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化论文-谢雯

中德文化论文-谢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德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文化学习,德语学习

中德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谢雯[1](2019)在《跨文化学习在德语课堂的应用——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大众订单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以德国为首的德语国家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大众订单班德语课程为例,探索跨文化学习在德语课堂应用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8期)

寿永明,卓光平[2](2019)在《跨时空对话:中德文化交流中的鲁迅与海涅》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5月14日,"鲁迅与海涅:跨时空对话"文化交流活动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鲁迅、海涅的后代和来自中德两国的学者,以鲁迅与海涅曾经跨越时空的文学交际为纽带,分别就鲁迅与海涅之间的精神联系,鲁迅与海涅文学的当代价值,鲁迅、海涅与中德文化交流等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该活动不仅让读者更进一步认识到鲁迅与海涅心灵的相通性,以及鲁迅、海涅文学的当代价值,也促进了中德两国的文学交流,以及中德两国文化界的友好往来。(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潘华[3](2019)在《中德足球文化交流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温故知新,以史为鉴,共谋中德足球文化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本文结合中德体育关系及体育政策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足球发展规划,全面梳理了100余年来中德足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及阶段性特征。3.1中德足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回顾100余年中德足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3.1.1发端阶段(1873-1949)近代中德体育交流始于19世纪末,而最早的足球文化交流则始于1873年。当年,法国传教士毕安和德国传教士边得志在广州梅县的中书院首次将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程传授。1929年上海乐华足球队夺得有德、英、法等队参加的上海国际杯足球赛冠军。1933年,汉口博学中学学生足球队同英、法、德、日等8国商人组成的外国足球联队在汉口西商跑马场进行了友谊比赛。1936年,中国足球队参加了柏林奥运会足球比赛。小结起来,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交流规模不大,仅仅有国家足球队、上海乐华足球队及汉口博学中学学生足球队与德国人的几次赛事和元坑中学足球教学的记载,因而在社会上影响很小,其意义、价值与功能尚未能为社会所认识。二是交流层次低,大部分是足球教学及足球友谊赛的交往,根本谈不上足球文化的全面交流与合作。但德国足球传教士边得志在中国内地首先引进现代足球却是这一阶段的最大亮点。3.1.2拓展阶段(1949-1990)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1949年同一年里,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成立。至1990年10月德国统一前,中国并行地同两个德国保持着外交关系。这一现象也反映在中国和两个德国的足球文化交流上。如1954年中国青年足球队访问民主德国和1980年联邦德国青年足球队访华等等。另外,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时,阿迪达斯(Adidas)就是中国代表团指定服装赞助商,对中国的足球等项目给予了赞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从民间、半官方的足球文化交往上升为官方、高层次的足球文化交往,双方足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逐渐走向深层次、全方位和平等。其中,德国知名企业如阿迪达斯等开始赞助中国足球是此期的一大特点,为此后中德在足球产业文化的合作与共赢塑造了楷模。3.1.3发展阶段(1990-1999)1990年10月,两德统一。中德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中德关系进一步协调,这也为中德足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期足球教练员吴金贵和运动员杨晨等前往德国,而中国足协终于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外教——德国人施拉普纳。特别是1995年始,中央电视台与德国足协合作,转播德甲联赛,这为普及德国职业足球文化和球迷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阶段,中德足球文化交流的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个阶段的特征主要是在足球教练员的交流上,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派出去"和"引进来"等措施,另外,不少中国球星得以到德国足球俱乐部效力,这使得中德足球文化交流实现了突破性进展。3.1.4辉煌阶段(2000-)进入21世纪,在中德两国体育领导人的重视和推动下,中德足球文化交流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格局。可以说,中德足球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2000年7月11日至23日,中国女子足球队参加德国足协成立一百周年国际女足邀请赛。2003年5月,德国着名足球专家——埃里希·考拉特编着的《足球技术与战术》中文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习近平在德国接受了拜耳公司赠送的一件勒沃库森队10号球衣和一个德国2006年世界杯专用足球。这一阶段的中德足球文化交流的特征是:推动了职业足球的互助合作;扩大了青少年足球的互访交流;加强了相关机构的互学互鉴;实现了足球产业的互利共赢。研究结论:无论是在校园足球文化、俱乐部足球文化、城市足球文化、国家队足球文化,球迷足球文化等领域建设方面;还是在发挥足球文化特有的社会功能和引领作用,创新各类足球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的表现手段,增强足球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以及时代感等方面,中德两国都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力求探索中德足球文化的现状,并从营造足球文化氛围方向助推两国足球文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杨晓明[4](2019)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德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中外关系中,中德关系是重要而又特殊的双边关系。文化交流视角下的中德关系研究,呈现出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对德国思想文化的憧憬、模仿与内化:洋务期间中德的军事交流,不仅有助于德国在华良好形象的构建,而且为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自清末新政起,中国教育近代化深入到制度层面,其学制演变中德国的教育理念贯彻始终;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以科玄之争为代表的文化论战,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战所体现的不仅是对西学的继承,更是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创新性发展。然而中德之间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使得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在西化与本土化之间游移不定。(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顾志敏[5](2019)在《“中国德企之乡”跃向“中德创新之城”》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当地时间6月5日下午,在德国首都柏林举办的中德创新城市合作论坛暨太仓日活动上,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太仓市政府、德国创业协会、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国际委员会四方共建“中德(太仓)创新合作城市”活动正式举行。作为中德合作典范城市(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9-06-06)

