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近海论文-段晓勇,印萍,刘金庆,曹珂,高飞

中国东部近海论文-段晓勇,印萍,刘金庆,曹珂,高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东部近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表层沉积物,沉积环境,粒度特征,物理化学性质

中国东部近海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勇,印萍,刘金庆,曹珂,高飞[1](2019)在《中国东部近海现代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近岸海域岛屿、入海河流众多,大量陆源物质随沿岸流自长江口向东迁移,是海陆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对2016和2017年夏季采集的570个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粒度特征、有机质含量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特征参数明显受区域沉积环境的控制。杭州湾区域沉积物偏弱碱性,氧化还原电位(Eh)<0,有机质含量北部偏高,沉积物组成以黏土质粉砂为主,抗剪强度较低(普遍<0.5kpa),各指标无明显分布规律,相关性较强。浙江东部沿海区域沉积物近中性至弱酸性,Eh较高(>0),Eh与pH自陆向海降低,象山港、乐清湾海域有机质含量较高;舟山至台州海域以粉砂为主,台州以南分布斑块状泥质区,抗剪强度比杭州湾区域偏高,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整体来看,杭州湾与浙江东部沿海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沉积环境体系,主要是因杭州湾物质来源较为稳定,区域水动力较强,导致沉积物分布相对均一;而浙江东部海域河流、岛屿较多,各个区域物质来源和水动力环境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邓招超[2](2019)在《中国东部近海脊腹褐虾和中国毛虾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基于线粒体DNA(mtDNA)对黄海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东海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展开研究,并基于mtDNA COI基因部分片段建立DNA条形码以鉴别东海10种常见虾类(包含樱虾类的中国毛虾)。为了了解黄海脊腹褐虾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我们在该海域的4个采样点共采集到83个个体,并测得515 bp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序列分析,共发现9个单倍型,6个多态位点,整体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较低,它们的值分别为0.6556±0.0403和0.0003±0.0005。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黄海脊腹褐虾并未出现世系分化。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和各采样点间的两两遗传分化指数F_(ST)分析结果均显示黄海脊腹褐虾群体间遗传差异不显着,这表明黄海脊腹褐虾群体应作为同一个渔业管理单元。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及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方法均显示脊腹褐虾经历过群体扩张,其扩张时间和群体扩张倍数,分别为36.6(23.4~57.5)万年前和760万倍。基于线粒体DNA 16S rRNA及COI基因部分片段,我们对东海中国毛虾的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1)通过对4个采样点的中国毛虾共75个个体所获得的线粒体16S rRNA长度为528 bp基因片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个单倍型,6个多态位点,整体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较低,它们的值分别为0.2800±0.0618和0.0020±0.0015;构建单倍型邻接树,该有根树显示东海中国毛虾不存在世系分支,AMOVA分子方差分析和各群体间的两两遗传分化指数F_(ST)分析显示B组与其它叁组差异显着;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及两个中性检验显示中国毛虾群体较为稳定。(2)对4个采样点的中国毛虾所获得的线粒体COI长度为658 bp基因片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9个单倍型,32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与其它虾类相比也较低,其中世系Ⅰ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为0.4175±0.0729和0.0007±0.0007,世系Ⅱ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为0.2279±0.1295和0.0004±0.0005;构建单倍型NJ系统发育树,该有根树显示东海中国毛虾存在不同的世系分支,AMOVA分子方差分析和各群体间的两两遗传分化指数F_(ST)分析显示B组与其它叁组差异显着;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及两个中性检验均显示中国毛虾群体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我们推算出世系Ⅰ和Ⅱ群体扩张时间分别为2.78(0.76~5.26)万年前和15.20(1.97~17.73)万年前,而世系Ⅰ和Ⅱ群体扩张倍数,分别为400万倍和160万倍。通过对两个不同的线粒体基因片段的比较,我们支持COI基因可能比16S rRNA基因要敏感,更适合作为海洋甲壳类生物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标记。本文还扩增东海常见虾类的线粒体COI基因,结合NCBI东海虾类的线粒体COI序列,建立基于线粒体COI基因部分片段的DNA条形码。在本研究中,10种虾类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65(凹管鞭虾和高脊管鞭虾),而最大值为0.361(高脊管鞭虾和安氏白虾),符合Hebert等所推荐的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另外,我们计算出虾类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17倍。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DNA条形码应该是建立在一定样本数量的基础上,以确保不低估种内差异的同时也不高估种间差异。此项研究有助于之后的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以及为种类的快速鉴定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9-04-01)

