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植酸突变论文-郎淑平,马燕欣

低植酸突变论文-郎淑平,马燕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植酸突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突变体,低植酸,耐盐

低植酸突变论文文献综述

郎淑平,马燕欣[1](2016)在《NaCl胁迫对低植酸小麦突变体材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酸广泛存在于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种子中,近年来利用诱变技术选育低植酸作物新品种已成研究热点。本研究在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对前期通过60Co-γ辐射获得的9份低植酸小麦突变体材料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0.5%NaCl能促进种子萌发,而1.0%、1.5%NaCl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在其胁迫下,种子幼苗和主根生长受到抑制。初步筛选到耐盐性较好的低植酸小麦突变体材料4份,分别为lp14、lp49、lp55、lp50。(本文来源于《大麦与谷类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郁晓敏,傅旭军[2](2013)在《两个低植酸大豆突变体中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1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基因是植酸合成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功能基因。本研究以两个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Gm-lpa-ZC-2以及其野生型亲本台湾75和浙春3号为材料,分析了MIPS1基因在其根、茎、叶、花和发育种子中转录水平上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大豆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表现为由弱到强再逐渐减弱的表达特性,在开花后22d的种子内,基因的表达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减弱。突变体Gm-lpa-TW-1和野生型亲本台湾75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但突变体Gm-lpa-TW-1的表达量略高于野生型亲本。与野生型亲本相比较,在开花后的22d,突变体Gm-lpa-TW-1发育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峰极显着的降低,仅为野生型的25%左右,而且在整个种子发育期间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突变体Gm-lpa-ZC-2和浙春3号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较弱,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但在种子发育的各个时期突变体Gm-lpa-ZC-2的表达量显着的高于野生型亲本浙春3号。在两个低植酸突变体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与野生型亲本相比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表明基因突变对MIPS1基因的表达均造成了显着的影响,在Gm-lpa-TW-1中表现为MIPS1基因表达的下调,而Gm-lpa-ZC-2中则表现为上调。(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傅旭军,朱丹华[3](2011)在《大豆突变体Gm-lpa-TW-1中低植酸性状与种子发芽率和糖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植酸性状突变与种子发芽率降低以及糖份含量变化的相关性,选用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与不同野生型亲本的杂交后代,低植酸纯合株系(LPA)和非低植酸纯合株系(HPA)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株系在不同种植环境下收获种子的发芽率、总糖、蔗糖和低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是LPA株系还是HPA株系春播种子的发芽率均显着低于秋播种子;同一杂交组合中LPA株系春播种子的发芽率显着低于HPA株系春播种子;鲜食大豆杂交组合后代的LPA株系发芽率低于粒用大豆杂交组合的LPA株系;但在所有杂交组合后代株系中均可以筛选到发芽率显着高于突变亲本Gm-lpa-TW-1的LPA株系。糖份含量分析表明:LPA和HPA株系之间总糖含量无明显差异;LPA株系的蔗糖含量极显着地高于HPA株系的蔗糖含量,低聚糖含量则表现为极显着低于HPA株系,3种糖份含量在LPA和HPA株系之间的差异不受种植环境影响。LPA株系种子发芽率受到突变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影响,高温环境对LPA株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大;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有效改善LPA突变基因对种子发芽率的不良影响。LPA株系中的低植酸性状与高蔗糖低寡聚糖性状表现为连锁遗传,有利于选育品质更为优良的大豆新品种。(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李佰权,姜莹,付旭军,朱申龙,朱丹华[4](2011)在《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的精细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大豆植酸含量对于改善大豆营养品质极其重要。通过诱变的方法筛选到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经典遗传学分析表明:其突变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所控制,并被定位在大豆连锁群B2上。试验在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初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较大的遗传群体,运用生物信息学发展新的连锁标记,结合大豆基因组学和传统定位的方法,进行突变基因的精确定位。结果表明:位于大豆B2连锁群上的Gm-lpa-ZC-2突变基因,与连锁标记Satt168和Satt416的遗传距离远大于初步定位的结果,为18.2 cM;在此基础上,利用大豆基因组序列信息,在Satt168标记的上游序列与目的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4 900~8 200 kb的区域中,发掘到9对在遗传群体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其中SSR位点psm lpa-224,psmlpa-225和psm lpa-226与目的基因的距离仅为0.8 cM,实现了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袁凤杰,姜莹,朱申龙,李百权,付旭军[5](2010)在《大豆MIPS1基因的定位及其低植酸突变性状CAPS标记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定位大豆肌醇-3-磷酸合成酶基因MIPS1,丰富该基因的遗传信息;开发出该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用于大豆突变体Gm-lpa-TW-1低植酸(LPA)突变性状的辅助选择。【方法】应用公布的大豆基因组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MIPS1候选染色体,利用分离群体中微卫星标记与LPA性状的共分离,定位突变基因MIPS1;根据MIPS1LPA突变性质和同源基因的序列,开发CAPS分子标记。【结果】大豆中有4个MIPS基因,其中MIPS1被定位在染色体18上,为注释为Glyma18g02210的大豆基因,其DNA起始序列为1364774bp,位于SSR标记Satt570(3162690 bp)和Satt115(10422881 bp)之上,遗传距离分别为5.5和15.2cM;开发了MIPS1特异性共显性CAPS标记,与LPA性状完全共分离。【结论】本文首次确定了MIPS1所在染色体及其位置,丰富了该基因的遗传信息,开发的CAPS标记可用于Gm-lpa-TW-1LPA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9期)

