和温和气单胞菌(17.8%);而肠道外气单胞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38株,49.3%)、豚鼠气单胞菌(33.8%);环境来源气单胞菌中温和气单胞菌占56.9%、杀鲑气单胞菌占36.7%;2.肠道内气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的毒力基因为fla基因(63株,86.3%),其次为gcat基因(60 株,82.2%),Exu 基因(50 株,68.5%),lip 基因(35 株,47.9%),ahyB基因(35株,47.9%),检出率较低的基因为aerA基因(5株,6.8%),aexT基因(6 株,8.2%),ascv2 基因(7 株,9.6%),ascV 基因(8 株,11.0%),没有检测到tapA基因;3.肠道外气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的毒力基因为gcat基因(70株,90.9%),其次为fla 基因(60 株,77.9%),lip 基因(60 株,77.9%),Exu 基因(55 株,71.4%),ahyB 基因(43 株,55.8%),eprCAL 基因(43 株,55.8%),hlyA 基因(39 株,50.6%),检出率较低的基因为tapA基因(8株,10.4%),ascv2基因(8株,10.4%),aexT 基因(8 株,10.4%),ascV 基因(10 株,13.0%);4.鱼贝类气单胞菌气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的毒力基因为gcat基因(70株,88.6%),其次为 fla 基因(53 株,67.1%),alt 基因(47 株,59.5%),lip 基因(41 株,51.9%),ahyB基因(39株,49.4%)检出率较低的基因为aerA基因(4株,5.1%),ascV基因(7株,8.9%%),没有检测到tapA基因;5.act基因、ascF-G基因、ascV基因、gcat基因、ahyB基因、aopP基因在肠道内、肠道外及鱼贝类气单胞菌中的检出率没有显着性差别;而aerA基因、hlyA基因、lip基因在肠道外来源气单胞菌株中的检出率显着高于肠道内及鱼贝类感染气单胞菌;ascv2基因和aexT基因在鱼贝类感染气单胞菌株中的检出率显着高于肠道内与肠道外来源气单胞菌株中的检出率;6.肠道内来源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41%和86.30%,而对哌拉西林-它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为9.59%。对头孢唑啉(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达76.71%,而对头孢呋辛(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三代头孢菌素)及头孢吡肟(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低于或等于9.5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5.07%,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22%。对头孢西丁(54.79%)和四环素(42.47%)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7.肠道外来源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7.40%和96.10%,而对哌拉西林-它唑巴坦的耐药率为31.17%。对头孢唑啉(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达88.31%,而对头孢呋辛(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也高达41.56%,且明显高于肠道内来源气单胞菌的耐药率;肠道外来源气单胞菌对头孢噻肟(35.06%)、头孢曲松(35.06%)、头孢他啶(28.57%)(三代头孢菌素)及头孢吡肟(18.18%)(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也均较高,对其他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且明显高于肠道内来源气单胞菌的耐药率;8.环境来源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7.09%和69.62%,而对哌拉西林-它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为2.53%。对头孢唑啉(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达60.76%,而对头孢呋辛(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三代头孢菌素)及头孢吡肟(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低于或等于7.59%。除对阿米卡星(24.05%)、头孢西丁(18.99%)和四环素(16.46%)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9.肠道内、肠道外与、鱼贝类感染的气单胞菌对青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均具有很高的耐药率(>60.76%);肠道外感染气单胞菌对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41.56%)、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35.06%)、头孢曲松(35.06%)、头孢他啶(28.57%))、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18.18%))、环丙沙星对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则明显高于肠道内感染的菌株及鱼贝类感染菌株;环境来源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显着高于肠道内及肠道外感染菌株;10.ahyB、lip、Exu、eprCAL、fla等基因的阳性菌株对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毒力阴性菌株的耐药率;而laf、aexT、ascF-G等基因的阳性菌株对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毒力阴性菌株的耐药率。结论:1.本地区肠道气单胞菌主要为豚鼠气单胞菌,而肠道外气单胞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环境来源气单胞菌以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为主;2.gact、act、fla、ahyB基因在不同来源气单胞菌中普遍广泛存在;aerA、hlyA、lip基因在肠道外感染气单胞菌株相对较高,ascv2和aexT基因在鱼贝类感染菌株相对较高;3.对于青霉素类及一代头孢菌素,不同来源气单胞菌均普遍耐药;肠道外感染气单胞菌对二三四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对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鱼贝类感染的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高;4.ahyB、lip、Exu、eprCAL、fla基因对二三代头抱菌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可能有促进作用;而laf、aexT、ascF-G基因对二、三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可能有抑制作用。
