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素质与劳动生产率——重读《资本论》第一卷

创业素质与劳动生产率——重读《资本论》第一卷

一、创业质量与劳动生产率——重读《资本论》第一卷(论文文献综述)

郑国强[1](2021)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劳动力市场扭曲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两个方面。作为要素市场中的关键要素,劳动力是连接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纽带,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依附于劳动力本身,资本、土地和数据等要素需要通过劳动力才能实现激活和运转,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必然对整个要素市场的配置和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把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价格反应灵活作为今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深化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探究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对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归纳出不同阶段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变化特征,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历史逻辑;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并基于省级宏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现实因素。其次,基于城市、企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有序概率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生产率效应、创新效应以及创业效应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再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等计量方法,从居民阶层认同和幸福感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进行梳理:(1)马克思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和劳动力工资理论。(2)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论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整理,本文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产生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行了总结。(2)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生产率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就业创业效应”的文献。(3)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阶层影响的文献。第三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探究了相关政策要点以及劳动力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的时序变迁。其次,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市场化指数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趋势。最后,从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增长目标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户籍制度以及工会双重职能定位等视角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特殊制度性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宏观省级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首先,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其次,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个体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以居民阶层认同的变化衡量社会阶层变迁,以居民幸福感间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并从这两个角度对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进行了考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阶层认同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建议。

程睿[2](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陈思宇[3](2021)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推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的同时,对劳动力供给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人工智能的大规模使用所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于中国劳动力供给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同时存在。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对于城乡劳动力人口的替代效应,使得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形势愈发严峻;另一方面,从长远角度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从而扩大生产力,创造出更多依托技术进步的新兴工作岗位,缓解劳动力供给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主体内容共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人工智能时代内涵以及中国劳动力供给问题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从劳动力供给数量、结构、质量三个维度,将中国劳动力供给问题归结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素质提升缓慢以及劳动力供给结构逐渐失衡三个方面。第二部分,阐释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解决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问题的理论指导,并分析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解决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问题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探究人工智能时代为劳动力供给创造的机遇。通过劳动力供给容量扩大、劳动力市场老龄化危机缓解以及劳动力供给质量提高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所迎来的机遇。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面临的挑战。从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和人工智能发展所需劳动力培养体系不完善这两方面阐述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面临的挑战。第五部分,以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为指导,提出优化我国劳动力供给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技术进步为前瞻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遵循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以及以相对过剩人口为鉴戒扩大有效劳动力供给的数量。

张起梁[4](202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撰写的“主要着作”,亦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在当代,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仅使马克思哲学研究再次成为一门“显学”,而且还开拓出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代化和民族化的研究视角。但《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学批判的着作;另一方面,它又是哲学批判的着作。从经济学批判看,《资本论》是资本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三位一体”;从哲学批判看,《资本论》则是作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达机体”而对一切旧哲学的彻底扬弃。因而,《资本论》就是经济学—哲学批判的二位一体和辩证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前提。因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事件。从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向了生产劳动批判,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草创”到“再创”再到“成熟”为节点判断和理论标识的哲学革命。循此革命逻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应被确立为“生成论”的生产劳动本体论。