孙丽娟,蒋学皎,谢锋香,吴殿星,祝水金[6](2010)在《玉米自交系低植酸突变体的生物学与光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玉米自交系低植酸突变体及其野生型,通过田间试验与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光合速率。结果表明,与对应的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播种-抽雄与播种-吐丝时间均有延长,叶面积变小,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减少,根冠比提高,叶绿素计读数值SPAD降低,但净光合速率增加。同时,本文还针对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低植酸玉米育种改良与利用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赵宁春,韦克苏,吴殿星,张其芳,程方民[7](2008)在《低植酸突变体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合成与茎鞘物质转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协青早(XQZ)及其低植酸突变系(os-lpa1)为材料,通过对灌浆过程籽粒中植酸含量、蔗糖和淀粉积累变化动态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叶、茎、鞘等器官中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籽粒淀粉合成代谢有关关键酶生理活性的测定,对os-lpa1灌浆充实不良、千粒重明显降低的生理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浆期os-lpa1剑叶、茎、鞘等器官中的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其对照亲本XQZ,但os-lpa1籽粒中的淀粉积累量却明显降低。胚乳中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淀粉磷酸化酶(SPase)的活性降低,可能是os-lpa1灌浆充实不良、籽粒淀粉积累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os-lpa1灌浆期间叶鞘中的蔗糖磷酸合酶(SPS)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也显着低于其相应灌浆期的对照亲本XQZ,导致茎鞘等器官中淀粉积累量增多和"流"不畅,这可能也是其产量水平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蒋学皎[8](2008)在《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主要特性及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与P素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我国主栽杂交玉米农大108和郑单958的各一双亲自交系X178和郑58及其低植酸突变体X178M和郑58M为材料,于2006-2007年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实验农场进行了低植酸突变体主要性状的比较及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与P素组成影响的田间研究,观测比较了株高、生育期、光合速率、叶绿素SPAD值等性状指标,分析测定了不同部位叶片,叶鞘、茎及籽粒、苞叶等不同器官的植酸含量及总P与无机P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与各自的野生型相比,两个低植酸突变体品种均表现出株高降低、生育期有所延长、叶绿素SPAD值减少、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其中,X178M的SPAD值比野生型低8.73%-9.77%,郑58M比野生型低6.44%-9.45%;X178M的净光合速率比X178高7.11%-12.6%,郑58M的净光合速率比郑58高8.95%-14.1%。(2)籽粒植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器官,各营养器官植酸含量表现为叶片≈叶鞘>茎≈苞叶。其中,低植酸突变体籽粒植酸含量为1.5333-1.6071mg/g,野生型为3.0157-3.2169g/mg,野生型的鞘、叶片、茎与苞叶的植酸含量分别为0.0423、0.0419、0.0365与0.0336 g/mg。(3)不同部位叶片、叶鞘、茎的植酸含量均表现为下部各器官显蓍高于中、上部各器官的植酸含量,而中上部间无显着差异。如下部叶鞘的植酸含量比中、上部叶鞘高26.21%、20.05%,下部叶片的植酸含量比中、上部叶片均高11.88%,下部茎的植酸含量比中、上部茎高6.65%、7.27%。(4)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有较大影响,除苞叶外,其他器官总体表现为随施N水平增加植酸含量降低。其中每666.7m~2施用18kgN的处理,籽粒植酸含量仅为1.9047mg/g,显着低于其他叁个处理。(5)低植酸突变均引起各器官总P的下降,无机P的提高,从而导致以植酸磷为主要组分的有机P明显降低。其中突变体籽粒总P含量比野生型低7.8%-10.09%,无机P比野生型高36.55%-45.95%,有机P比野生型低26.57%-28.23%。(6)N素水平对各器官P素组成有较大影响。在每666.7m~2施用0.12kgN的范围内,籽粒总P、有机P均随施N量增加而增加,每666.7m~2施12kgN的籽粒总P与有机P分别比不施N的高19.99%与31.21%。但N过多会弓j起各P素含量的降低,每666.7m~2施18kgN的籽粒总P、无机P与有机P含量均为本研究所有N水平中最低的,分别比不施N的低5.58%、12.37%与18.56%。而叶片、叶鞘、茎及苞叶中各P素含量基本上均随施N量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李梅,郭泽健,叶红霞,陆韵,包劲松[9](2008)在《水稻低植酸突变基因和外源铁蛋白基因的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所获得的2份低植酸突变系和2份铁蛋白(Fer)转基因富铁系稻米进行了无机磷、种子GUS、叶片PCR、稻米矿质元素含量检测和简单的遗传分析,表明这些材料作为低植酸突变种质和Fer富铁种质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对所配杂种F1进行了花药培养,并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和花培苗倍数性、成活率、结实性等性状进行考察,认为低植酸基因和铁蛋白外源基因对花培过程影响不明显。在大量的花培后代中筛选到31份低植酸基因和外源铁蛋白基因双重表达的花培纯系,经检测,该批材料富铁效果极为显着,是难得的低植酸富铁转基因优良新种质。(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袁名安,罗红兵,王忠华,陈进红,梅淑芳[10](2008)在《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营养品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研究了8个玉米低植酸(Low phytic acid,lpa)突变体及其相应野生型(Wild Type,WT)的主要营养品质及其营养组分,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各突变体总磷含量基本不变,无机磷含量均成倍增加,总淀粉含量显着下降,直链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变化不显着,粗蛋白含量在部分突变体中显着上升;多数氨基酸含量在突变体中有所提高,赖氨酸含量除Q319-lpa和X178-lpa下降外均不同程度上升;铁、锰、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显着。研究表明lpa突变对玉米营养品质的改良和生物学效价的提高具有有益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低植酸突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基因是植酸合成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功能基因。本研究以两个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Gm-lpa-ZC-2以及其野生型亲本台湾75和浙春3号为材料,分析了MIPS1基因在其根、茎、叶、花和发育种子中转录水平上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大豆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表现为由弱到强再逐渐减弱的表达特性,在开花后22d的种子内,基因的表达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减弱。突变体Gm-lpa-TW-1和野生型亲本台湾75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但突变体Gm-lpa-TW-1的表达量略高于野生型亲本。与野生型亲本相比较,在开花后的22d,突变体Gm-lpa-TW-1发育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峰极显着的降低,仅为野生型的25%左右,而且在整个种子发育期间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突变体Gm-lpa-ZC-2和浙春3号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较弱,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但在种子发育的各个时期突变体Gm-lpa-ZC-2的表达量显着的高于野生型亲本浙春3号。在两个低植酸突变体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与野生型亲本相比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表明基因突变对MIPS1基因的表达均造成了显着的影响,在Gm-lpa-TW-1中表现为MIPS1基因表达的下调,而Gm-lpa-ZC-2中则表现为上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植酸突变论文参考文献

