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教学的特点与启示

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教学的特点与启示

一、柏林工大建筑学教学特色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朱昊昊[1](2020)在《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经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牵涉人口众多、建设总量惊人。规模的“大”和数量的“多”几乎在各个层面的建设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量”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社会经历重大转型的背景下,现阶段城市与建筑的发展迫切需要从规模和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这涉及如何有效应对城市的快速扩张与蔓延、城市形态的急剧变化、城市建筑类型的涌现与衍生、公共空间的不断瓦解与碎片化等一系列城市现象和问题。但在中国当代建筑学语境中,我们对相关现象及问题的系统性思考与理论化认识尚显不足。目前,亟待中国建筑师思考的是,如何重新评估和定义建筑在当代城市中的角色与作用,以此确立一种关于城市建筑学的思考与实践的范式,反思并应对由“数量与规模”所引发的诸多城市问题,实现从纯粹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升。在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量性问题,西方国家曾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发展出独特的理论与思想体系。本文从城市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在知识构成分析方法“条件-观念-形式(载体)-工具-方法”的关联性考查框架下,以CIAM以来不同时代的建筑师及团体(包括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十次小组、巨构城市运动、桢文彦等)围绕“数量与规模”议题展开的持续性探索为主线,将昂格尔斯与库哈斯有关“大”(Bigness)的理论思考和设计实践作为互补的整体加以研究,辨析应对城市建筑群和城市建筑单体的“观念”与“方法”,提出“大”的思想构成与概念内涵包蕴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昂格尔斯以居住建筑为载体,基于“形式”(form)的结构性法则,实现建筑群的合整;二是,库哈斯以曼哈顿摩天楼为载体,借助“内容计划”(program)的编排,建构建筑单体内部片段之间的复杂关联。论文指出,以“大”的理论视角践行的城市建筑学强调从城市的建设和应对城市的变化中汲取建筑学在观念、立场、工具、方法和实践层面不断更新的力量,是一次建筑学学科和建筑学知识边界的拓展;在此背景下,“大”的理论就是对“数量与规模”议题不断知识化、系统化的结果;它发展出两种不同的思考路径,通过构建一个包容差异与多样的“困难的总体”,实现城市性的创造而兑现由量到质提升的承诺。这为我们在中国城市化语境下重构数量策略,应对存量时代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点和实践参照。

陈赵阳[2](2019)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陕西行业高校特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陕西省行业高校历史悠久,多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是陕西省高等教育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当前陕西省由高等教育大省转变为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型中责任重大。然而,自划转到地方,归陕西省政府主管,陕西省行业高校走过了近二十年的自主探索之路。前十年,伴随着经济调整、政策变动,陕西行业高校或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一些调整,在快速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特色淡化的问题尤为严重。虽然后十年开始,部分高校开始反思自身特色发展的问题,但是取得的成效不大。陕西行业高校亟需特色发展的理论指导,加强特色,提高质量,以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本研究认为产教融合这种较为成熟的协同育人模式可为陕西行业高校的特色发展提供新思路。加之,关于行业高校的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都比较缺乏,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理论,并力图以局部推动陕西省乃至全国行业高校产教融合的实践发展。首先,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及分层抽样法,分层抽样主要是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陕西省九所高水平行业高校进行了分层,选取了四所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样本高校,在现状部分对其进行规划文本分析。在地方行业高校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部分,资源整合论与协同论是产教融合形成的基础理论,实践基础部分由地方行业高校劳动力供给的功能定位说起,将校企合作视为陕西行业高校产教融合的现实基础。其次,通过对四所样本高校的十三五规划文本的分析,从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与战略以及发展内容四个维度展现各层级陕西省行业高校整体的发展现状。其中,研究内容现状部分主要依照高校的四大职能进行分类。透过发展现状可知,陕西行业高校特色发展除了面临经济、政策、行业产业与高等教育变动的四方挑战,还面临着定位不准导致的目标趋同、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特色淡化、办学经费短缺以及特色化文化不鲜明等问题。最后,以产教融合为视域,可将陕西行业高校特色发展的困顿原因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在政府层面,政策的出台缺乏连续性与合理性;第二是在高校层面,产教融合办学理念滞后且基础配套缺位·,第三是在行业层面,经济形势对专业发展方向的制约力较大;第四是在社会层面,文化传统阻碍行业高校推行产教融合的实践。相应的对策也集中在四个层面,主要呼吁政府建立并健全高等教育领域内产教融合的制度,高校推行并保障产教融合的新举措,行业组织加强与行业高校的沟通与协作,在社会上营造认可行业高校产教融合的氛围。

许军华[3](2017)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改革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将中国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成为近年来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即通过借鉴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集聚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快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步伐,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各类拔尖创新工程人才,这已然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全球经济发展接轨的必然选择。系统性地从战略管理角度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各个要素和维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探求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路径,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结合高等教育国际化、专业主义与人力资本理论,首先界定了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及内涵,然后阐述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现状,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现阶段的问题,深入分析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背景和当前面临的外部国际环境及发展机遇。依托对部分发达国家及高等工程教育机构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了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及特征。在理论分析与国际案例比较的基础上,探求影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要素和维度,构建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绩效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模型加以验证。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路径,形成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保障体系。最后,结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西南交通大学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实践。该论文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深入分析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对影响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要素进行了梳理,构建了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绩效模型,丰富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不仅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还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实例参考。