张骄[3](2018)在《浅析中国东部近海表层沉积物金属元素赋存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的海洋发展体系中,近海环保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海底表层沉积物金属元素是造成海洋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者结合我国东部近海沉积物金属元素来源与危害,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得出实验结论,为我国海洋环保发展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06期)

吴招才,高金耀,沈中延,杨春国,张涛[4](2018)在《中国东部及近海磁异常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全球磁异常数据和中国近海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洋船磁资料,通过频率域的迭代下延方法,将两种不同分辨率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了覆盖我国东部及近海的大面积地磁异常数据。对磁异常进行大范围变倾角化极,并进行了小波分解和频谱分析,计算、分析磁源重力异常、磁异常解析信号及倾斜角等转换场。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及近海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磁异常特征,揭示了华北地块古陆块分布和扬子地块的南北边界走向,并指出浙闽火山岩带向西南可能和东沙隆起相连,都是中生代古俯冲的火山弧,南海北部NW向断裂可能是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边界断裂,对中生代古俯冲及由主动陆缘向被动陆缘转化过程都有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8年01期)

纪嘉彬,陈立奇,汪建君,林红梅,林奇[5](2016)在《西北太平洋及中国东部近海秋季海洋气溶胶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9月,分两个航次同时对西北太平洋及中国东部近海上空海洋气溶胶进行采集.对样品中的Na~+、K~+、Ca~(2+)、Mg~(2+)、Cl~-、NH~+_4、NO~-_3、SO~(2-)_4、甲基磺酸(MSA)等9种组分进行了分析,结合数理统计方法探究两个海域上空海洋气溶胶的来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及中国东部近海海域气溶胶来源具有显着差异,西北太平洋海域气溶胶以海盐来源为主,中国东部近海海域则受陆源气溶胶影响较大,K~+、Ca~(2+)及二次气溶胶含量明显高于西北太平洋;此外,中国东部近海海域气溶胶中MSA含量平均值高于西北太平洋.本研究还估算了NH~+_4、NO~-_3、SO~(2-)_4在两个海域的干沉降通量,中国东部近海营养盐气溶胶干沉降通量远大于西北太平洋,营养盐的输入有利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提高,也会促进生物来源气溶胶的产生.(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纪嘉彬[6](2016)在《西北太平洋与中国东部近海海洋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及沙尘气溶胶等,在气团的作用下通过大气输送到近海和大洋上空。一直以来,西北亚的尘暴和东亚地区的污染气溶胶复合输送直接影响着西北太平洋上空海洋气溶胶的组成,为此西北太平洋成为国际海洋气溶胶研究的重点海域。本研究连续两年的夏、秋季对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海洋气溶胶进行采集分析,其中2014年秋季同时对中国东部近海及西北太平洋开阔大洋海域进行航次调查。本研究分析了总共5个航次气溶胶样品中的9种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北太平洋开阔大洋上空的气溶胶中,主要海盐组分(如Na+、Cl-等)占总水溶性离子的比重大于主要的二次气溶胶组分(NO3-、nss-SO_4~(2-)、NH4+);夏、秋季上空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差异不明显,秋季二次气溶胶组分的占比低于夏季。另一方面,西北太平洋相比中国东部近海,其上空气溶胶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中国东部近海受陆源气团输送影响严重,秋季海洋气溶胶中二次气溶胶组分的浓度明显高于西北太平洋海域,其在总水溶性离子中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西北太平洋。此外,西北太平洋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来源的季节差异性较小。夏、秋Na+、Cl-、Mg2+组分主要来源于海盐;K+、Ca2+、SO_4~(2-)组分均受到海盐及非海盐来源的影响,其中海盐来源对这叁种组分的贡献较大;NH4+、NO3-主要来自陆源气团的输入。西北太平洋与中国东部近海海域上空气溶胶的来源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非海盐来源对近海海域上空气溶胶中的K+、Ca2+、SO_4~(2-)组分的贡献大于海盐来源的贡献,表明中国东部近海海域上空气溶胶受到陆源气团的影响严重。对气溶胶样品中的MSA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夏季气溶胶中的MSA浓度略高于秋季;秋季西北太平洋与中国东部近海上空气溶胶中MSA的浓度分布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然而生源硫酸盐对气溶胶中nss-SO_4~(2-)的贡献具有明显的季节及空间差异。西北太平洋夏季生源硫酸盐对气溶胶中nss-SO_4~(2-)的贡献比例为19.6%,秋季为85.5%;中国东部近海秋季生源硫酸盐对气溶胶中nss-SO_4~(2-)的贡献比例为7.8%;秋季生源硫酸盐对nss-SO_4~(2-)的贡献高于夏季,西北太平洋生源硫酸盐对nss-SO_4~(2-)的贡献高于中国东部近海。本研究还估算了营养盐气溶胶的干沉降通量,西北太平洋海域夏季上空气溶胶NH4+、NO3-、nss-SO_4~(2-)组分干沉降通量的月平均值分别为2.1、71.9、14.6mg·m-2·month-1,秋季分别为0.5、26.0、3.2 mg·m-2·month-1,中国东部近海秋季分别为7.0、225.3、31.0 mg·m-2·month-1。陆源气团的输运对营养盐干沉降通量有着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16-06-30)