无论在认识论层面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维度表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从世界观维度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亦或在方法论层面表述为“唯物辩证法”,但在本体论层面,这些表述方式都有着共同的“本体承诺”。其所唯之“物”,既不是传统哲学所固守的“自在之物”或“直观之物”,也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膜拜的“抽象之物”或“单纯之物”,而是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统统上升为表征社会人的存在之基和生活之本的哲学范畴,即“人格化”了的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关键在于方法。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用方法的研究,既是正确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把钥匙,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马克思曾致信恩格斯,“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在另一封信中提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更确切地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辩证法,俨然已不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更不是古希腊时期的直观辩证法,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批判性开展中,对以往辩证法进行革命批判或革命“颠倒”之后而确立的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即唯物辩证法。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篇”,那么,《资本论》则是“续篇”。“初篇”是在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续篇”则是微观层面的微观表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初篇”与“续篇”在理论上又构成了一种正向指导与反向建构的创生关系。而且,伴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开展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一些表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形态,如“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从后思索法”等。但问题在于,如何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作出科学的、不偏不倚的读解。遵循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理论进路,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争论和意见冲突,有必要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并把这个问题的探讨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出场逻辑,而且是其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从而在这一原初的、生成的言说语境中,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进行不偏不倚的解读,应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言说语境,借鉴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视域融合”,从整体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贯穿、运用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进行抽绎、去蔽和解读,深入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领悟和理解。从而赋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以新的解释力,使其具有更加普遍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上具有重要意义。

谢震[5](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历来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及组织形式,而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当中。深入探寻马克思《资本论》中丰富的城市生活思想,对于践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新时代使命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和形成轨迹。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形成于19世纪西方大工业城市历史背景中,城市无产阶级的生活现状是其研究对象与理论批判的出发点。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畅想;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伦理生活阐释;恩格斯工业城市批判理论中所表达的城市生活思想。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创作时期到《资本论》的写作发表,马克思的城市生活思想呈现出阶段性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日臻成熟。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城市生活的现实基础——异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揭示与批判,说明19世纪城市无产阶级的现实生活状况;二是对城市生活的两种错误观念——“禁欲观”的批判,并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其彻底否定;三是对城市生活的形塑机制的说明,批判19世纪资产阶级主导的城市改良无益于城市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提升;四是说明城市生活的内在危机,批判大土地所有制造成了城乡物质变换中无法弥补的裂缝,破坏了城乡生活的自然规律;五是阐明城市生活的价值遵循,要以人类解放为根本目标,生活须脱离旧的桎梏而被给予充裕、自由的样态。其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理论基础与立足点,对空间环境的改造是城市无产阶级生活提升的切入口,城市生活繁荣发展是达成必然王国内的自由的重要路径——这也是相关理论分析的可能性创新。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批判性特征,根植于对19世纪大工业城市生活问题的批判;二是阶级性特征,始终坚持把无产阶级作为城市生活最重要主体与推动性力量;三是空间性特征,空间意识贯穿其城市生活思想的始终;四是制度性特征,肯定政治法律制度对保障无产阶级城市生活权益的进步作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后人结合时代问题实现了对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首先,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并在分析资本主义城市生活问题过程中做出概念创新与理论探讨;其次,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作为其施政策略的参考依据,并提供了可借鉴的城市生活保障举措;再者,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其理论发展由中国特色城镇化重大成果所彰显。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当代价值是:正确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的重要指导;城市生活主体自我塑造的行动指南;解决当下城市生活问题的理论武器;判断城市生活生态限定的认知基础。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深刻启示是:坚持稳健的经济发展,保障城市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及美好生活需要;以人为本,培育城市生活主体的“德性、自由与精神”;加强城市生活的制度治理,打造“良性传统、身份认同与尚善规划”;树立生态道德观与生命共同体意识,创造诗意的城市生活方式;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美好城市生活“共建、共享、共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发展与理论体系的建构,伴随着中国城市繁荣发展及城市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创建美好城市生活业已成为关乎文明进步的时代课题。挖掘与吸取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资源,才能确保当代城市生活具有牢靠的社会主义品格,才能确保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高彩虹[6](2020)在《马克思关于机器应用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系统等高新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和科学技术须臾不可分。这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劳资雇佣形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者主体地位、加剧劳动者失业,弱化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等。