邱天[4](2017)在《斯图加特学派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在德国现代建筑运动萌芽以来逾百年的时间跨度里,斯图加特地区持续的培养了大批思想进步,能力卓越的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以斯图加特大学为中心的斯图加特学派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和师承关系,其代表人物西奥多·费舍尔、弗里茨·莱昂哈特、弗雷·奥托、维尔纳·索贝克等人在不同时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作为集教学、研究和实践为一体的现代建筑运动团体,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超越了普通的“地域流派”在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成就,而更多体现在教学、研究方法,建筑设计思想,建筑技术等方面。本文的正是基于这种集中的现代建筑地域现象展开。我国目前基于生态问题提出了发展“两型”社会、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等口号,斯图加特学派在建筑跨学科研究、可持续化发展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历程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建筑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学习意义。“斯图加特学派”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28年的评论文章中,用于概括20世纪初期开始于斯图加特技术学院进行的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建筑教育及其实践成就。这一概念在当时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二战后新组建的斯图加特大学建筑学院。60年代后,斯图加特学派在跨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使得学派的概念被进一步的扩充和发展,并持续至今。虽然斯图加特学派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外在表现,但其成员间的紧密师承关系,其精神内核和教学方式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将不同时期的学派发展历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进行研究是有意义且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斯图加特学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的作品及思想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纵向的发展历程通过大量史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梳理,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斯图加特大学及其前身的建筑教学、研究、实践的角度出发,理清了斯图加特学派的发展历程;横向上,通过重要事件陈述、代表人物成就例举等方式进行对比,更加全面而客观的呈现了学派发展历程中的转折与延续,从而更好的理解斯图加特学派的特点与贡献,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也是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斯图加特学派的具体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蔡玉峰[5](2016)在《德国工业遗存更新策略中“场所精神”建构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传承非一蹴可及,遗存文化亦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地域不断扩大,工业遗存的更生环境有着复杂的处理条件。其于城市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尴尬与矛盾,考验着遗存应当保留下来的文化传承机制,倘造成区域景观生态环境上的退化,则将难以维护,反易酿成二次废墟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现今的工业遗存更生模式,常急于展现在形态上显见的空间新象或换墙换皮的改造新衣。在结果论的表象下,工业遗存更生对于城市的意义,往往易流于阶段性的昙花一现,而疏于顾及更新系统的可持续循环。不良的工业遗存改造或拆建,将造成更新产业的形态趋同、人力资源的浪费、区域文化的断层以及城市规划的高同构性。因此,基于工业遗存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传承场所的精神性并与城市发展规划融合,将对中国产业创新、创造活力城市带来重大意义。音乐的“形而上”形式,能经由乐谱、频率的秩序性得以为人类量化认知演奏,然而建筑空间的精神情境表现,确难有理可据。本研究尝试探求“场所精神”与工业遗存的关系,藉由“量子纠缠”理论,推论纠缠效应下,建筑空间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是可能穿越时空限制,呈现可作为定量定性分析的评价基础,藉以论证复苏工业遗存的精神性能为场所的传承起到正面可期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与实场调研,总结德国工业遗存的成功经验,于推论试导的过程中,借红外线建筑成像技术作为遗存建筑的修缮基础,进而评量组成场所相应粒子之“信息”,重构精神场境,并藉以德国模式的系统机制,维护“秩序”的可持续性,使工业遗存“精神性”的复苏能具体化为可操控的手段。论文研究成果表明:(1)认识工业遗存的复苏,非仅以型态的研究处理为主要方法,而可能经由微观物理的量子力学理论借用,使遗存建筑回归过去时空场境的工业精神性,从而在补充“场所精神”(GENIUS LOCI)理论之同时,实践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参用的理论支持。(2)藉由已证的“量子纠缠”效应,表述工业遗存的材料分子特性具有信息的秩序,而其总参与粒子与环境因子的纠缠,将影响新旧时空下场所微电磁的效应。藉由回归工业遗存场所的电磁稳态,重新调动组成分子间的信息秩序,即让工业遗存与场所的环境分子发生更新纠缠,将能够对不清晰的精神性作逻辑推演分析,从而更客观的对遗存的“场所精神”以释义。(3)借梳理德国对工业遗存的更生系统维护机制,辅以本研究关键性“场所精神”建构程序,取精去糙提出综合优化建议策略,进而对工业遗存更生后的维护导入PDCA循环模型,使得新工业遗存场所具可持续运作机制,并达到精神性的传承方法之效应。

李东泉[6](2016)在《公共管理学院开展规划教育的发展思路》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的时代要求下,开展公共管理学基础上的城市规划教育已经显现出充分的必要性。文章提出在公共管理学院开展规划教育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明确其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在理论方面,要结合公共管理学科丰厚的理论基础,为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在实践方面,要结合公共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特点,培养面向规划管理与实施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专业建设的侧重点包括:引进政治学、法学和管理学教育背景的专职教师,加强学生对新时期规划管理与实施机制的认识;将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用于规划研究中,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理论建设;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学生对城市物质空间属性的基本认识,建立与传统城市规划对话的基础。

