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中医医院529500)
摘要:随着市场的升温和政策的鼓励,“互联网+”医疗产业正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为传统医疗行业带来巨大变革,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互联网与传统医疗行业的结合使得人们医疗健康相关活动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并逐渐开始影响患者和医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尤其是医生群体作为医疗行业的核心,对互联网医疗的认可情况和利用影响因素及医疗信息对其职业行为的影响,急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和解决。
关键词:医生;互联网+医疗;服务
1.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高至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医疗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指出,要积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来转变卫生服务模式,惠及老百姓。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又明确指出: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国民健康信息服务。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移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由于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还不完善,加强互联网+医疗政策体系建设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生的调查,分析当前医生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认知,旨在从加强医生互联网医疗认识的角度,促进互联网在医疗服务中的水准和深度。
2.“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冲击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与医疗行业融合的产物,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目前来看,互联网医疗的出现给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已带来不小的冲击。
2.1医疗咨询、沟通平台日趋成熟
7年前,中国网络出现了好大夫在线,这个定位于“以患者为核心的院外医疗服务”平台,目前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医患沟通平台。它通过患者口碑来传播医生价值,为需要的患者提供在线咨询服务,3200多家公立医院及少数民营医院的32万名注册医生供患者选择。这种线上沟通方式使得患者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都能够及时咨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获取疾病的诊断建议,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与喜爱,目前注册患者已达到2800万。
2.2新型就医方式出现
随着移动APP市场繁荣,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移动医疗咨询APP不断涌现,并先后推出线下诊所,他们整合来自各大医院的医师力量,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准确的医疗服务。据上海金融报报道,我国现阶段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17年将达125.3亿元。多点执业的持续放开与规范将推动线下诊所的繁荣,今后患者的就医观念将从去好医院看病向找好医生看病转变。
2.3信息化管理方式初显成效
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开始纷纷探索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方式,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医疗服务管理中,温医一院、上海市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创新管理方式取得不俗成效。其中,温医一院通过与电信运营商、银行等的合作成功取消了挂号环节,改变了门诊就诊“三长一短”的现象,实现了门诊患者可到医生工作站缴费,住院患者费用结算可在护士站完成的改造,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上海市儿童医院通过“一个中心,五个平台”的设计理念,通过微信平台将专家预约、在线挂号、在线候诊、育儿宝典、药师在线、三维导诊等功能整合为一体,改变了传统就医模式。
2.4可穿戴医疗迅速发展
随着大众对于健康的日渐关注,可穿戴医疗在近几年迅猛发展,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智能终端如春笋般出现,智能血压计、智能运动鞋、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已经悄然普及,手机、Pad、手表、药箱等等都成为移动设备医疗功能的拓展对象。而“终端+云平台”模式也使生产及合作商家能够获取大量的医疗数据,为慢病管理带来新的转机,患者可通过这些设备在家进行自检,而医生护士也可通过云平台的数据变化情况实现对患者的远程指导与建议,改变了慢病患者反复到医院复查的境况。
2.5大数据———移动互联网3.0
移动互联网医疗对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供更多种可能性选择无疑是有巨大作用的,但是相比而言,给医疗产业带来颠覆性变革的是大数据。这种颠覆性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打破传统医疗机构垄断数据,降低医疗产品、技术的研发周期及风险,提高医疗技术及服务质量;大数据预测每一个患者病变情况及病情发生,真正做到预防代替治疗,提高生命质量。
3.结果
3.1样本一般情况
从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来看,男性61人,占41.78%,女性85人,占58.22%,男女比例为0.72:1,较为合理。146名调查对象年龄的中位数M=28.37岁,2130岁人数最多。其中本科学历61人,占41.78%,硕士学历79人,占54.11%,调查对象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初级职称共101人,占69.18%,内科医生占绝大数(表1)。
表1调查对象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从互联网医疗对就医流程的影响来看(表2),80.13%的医生对互联网医疗持肯定态度,其中50%的医生认为互联网医疗对就医流程有一点影响,但可以看出不同医院的医生认知度不同,其中C院医生认知度最高,占51.28%,其次是B院占33.33%,而A院相对最低,仅占15.38%。讨论A院、B院、C院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三级医院互联网医疗的影响进行KruskalWallisH检验,计算得出x2=8.686,得P=0.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三家医院的互联网医疗医生认知度不完全相同,这与镇江市各大医院现存的状况相符。87.67%的调查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肯定了互联网医疗在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方面的运用,说明互联网医疗在慢性疾病治疗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李颖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
从就医的具体流程而言,74%的医生对现行的就医流程不满意,仅有22%的医生认为现行流程便利。与此同时,挂号排队、对医生基本信息不了解而产生的信任危机以及疾病反馈机制的匮乏分别以37%,22%,22%的比重阻碍就医流程便利化的实施。由此可知,医生群体已经深刻感受到互联网医疗在就医流程中的运用,并感知互联网推广过程的相关问题。调查中还发现:近半数的医生将互联网医疗等同于远程医疗,否认将医院引入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视为互联网医疗,并对此类调查持排斥态度,误认为互联网医疗将取代医生面诊,由此可见医生对互联网医疗相关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偏差。
4.建议
(1)加强互联网医疗知识宣讲,提高医生互联网医疗认识。医生对互联网医疗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需要加强医生队伍的互联网医疗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互联网医疗知识宣讲,提高医生的互联网医疗认识。并对互联网+移动医疗等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避免出现使用着互联网医疗软件的同时却声称不了解何为互联网医疗的尴尬局面。
(2)针对不同年龄医生特点,开展互联网实际操作演练。从上文可知,医生群体就年龄这一基本特征与互联网医疗认知度呈负相关,因此医院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划分进行专门化的实际操作演练,以解决不同年龄互联网医疗认知偏差的问题。从镇江市互联网医疗发展进程而言,倡导针对不同年龄段医生的医疗服务平台与医疗软件功能多样化相结合至关重要。
(3)加强医生队伍的技能建设,增强医生自信。为了迎接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全新就医局面,加强医生队伍的技能建设至关重要,加强技能建设的过程中应强调摒弃互联网医疗与医生面诊不可并存的偏见。加强医生队伍技能建设的同时,还应着重提升医生的自我认识,增强医生自信以应对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就医流程改变。
(4)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医患信息管理规范化。推进医患信息管理规范化,在互联网医疗服务中设定专门模块负责患者来访、意见征集,该模块作为医患双方的调和剂,借助互联网平台,以不同的视角建立医患双方的信任友好关系。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性权威性是影响互联网医疗推进的重要因素,设定信息审核的后台服务,对互联网平台的医疗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以确保医疗信息的规范化;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界定,使医患双方拥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既使患者放心看病,又让医生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姚登攀.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2]曾贵红,高青翠,钟秀明.远程数据化技术运用于孕妇全程干预的新型诊疗模式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4):218-219.
[3]刘政坚,黄淑尼,刘敬权,陈德超,陈雅珊,郭潮辉,冯荣楷,孟丽荣.澳门老年人用药行为及对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