何秋丽[6](2015)在《气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浙江地区临床及环境来源的气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状,筛查人体肠道外分离气单胞菌的耐药基因,并研究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气单胞菌感染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4年12月浙江地区急性腹泻患者来源气单胞菌(肠道内组)、同期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肠道外分离气单胞菌(肠道外组)及2013年6月~2014年12月环境来源气单胞菌(环境组),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所有菌株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肠道外气单胞菌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gyrB、parC、parE、qnrA、 qnrB、qnrS、aac(6’)-Ib-cr和qepA进行扩增筛查,基因序列比对分析gyrA、gyrB、 parC、parE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肠道外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关联性。结果:1.共收集到肠道内气单胞菌303株,最多的为豚鼠气单胞菌,占37.3%;肠道外气单胞菌共118株,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占55.9%;环境气单胞菌共79株,以温和气单胞菌为主,占58.2%。三组间菌种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所有气单胞菌对所测抗生素耐药性最高的均依次为氨苄西林一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唑啉。其中肠道内气单胞菌对上述三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94.1%,92.1%和58.7%;肠道外气单胞菌分别为95.8%,95.8%和83.1%;环境气单胞菌分别为68.4%、64.6%和38.0%。所有气单胞菌对二三代头孢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较敏感。除氨苄西林一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外,肠道内外气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另外对肠道外气单胞菌加测萘啶酸,耐药率高达66.1%。3.118株肠道外气单胞菌qnrS基因阳性率16.1%,aac(6’)-Ib-cr基因阳性率19.5%。同时存在qnrS基因和aac(6’)-Ib-cr基因的气单胞菌有9株,占7.6%。未检测出qnrA、qnrB和qepA基因。共39株(33.1%)检测到gyrA基因,82株(69.5%)检测到gryB基因,52株(44.1%)检测到parC基因,未检测出parE基因。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内的有82、83和86三处氨基酸位点突变,以Ser83→Ile为主。parCC基因QRDRs内有78和80氨基酸位点的改变。未检测出gyrrB基因QRDRs内的突变。结论:1.肠道内、肠道外和环境分离的气单胞菌在菌种分布上存在差异。2.气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对二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表现敏感。肠道外气单胞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肠道内和环境组均有明显增加。3. gyrA基因是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主要靶位基因,其Ser83→Ile突变频率最高,parC基因是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第二靶位基因,主要为第80位氨基酸突变。4.同时存在gyrA-parC基因双突变的菌株耐药性较单突变菌株耐药性强。aac(6’)-Ib-cr基因和qnrS基因介导低水平耐药,但与靶位基因突变共存时对菌株耐药水平有促进作用。5.分析菌株MIC值及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气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MIC判断标准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郑敏[7](2012)在《局部氧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干预在Ⅲ期压疮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在构建Ⅲ期压疮豚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局部氧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探讨作用机理,并对其工作参数进行优化,以期对临床治疗Ⅲ期压疮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构建Ⅲ期压疮豚鼠模型。选取21只清洁级雄性白色豚鼠,根据IR原理,利用自制建模装置对豚鼠(n=3)左侧大转子处间歇性施加不同压力(50mmHg、100mmHg、150mmHg、200mmHg、250mmHg和300mmHg)循环,诱导Ⅲ期压疮的形成,从肉眼、组织病理和行为学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创面颜色及形态学特征相似,但出现时间与压强大小成反比。组织HE染色显示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特征,如结构层次模糊、炎症细胞聚集、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血管瘀滞、肌肉组织变性、自溶等,B组<CD组<EG组最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豚鼠的饮食量、饮水量及体质量变化量有显着的差异(P<0.01);随着施加的压强增加,豚鼠外观、精神状态、步态和性情逐步出现异常。第二部分:局部氧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干预促进豚鼠Ⅲ期压疮创面愈合研究。选取20只清洁级雄性白色豚鼠,在左侧大转子处构建Ⅲ期压疮创面,方法同第一部分。