田勇[7](2014)在《基于有效目标的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如火如荼地发展,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建筑市场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扩张。在此宏观背景之下,暴露出来诸多的城市建设问题,随之衍生出对于建筑设计行业和建筑教育的新要求。这样的社会与时代变化为建筑学方面的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使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出现了史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新的时代挑战,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观念必须更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设计人才团队具有多种类型的人才;建筑水平的提升要求设计人才创造能力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全面;建筑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设计人才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对科学前沿的了解与关注。概括起来,就是说建筑教育要多元化,要特点鲜明。论文借助实地调查和个案研究,通过大量文献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梳理西方和中国建筑教育发展过程,审视中外建筑教育发展的现状,通过比较研究法,借鉴当代西方建筑教育中不同培养模式的特点,在对当前国内建筑教育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建筑教育的整体调控对策。本研究首先对中国建筑教育各历史阶段的模式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审视中国当前的建筑教育,具体以建筑学本科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筑院校自身实际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建筑学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办学体制、办学定位和办学文化三个方面总结造成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原因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建筑教育培养模式单一所产生的问题。进一步借鉴英美法德四国中关于建筑教育不同培养模式的先进理念,从中国建筑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中国多样化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张早[8](2013)在《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建构”思潮的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开始开设建造课程,通过要求学生参与建造来强化对建筑学的理解。在目前大多数关注建筑教育和建造教学的文章中,更多注重的是建造活动的实验效果与热情,并未对建造在学科的发展、教育和普及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论述。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对建造教学直接展开的研究很可能陷入潮流的误区,有将建造教学消费为形式和口号的危险。此外,目前仍很难找到一个清晰系统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目前的各类建造教学实践。本研究的工作目的即为探讨建造教学的历史位置、产生背景、实际意义,并运用可行的分析方法让课程背后的教学原理和价值变得清晰,期望为已经和将要开设建造类教学的建筑院校提供有关课程设置和安排的理论参考。通过对建筑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自古以来便与建造密不可分,掌握着建筑材料、技术和工艺知识的建筑师们推动着学科的发展。而今天在全世界院校中风行的建造教学模式则起源于工艺美术运动之后出现的艺术工艺院校,包豪斯便是这些学校的代表。通过分析建造教学自19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发展历程,建造教学的发展趋势清晰的呈现出来。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将建造教学划分为三种层面:实施层面、工艺层面与项目层面。各类建造教学课程也在这三种层面下被加以解析。同时,三种层面划分也将不同的建筑学知识点从具体的课程中抽象出来。以这三种层面及其抽分出的知识点为基础,建筑院校可以建立清晰有序的建造课程体系。对建筑教育的探讨来说,教育学理论也是值得注意和借鉴的。实际上,建造教学通过实践进行教学的授课方式在很多方面也和现代教育理论暗合,这也对建造教学存在意义构成了有力的支撑。在将建造教学及其涉及的教育学理论进行比对后,本文也借课程教学理论对建造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论证。文章结尾对结合数字设计教学展开的建造活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造教学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方式,以说明在飞速发展的技术之下建造知识和意识的重要性。

侯丛思[9](2013)在《德国高校体育馆的复合利用与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大众体育的不断发展,和众多体育赛事的接力上演,我国的体育设施建设高潮迭起。随着体育设施数量的提升,体育馆的复合利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管理部门和甲方的选择,这对体育建筑设计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体育馆作为校园体育设施的一种,具有与社会场馆所不同的复合利用需求,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德国作为世界一流的体育大国,体育设施的建设成熟完善,高校体育馆作为社会体育设施的完美补充,复合利用率极高,对我国高校体育馆的设计与发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这样的契机下,本文在对德国体育建筑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的整理、相关规范的解读、实际案例的调研,总结了现阶段德国高校体育馆的复合利用特征。进而从功能布局、场地尺寸、细节设计、管理方法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德国高校体育馆复合利用的具体做法。其中,功能布局、场地尺寸、细节设计属于复合利用的建筑方法,是本文的写作重点。通过实例分析、案例对比、归纳总结等手段,配合表格、图纸的形式进行资料汇总,由宏观至微观,逐层剖析,论述了德国体育馆复合利用在建筑设计及建筑空间层面的体现。最后,面对我国高校体育馆的现状与复合利用的制约因素,在汲取德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体育馆设计建议。并结合实际项目的方案分析,对结论进行了反馈。为我国高校体育馆的设计,和校园体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陈俊[10](2010)在《基于自评报告(04-08年度)的理工院校建筑教育资源分析》文中指出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建筑专业也迅速成为热门专业,建筑院校的数量也随之激增。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无论是开设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数量、还是招生数、毕业生数和在校生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而我们对现今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缺乏一个定量的了解。本文选取建筑教育领域中的中坚力量—“老八校”及近年来建筑学专业发展建设较快的4所院校即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中统称为“新四校”)共12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分两部分着手本文的研究:一是对具体史料进行整理和充实;二是以评估报告中涉及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进行比对研究。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开端于上世纪20年代。1940年代国内的一批建筑院校开始了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建国后中国建筑院校经过了2次院系调整形成了今天的建筑院校格局。本文以这12所建筑院校的史略和专业评估制度的建立作为切入点,引出对建筑教育资源配比情况的思考。在论文第三章中以各校的自评报告为基础,从人力资源、学位及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科研资源这四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让我们对各校现有教育资源的配比有个比较具体的了解,同时从不同视角反映现阶段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其要稳定发展建筑教育各资源配比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笔者认为合理的数据区间,以达到给不同“性格”的年轻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分配教育资源的时候提供借鉴参考的作用。