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两次产业革命,作为先进科技和生产力集中体现的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呈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又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生活在十九世纪的马克思,敏锐地洞悉到了这一问题,他坚持唯物史观,既肯定机器和机器大工业对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揭露了机器在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的种种矛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器及机器应用思想。马克思关于机器应用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篇中。梳理和研究马克思的机器应用思想,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解决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资本论》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两本着作中马克思对机器应用的论述为文本基础,首先对马克思机器应用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机器的特征和应用做了简要论述。然后对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社会影响做了详细分析,包括对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人本身等所带来的影响,这是研究的重点部分。马克思认为,机器作为十九世纪最先进的生产力的表现,其发明和使用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同时,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制度变革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机器是工人劳动的产物,使用机器本应减轻工人的负担、增加人的财富并促进人的解放,但机器在资本主义应用中却成为工人异己的东西,成了扩大剥削对象、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压榨工人剩余价值的有力手段。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加剧了工人的失业,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和奴役的对象,使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完成了从形式隶属到事实隶属的转变,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引起传统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带来新的工厂制度和工厂法的确立,引起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蕴含着人的解放的可能,如推动两性关系的变革、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可能、大工业的本性要求人的全面流动性进而促成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马克思对机器及其资本主义应用的论述在当代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不同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更加凸显。本文把马克思的机器及及其应用思想与当代实际存在的技术问题相结合,指出当代机器在应用中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以马克思的思想来指导当前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现实存在的劳资关系问题和技术异化问题,以实现技术更好的为人类造福。

李方方[7](2020)在《《资本论》中的城市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着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资本论》跨越了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等诸多内容,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着作,其中它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城市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光芒。马克思通过对柏林、曼彻斯特,特别是以伦敦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细致观察,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等的相关城市思想,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资本论》中阐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一方面,马克思在宏观层面,揭示了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产物,大体经历了由主权城市到商业城市再到工业城市的城市演变发展过程,突出了城市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城市作为一个社会化空间,是资本积累的中心场域,城市化的实质就是资本的空间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既是资本增值的富矿,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渊薮。在资本主义的城市社会中,工人阶级生活穷困、道德堕落,城市生态环境极端恶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尖锐激化,因此,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巨大的矛盾冲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城市问题的重要论述,不仅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提供了思想资源,而且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撑,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实践具有方法论上的重要指导意义。在新时代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辩证地看待资本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在利用资本的同时要注意资本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把绿色城市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探索一条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田帅帅[8](2020)在《《资本论》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价值形式辩证法是价值形式这一自主体运动过程的辩证反思,是《资本论》文本中辩证法存在的具体形态。它一方面是马克思立足于价值形式这一主体,基于辩证运动的全过程重新建构与真实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方法;另一方面是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历史现实重新在具体历史现实中发现辩证法的产物。从第一层意义上说,价值形式辩证法是《资本论》文本的叙述方法,是经济范畴的具体重建方法;从第二层意义上说,价值形式辩证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特殊历史有机体的内涵逻辑。作为《资本论》的叙述方法,价值形式辩证法表现为经济范畴的游戏,是马克思通过游戏模型的方式具体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真实面貌的过程。这具体表现为马克思通过价值形式辩证法对商品、货币、资本等范畴的具体分析,同时在经济范畴的具体分析中重新发现辩证法的现实根基,即价值形式。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涵逻辑,价值形式辩证法表现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现实解剖。马克思通过价值形式辩证法重新认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与隐藏在表现之下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中重新发现了辩证法的现实根基,即价值形式。所以,马克思分别从两个维度,即逻辑先在维度与现实先在维度,分别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逻辑先在维度上,马克思通过价值形式辩证法在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再现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思想实验;在现实先在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对具体现实的实证解剖,让价值形式辩证法的思想实验有了实证的根基,这一解剖可以被看作逻辑在现实中重新发现。价值形式辩证法的析出对于马克思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辩证法变成了价值形式辩证法,辩证法走向了具体;其次,价值形式辩证法作为经济范畴排列的真正方法,它让经济范畴的排列按照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所处的位置排列,而不仅仅是按照它们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价值形式辩证法就通过辩证逻辑扬弃了机械的实证逻辑,从而把政治经济学推进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后,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涵逻辑的价值形式辩证法,它让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历史发展的判断有了科学的逻辑依据,必然王国必然过渡到自由王国,社会主义必然从空想到科学再到现实。价值形式辩证法作为《资本论》最重要的遗产,它是马克思具体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特殊机体的产物与工具。