宋秦松[6](2019)在《文化视角下的中德政治交际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年演讲是指新年伊始,国家领导人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向民众传达新年祝福的言辞,其内容主要是对过去一年国家大事进行回顾总结和对国家未来一年发展进行规划部署。作为一场典型的“政治交际”活动,新年演讲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新年演讲可表现出不同特点,本文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至2018年发表的新年演讲为语料,通过对比分析中德新年演讲在语言交际方面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异同,探求中德政治交际背后的“文化差异”,希望对德语学习者了解中德之间文化差异提供参考。突破了政治演讲分析的传统模式(即只关注词汇,修辞等语言层面的元素),本文也重点研究了新年演讲中非语言交际元素,为政治演讲分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德语学习者和工作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德政治交际的异同,更加全面了解中德文化,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贡献一己之力。(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袁喆,刘燕[7](2019)在《比较视域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之硕果——评高利克《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一文中研究指出斯洛伐克汉学家高利克的新着《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从比较文学的"文学间性"视角,对德国文学在20世纪现代中国的翻译、接受与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包括"论歌德与中国""论尼采与中国""论里尔克与中国及其他"叁部分,内容涉及翻译过程中的中德文化误读、结构主义符号学视野下的"永恒女性"形象、中西文学中的忧郁主题等等。此书视野开阔,资料丰富,研究方法灵活多样,较好地呈现了布拉格汉学派的理论范式与研究特色,是高利克先生40多年来有关中德、中捷跨文化交流研究的系列成果之结晶。(本文来源于《跨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张建秋[8](2019)在《光影艺术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其所营造的场所和带来的精神象征,光影艺术具有其独特的视觉语汇,在建筑场所和精神表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的光影艺术兼具使用价值与美学价值双重属性,自古以来就深受国内外建筑师的推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建筑光影艺术拓宽了其表现形式,逐渐发展成为集艺术与科学为一体的综合形式。因此,面对建筑光影艺术这一既古老又常新的课题,我们既要关注硬件和技术层面,又要充分挖掘光影的艺术表现力和精神文化内涵,以塑造多维的建筑空间形象,赋予建筑特殊艺术魅力。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通过对本课题相关背景的了解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确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光影艺术的相关理论:首先论述光与影的释义、光与影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光影艺术的时空感、导向性和文艺性体现;其次分析基于光影下人的情感体验,主要从人对光影的本能认知、身心体验、审美感知叁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介绍光影与色彩的结合塑造出不同的建筑风采,光与影的动态构图丰富再现空间效果,光影与科技的结合提升艺术表现。第叁章论述光影与建筑空间的关系:首先介绍利用光影能够塑造建筑体量、刻画建筑细部和表现建筑结构;其次表述光影对于彰显材料本性、表现材料质感的重要意义;再次阐释作用于人的视觉心理机制,光影的明暗差异性能够创造虚空间、连通空间关系;最后光影渲染空间氛围,将建筑空间提升到更高的审美层次。第四章依据作者对建筑空间中光影艺术的理论研究,结合实际项目,进行中德文化交流中心室内外环境设计实践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5-31)