二、柏林工大建筑学教学特色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柏林工大建筑学教学特色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1.3 提出问题
    1.2 文献综述及分析
        1.2.1 对数量与规模的研究
        1.2.2 对昂格尔斯与“大形”的研究
        1.2.3 对库哈斯与“大”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内容、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的方法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应对:CIAM以来的实践
    2.1 CIAM对“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处理
        2.1.1 最低生存住宅
        2.1.2 建筑的合理性
        2.1.3 功能城市
    2.2 十次小组对“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处理
        2.2.1 1950至1960年代的“数量与规模”
        2.2.2 十次小组的四种应对方法
        2.2.3 赋予结构与应对变化
    2.3 巨构与技术乌托邦
        2.3.1 巨构运动的兴起
        2.3.2 日本新陈代谢运动
        2.3.3 技术乌托邦的理想
        2.3.4 巨构的批判
    2.4 桢文彦与群造型
        2.4.1 集合形态
        2.4.2 群造型
        2.4.3 意义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形”与城市建筑群
    3.1 作为观念的“大形”(一):历史与背景
        3.1.1 1960年代初的昂格尔斯
        3.1.2 在柏林工大的教学
        3.1.3 与柯林·罗的共事
    3.2 作为观念的“大形”(二):形式与观念
        3.2.1 对数量问题的回应
        3.2.2 整体观念下的“大形”
        3.2.3 片段与整体
        3.2.4 差异与协同
        3.2.5 变化与稳定
    3.3 作为方法的“大形”(一):准则与分类
        3.3.1 实践“大形”的准则与分类
        3.3.2 以“形”应对的策略
        3.3.3 主题模式的思考
        3.3.4 两种特殊的类型
    3.4 作为方法的“大形”(二):应对建筑群
        3.4.1 连接模式
        3.4.2 图形模式
    3.5 作为方法的“大形”(三):应对城市
        3.5.1 城市实践的困境
        3.5.2 城市区域论
        3.5.3 辩证城市
        3.5.4 无尺度模式:城市中的城市
        3.5.5 街区建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与城市建筑单体
    4.1 作为观念的“大”(一):历史与背景
        4.1.1 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的库哈斯
        4.1.2 库哈斯的柏林之旅
        4.1.3 与昂格尔斯的合作
    4.2 作为观念的“大”(二):形式与观念
        4.2.1 针与球
        4.2.2 摩天楼的定义
        4.2.3 分区法
        4.2.4 拥挤的双重性
        4.2.5 作为一种特殊的原型
    4.3 作为方法的“大”(一):内外的分离
        4.3.1 非确定性的挑战
        4.3.2 脑叶切除术
        4.3.3 作为设计策略的内外分离
        4.3.4 以分离面对奇观社会
    4.4 作为方法的“大”(二):垂直的分裂
        4.4.1 水平楼板
        4.4.2 电梯理论
        4.4.3 作为设计策略的垂直分裂
        4.4.4 无差异形式中的随机与自由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大”之于城市建筑学的意义
    5.2 观念与方法论:“大形”与“大”
    5.3 现实问题: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产教融合视域下陕西行业高校特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背景
        1. 地方行业高校的综合化发展后普遍面临同质化困境
        2. 陕西省行业高校划转到地方后未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 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为地方行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4. 地方行业高校特色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外文献述评
        2. 国内文献述评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核心概念界定
二、地方行业高校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
    (一) 地方行业高校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
        1. 整合论
        2. 协同论
    (二) 地方行业高校的功能定位与产教融合的现实基础
        1. 地方行业高校的功能定位——学位供给与劳动力供给
        2. 地方行业高校产教融合的现实基础——校企合作
三、基于十三五规划文本的陕西行业高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 陕西行业高校发展基础现状
    (二) 陕西行业高校发展目标现状
    (三) 陕西行业高校发展思路与战略现状
    (四) 陕西行业高校发展内容现状
        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提升学科科研实力
        3.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4. 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四、行业高校特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 陕西省行业高校特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 陕西省行业高校特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1. 定位不准导致目标趋同化
        2. 综合化发展淡化学科特色
        3. 外延式扩张削弱专业特色
        4. 办学特色缺乏社会适应性
        5. 经费不足制约特色化发展
        6. 特色化发展的文化不鲜明
    本章小结
五、产教融合视域下陕西行业高校特色发展困顿之因
    (一) 政府政策出台缺乏连续性合理性
    (二) 高校办学理念滞后基础配套缺位
    (三) 行业经济形势制约专业发展方向
    (四) 社会文化传统制约产教融合实践
六、产教融合视域下陕西行业高校特色发展应对之策
    (一) 政府应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制度
    (二) 高校应推行产教融合新举措保障顺利落实
    (三) 行业应加强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沟通协作
    (四) 社会应形成认可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氛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
        1.3.2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相关研究
        1.3.3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设想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重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概念和内涵
        2.1.2 高等工程教育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高等教育国际化
        2.2.2 战略管理理论
        2.2.3 专业主义理论
        2.2.4 人力资本理论
第3章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内外部环境
    3.1 内部环境分析
        3.1.1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历程
        3.1.2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现状
        3.1.3 高等工程教育问题凸显
        3.1.4 新型工业化国际人才亟需
        3.1.5 工程技术国际化人才短缺
    3.2 外部环境分析
        3.2.1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