价值形式辩证法的起源与根基决定了它只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今天世界的整体面貌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这就决定了《资本论》所提供的价值形式辩证法对于我们认知世界、解释世界仍然具有效力;价值形式辩证法所昭示的巨大能量对于变革现存世界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孙璇[9](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高耀芳[10](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着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积极扬弃资本逻辑,努力调整劳动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甚至马克思反对将“伦理”和“道德”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其劳动伦理思想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点。事实上,研读《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悖论及其产生的机制,如资本的快速增殖和扩张与劳动者社会地位和尊严的逆向生长,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界限以及阈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价值性的分析进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规律性。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千年王国”的神话。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确立、发展和历史贡献,我们看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中,亚当·斯密首次使得劳动具有了主体本质,将其提升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大卫·李嘉图将劳动视为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约翰·穆勒在两者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并对劳动伦理的后续分配正义问题进行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跨越”了劳动的历史性,提出一套完整的理想劳动者假设,为马克思探寻劳动伦理的终极旨归提供了启示。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劳动置于伦理学视角中考察的思想家,从劳动内在否定性出发发现了劳动的现实性和持续性,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找到人的本质和劳动的内在关联。由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方法和观点,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现实的、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视野,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和劳动解放高度,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形成了其深刻而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统一、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的鲜明科学视角,马克思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批判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展开过程。劳动价值理论使得马克思的伦理重心立足于劳动,从劳动发展史理解人类发展史,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极端推崇和对资本增殖的狂热追逐造成的对劳动者奴役状态的揭露和批判中彰显出了其劳动伦理思想。从劳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日抗争、分工与协作的强制性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劳动者生存界限的无限延伸,导致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所导致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资本扩张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恶果分析中,促使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得以扩展和丰富。可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厚的理论载体。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不仅旨于构建一种合乎价值性和规律性的劳动规范和劳动原则,而在于从根本上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道德界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元伦理学”批判基点,在一切“批判”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劳动伦理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货币经济仍需大力发展,资本逻辑在扬弃的前提下仍然发挥着作用,探索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革命性贡献,利于我们回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伦理思想的现实要求,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引领人类实现劳动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解释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继承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伦理思想,努力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劳动者尊严的保护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为构建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做出贡献。

二、创业质量与劳动生产率——重读《资本论》第一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质量与劳动生产率——重读《资本论》第一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市场扭曲的内涵
        1.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定义
        1.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表现形式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2.1.1 马克思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思想
        2.1.2 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
        2.1.3 马克思的劳动力工资理论
    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2.2.1 新古典学派的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与职业竞争理论
        2.2.2 新制度学派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2.2.3 新凯恩斯学派的效率工资理论与“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2.2.4 新剑桥学派的社会经济因素理论
        2.2.5 激进经济学派的劳动力市场扭曲理论
    2.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综述
        2.3.1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成因
        2.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2.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2.3.4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
    3.1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
        3.1.1 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发育阶段(1978-1991 年)
        3.1.2 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发展阶段(1992-2002 年)
        3.1.3 劳动力市场的相对成熟阶段(2003-2012 年)
        3.1.4 劳动力市场的深化改革阶段(2013 年至今)
    3.2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3.2.1 生产函数法
        3.2.2 市场化指数法
    3.3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
        3.3.1 形成机理分析
        3.3.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3.3.3 实证分析
        3.3.4 本节小结
第4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4.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理论机制分析
        4.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1.4 实证结果分析
        4.1.5 本节小结
    4.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理论机制分析
        4.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2.5 本节小结
