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平红球菌论文-罗旦

红平红球菌论文-罗旦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平红球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平红球菌,非可培养状态,复苏促进因子,溶菌酶

红平红球菌论文文献综述

罗旦[1](2019)在《红平红球菌rpf基因突变、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环境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目前实验室条件下能够培养的微生物只占总量的0.01%-1%。复苏促进因子Rpf(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Rpf)是首次被发现能够促使休眠细菌复苏和生长的细胞因子。石油污染长期危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微生物修复已成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之一,然而自然环境中许多有石油降解活性的微生物处于难培养状态。本文通过突变技术研究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复苏促进因子Rpf的生物学性质及对休眠细胞的复苏促进作用,探究Rpf作用机理,并将纯化的重组Rpf蛋白用于自然环境中高效石油污染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将红平红球菌KB1的rpf基因重组质粒BL21-pET-32a-rpf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利用Ni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重组Rpf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其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37 kDa,重组Rpf蛋白的溶菌酶活力为1760 U/mg,蛋白酶活力为1634 U/mg。0.1 mM的Zn~(2+)能增加溶菌酶活性,Ca~(2+)、Mg~(2+)、Co~(2+)、DTT、EDTA、PMSF等对其溶菌酶活性影响不明显。纯化的重组Rpf蛋白对红平红球菌KB1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促进VBNC状态KB1细胞的复苏,复苏效果随重组Rpf蛋白浓度的增加而更加显着。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rpf基因序列溶菌酶活性相关部分氨基酸Asp~(45),Cys~(50),Glu~(51),Thr~(60),Gln~(69),Thr~(74),Trp~(75)和Cys~(114)进行了定点突变,构建了几种不同Rpf氨基酸突变体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及Ni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发现突变后的Rpf溶菌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程度改变,其中C50G+C114T突变体溶菌酶活性丧失了86.68%,D45A+E51K突变体溶菌酶活性丧失了84.43%,Q69K突变体溶菌酶活性丧失86.11%,E51A突变体活性丧失11.14%,而W75V突变体的溶菌酶活性增加了94.45%。Rpf促生长和复苏作用与溶菌酶活性密切相关,C50G+C114T突变体的促生长作用和复苏作用消失,W75V突变体能显着增加红平红球菌细胞生长及非可培养细胞的复苏。将红平红球菌重组Rpf蛋白添加到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研究了其对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分离效果,发现添加Rpf能促进土壤中石油降解微生物的分离效果。从添加Rpf的土壤样品新分离出9株石油降解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赖氏菌属(Leifso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用红外测油仪测定所分离菌株对石油的降解作用,发现芽孢杆菌(Bacillus sp.)JC1、(Bacillus sp.)JD5、(Bacillus sp.)FD1、(Bacillus sp.)JP3和(Bacillus sp.)FP3的降解率为43.94%、41.58%、28.96%、44.38%和29.87%,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JP1和(Ochrobactrum sp.)FP1的降解率分别为36.12%和34.27%,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JD2和(Microbacterium sp.)FD2的降解率为26.01%和20.46%。(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雷依丰[2](2018)在《红平红球菌FF产海藻糖脂的特性及其在烃降解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其官能团种类多样,表面活性作用稳定,易生物降解,无毒副作用,在众多场合,尤其是食品和化妆品相关的产品中,可替代化学表面活性剂。海藻糖脂(trehalose lipids)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但目前对其发酵及应用研究较少。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并鉴定了一株红平红球菌FF,发现其在降解烃污染物时,可在胞外大量分泌海藻糖脂(Treh)。因此,本论文研究了FF菌产Treh的特性,并用红外光谱、飞行时间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所产Treh的结构及组成进行解析,同时探讨Treh在FF菌降解烃类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获得以下成果:(1)FF菌产Treh的最佳碳源是正十六烷和油酸混合(质量比为1:1),氮源为尿素,在该条件下,Treh产量最高可达7.97g/L,碳源转化率为19.92%,所产Treh的临界胶束浓度为85mg/L,乳化指数EI24最高为91.75%。发酵碳源组成不仅会影响FF菌分泌Treh的产量,同时会影响所产Treh的结构组成,以质量比为1:1的正十六烷和油酸复配作为发酵碳源,所产Treh为海藻糖四酯的混合物,以质量比为1:3的正十六烷和麦芽糖复配为发酵碳源,其所产Treh主要是海藻糖叁酯和海藻糖四酯的混合物。(2)FF菌能以萘和蒽等芳烃为唯一碳源生长,外加其所产的Treh,可提高FF菌对萘和蒽的代谢效率。Treh投加量为100mg/L时,对FF菌代谢萘、蒽促进作用最为显着,使FF菌最大生长量可分别提高145%和51.86%,6d内萘、蒽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23.86%、22.69%,但因α-萘酚毒性大,FF菌几乎不能以其为唯一碳源生长,即使外加Treh,也并没有显着改善其生长。(3)FF菌能处理组分复杂的石化企业的油泥。以Treh预分散油泥,可提高FF菌对500g/L油泥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小试实验中,以500mg/L的Treh预分散油泥时,降解2d,石油烃的去除率为87%,比未预分散提高8.21%;以“木屑+土”配合100mg/L Treh预分散受试油泥,石油烃去除率比未预处理提高了9.6%。中试放大实验中,FF菌对油污泥仍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10d后,石油烃的去除率均高于95%。该结果可为海藻糖脂的发酵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岳靓,陈吉祥,杨智,李彦林,芮文鸿[3](2018)在《红平红球菌复苏促进因子基因克隆及功能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复苏促进因子(Rpf)广泛存在于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中,与细菌生长及抵抗不良环境有关,不同细菌Rpf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KB1分离自石油污染土壤,具有高效石油降解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为探索Rpf在红平红球菌KB1适应环境过程中作用,设计了复苏因子基因特异引物,从红平红球菌KB1基因组DNA扩增出4种rpf基因。序列分析发现4种基因分别与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rpf基因,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pfB、rpfC及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rpfB相似性较高。4个rpf基因编码蛋白都有一个类似Mt细胞复苏促进因子Rpf域,由大约7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Rpf-1与结核分枝杆菌、链霉菌RpfC相似,只含1个Rpf结构域;Rpf-2与结核分枝杆菌RpfB相似,含有1个Rpf域、1个G5域和2个DUF348;Rpf-3与链霉菌RpfB相似,含有1个Rpf域、G5域和3个DUF348;Rpf-4与藤黄微球菌Rpf相似,含1个Rpf域和1个LysM域。Rpf-2、Rpf-3含信号肽序列,Rpf-1、Rpf-4不含信号肽。(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1期)