        3.2.2 工程教育国际认证
    3.3 SWOT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3.3.4 威胁
第4章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案例
    4.1 法国
        4.1.1 体系概况
        4.1.2 模式特征
        4.1.3 案例分析
    4.2 德国
        4.2.1 体系概况
        4.2.2 模式特征
        4.2.3 博洛尼亚进程
        4.2.4 案例分析
    4.3 美国
        4.3.1 历史回顾
        4.3.2 国际化认证
        4.3.3 国际领导力培养
        4.3.4 案例分析
    4.4 日本
        4.4.1 体系概况
        4.4.2 模式特征
        4.4.3 案例分析
第5章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绩效模型
    5.1 要素与维度
        5.1.1 要素分析
        5.1.2 维度分析
    5.2 模型构建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实证分析
        5.3.1 数据与样本
        5.3.2 测量模型分析
        5.3.3 描述性分析
        5.3.4 假设验证
第6章 中国高等工程国际化战略路径与保障体系
    6.1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路径选择
        6.1.1 明晰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目标
        6.1.2 打造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高地
        6.1.3 改善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环境
        6.1.4 优化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6.2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保障体系构建
        6.2.1 完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
        6.2.2 构建高等工程教育交流平台
        6.2.3 优化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
        6.2.4 形成高等工程教育保障机制
第7章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实践
    7.1 案例选择
    7.2 国际化战略
        7.2.1 战略目标
        7.2.2 主要内容
        7.2.3 保障机制
    7.3 国际化实践
        7.3.1 合作伙伴国际化
        7.3.2 学生流动国际化
        7.3.3 教育模式国际化
        7.3.4 校企联合国际化
    7.4 国际化再认识
        7.4.1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7.4.2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需参照国际标准
        7.4.3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需提升学生能力
        7.4.4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需回归工程本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4)斯图加特学派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选题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德语文献研究现状
        1.3.3 其他语言文献研究现状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对象主体的界定——斯图加特学派
        1.5.2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和阶段划分依据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成果
第二章 第一斯图加特学派的发展历程(1901-1945)
    2.1 斯图加特地区的高等教育起源
    2.2“第一斯图加特学派”的诞生
    2.3 二十年代关于“新建筑”的讨论
    2.4 科岑霍夫住宅区——传统主义建筑师的反击
    2.5 纳粹统治时期的斯图加特
    2.6 斯图加特结构学派(1916-1945)
    2.7 小结
第三章 第二斯图加特学派的发展历程(1945-1980s)
    3.1 战后的时代背景和学派的重建
    3.2 从“匠人学校”到“培训中心”
    3.3 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合作——轻型建筑
        3.3.1 技术理性的传统
        3.3.2 轻型建筑研究所——无专业隔阂的研究中心
    3.4 小结
第四章 斯图加特学派的多元化发展(90 年代至今)
    4.1 学院的基础教学模式
    4.2 教学团体的传承和发展
        4.2.1 维尔纳·索贝尔与轻型建筑和概念设计研究所
        4.2.2 杨·尼佩尔斯与建筑结构和结构设计研究所
        4.2.3 阿诺德·瓦尔兹、阿齐姆·门格斯与计算机设计与建造研究所
    4.3 从SFB230到SFB-TRR141——跨学科研究的前景
    4.4 小结
第五章 代表人物的思想及作品简述
    5.1 西奥多·费舍尔
    5.2 理查德·多克尔
    5.3 弗里茨·莱昂哈特
    5.4 君特·贝尼士
第六章 总结和启示
    6.1 斯图加特学派的特点和价值
        6.1.1 有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结合
        6.1.2 开放的教学方法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6.2 对国内建筑学科发展的意义
        6.2.1 工作方法的学习
        6.2.2 研究方向的借鉴
        6.2.3 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附录
    斯图加特学派人物关系图
    斯图加特学派重要事件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5)德国工业遗存更新策略中“场所精神”建构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1.1 中国工业遗存快速更新中的失落
        1.1.1.2 德国工业遗存更新建设的启发
        1.1.1.3 “场所精神”于工业遗存更新的呈现与延续探求
        1.1.2 研究意义
        1.1.2.1 基于工业遗存更新对“场所精神”理论的补充
        1.1.2.2 探究工业遗存更新中“场所精神”与量化理解的矛盾
        1.1.2.3 建构可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与方法
    1.2 概念与范围
        1.2.1 藉量子理论诠释“场所精神”
        1.2.2 “场所精神”传承的界定
        1.2.3 工业遗存案例的相关分析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框架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
    1.7 文献综述
        1.7.1 国外“场所精神”理论的发展
        1.7.2 中国“场所精神”相关的研究
2 工业遗存更新的现状与前沿
    2.1 基本概念
        2.1.1 工业遗存复苏存在的迷思
        2.1.2 德国“去中心化”的工业遗存更新的宏观策略
        2.1.3 “场所精神”在工业遗存更新中的角色
        2.1.4 量子理论在“场所精神”中呈现的作用
    2.2 德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经验
        2.2.1 以延续文化意涵呈现“场所精神”
        2.2.2 德国工业遗存更新方法
        2.2.2.1 “场所精神”的优化
        2.2.2.2 “场所精神”的复苏
        2.2.2.3 “场所精神”的重塑
        2.2.3 德国工业遗存更新动能的不足与启示
        2.2.3.1 城市人口的规模影响文化活力的动能
        2 2.3.2 当代工业遗存与城市的关系
        2.2.3.3 工业遗存与城市活力
    2.3 本章小结
3 “场所精神”的多维思考
    3.1 场所与精神
        3.1.1 场所的本质
        3.1.2 空间物质与环境因子
        3.1.3 时空中的记忆
        3.1.4 精神之于场所
        3.1.5 场所生命系统
    3.2 “场所精神”概念与表现
        3.2.1 精神的哲学性
        3.2.2 精神的物理性
        3.2.3 “场所精神”的分析探究
        3.2.4 “场所精神”释义
        3.2.5 “场所精神”理论的现状瓶颈
    3.3 “量子纠缠”于“场所精神”复苏的转译
        3.3.1 “量子纠缠”对“场所精神”的推论