    4.3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创业
        4.3.1 问题的提出
        4.3.2 理论机制分析
        4.3.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3.4 实证结果分析
        4.3.5 本节小结
第5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5.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阶层认同
        5.1.1 问题的提出
        5.1.2 理论机制分析
        5.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1.4 实证结果分析
        5.1.5 本节小结
    5.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幸福感
        5.2.1 问题的提出
        5.2.2 理论分析
        5.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2.5 本节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人工智能时代内涵及中国劳动力供给问题
    (一)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时代内涵
        1.人工智能的内涵
        2.人工智能时代的内涵
    (二)劳动力内涵及中国劳动力供给问题
        1.劳动力的内涵
        2.中国劳动力供给问题
二、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及对解决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问题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主要内容
        1.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技术进步的直接后果
        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二)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解决劳动力供给问题的指导意义
        1.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地位
        2.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为解决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问题提供新思路
        3.资本有机构成比例适度是解决劳动力供给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人工智能时代为劳动力供给创造的机遇
    (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扩大了劳动力供给容量
        1.弥补部分特殊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
        2.以新型就业方式吸纳更多劳动力
    (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老龄化危机
        1.替代劳动力补位老龄化人口
        2.促进劳动力从业时间延长
    (三)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劳动力供给质量
        1.促使更多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变
        2.促进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
四、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面临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1.劳动力供给质量结构失衡
        2.劳动力供给产业结构失衡
        3.劳动力供给职业结构失衡
    (二)人工智能发展所需劳动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1.高等教育体系未能贴合人工智能的发展
        2.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在职业教育上较为滞后
        3.对现有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不够
五、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下人工智能时代优化劳动力供给的对策
    (一)以技术进步为前瞻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
        1.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人工智能科研人才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以培养人工智能技术人才
        3.建立系统的国家战略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二)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遵循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1.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推动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
        2.企业合理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以促进劳动力结构转型
        3.劳动者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减少结构性失业
    (三)以相对过剩人口为鉴戒扩大有效劳动力供给的数量
        1.依据人工智能技术鼓励个体劳动力创新创业
        2.扶持人工智能新产业的开发以创造新就业岗位
        3.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以促进人工智能新业态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从希腊到德国的演变: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一、探寻本源: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素朴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二、化一为多:古希腊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辩证法思想
        三、伦理转向:古希腊走向衰退期的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思辩王国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识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四、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规律到范畴的进展: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阶级的联系与发展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逻辑的联系与发展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规律的运动与发展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肯定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范畴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范畴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法范畴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范畴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范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抽象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实施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内涵澄明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真实内涵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运用发展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视角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内涵界定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具体运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推进:作为辩证法的唯物史观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新理解
        三、理解中解释学方法的引入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基础的奠定
        一、经济范畴人格化:破解人的存在之谜的钥匙
        二、科学劳动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理论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走向历史深处的科学范畴
        四、三形态学说:划分社会历史演进的科学形态
        五、社会有机体: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范畴
        六、资本逻辑:主宰现代社会运行的总体性原则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表达的开创
        一、实践观: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辩证发展