20个创面随机分为五组:A组(持续-125mmHg负压治疗320min后给予5L/min的局部氧疗160min)、B组(-125mmHg负压治疗40min,5L/min的局部氧疗20min,交替8次)、C组(-125mmHg负压治疗40min后暂停20min,重复8次)、D组(5L/min的局部氧疗20min后暂停40min,重复8次)、E组(对照组)。在创面形成第0、1、3、7、11d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面积收缩率;在各时相点切取创面标本,组织学观察组织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测定创缘组织中VEGF和MVD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显示:①各组创面面积收缩率比较:实验组(AD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联合干预组(AB组)高于VAC组和TOT组(均P<0.001),且交替联合干预组高于序贯联合干预组(P<0.001),VAC组和TOT组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11天后,各组创面面积收缩率从大至小顺序依次为B组>A组>D组>C组>E组,其中B组创面已愈合;②VEGF:AB组VEGF的表达高于C组(均P<0.001),C组高于DE组(均P<0.001),而D组和E组VEGF表达水平很低,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③MVD:AB组MVD的表达高于CD组(均P<0.001),C组和D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第三部分:局部给氧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工作参数优化实验。选取23只清洁级雄性白色豚鼠,构建Ⅲ期压疮豚鼠模型,方法同第一部分。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VAC和TOT交替联合干预方法的负压强度、氧流量、一小时内TOT的工作时间和干预频次对日平均创面面积收缩率的影响。结果显示:VAC和TOT联合干预优化工作条件为干预频次12次/日、一小时内TOT干预时间50min、VAC负压强度-125mmHg和TOT氧流量10L/min。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①在100mmHg的压强下,采取IR方式(缺血2h,再灌注0.5h)循环反复施加于豚鼠左侧大转子处,每天循环4次,连续12次(3d),后接5d硬痂下感染溶解期,可稳定重现Ⅲ期压疮创面,且对豚鼠行为学影响较小,可用于需长期观察的压疮研究。②VAC和TOT联合干预疗法能显着促进Ⅲ期压疮创面的愈合,比VAC疗法和TOT疗法更有效。③VAC和TOT交替联合干预疗法促进Ⅲ期压疮创面的愈合的效果优于VAC和TOT序贯联合干预疗法。④VAC和TOT单一疗法的疗效相同,且均优于空白对照组。⑤VAC和TOT联合干预疗法可迅速地减轻创面炎症反应,促进VEGF和MVD的表达,提高创面血管化程度,加速Ⅲ期压疮愈合。⑥VAC和TOT交替联合干预方法的优化工作条件为干预频次12次/日、一小时内TOT干预时间50min、VAC负压强度-125mmHg和TOT氧流量10L/min。
尹靓瑶[8](2011)在《外源性褪黑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中褪黑素受体、iNOS、c-fos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并有引发病理性改变的风险。包括人在内的大多数动物出生时是处于远视状态的,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正视。这个过程是需要依赖视觉的。如果此过程中缺乏早期的视觉经历,则很可能会导致眼球的发育异常,最终导致近视的形成。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 deprivation myopia, FDM)是指用人为的方法比如缝合眼睑、戴弥散镜片或半透明眼罩来改变实验动物的视觉经历,造成实验动物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近视的一种实验方法。Wiesel于1977年用缝合恒河猴眼睑的方法首次成功诱导出形觉剥夺性近视,此后近视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有的研究表明,形觉剥夺性近视是一种涉及多种介质与因子改变的复杂的过程。新近的研究将重点越来越聚焦于视网膜上各种神经介质的功能和变化,这些神经介质中,褪黑素(melatonin, MLT)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褪黑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化学名为N-乙酰-5-甲氧色胺,由5-羟色胺转化而来。因发现进入蛙黑色素细胞后会使蛙全身的肽色变浅而得名。在生理状况下,人及其它哺乳动物、鸟类体内褪黑素主要来源于松果体。但有些松果体外组织也能合成少量,例如视网膜、肠、副泪腺等。松果体内分泌褪黑素呈24小时规律性波动,表现为夜间分泌增加而白天分泌减少,其分泌节律由交叉上核团(SCN)根据昼夜节律来控制。褪黑素在动物体内发挥各种生理作用需要通过褪黑素受体的介导来完成。二十世纪末召开了国际药理学联合会会议,在此次会议上MLT受体被分为3种亚型,分别为MT1、MT2、MT3;人眼部视网膜及其外大部分眼部组织中存在MT1、MT2。MLT不仅具有清除氢氧自由基的能力,而且可以抑制体内一氧化氮(NO)过度生成,对损伤和炎症有保护作用。c-fos是一种原癌基因,属于即刻-早期基因类。本实验在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外源性MLT干预。观察各组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及视网膜MT1、iNOS及c-fos的变化,推测外源性MLT在FDM形成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选用出生后7天的雄性健康花色豚鼠40只,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滴眼后检影验光,排除先天性近视及其它眼疾。用半透明眼罩遮盖豚鼠右眼,左眼为对照眼,建立FDM模型。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1,B、C、D组分别经腹腔注射外源性MLT5 mg·kg-1、10 mg-kg-1、20 mg·kg-1,隔日一次,连续注射8周。实验进行8周后,用A超测量豚鼠双眼眼轴长度,用检影验光法检测双眼屈光度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豚鼠双眼视网膜上褪黑素受体MT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fos的表达水平。采集相应的视网膜切片图像,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用平均光密度值来表示以上指标的表达强度。