岳靓[4](2017)在《红平红球菌复苏促进因子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休眠方式。在所在环境改善时非可培养细胞复苏为可培养状态,但有关细菌复苏机制并不明确。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细胞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Rpf)首次被报道能促使休眠菌状态细胞复苏,并刺激正常细胞生长。现已发现复苏促进因子(Rpf)广泛存在于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中,与细菌生长及抵御不良环境有关。不同种类细菌的Rpf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红球菌属的细菌广泛分布于岩石、土壤、地下水等自然环境。多数种类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污水处理等方面有有广阔应用前景。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KB1分离自石油污染土壤,具有高效石油降解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为探索Rpf在红平红球菌适应环境中的作用,本文进行了红平红球菌KB1 Rpf基因克隆、基因结构分析、表达及生物学性质研究,具体内容如下:设计了复苏促进因子基因特异引物,从红平红球菌KB1基因组DNA扩增出4种rpf基因,分别为564、1125、1128和555 bp,编码187、353、375和18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4种rpf基因分别与藤黄微球菌rpf基因,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pf B、rpf C及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rpf B有较高相似性。4个rpf基因编码的蛋白都有一个类似藤黄微球菌细胞复苏促进因子的Rpf域,含有1个保守谷氨酸残基,由大约7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Rpf-1与结核分枝杆菌、链霉菌Rpf C相似,只含1个Rpf结构域,Rpf-2与结核分枝杆菌Rpf B相似,含有1个Rpf域、1个G5域和2个DUF348,Rpf-3与链霉菌Rpf B相似,含有1个Rpf域、G5域和3个DUF348,Rpf-4与藤黄微球菌Rpf相似,含1个Rpf域和1个Lys M域。Rpf-2、Rpf-3含信号肽序列,Rpf-1、Rpf-4不含信号肽。Rpf-1、Rpf-2、Rpf-3和Rpf-4均为亲水性蛋白,含有多个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位点,没有组氨酸位点。设计特异表达引物,将红平红球菌KB1 rpf-1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用Ni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纯化蛋白分子量为36k Da。用人工合成底物4-Methylumbelliferyl-β-D-N-N’-N’-triacetyl chitotriose检测发现rpf-1具有溶菌酶活性。溶菌酶比活力为2.07 U/mg。以偶氮酪蛋白为底物测定了纯化蛋白rpf-1的蛋白酶活性,发现纯化蛋白能水解偶氮酪蛋白,蛋白水解酶比活力为235 U/mg。将纯化的重组蛋白Rpf-1添加到不同状态红平红球菌细胞培养物中,发现其对正常生长、VBNC状态及-80℃低温保存的细胞具有明显复苏或促生长作用。添加10%的Rpf-1使低温保存红平红球菌生长速度增长4.8-6倍。添加Rpf-1使正常生长的细菌细胞在12 h时入对数期,48 h细菌数量达最大,是对照组细菌生长量的3倍。添加Rpf-1重组蛋白使VBNC状态的红平红球菌复苏量增加,48 h后细菌生长量是空白对照组的1.44倍。(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6)