        二、自然观: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三、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四、结构观: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形成三种结构
        五、演化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六、主体观:人民群众位居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七、价值观:人类文明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复归
    第四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辩证原理的贯穿
        一、唯物史观关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关系原理
        二、唯物史观关于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原理即人民主体性原理
        四、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原理
        五、唯物史观关于手段与目的内在结合辩证关系原理
        六、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辩证统一原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文本到当代的开显: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品格
        一、唯物辩证法是宏观的但也是微观的理论体系
        二、唯物辩证法是历史的但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辩证法是具体的但也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唯物辩证法是当代的但也是民族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启迪
        一、辩证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
        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举措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战略性抉择
        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和形成轨迹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城市
        二、城市生活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工业革命推进了欧洲近代城市化进程
        二、城市病加速了“人与自然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断裂
        三、大规模城市重建下工人居住社区边缘化
        四、城市生活风尚由上流社会主导
    第三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畅想
        二、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伦理生活阐释
        三、恩格斯工业城市批判理论中的城市生活思想
    第四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形成轨迹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城市生活思想的萌芽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城市生活思想的人本主义阶段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城市生活所做的现实的历史的说明
        四、《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城市生活的本质分析
        五、《法兰西内战》对资产阶级及其它上等阶级城市生活的现实批判
        六、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系统性展开
第二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生活的现实基础:异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城市工人的体系性“分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分工的结果
        二、生产分工下城市工人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解体
        三、工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德性、自由与精神”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观念形态:《资本论》对两种“禁欲观”的批判
        一、批判城市产业资本家以生活禁欲实现价值增殖的错误观念
        二、批判另一种禁欲观:具有欺诈性的资本主义城市信用制度
        三、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创造与城市资本家生活禁欲关联的彻底否定
    第三节 城市生活的形塑机制:《资本论》对资本积累形塑城市生活的批判
        一、揭示资本积累形塑城市生活的作用机制
        二、批判资本积累与循环对城市生活样态的改变
        三、制度治理对资本的限制及其对城市生活权益的保障
    第四节 城市生活的内在危机:城乡物质变换的裂缝
        一、土地所有权形式转换影响城乡关系及城市生活秩序
        二、大土地所有制破坏城乡生活的自然规律
        三、城乡物质变换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修复
    第五节 城市生活的价值遵循:人类解放理论的“城市生活”向度
        一、城市无产阶级趋向世俗生活的劳动解放
        二、解放的逻辑:从生活境遇中现实的个人的解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作为精神家园的城市与城市生活:《资本论》解放逻辑所向
第三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批判性特征
        一、坚持对资本主义城市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批判
        二、坚持对城市生活状况进行多重视角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阶级性特征
        一、实现了早期“人本”价值观的蜕变
        二、申明无产阶级的城市生活主体地位
    第三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空间性特征
        一、反对城市生活领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
        二、空间意识贯穿其整个城市生活思想领域
    第四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制度性特征
        一、始终要求制定保障工人城市生活的政治法律制度
        二、指出制度性存在对保障城市生活,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第四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影响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影响
        一、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的城市生活理论创新
        二、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关键概念的延伸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城市生活思想回应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在苏联的曲折发展
        一、列宁运用《资本论》原理与方法分析苏联初期城市生活状况
        二、布哈林在《资本论》理论框架下的城市生活思想发展
        三、斯大林的城市生活建设举措及经验教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贯彻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发展贡献
        一、继承传统:实现中国城市生活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融通
        二、建设当下:实现城市生活物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完善
        三、面向未来:形成全面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新方案”
第五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深刻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全面认识资本的作用的重要指导
        二、城市生活主体自我塑造的行动指南
        三、解决当下城市生活问题的理论武器
        四、判断城市生活生态限定的认知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的深刻启示
        一、坚持稳健的经济发展,保障城市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及美好生活需要
        二、以人为本,培育城市生活主体的“德性、自由与精神”
        三、加强城市生活的制度治理,打造“良性传统、身份认同与尚善规划”
        四、树立生态道德观与生命共同体意识,创造诗意的城市生活方式
        五、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美好城市生活“共建、共享、共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6)马克思关于机器应用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2 预期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机器应用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机器应用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2 马克思机器应用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第三章 机器的特征及其应用