所有的实验数据用x±s表示,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然后再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组遮盖眼屈光度数、眼轴长度、视网膜中iNOS、MT1、c-fos平均光密度值表达分别为:(-7.86±0.26)D、(8.51±0.16)mm、(0.4836±0.0247)、(0.3179±0.0344)、(0.2282±0.0246),与对照眼相比遮盖眼近视屈光度增加,眼轴增长,视网膜中iNOS免疫活性增加而MT1、c-fos活性降低(P<0.05)。FDM模型建立成功。2.不同剂量MLT作用于FDM,随外源性MLT剂量的增加,与A组相比,以上指标变化被明显抑制甚至逆转:C组和D组FDM眼的屈光度数、眼轴长度、视网膜中iNOS、MT1、c-fos平均光密度值表达分别为:(-4.30±0.59)和(-3.41±0.88)D、(8.04±0.24)和(7.43±0.39)mm、(0.3733±0.0427)和(0.3079±0.1261)、(0.3743±0.0447)和(0.4055±0.0919)、(0.3713±0.0786)和(0.4458±0.0974)。C组和D组与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与A组之间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8周后遮盖眼近视屈光度数增加,眼轴延长,成功建立FDM模型。2.豚鼠遮盖眼视网膜中iNOS表达明显增多,MT1、c-fos表达明显减少,提示iNOS、MT1及c-fos可能参与了近视的形成。3.外源性MLT能抑制甚至逆转FDM中屈光度、眼轴长度、iNOS、MT1、c-fos免疫活性。4.外源性MLT高剂量组上述检测结果的抑制趋势较低剂量组明显。据此可推测外源性MLT对FDM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王保贞[9](2010)在《褪黑素受体、iNOS、c-fos在豚鼠FDM的表达及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近距离工作的要求在增多,全世界范围内近视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近视已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因而近视也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然近二百年来对近视的研究在不断进行,各项可能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地被发现,但是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没有确切的结论,因此对近视的研究依然是世界眼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自从1977年Wiesel首次用缝合恒河猴眼睑的方法成功诱导出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 deprivation myopia, FDM)以来,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基本确立了两种近视的动物实验模型,即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 deprivation myopia, FDM)和离焦性近视(defocus myopia)。形觉剥夺性近视是指用缝合眼睑或戴弥散镜片或半透明眼罩来严重破坏动物的形体视觉所引起的近视。离焦性近视是指强迫动物视近或给动物配戴负球镜片使物体聚焦于视网膜的后方,从而引起调节的发生,使眼轴延长,所造成的近视。这两种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使得人们对近视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使眼科学家对近视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形觉剥夺可导致视网膜上的多种神经递质与生长因子的水平发生改变,而在这些研究中发现:诱导近视发生的物质主要来自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其大致产生过程如下:视网膜神经上皮产生的一级信使首先作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和脉络膜,使之产生下一级的生化物质也称为二级信使,二级信使再作用于巩膜,调控巩膜生长从而使巩膜重塑,引起眼轴的过度延长,从而形成近视。其他一些自分泌或旁分泌环路涉及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能也对RPE细胞的病理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因素对近视的影响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褪黑素(melatonin, MLT)它进入蛙黑色素细胞后会使蛙全身的肤色变浅,因此被称为褪黑素,是松果体在生理条件下夜间分泌的一种甲氧吲哚,化学名为N-乙酰-5-甲氧色胺,是由5-羟色胺转化而来的,其分泌节律由交叉上核团来根据昼夜节律来控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褪黑素的生物作用主要是调节昼夜节律、中心温度、造血、糖代谢节律以及睡眠-觉醒生物节律相位转换,改善睡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还发现褪黑素还具有(1)直接清除自由基;(2)增强抗氧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表达;(3)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4)具有强大的线粒体保护功能。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NO与视网膜的发育、视觉兴奋和视觉信息的传导有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近视的形成。在Jaworski等及Kumi等的研究中发现,早基因c-fos可通过AP-1位点调控多巴胺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MMPs),也已被证明对近视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c-fos具有的抗细胞凋亡等功能也可能对近视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并且褪黑素通过对视交叉上核内c-fos基因的调节,来实现光周期信号的传递。本实验拟建立豚鼠FDM模型,观察褪黑素和iNOS、c-fos在豚鼠FDM视网膜中的表达及作用。材料与方法选用出生7天龄的健康花色豚鼠30只,用半透明眼罩遮盖豚鼠右眼,左眼为对照眼。实验前对豚鼠进行散瞳检影验光,排除先天性近视及其它眼疾,用形觉剥夺的方法建立近视眼动物模型。形觉剥夺8周后,分别检测双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巩膜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褪黑素受体、iNOS和c-fos的表达水平。应用Image-Pro Plus 6.0对蛋白表达进行图像分析,表达强度用平均光密度值表示。