        3.3.2 具备量子效应的“场所精神”成形条件
        3.3.2.1 意识的“迭加”
        3.3.2.2 信息的“纠缠”
        3.3.2.3 秩序的“回归”
        3.3.2.4 意识的“塌陷”
        3.3.2.5 精神的“显现”
    3.4 本章小结
4 “场所精神”导向下的工业遗存更新体系建构与方法
    4.1 工业遗存“场所精神”的理论基础
        4.1.1 工业遗存在文化层面的意义
        4.1.2 工业遗存的“场所精神”与时空的关系
        4.1.3 本研究对工业遗存更新中“场所精神”的释义
    4.2 工业遗存更新体系的传承
        4.2.1 工业遗存场所的本质与秩序
        4.2.2 工业遗存场所的文化意识延续
        4.2.3 工业遗存的优化机制与运行
    4.3 工业遗存更新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4.3.1 策略的原则
        4.3.1.1 审测-状态的信息收集
        4.3.1.2 分析-信息的删筛与评估
        4.3.1.3 修缮-完善信息传递的载体
        4.3.1.4 质能-信息纠缠与意识迭加
        4.3.1.5 显现-“场所精神”的成形
        4.3.1.6 维护-场所维护的意义
        4.3.1.7 循环-优化系统的必须
        4.3.2 传承的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实案研究
    5.1 案例的选取
        5.1.1 背景
        5.1.2 内容
    5.2 宏观规划对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5.2.1 德国鲁尔区文化新意象
        5.2.2 汉堡港口新城特性规划
    5.3 工业遗存的检修与定向是更新的基础
        5.3.1 以创新服务为导向的艺术鲁尔
        5.3.2 商住学交混的汉堡新城
    5.4 回归自然环境与洁净能源为工业遗存灌注生命力
        5.4.1 鲁尔埃姆歇区的能源策略
        5.4.2 汉堡新城滨水生态优势
    5.5 场所精神是工业遗存更新成败的体现
        5.5.1 杜塞道夫媒体港的区域精神
        5.5.2 汉堡文化新城与易北河音乐厅
    5.6 有效的系统维护是工业遗存传承的要因
        5.6.1 北威州创意经济网络中心
        5.6.2 汉堡新港和区域开发策略
    5.7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相关“场所精神”与量子力学的具体理论与依据说明
    补充1. 量子力学与场所精神
    补充2. 宏观与微观下的分子秩序
    补充3. 量子物理光谱现象对精神性的启示
    补充4. 量子测不准原理与物质及能量的意义
    补充5. 系统的秩序与熵值
    补充6. 信息的组构与传承
    补充7. 信息系统与机体的新生
附录二 设计的有界与无界
附录三 德国小城镇浅层地热运用的解析与启发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6)公共管理学院开展规划教育的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经验借鉴:地理学开展规划教育的成功经验
    1.1 背景介绍
    1.2 地理学对城市规划理论的贡献
    1.3 地理学的规划实践领域
2 公共管理学基础上开展城市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1 对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认识
    2.2 公共管理学为探索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3 公共管理学为我国规划管理转型期的人才培养提供知识支持
3 公共管理学基础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思路
    3.1 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学特点
    3.2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规划教育的重点
        3.2.1 教学目标
        3.2.2 师资队伍建设
        3.2.3 对城市物质空间属性的认识
        3.2.4 三大模块式的教学思路
4 展望规划教育的发展

(7)基于有效目标的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类型模糊的矛盾
        1.2.2 建筑非物质元素缺失与创新教育不足的矛盾
        1.2.3 技术更新迅猛与建筑教育滞后的矛盾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建筑教育
        1.3.2 职业型建筑教育
        1.3.3 有效目标
    1.4 研究目标意义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关于建筑教育指导思想的研究
        1.5.2 关于建筑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1.5.3 关于建筑教育的宏观式的研究
        1.5.4 关于欧美建筑教育的研究
        1.5.5 当前研究特点总结
    1.6 课题研究的框架
    1.7 学术研究的探新
第二章 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培养模式的特点
    2.1 欧洲建筑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培养模式的特点
        2.1.1 1671 年法国“皇家建筑(研究会)学校”成立以前的建筑教育
        2.1.2 1671 年至 1968 年“鲍扎”建筑教育体系及培养模式特点
        2.1.3 以包豪斯艺术设计学院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特点
    2.2 当今欧美主要国家建筑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学制特点
        2.2.1 当代英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学制特点
        2.2.2 当代德国职业性建筑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学制特点
        2.2.3 当代法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学制特点
        2.2.4 当代美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学制特点
第三章 当代欧美建筑院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
    3.1 AA 建筑联盟和 Bartlett 建筑学院
        3.1.1 AA 建筑联盟和 Bartlett 建筑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学校概况
        3.1.2 AA 建筑联盟和 Bartlett 建筑学院的单元(Unit)教学体系
    3.2 贝尔维尔建筑学院、库柏联盟和柏林工大
        3.2.1 历史沿革和学校概况
        3.2.2 贝尔维尔建筑学院、库柏联盟和柏林工大的教学体系
    3.3 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和柏林高工
        3.3.1 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
        3.3.2 德国柏林高工的教学体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现代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
    4.1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前中国建筑教育概况及培养模式的特点
        4.1.1 1923 以前中国建筑设计人员的产生
        4.1.2 重视技术教育的实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4.1.3 重视艺术教育的学院派培养模式
        4.1.4 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建筑教育
    4.2 从 1952 年至 1966 年中国建筑教育概况及培养模式的特点
    4.3 从 1966 年至 1977 年中国建筑教育概况及培养模式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前中国职业型建筑教育的概况及特点
    5.1 当前中国建筑教育的概况
    5.2 当前中国建筑教育的具体现状—以选取的代表性建筑院校为研究样本
        5.2.1 师资队伍现状
        5.2.2 培养目标现状
        5.2.3 课程设置现状
        5.2.4 培养结果现状
    5.3 当前中国建筑教育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现状之形成因素
    6.1 办学体制与主体问题
        6.1.1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主体
        6.1.2 中国建筑院校办学体制和办学主体的发展沿革
        6.1.3 中国建筑院校办学体制和办学主体的现状及其对培养模式的影响