    3.1 机器的基本特征
        3.1.1 机器与手工工具的区别
        3.1.2 机器的高级阶段:机器体系
    3.2 机器的价值转移与其使用界限
        3.2.1 机器与其价值转移
        3.2.2 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
第四章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社会影响
    4.1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对工人的影响
        4.1.1 扩大资本的剥削对象、提高剥削程度
        4.1.2 导致“工作日的延长”和“劳动的强化”,损害工人身心健康
        4.1.3 加深了工人对资本的从属关系
        4.1.4 致使劳动者的科技活动依附于资本
        4.1.5 将劳动者排挤出工厂,造成机器与工人的对立
    4.2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变革作用
        4.2.1 机器生产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
        4.2.2 机器生产带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和工厂法的确立
    4.3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所蕴含的解放力量
第五章 马克思机器应用思想的当代启示
    5.1 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5.2 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5.3 规避技术应用的异化,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资本论》中的城市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选题创新
        (二)视角创新
        (三)观点创新
第一章 《资本论》中城市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第一节 《资本论》中城市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工业革命下城乡矛盾激化
        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引发城市病
        三、马克思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资本论》中城市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一、古典经济学家的城市思想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思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城市思想
    第三节 《资本论》中城市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经济学基础
        三、城市学思维
第二章 《资本论》中城市思想的内容
    第一节 城市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变化
        一、城市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城市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变化
    第二节 城市空间与资本积累的社会化历程
        一、城市空间是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二、资本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主导因素
        三、城市空间与资本积累的社会化过程
    第三节 城市住宅问题
        一、城市住宅短缺的状况描述
        二、城市住宅短缺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对城市住宅“非正义”的思考
    第四节 城市生态问题
        一、城市生态问题的描述
        二、城市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之路
第三章 《资本论》中城市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资本论》中城市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开拓了理论空间
        二、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提供了思想资源
        三、为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二节 《资本论》中城市思想的现实启迪
        一、完善顶层设计以实现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二、辩证看待资本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三、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
        四、要把绿色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资本论》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代表性解读述评
        1.2.2 国内代表性解读方式述评
第2章 《资本论》中价值形式辩证法概观
    2.1 辩证法到价值形式辩证法
        2.1.1 《资本论》的中方法是辩证法
        2.1.2 《资本论》中的辩证法是价值形式辩证法
        2.1.3 《资本论》的价值形式辩证法何以可能
    2.2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资本论》呈现
        2.2.1 商品分析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
        2.2.2 货币分析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
        2.2.3 资本分析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
第3章 《资本论》中价值形式辩证法的实质
    3.1 对价值唯名论与价值唯实论困境的反思
        3.1.1 价值唯名论与价值唯实论的困境——价值形式辩证法产生的理论问题域
        3.1.2 对价值唯实论与价值唯名论的超越
    3.2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涵逻辑
        3.2.1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社会形式考察:分离与融合
        3.2.2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社会实质考察:异化、剥削与平等
        3.2.3 价值形式辩证法基础的先在性考察:资本与现实
第4章 《资本论》中价值形式辩证法的意义
    4.1 对政治经济学的推进
        4.1.1 对象的重构
        4.1.2 方法的变革
        4.1.3 主题的转换
    4.2 对辩证法的推进
        4.2.1 辩证法复兴的背景
        4.2.2 辩证法一般形式的发现
        4.2.3 马克思对辩证法一般形式的现实颠倒
        4.2.4 价值形式辩证法对辩证法一般形式的具体颠倒
    4.3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逻辑根据
        4.3.1 为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过渡提供逻辑根据
        4.3.2 为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提供逻辑根据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一、用工矛盾
        二、“机器换人”矛盾
        三、收入分配矛盾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结语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劳动立场”创新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三、理论主线创新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期刊类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创业质量与劳动生产率——重读《资本论》第一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D]. 郑国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2]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研究视角[D]. 陈思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D]. 张起梁. 兰州大学, 2021(09)
  • [5]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谢震. 东南大学, 2020
  • [6]马克思关于机器应用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高彩虹.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7]《资本论》中的城市思想研究[D]. 李方方.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1)
  • [8]《资本论》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研究[D]. 田帅帅. 吉林大学, 2020(08)
  • [9]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10]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 高耀芳.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创业素质与劳动生产率——重读《资本论》第一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