实验数据均用x±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双眼之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检验,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形觉剥夺前遮盖眼屈光度(3.85±0.80D)与对照眼屈光度(3.75±1.20D)无明显差异(P>0.05),形觉剥夺8周后遮盖眼屈光度(—7.25±2.60D),对照眼屈光度(2.85±0.96D)(P<0.05);形觉剥夺前遮盖眼眼轴长度(6.78±0.18mm)与对照眼眼轴长度(6.86±0.22mm)无明显差异(P>0.05),形觉剥夺8周后,遮盖眼眼轴长度(8.54±0.20mm),对照眼眼轴长度(7.12±0.17mm),有显着差异(P<0.05)。2.免疫组化检测形觉剥夺前褪黑素的表达遮盖眼(0.3650±0.0518A)和对照眼(0.4142±0.0778A)无明显差异(P>0.05),iNOS的表达遮盖眼(0.3321±0.0476A)和对照眼(0.3431±0.0354A)无明显差异(P>0.05),c-fos的表达遮盖眼(0.3752±0.0560A)和对照眼(0.3756±0.0822A)无明显差异(P>0.05);形觉剥夺8周后褪黑素的表达遮盖眼(0.3199±0.0279A)和对照眼(0.3960±0.0932A)有显着差异(P<0.05),iNOS的表达遮盖眼(0.4005±0.0605A)和对照眼(0.3326±0.1071A)有显着差异(P<0.05),c-fos的表达遮盖眼(0.2083±0.0604A)和对照眼(0.3654±0.0733A)有显着差异(P<0.05),也就是遮盖眼较对照眼视网膜中褪黑素受体的表达减少,iNOS表达增多,c-fos表达减少。3.遮盖眼中褪黑素受体与iNOS的表达(r=—0.8132,P=0.026<0.05),呈负相关,而与c-fos的表达(r=0.7085,P=0.075>0.05)呈正相关。结论1.单眼半透明眼罩遮盖8周后明显形成近视,动物形觉剥夺模型成功建立。2.遮盖眼视网膜中褪黑素受体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褪黑素可能参与了近视的形成。3.遮盖眼视网膜中iNOS表达明显增多,提示iNOS可能参与了近视的形成。4.遮盖眼视网膜中c-fos表达明显减少,提示c-fos可能参与了近视的形成。5.遮盖眼视网膜中褪黑素和iNOS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褪黑素和c-fos呈明显的正相关。可以推测在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过程中褪黑素影响了iNOS、c-fos的表达和活性,导致了近视的形成。
吕莱[10](2010)在《甘做“豚鼠”的SONY》文中研究指明曾经有人把索尼比作"业界的豚鼠"。"豚鼠"意指那些在科学或医学实验中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技术进步的牺牲者。虽然这一比喻有些令人不快,但索尼的创始人井深大却把它视作一种动力。
二、日本SONY甘为豚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SONY甘为豚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激素依赖型哮喘概述 |
2 激素依赖性哮喘、激素抵抗性哮喘、难治性哮喘之间的关系 |
3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诱因 |
4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 |
5 鉴别诊断 |
6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2.1 分期辨证论治 |
2.2 脏腑辨证论治 |
2.3 分型辨治 |
2.4 专方专治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6 其他治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三步序贯法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 |
1 三步序贯法理论的产生及内涵 |
2 三步序贯法治疗SDA的理法方药 |
3 三步序贯法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中药用药规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基本信息统计 |
2 总体方药信息统计 |
3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1 哮病概述 |
2 SDA的中医证治机理 |
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 从肝论治治疗哮病 |
5 加减乌梅丸方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
2 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与SDA的共同作用靶点 |
3 关键化学成分-共同靶点网络构建 |
4 PPI网络构建 |
5 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
6 分子对接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
2 加减乌梅丸方-SDA靶点预测 |
3 加减乌梅丸方中活性成分与SDA基因网络构建 |
4 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5 GO功能富集分析 |
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7 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
8 分子对接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SDA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的初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激素依赖型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方案构建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专家积极程度与权威程度 |
2 专家协调程度 |
3 专家咨询建议 |
4 问卷调查评分结果 |
5 构建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 |
第四节 讨论 |
1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
2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3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依据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研究概况 |
1.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病因病机 |
2. 支气管哮喘诊断分型进展 |
3.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治疗进展 |