向海弘,何慧军,杨春平,程燕,张毅[5](2016)在《纳米Al_2O_3固定化红平红球菌菌球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藻酸铝为主要包埋材料、纳米Al_2O_3为添加剂,包埋固定红平红球菌,制得纳米Al_2O_3固定化红平红球菌菌球,并将其用于苯酚的降解。表征结果显示:菌球内部包含丰富的菌丝体;内部孔径以中孔居多。实验结果表明:菌球的最优制备方案为0.05 g纳米Al_2O_3加入3 m L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质量分数6%、微生物包埋量0.5 m L/m L(以海藻酸钠溶液计)、Al_2(SO_4)_3质量分数3%;在初始苯酚质量浓度为400 mg/L、反应时间为24h、菌球加入量为8 g/L、反应p H为8.0、反应温度为30℃的条件下,菌球首次使用时可使苯酚完全降解,使用5次后的苯酚降解率仍达93%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本文来源于《化工环保》期刊2016年03期)

向海弘[6](2016)在《纳米Al_2O_3固定化红平红球菌菌球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苯酚属高毒类化合物,人体摄入一定量后会出现急性中毒反应,长期饮用被苯酚污染的水体可引发瘙痒、贫血、头晕及神经系统障碍。含苯酚废水不仅对人类有很大的危害性,而且也会对动物和植物造成有害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解决苯酚对水体的污染已经成为政府以及环保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海藻酸铝为主要包埋材料、纳米Al_2O_3为添加剂包埋固定红平红球菌,制得纳米Al_2O_3固定化红平红球菌菌球(简称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并将其用于苯酚的降解。首先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制备方案;然后对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进行表征,观察其微观结构,深入了解新型复合物材料的结构特性;再对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降解苯酚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降解条件;最后探讨了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的循环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的最优制备方案为:纳米Al_2O_3加入量0.05 g、海藻酸钠(SA)质量分数6%、微生物包埋量1.5 m L、Al2(SO4)3质量分数3%。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可明显观察到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中的红平红球菌长势良好。所以纳米Al_2O_3的添加能为微生物吸附固定在其表面提供足够大的空间,优化红平红球菌在菌球内的生长,从而提高其对苯酚的降解率。通过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测试分析得到,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的比表面积为2.294 m2/g,总孔体积为1.664×10-2 cm3/g。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的内部孔径集中在2 nm~30 nm,中孔居多,这有利于红平红球菌包埋于孔中;确保微生物所需营养元素及目标污染物进入菌球内,便于红平红球菌接触吸收。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对苯酚初始质量浓度400 mg/L的最佳降解条件为:苯酚菌球加入量为8 g/L;反应p H值为8.0;反应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20 r/min。通过对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的循环使用效果进行检测分析,经5次循环使用后,苯酚降解率仍达93%以上,说明纳米Al_2O_3固定化菌球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保持着稳定的生物活性,可重复利用率高,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5-25)

韩晓红[7](2016)在《红平红球菌XH-1产海藻糖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糖脂是较重要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抗辐射性及乳化能力强等特点,可由节细菌属(Arthr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诺卡氏菌属(Nocardia)、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等产生。在医药工程、环境工程、石油工业及生物分子、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研究价值。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红平红球菌XH-1产海藻糖脂性质的初步研究及其发酵条件优化,并对其所产海藻糖脂的种类进行初步研究。红平红球菌XH-1以甘油为碳源,发酵所产海藻糖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较低,为100 mg/L左右。浓度为5 g/L时,对正己烷和正十六烷的乳化指数分别达到37.5%和40%以上。通过测定不同温度、pH值及盐度对所产海藻糖脂的表面张力和排油圈的影响,发现该糖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实验方法,最终确定培养基组成为:甘油36.2 g/L,豆饼粉14.0 g/L,酵母浸粉0.2g/L,KNO3 1.0 g/L,K2HPO4 3.0 g/L,KH2PO4 3.0 g/L,NaCl 1.0 g/L,FeCl3 0.1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50 r/min,装液量45mL/250m L,初始pH值9,接种量3%,温度21℃,种龄60 h。在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下,海藻糖脂产量预测值为8.3503 g/L,优化后其实际产量平均值为8.339 g/L,与预测结果基本相符。与响应面优化前相比,提高了7.66%;与单因素优化前相比,提高了87.00%。红平红球菌XH-1所产海藻糖脂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没有或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除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外,对其它菌株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是,其对实验所用霉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薄层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对红平红球菌XH-1所产海藻糖脂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并利用电喷雾液质联用(ESI-LC-MS)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平红球菌XH-1所产海藻糖脂可能是海藻糖四酯,分子量为957,脂肪酸部分为-OC(CH2)8 CH3。但发现分离得到的样品仍存在多个组分,其中可能包含海藻糖脂的几种同系物和其他杂质。(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6-04-16)

