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开发适宜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郊野森林,适宜性评价,GIS,引导途径
开发适宜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旋,范雯,施佳颖[1](2019)在《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及开发引导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郊野森林是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的重要游憩资源,郊野森林游憩功能开发利用的依据是进行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采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游憩资源、游憩设施、游憩区位叁个方面10个指标构成的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此评估了上海64个郊野森林2000年、2006年和2012年游憩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将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上海郊野森林的游憩适宜性呈增加的趋势,处于低适宜性等级的郊野森林向高适宜性等级转化。并基于不同的游憩适宜性等级提出了优先开发高度适宜郊野森林、积极开发中度适宜郊野森林、适度开发勉强适宜郊野森林的分类引导途径。(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玲俐,张文选[2](2019)在《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各要素之间竞争态势逐渐增强,亟需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结合区内资源禀赋差异,首先选取11项评价指标开展限制性评价,识别影响城镇建设开发的短板要素;其次进行综合适宜性评价,运用GIS手段构建集成评价模型,在强限制性分区基础上,得出4类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韩青,于立,陈有川[3](2019)在《规划转型背景下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既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筑了框架,也提出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相关学科成果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进行多学科交融研究。因此,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等要素和区位条件,确定国土空间内进行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等的适宜程度。本文主要以青岛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实践案例,在客观真实公正地摸清资源环境资源本底条件基础上,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落实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的战略引领,以期支撑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本文来源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曹晖,杨汉元,姜文,叶见玲,何大芳[4](2019)在《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评价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本文在分析长沙市城市地质环境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条件四个方面,构建了由4个第一级指标(准则层)、12个第二级指标(指标层)组成的长沙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岩土体类型、岩土体结构和地质承载力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影响最大;长沙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等级可划分为良好区(Ⅰ)、较好区(Ⅱ)、一般区(Ⅲ)以及较差区(Ⅳ)。Ⅰ至Ⅳ区面积占比依次为:22%、25%、36%、17%。Ⅰ-Ⅱ级区域岩土体结构稳定,地基承载力高,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条件总体较好;Ⅲ-Ⅳ级区域岩土体结构复杂,地基承载力较差,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条件总体较差,地下工程建设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成本较高。该评价结果可为长沙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S2期)
杜海娥,李正,郑煜[5](2019)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早为单因素评价,主要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承载力等进行评价,后期由于区域环境的复杂性逐渐转变为综合指标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涵盖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迭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和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未来的双评价应广泛借鉴区域环境评价的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S2期)
戴鹏飞,王宏伟[6](2019)在《基于AHP的Yaahp软件对沈阳市区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开发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随着沈阳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日益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成为未来的趋势。层次分析法是开发一种综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主要解决多因素复杂系统,特别是难以定量描述的社会系统的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浅层地热能的地质背景,简要分析了沈阳地区的地质因素,自然特征,影响因素。构建沈阳浅层地热能评价体系,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并运用软件yaahp对评价体系赋予权重,最后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的意见及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陈铁中[7](2019)在《基于国土开发限制性因素的城镇建设空间适宜性评价——以湖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资源禀赋大小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的规划方式,是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评价,划分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建设限制和适宜空间,可引导和协调各区域生产力布局,保障发展、保护资源,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相关规划编制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18期)
夏伟强,董杰,何鹏,解永健[8](2019)在《青岛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因素的影响评价及适宜性分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青岛市主城区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经验,综合分析岩土体的特征、地下水、地质构造及软土等主要约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因素的发育分布特征,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主城区地下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将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适宜性差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适宜区占主城区总面积的79%,适宜地下空间开发;基本适宜区占主城区面积的13%,地下空间适宜性一般,地下空间开发时应着重注意加固及防水措施;适宜性差占主城区面积的8%,地下空间开发时因尽量避开。(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黄梦佳,齐鲁,李淑杰,杜婉婷,曹竞文[9](2019)在《基于叁生空间的汪清县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划分的基础上,以吉林省汪清县为例,依托ArcGIS平台,根据不同空间功能主要限制因素初步确定适宜性等级,同时结合地类转移梯度综合确定其城市开发建设适宜程度。研究表明:(1)2017年汪清县生态空间面积为792848.98 hm~2,占汪清县国土总面积的90.54%,在各乡镇均大面积分布;生产空间面积为74457.29 hm~2,占8.50%,主要集中分布在汪清县东部及罗子沟镇;生活空间面积为8384.05 hm~2,占0.96%,主要分布在各乡镇中心地区。(2)汪清县不适宜开发建设区域居多,面积为794725.35 hm~2,其中生态空间面积最大;临界适宜空间面积为72055.08 hm~2,以生产空间为主;一般适宜空间面积为4615.24 hm~2,以生活空间为主;而比较适宜空间面积为4294.65 hm~2,也以生活空间为主。(3)汪清县各乡镇土地经改造后可用于国土空间开发建设的区域较少,占比较高的有汪清镇、大兴沟镇以及罗子沟镇,但占比均不到20%,其余乡镇比例更低,未来开发建设应着重考虑其生态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淼林[10](2019)在《江西省萍乡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评价矿产资源是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以江西省萍乡市为样本,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指数计算,划分出区内的重点矿产、优势矿产、保护性开发矿产、限制性开发矿产。评价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2019年02期)
开发适宜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各要素之间竞争态势逐渐增强,亟需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结合区内资源禀赋差异,首先选取11项评价指标开展限制性评价,识别影响城镇建设开发的短板要素;其次进行综合适宜性评价,运用GIS手段构建集成评价模型,在强限制性分区基础上,得出4类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研究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发适宜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凯旋,范雯,施佳颖.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及开发引导途径[J].自然资源学报.2019
[2].张玲俐,张文选.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
[3].韩青,于立,陈有川.规划转型背景下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
[4].曹晖,杨汉元,姜文,叶见玲,何大芳.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J].中国矿业.2019
[5].杜海娥,李正,郑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9
[6].戴鹏飞,王宏伟.基于AHP的Yaahp软件对沈阳市区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开发评价研究[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7].陈铁中.基于国土开发限制性因素的城镇建设空间适宜性评价——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9
[8].夏伟强,董杰,何鹏,解永健.青岛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因素的影响评价及适宜性分区[J].地质学报.2019
[9].黄梦佳,齐鲁,李淑杰,杜婉婷,曹竞文.基于叁生空间的汪清县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9
[10].王淼林.江西省萍乡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