综述二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古代医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2. 近现代医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3. 晁恩祥教授支气管哮喘辨治特色 |
4. 张洪春教授支气管哮喘防治观点 |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
1. 数据挖掘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
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数据挖掘 |
2. 结果 |
2.1. 病例一般资料 |
2.2 药物基本信息分析 |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2.4 核心处方药物用量分析 |
2.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 |
3. 讨论 |
3.1 病例一般资料 |
3.2 药物基本信息分析 |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讨论 |
3.4 基于无监督熵聚类的新方讨论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的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核心处方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中药有效成分筛选 |
1.2 中药成分靶点预测 |
1.3 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筛选 |
1.4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1.5 核心靶点筛选及网络构建 |
1.6 关键靶标功能预测及与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中药化合物成分分析 |
2.2 中药成分靶点预测 |
2.3 支气管哮喘靶点的筛选 |
2.4 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构建 |
2.5 核心靶点筛选及PPI网络构建 |
2.6 靶点生物功能及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和靶点预测 |
3.2 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筛选简述 |
3.3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关键节点分析 |
3.4 核心靶点筛选及PPI网络分析 |
3.5 关键靶标功能预测与富集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总结 |
致谢 |
(4)浙江省感染性腹泻患者来源的气单胞菌流行特征、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3 主要试剂 |
2.4 引物合成 |
2.5 质控菌株 |
3. 实验方法 |
3.1 标本的采集 |
3.2 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
3.3 标本检测 |
3.4 气单胞菌分离培养及菌株鉴定 |
3.5 PCR方法检测气单胞菌毒力基因 |
3.6 气单胞菌药敏试验 |
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腹泻病例及病原分离情况 |
4.2 腹泻病例分布情况 |
4.3 气单胞菌检出情况及流行特征 |
4.4 气单胞菌单一及混合其他病原检出情况 |
4.5 气单胞菌相关性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 |
4.6 气单胞菌分离株 |
4.7 气单胞菌菌种鉴定结果 |
4.8 气单胞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4.9 气单胞菌药敏实验结果 |
4.10 气单胞菌毒力基因数与多重耐药情况 |
4.11 嗜水、豚鼠和维氏气单胞菌各毒力基因的携带与耐药率相关性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杭州地区不同来源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分布与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标本来源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主要质控菌 |
2.5 引物的设计 |
2.6 其他材料 |
3 方法与步骤 |
3.1 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
3.2 标本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 |
3.3 气单胞菌的药敏实验 |
3.4 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测定 |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
4.2 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及比较 |
4.3 气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及比较 |
4.4 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与耐药性关系的探讨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气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 |
目次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 结果 |
3.1 气单胞菌菌种分布 |
3.2 肠道外气单胞菌来源分布 |
3.3 气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
3.4 气单胞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局部氧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干预在Ⅲ期压疮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理论基础 |
3 课题提出及意义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Ⅲ期压疮豚鼠模型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局部氧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干预促进豚鼠Ⅲ期压疮创面愈合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局部给氧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工作参数优化实验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的不足 |