[1].郎淑平,马燕欣.NaCl胁迫对低植酸小麦突变体材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6

[2].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郁晓敏,傅旭军.两个低植酸大豆突变体中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1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J].核农学报.2013

[3].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傅旭军,朱丹华.大豆突变体Gm-lpa-TW-1中低植酸性状与种子发芽率和糖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核农学报.2011

[4].李佰权,姜莹,付旭军,朱申龙,朱丹华.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的精细定位[J].浙江农业学报.2011

[5].袁凤杰,姜莹,朱申龙,李百权,付旭军.大豆MIPS1基因的定位及其低植酸突变性状CAPS标记的开发[J].中国农业科学.2010

[6].孙丽娟,蒋学皎,谢锋香,吴殿星,祝水金.玉米自交系低植酸突变体的生物学与光合特性研究[J].核农学报.2010

[7].赵宁春,韦克苏,吴殿星,张其芳,程方民.低植酸突变体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合成与茎鞘物质转运特性[J].作物学报.2008

[8].蒋学皎.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主要特性及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与P素组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

[9].李梅,郭泽健,叶红霞,陆韵,包劲松.水稻低植酸突变基因和外源铁蛋白基因的聚合[J].核农学报.2008

[10].袁名安,罗红兵,王忠华,陈进红,梅淑芳.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营养品质分析[J].核农学报.2008

标签:;  ;  ;  ;  

低植酸突变论文-郎淑平,马燕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