羊金[9](2019)在《德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的语言态度-中德跨文化视角下汉语语言观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德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近几年呈不断上涨趋势,汉语在德国似乎进入了一个繁荣期。然而目前德语区对汉语的语言态度却是褒贬不一,有些认为汉语很有美感,比较简单且有意思,还有一些认为汉语很难,无法掌握。在这些众多语言观中,那些学习或者学过汉语的,即有一定汉语语言知识的德国人在观察汉语时有什么代表性的语言态度?这样的语言态度又是如何产生的?查阅文献资料后,作者发现德国针对英语、德语等语言的语言态度研究已经比较成熟,针对汉语的则很少;国内国际汉语专业方向对汉语语言态度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国内少数名族或者亚洲邻国家如泰国、韩国、印尼等地区学生,但是专门针对德国汉语学习者语言态度方面的学术研究却很少,在已出版的文献中,中、英、德文献也十分有限。基于此背景,本文将从以下五个纬度来对德籍汉语学习者中文语言态度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1.认知:源于个人经验或他人报导的、关于(语言态度)客体的想法和坚信(程度);2.情感:(对于语言客体的主观)感受、心情、情绪,对感受程度的评估可以由极端正面到极端负面3.行动:(基于语言态度的)行为倾向4.工具:工具化语言态度是个体对某种语言的看法,是通过掌握该语言或者成为该语言集体中的一员所带来的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好处/优势。5.融入:融入化语言态度带有明显的社会性、交际性特征,例如:对某个语言群体的青睐,作为融入该语言、文化、传统的标识,想要成为该群体一员且被该群体接受的愿望等。本文的研究语料是二十名德国籍汉语学习者所提供的书面文本。该文本是通过调查问卷与半结构式书面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即参与研究者以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为线索,以文字形式呈现出其对汉语的语言态度。为探究出具体的汉语语言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除了借助目前现有关于语言态度研究时的所运用的类别划分和具体分类标准外,还需借助系类方法设计,即在文本分析时,除了根据现有语言态度研究中已列出的具体分类标准对每一个汉语语言态度相关的语句进行总结归纳外,还需要通过系类方法对具体罗列出的零散语言态度编码,进行更高程度的提炼和概括,最终形成一个由上概念以及若干个具体下概念组成的体系,建立起本文的系类系统。经过实证分析,即使在德籍汉语学习者中也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性”的中文语言态度,但研究显示,他们在特定的学习阶段,中文语言态度是有一些共性的趋势:学习初期,德国传统语言观如“神秘”“难”等对汉语语言态度的影响仍占主导,汉语学习者认为汉语一方面“陌生”“有异域风情”“令人兴奋”“吸引人”,另一方面又认为汉语是“具有挑战性”“难”“复杂”,这一时期汉语学习者的中文语言态度偏负面,在语音、文字方面的负面态度尤其突出。此阶段汉语学习者容易对汉语学习产生畏惧、排斥情绪,从而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初级阶段汉语弃学率最高。随后该负面情绪并没有因为学习的推进、汉语知识增多而有所改观,而是不断的增强、增多,直到峰值。在汉语学习者顺利进入高级水平后,对中文的语言态度开始出现转变,即从(基于对汉语强烈的陌生感而引起的情绪化的)负面态度向(基于对汉语有较深语言认知和理解的理性的)中性、正面态度发展。该研究表明,汉语学习者对于汉语语言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正与革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多样的因素的影响。这些众多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含语言本身、德国本土语言政策以及语言环境等;主观因素涵盖面广,主要涉及:语言知识、习得方式和过程,动机,语言水平等等,其中语言水平高低对汉语学习者语言态度影响最大。本文基于对德籍汉语学习者对中文语言态度的案例研究,加深了对语言态度这个专业概念的理解,反思和总结了该研究结果对黏着语(即字母语言)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以及汉语在德国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的建议和启示。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对德籍汉语学习者中文语言态度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许多研究方向仍有待深入,如对中文方言的语言态度等。(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4-26)