张新建,黄玉杰,赵晓燕,任艳,李红梅[8](2012)在《红平红球菌djl-11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代谢产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菌灵(Carbendazim,MBC)化学名称为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农作物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是苯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咪唑类杀菌剂的代谢中间产物。多菌灵在土壤和水中性质非常稳定,降解半衰期较长,在蔬菜、果品和土壤中残留与累积,可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微生物代谢是自然界中多菌灵降解的主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已报道了多株对多菌灵有降解作用的菌株。降解菌株资源的发掘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对于修复多菌灵农残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dil-11是本实验室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多菌灵高效降解菌,该菌株48h对液体培养基中多菌灵(1000mg/L)的降解率达到99.15%。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对菌株dil-11降解多菌灵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多菌灵的降解过程中发现了2种代谢中间产物:2-氨基苯并咪唑(2-AB)、2-羟基苯并咪唑(2-HB)。而且菌株dil-11能分别以2-AB和2-HB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在以2-AB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2-AB可进一步被降解,中间产物有2-HB;而在以2-HB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2-HB也可被降解,但没有检测到2-AB。另外,利用PCR技术对菌株dil-11的多菌灵水解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得到多菌灵水解酶基因(mheI),基因片段共729bp,为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共编码氨基酸242个,通过BLAST检索,发现碱基序列同GenBank上的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登录号GQ454795.1)同源性达到99%。该基因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HQ874282.1。(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10-24)

翟翠萍[9](2012)在《红平红球菌的培养及其对黄曲霉毒素B_1的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特异曲霉(Aspergillus nomius)、溜曲霉(Aspergillustamarii)等多种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而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_1毒性最强,性质最稳定。黄曲霉毒素是种毒性很强的肝毒素,可引起肝脏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急性或慢性损害,具有致癌、致畸、到突变的“叁致”作用,对人类和家畜的危害极大,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用理化方法虽可去除或降解黄曲霉毒素,但反应条件剧烈,会产生二次污染,降低产品品质,采用生物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极少地损失产品的营养物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对黄曲霉毒素B_1有降解作用的红平红球菌为研究对象,取得以下结果:(1)为提高菌液浓度,对红平红球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红平红球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15.3℃,pH5.56,接种量4%,装液量70mL/250mL,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58.2h;(2)研究不同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对红平红球菌降解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添加CuCl_2的降解效果最好,利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添加量为:葡萄糖1.0g/L,酵母膏1.4g/L,CuCl20.07mol/L。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平红球菌的降解条件,确定红平红球菌降解AFB_1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3.2℃,pH7.17,装液量24.6mL/100m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80r/min,降解时间81.9h,此时降解率由原来的59.3%提高到95.8%;(3)对降解活性物质进行初探,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胞外粗提液,当硫酸铵饱和度为60%时,蛋白粗提液对黄曲霉毒素B_1降解率最高。蛋白粗提液的最适降解时间为84h时,降解率达74.5%,最适作用温度为15℃,最适pH为5.0,Na+对蛋白粗提液有一定的激活作用;(4)红平红球菌发酵液对花生种子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对花生种子中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降解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菌液浓度、葡萄糖、过氧化氢、硝酸钠、蛋白胨,最终确定菌种浓度为106CFU/mL、温度25℃、过氧化氢浓度6%,硝酸钠10g/L、蛋白胨5g/L,葡萄糖添加量为0时,抑制作用最强,达25.8%。本文从红平红球菌发酵液中初步提纯活性物质,对蛋白粗提液的部分特性进行了研究;将发酵液应用在花生种子中,抑制花生种子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为谷物贮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5-20)