    6.2 办学定位问题
        6.2.1 概念解释
        6.2.2 中国高等院校的类型、层次和办学定位
        6.2.3 中国建筑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现状
    6.3 思想观念和文化问题对培养模式的影响
        6.3.1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
        6.3.2 现代的社会观念对建筑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现状之深远影响
    7.1 宏观层面:社会维度
        7.1.1 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建筑设计行业的经济增长
        7.1.2 建筑教育的多元化模式与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
    7.2 中观层面:建筑维度
        7.2.1 缺乏地标性建筑的设计竞争力
        7.2.2 一般类建筑设计质量粗糙
    7.3 微观层面:技术维度
        7.3.1 建筑技术类课程的存在问题
        7.3.2 建筑中的技术设计缺失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建立基于有效目标的多元建筑教育培养模式
    8.1 影响中国建筑教育有效目标的因素
        8.1.1 需求因素——当前中国建筑人才的多元化市场需求
        8.1.2 院校因素——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建筑院校快速扩张
        8.1.3 评估因素——当前中国建筑学专业评估的权威性和唯一化
    8.2 实行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增大民办体制建筑教育的总体比重
    8.3 实行多元化的建筑教育培养模式
        8.3.1 实行实验创新型建筑教育培养模式
        8.3.2 实行专业综合型建筑教育培养模式
        8.3.3 实行技术应用型培养模式
    8.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对建造教学热潮的思考
    1.1 建造教学的释义
    1.2 建造教学的热潮
        1.2.1 技术回归:对“建构/构造/构筑(tectonic)”及工艺的关注
        1.2.2 建造教学与设计概念的实施
        1.2.3 社会参与
    1.3 本文对建造教学研究的关注点
        1.3.1 历史溯源及辨析
        1.3.2 如何对建造教学进行分解
        1.3.3 如何对建造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抽象以及如何建立新的建造课程体系
        1.3.4 建造教学与教育学理论的关系
        1.3.5 数字技术与建造教学
    1.4 小结
    文章结构图
第二章 关于建筑师、建造和建筑教学关系的历史研究
    2.1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2.1.1 代达罗斯(Daedalus)
        2.1.2 维特鲁维与《建筑十书》
        2.1.3 中世纪,行会
        2.1.4 石匠伯鲁奈列斯基与文艺复兴的代表作
    2.2 文艺复兴的转折——从行会的瓦解到美院教学
        2.2.1 阿尔伯蒂与建筑师的转型
        2.2.2 “迪赛诺”与工作室制度的形成
        2.2.3 法国美院体系的形成
        2.2.4 对美院体系的抗争与哥特乡愁
    2.3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
        2.3.1 工艺美术运动
        2.3.2 穆特修斯与德意志制造联盟
        2.3.3 建筑师身份的再次转变
        2.3.4 建筑教育的变革
    2.4 小结
第三章 建造教学的发展脉络
    3.1 包豪斯与艺术工艺院校的兴起
        3.1.1 包豪斯 1919
        3.1.2 包豪斯 1922
        3.1.3 包豪斯 1925
        3.1.4 包豪斯 1927
        3.1.5 包豪斯 1930
        3.1.6 包豪斯教学的发展过程
        3.1.7 艺术工艺院校的风潮
    3.2 建造教学在美国的发展
        3.2.1 赖特与塔里埃森
        3.2.2 匡溪美术学院
        3.2.3 包豪斯教师在美国的影响
        3.2.4 赖特的影响
    3.3 1960 年以来建造教学风潮的发展
    3.4 建造教学发展脉络及趋势
        3.4.1 从手工艺、机械生产到适用技术
        3.4.2 从专业学校到大学
        3.4.3 从工坊到社会
    3.5 小结
第四章 建造教学的特性与层面划分
    4.1 建造教学基本特性的界定
        4.1.1 真实性
        4.1.2 实践性
        4.1.3 亲笔书写(autography)特性与教学目的
    4.2 建造教学的不同层面及其目的属性
        4.2.1 实施层面
        4.2.2 工艺层面
        4.2.3 项目层面
    4.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五章 建造教学的实施层面、工艺层面与项目层面
    5.1 三种层面建造教学内容比较
        5.1.1 从材料认知、功能性需求到真实项目环境
        5.1.2 从材料的加工与连接、构造与工序到施工组织
        5.1.3 从材料的力学特性到建筑结构
        5.1.4 板片与透性、人体尺度、建筑功能
        5.1.5 从物图关系、节点详图到建筑施工图
        5.1.6 从造价概念、产业意识到概预算
    5.2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教学倾向的比较
        5.2.1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目标倾向:试验性、标准化与现实性
        5.2.2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类型倾向:小型化、独立性与整体性
        5.2.3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内容倾向:多样性、专业化与适用性
    5.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教学意义及基本教学条件比较
        5.3.1 建造教学在三种层面的教学意义
        5.3.2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不同教学硬件需求
        5.3.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时间成本
        5.3.4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师资力量配备
        5.3.5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经费需求
    5.4 小结
第六章 新型建造教学体系的建立
    6.1 建立建造教学体系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6.1.1 建造课程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
        6.1.2 对建造教学中所涉及知识点的总结
        6.1.3 建造教学知识点对评估标准的回应
        6.1.4 对建造教学侧重点与梯度的探讨
    6.2 对建立成体系建造教学课程方式的探讨
        6.2.1 建造教学不同层面知识点的演进关系
        6.2.2 建造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与现有课程的融合
        6.2.3 建造教学知识点向教学的转化
    6.3 建造教学与现有教学体系的融合——天津大学建筑学建造教学体系的构想
        6.3.1 现有的课程体系
        6.3.2 新型建造教学体系植入的建议
    6.4 小结
第七章 教育学视角下的建造教学
    7.1 建造课程中的趣味性与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7.1.1 建造教学的趣味性
        7.1.2 建造教学与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7.2 建造教学与经验
        7.2.1 传统教学中建造经验的缺乏
        7.2.2 意义与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7.2.3 建造教学中的经验教学
    7.3 建造教学与建筑学知识结构的构建
        7.3.1 传统建筑教学中设计、历史与技术割裂
        7.3.2 实际建造经验对各种建筑知识的拉结
    7.4 对建造教学课程体系的教育学论证
        7.4.1 教学目标
        7.4.2 学习经验
        7.4.3 建造教学课程体系组织的有效性论证
    7.5 小结
第八章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建造教学
    8.1 话题的历史参照
        8.1.1 莫里斯式的抵触
        8.1.2 代理书写(allography):从图学到数字
        8.1.3 早期包豪斯——机械时代的“表现主义行会”
    8.2 “参数化+建造”?