4 今后的研究方向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外源性褪黑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中褪黑素受体、iNOS、c-fos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的制作 |
2 动物分组及药物干预 |
3 试剂 |
4 仪器 |
5 屈光度及眼轴的测量 |
6 标本的制备 |
6.1 取材及固定 |
6.2 切片制作 |
6.3 MT1、iNOS、c-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6.4 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 |
7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屈光度、眼轴长度、INOS在豚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 |
2 MT1、C-FOS活性在豚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 |
讨论 |
1 FDM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褪黑素 |
2 褪黑素干预形觉剥夺性近视与褪黑素受体 |
3 褪黑素干预形觉剥夺性近视与INOS |
4 褪黑素干预形觉剥夺性近视与C-FOS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褪黑素在眼部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 |
1 褪黑素的合成与代谢 |
1.1 褪黑素的合成 |
1.2 影响褪黑素的合成因素 |
1.3 褪黑素的代谢 |
2 褪黑素受体 |
2.1 褪黑素受体的分类 |
2.2 褪黑素受体的分布 |
3 褪黑素的生物学作用 |
3.1 免疫调节 |
3.2 抗氧化 |
3.3 保护神经 |
3.4 抗肿瘤 |
4 褪黑素与眼科疾病 |
4.1 角膜病变 |
4.2 白内障 |
4.3 青光眼 |
4.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4.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4.6 近视 |
4.7 脉络膜黑色素瘤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索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褪黑素受体、iNOS、c-fos在豚鼠FDM的表达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的制作 |
2 试剂 |
3 仪器 |
4 屈光度及眼轴的测量 |
5 标本的制备 |
5.1 取材及处理 |
5.2 HE染色 |
5.3 褪黑素受体、iNOS、c-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5.4 免疫组化图像分析 |
6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遮盖眼与对照眼屈光度、眼轴长变化的比较 |
1.1 形觉剥夺前后遮盖眼和对照眼屈光度比较 |
1.2 形觉剥夺前后遮盖眼和对照眼眼轴长度比较 |
2 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形态学变化 |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1 褪黑素受体在豚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
3.2 iNOS在豚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
3.3 c-fos在豚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
3.4 褪黑素受体与iNOS在豚鼠视网膜中表达的相关性 |
3.5 褪黑素受体与c-fos在豚鼠视网膜中表达的相关性 |
讨论 |
1 FDM动物模型的建立 |
2 褪黑素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关系 |
3 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iNOS表达的变化 |
4 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c-fos表达的变化 |
5 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褪黑素与iNOS、褪黑素与c-fos表达的相关性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分泌与分解代谢 |
2 褪黑素受体在眼部的分布 |
3 褪黑素的生物学作用 |
3.1 免疫调节作用 |
3.2 抗氧化作用 |
3.3 神经保护作用 |
3.4 抗肿瘤作用 |
4 褪黑素与眼科疾病 |
4.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4.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4.3 青光眼 |
4.4 白内障 |
4.5 近视眼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索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日本SONY甘为豚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D]. 孙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D]. 牛逸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浙江省感染性腹泻患者来源的气单胞菌流行特征、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研究[D]. 李淑妃. 浙江大学, 2018(08)
- [5]杭州地区不同来源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分布与耐药性研究[D]. 万颖. 浙江大学, 2016(06)
- [6]气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D]. 何秋丽. 浙江大学, 2015(09)
- [7]局部氧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干预在Ⅲ期压疮中的实验研究[D]. 郑敏. 重庆医科大学, 2012(01)
- [8]外源性褪黑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中褪黑素受体、iNOS、c-fos表达的影响[D]. 尹靓瑶. 郑州大学, 2011(04)
- [9]褪黑素受体、iNOS、c-fos在豚鼠FDM的表达及作用[D]. 王保贞. 郑州大学, 2010(06)
- [10]甘做“豚鼠”的SONY[J]. 吕莱. 国际市场,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