张俊华[10](2019)在《中德跨文化工作冲突中的面子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各国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多元化。与此同时,中德关系日益紧密,经贸合作也不断加深。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仍时有发生,它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虽无法避免,但同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必经之路。在跨文化冲突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中“面子维护”是重要的方式之一。“面子维护”是社会交际与社会互动中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子内涵、人们的面子观念以及面子维护策略也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的解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中国员工的视角出发,试图运用质性内容分析法研究中德员工之间发生跨文化冲突时的面子维护,其中主要以Stella 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重点是中国员工有关面子维护的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面子维护对中德跨文化冲突的影响以及面子维护的跨文化性。在这一研究目标要求下,本论文主要回答以下五大研究问题:1.在中德跨文化工作冲突中,中国员工是如何维护面子的?(自我形象)2.在中德跨文化工作冲突中,中国员工眼中的德国员工是如何维护面子的?(他者形象)3.面子维护对解决中德跨文化工作冲突有哪些积极的影响?(积极影响)4.面子维护对解决中德跨文化工作冲突有哪些消极的影响?(消极影响)5.中德跨文化工作冲突中的面子维护体现了怎样的跨文化性?(跨文化性)为了回答以上研究问题,笔者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数据,并在饱和性原则指导下对九名在中德跨文化工作场景中工作的中国员工进行了深度采访。九名受访者均是企业员工,并且在受访期间一直保持和对方国家同事共事和合作的关系。在对所有访谈内容转写之后,笔者运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一手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面子维护表现为面子观念、面子关切和产生冲突时进行面子维护等叁方面的的内容。中国员工的面子观念建立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与别人的行为和看法密不可分。他们倾向将“面子”看作个人的人格或者性格,将“面子”和“尊严”及“虚荣”联系在一起。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员在顾及自己和团队面子的同时,也会更多地考虑他人的面子:在自我面子关切方面,他们关注的方面包括自己的工作成果、同事的信任和尊重,以及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关注是否有他人在场;在他人面子关切方面,他们会通过向他人表示尊重、宽容和鼓励去维护他人的面子。针对具体的面子维护策略,对于自我和他人的面子需求,中国员工也有着不同的面子维护策略:在出现跨文化冲突时,中国员工的自我面子维护策略主要包括确认问题责任和自我辩护,在工作失误不严重的情况下,自嘲也是他们维护自我面子的一种方式;在维护他人面子时,他们会采取委婉建议、陈述理由和部分同意的方式。总体来说,在发生跨文化冲突时,中国员工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去尽量维护双方的面子。2.德国员工对于“面子”的关注程度在中国员工看来并不高,他们将“面子”和“尴尬”的个人感受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工作中的面子只与自己的责任心有关,表现出一种以事实为导向的面子观念。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德国员工在沟通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面子,但也会关注他人的面子需求:在自我面子方面,他们关注的要素包括专业性、话语权以及别人的参与;在他人面子关切方面,他们注重客观性、工作氛围是否轻松以及给予他人时间。在发生跨文化冲突时,德国员工更愿意通过采取主动和直接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首先,他们会通过说话来缓解自我尴尬;当他们的面子收到威胁时,他们会通过表达坚持自我观点和做法的强烈意愿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当他们感到丢脸时,他们会通过表达自我情绪,比如愤怒、离场等,去挽留自己的面子。3.“面子维护”对解决中德跨文化工作冲突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影响。正面影响的主要表现是:在出现跨文化冲突时候,交际双方会因为考虑到对方的面子而采取一些委婉的解决措施,比如暂时搁置、向第叁方求助、双方妥协等,使双方免受不良情绪的干扰,保持理智,从而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促成冲突的最终解决。4.“面子维护”对于中德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冲突解决的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面子维护会加重员工的工作负担,且使交际变得更加复杂;另外,在出现跨文化冲突时,一方面,员工会因为丢脸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当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员工会因为害怕丢脸而互相推卸责任。5.由跨文化冲突引发的面子维护在中德跨文化工作场景中体现出了较鲜明的跨文化性,即跨文化协商的可能性。受到集体主义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中“尊人贬己”的处事原则的影响,同时在中德跨文化工作领域中,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和德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产生互动,因此中国员工视角下的面子维护的跨文化性主要会经历容忍、妥协和相互适应叁个阶段,最终实现跨文化协商,实现中德跨文化工作中的良性互动。以上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对中德跨文化工作交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能对在中德跨文化工作环境中工作的中国员工提供宝贵的启发和借鉴。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只从中国员工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质性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补充从德国员工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数据,对德国员工进行深入访谈,以补充和丰富现有的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11)

中德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9年5月14日,"鲁迅与海涅:跨时空对话"文化交流活动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鲁迅、海涅的后代和来自中德两国的学者,以鲁迅与海涅曾经跨越时空的文学交际为纽带,分别就鲁迅与海涅之间的精神联系,鲁迅与海涅文学的当代价值,鲁迅、海涅与中德文化交流等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该活动不仅让读者更进一步认识到鲁迅与海涅心灵的相通性,以及鲁迅、海涅文学的当代价值,也促进了中德两国的文学交流,以及中德两国文化界的友好往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德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谢雯.跨文化学习在德语课堂的应用——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大众订单班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寿永明,卓光平.跨时空对话:中德文化交流中的鲁迅与海涅[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

[3].潘华.中德足球文化交流史探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杨晓明.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德关系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顾志敏.“中国德企之乡”跃向“中德创新之城”[N].苏州日报.2019

[6].宋秦松.文化视角下的中德政治交际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7].袁喆,刘燕.比较视域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之硕果——评高利克《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J].跨文化研究.2019

[8].张建秋.光影艺术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9].羊金.德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的语言态度-中德跨文化视角下汉语语言观质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9

[10].张俊华.中德跨文化工作冲突中的面子维护[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标签:;  ;  

中德文化论文-谢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