        8.2.1 两难与机遇
        8.2.2 课程分析
    8.3 数字化建构的工艺思考
        8.3.1 数字化建构(Digital Tectonic)
        8.3.2 数字化建构会议上来自“车门”的批判
        8.3.3 AA Emtech 的天棚设计建造
        8.3.4 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
        8.3.5 莱斯住宅(Die Leiserh user)
    8.4 数字化手段与建造意识
        8.4.1 建造意识的重要性
        8.4.2 “数字化设计+建造”教学模型的建议
    8.5 小结
结语:对教学体系的“修补”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状况说明
致谢
附录 A:不同时期建筑师与建造和技术发展的关联及建筑教育体系的变更
附录 B:国内外部分建筑院校建造课程实录
附录 C:与王澍关于中国美院建造教学的访谈
附录 D:与 Ursula Hartig 的关于柏林工大墨西哥实践课的访谈及译文
附录 E:奥古斯特·佩雷(译文)

(9)德国高校体育馆的复合利用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德国体育建筑与高校体育馆的相关介绍
    2.1 德国体育制度与体育建筑现状
        2.1.1 现行体育体制
        2.1.2 全民健身计划——《黄金计划》
        2.1.3 德国体育建筑的现状特征
    2.2 德国高校体育建筑概述
        2.2.1 德国高校体育的特点
        2.2.2 德国高校体育建筑的类型
    2.3 德国高校体育馆的现状介绍
    2.4 本章小结
3 德国高校体育馆的复合利用
    3.1 德国高校体育馆复合利用的现状与特征
        3.1.1 复合利用的现状
        3.1.2 复合利用的特征
    3.2 体育馆空间复合利用的布局特征
        3.2.1 合理的空间布局模式
        3.2.2 明确的运动空间定位
        3.2.3 有效的场边用房设计
    3.3 体育馆运动大厅复合利用的场地尺寸特征
        3.3.1 运动大厅尺寸
        3.3.2 场地数量对比
        3.3.3 场地布置方式
    3.4 体育馆运动大厅复合利用的细节设计
        3.4.1 规范场地画线
        3.4.2 压缩缓冲尺寸
        3.4.3 利用边缘空间
        3.4.4 设置活动隔断
        3.4.5 甄选球类设施
    3.5 体育馆复合利用的管理特征
        3.5.1 使用人群的多样化
        3.5.2 费用收取的合理化
        3.5.3 开放时间的灵活化
    3.6 本章小结
4 德国经验对我国创作实践的应用探索
    4.1 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馆复合利用的现状
        4.1.1 复合利用的现状
        4.1.2 复合利用的制约因素
    4.2 德国经验对我国高校体育馆的设计影响
        4.2.1 强化规范内容
        4.2.2 合理选择尺寸
        4.2.3 注重场地划分
        4.2.4 实现精细设计
    4.3 德国经验在培华体育馆方案设计中的运用思考
        4.3.1 项目背景
        4.3.2 方案设计
        4.3.3 德国经验对原方案的设计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10)基于自评报告(04-08年度)的理工院校建筑教育资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和目的
第2章 中国建筑教育缘起与专业评估制度
    2.1 建筑教育的引入
        2.1.1 "老八校"史略
        2.1.2 其他建筑院校简介
    2.2 专业评估制度的建立
第3章 基于自评报告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人力资源分析
        3.1.1 师资情况
        3.1.2 师生比情况
    3.2 学位及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3.2.1 学位年限与学位授予
        3.2.2 课程建设
    3.3 教学资源分析
        3.3.1 教学成果
        3.3.2 图书资料
        3.3.3 各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3.4 科研资源分析
        3.4.1 学术成果分析
        3.4.2 科研成果分析
第4章 分析结论与启示
    4.1 各校所处的地理位置
    4.2 合理的数据区间
        4.2.1 师资情况的合理数据区间
        4.2.2 图书资料的合理区间
        4.2.3 教学经费的合理区间
        4.2.4 科研成果的合理区间
    4.3 数据背后的启示
    4.4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柏林工大建筑学教学特色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D]. 朱昊昊. 东南大学, 2020
  • [2]产教融合视域下陕西行业高校特色发展研究[D]. 陈赵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3]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路径研究[D]. 许军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4)
  • [4]斯图加特学派发展历程研究[D]. 邱天.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德国工业遗存更新策略中“场所精神”建构的方法研究[D]. 蔡玉峰. 浙江大学, 2016(01)
  • [6]公共管理学院开展规划教育的发展思路[J]. 李东泉. 规划师, 2016(01)
  • [7]基于有效目标的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D]. 田勇. 天津大学, 2014(05)
  • [8]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D]. 张早. 天津大学, 2013(12)
  • [9]德国高校体育馆的复合利用与设计研究[D]. 侯丛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10]基于自评报告(04-08年度)的理工院校建筑教育资源分析[D]. 陈俊. 浙江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教学的特点与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