胡晓静[10](2010)在《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H-412脱硫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可开发低硫原油日渐减少,由于油品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国对油品中硫含量的限制则越来越严格,因此对于石油的深度脱硫已成必然。石油中存在大量结构复杂的杂环有机硫化合物,特别是噻吩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的硫元素用传统的催化加氢脱硫方法(HDS)难以脱除,而且传统的方法条件苛刻,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催化脱硫方法具有成本效益高、反应条件温和、尤其是对杂环硫化物具有较高的脱除率等优点,有可能成为可以取代HDS的有效的石油深度脱硫处理技术。本文以二苯并噻吩(DBT)作为石油脱硫的模式化合物,以正十六烷作为模拟油相,对红球菌H-412的脱硫途径、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检测了H-412在降解DBT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二苯并噻吩砜(DBTO2)以及终产物2-羟基联苯(2-HBP)的存在,初步推测其代谢途径为目前具有应用前景的“4S”途径,并且发现红球菌H-412不仅能够降解DBT,而且也能以其衍生物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作为唯一硫源进行生长,具有较宽的底物作用谱。为了进一步研究油品的生物脱硫机理,建立了H-412菌在水相反应体系中的生长动力学、底物降解动力学以及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利用MATLAB非线性拟合工具回归了上述动力学方程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在水相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H-412菌在油水两相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水相动力学模型参数可以应用到油水两相反应体系,模型对于油水两相生物脱硫过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0-06-01)

红平红球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其官能团种类多样,表面活性作用稳定,易生物降解,无毒副作用,在众多场合,尤其是食品和化妆品相关的产品中,可替代化学表面活性剂。海藻糖脂(trehalose lipids)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但目前对其发酵及应用研究较少。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并鉴定了一株红平红球菌FF,发现其在降解烃污染物时,可在胞外大量分泌海藻糖脂(Treh)。因此,本论文研究了FF菌产Treh的特性,并用红外光谱、飞行时间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所产Treh的结构及组成进行解析,同时探讨Treh在FF菌降解烃类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获得以下成果:(1)FF菌产Treh的最佳碳源是正十六烷和油酸混合(质量比为1:1),氮源为尿素,在该条件下,Treh产量最高可达7.97g/L,碳源转化率为19.92%,所产Treh的临界胶束浓度为85mg/L,乳化指数EI24最高为91.75%。发酵碳源组成不仅会影响FF菌分泌Treh的产量,同时会影响所产Treh的结构组成,以质量比为1:1的正十六烷和油酸复配作为发酵碳源,所产Treh为海藻糖四酯的混合物,以质量比为1:3的正十六烷和麦芽糖复配为发酵碳源,其所产Treh主要是海藻糖叁酯和海藻糖四酯的混合物。(2)FF菌能以萘和蒽等芳烃为唯一碳源生长,外加其所产的Treh,可提高FF菌对萘和蒽的代谢效率。Treh投加量为100mg/L时,对FF菌代谢萘、蒽促进作用最为显着,使FF菌最大生长量可分别提高145%和51.86%,6d内萘、蒽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23.86%、22.69%,但因α-萘酚毒性大,FF菌几乎不能以其为唯一碳源生长,即使外加Treh,也并没有显着改善其生长。(3)FF菌能处理组分复杂的石化企业的油泥。以Treh预分散油泥,可提高FF菌对500g/L油泥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小试实验中,以500mg/L的Treh预分散油泥时,降解2d,石油烃的去除率为87%,比未预分散提高8.21%;以“木屑+土”配合100mg/L Treh预分散受试油泥,石油烃去除率比未预处理提高了9.6%。中试放大实验中,FF菌对油污泥仍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10d后,石油烃的去除率均高于95%。该结果可为海藻糖脂的发酵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平红球菌论文参考文献

[1].罗旦.红平红球菌rpf基因突变、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2].雷依丰.红平红球菌FF产海藻糖脂的特性及其在烃降解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岳靓,陈吉祥,杨智,李彦林,芮文鸿.红平红球菌复苏促进因子基因克隆及功能域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4].岳靓.红平红球菌复苏促进因子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5].向海弘,何慧军,杨春平,程燕,张毅.纳米Al_2O_3固定化红平红球菌菌球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降解[J].化工环保.2016

[6].向海弘.纳米Al_2O_3固定化红平红球菌菌球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降解[D].湖南大学.2016

[7].韩晓红.红平红球菌XH-1产海藻糖脂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

[8].张新建,黄玉杰,赵晓燕,任艳,李红梅.红平红球菌djl-11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代谢产物分析[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9].翟翠萍.红平红球菌的培养及其对黄曲霉毒素B_1的降解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10].胡晓静.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H-412脱硫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0

标签:;  ;  ;  ;  

红平红球菌论文-罗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