吴云帆,高山红,朱先德[7](2016)在《中国东部近海北上再发展台风的加强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30a(1982-2012)我国东部近海151例台风,按照路径与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8%的台风会北上登陆,而在登陆台风中有约26%(15例)会再次发展。首先,挑选3例典型台风(2001年Toraji、2004年Haima与2009年Linfa),利用大气再分析数据辅以卫星云图,进行了细致的加强机制分析。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是皆于西风槽前、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低空急流左侧再次发展;此外,Toraji与Haima中心处有冷暖空气的交汇促进斜压位能的释放而加强。然后,进一步将分析方法用于全部15例台风,发现:再次加强程度较弱的台风潜热释放起重要的作用;而加强程度较强的台风主要靠斜压位能的释放,若同时存在较强的潜热释放的作用,加强程度极容易变得很强。(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6年01期)

石学法,刘升发,乔淑卿,姚政权,刘焱光[8](2015)在《中国东部近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与古气候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东部近海沉积物中常、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沉积记录。指出表层沉积物中Si O2和Al2O3含量最高,两者可占沉积物总量的75%以上,而其他元素含量较低,且空间分布变化明显,主要受控于陆源物质输入、生物沉积作用、海洋化学沉积和成岩作用等因素。长江和黄河贡献了主要的陆源物质,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结果显示两者大致以123°E和32°N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分界线,黄河物质控制了渤海和黄海大范围的区域,而长江物质则主要影响东海内陆架区域。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的MZ01孔沉积物中CIA、Ba/Sr和Ca O/Mg O值指示了中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气候演化历史:8400~4200 a BP期间为暖湿期;4200~2300 a BP期间为波动变冷期;2300 a BP以来为持续的变暖期。功率谱分析表明太阳活动对中国东部古气候的周期性演化过程具有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5年05期)

程远[9](2015)在《中国卫星SST资料LAPS融合及其在我国东部近海寒潮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监测反演的海表温度SST能够提供大面积、高分辨率的实时SST场资料,为建立区域SST再分析资料集提供了多源实测数据信息。尤其是中国东部近海,岸线复杂,岛屿散部,与宽广的西太平洋地区比较,该区域海洋再分析资料较少,中国风云卫星(FY)和海洋卫星(HY)的监测数据,能够提供SST精细化描述,显得尤为珍贵。但是受传感器固有监测工作原理限制,卫星数据对地形、海陆边界、环境条件如云雨、电磁场等较敏感,造成监测轨道上的扫描刈幅内出现各种形式的随机缺测海区,尤其在岸线附近和岛屿周边。因此选用美国LAPS (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数据融合系统进行FY和HY卫星资料的融合处理。该系统能够对融合要素进行时空特征协调以及不同要素间特征状态协调,并生成标准化格式的海区再分析资料。针对LAPS系统没有现成的卫星SST数据输入接口,和风云及海洋卫星的不同SST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监测数据的时空随机变化特点,对卫星反演数据输入接口进行了验证调试,并对卫星反演数据进行了多项预处理,包括对反演数据的格式转换、数据异常值的判别与剔除、数据海陆边界要素异常梯度的鉴别与去除、不同卫星扫描坐标系网格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平滑去噪音等。验证表明,卫星反演数据的预处理过程对后续的LAPS融合效果的改善是有效并且必要的。将经过预处理后的HY-2与FY-2E的SST反演数据进行多种LAPS海表温度融合试验,结果表明FY-2E较好地弥补了HY-2在近岸无SST值的缺点,而背景场(再分析资料场)、HY-2与FY-2E叁者共同融合后得到的SST场保留较多的中小尺度精细化信息。将各种融合方案获得的SST与现场实测SST比对验证后,表明背景场与HY-2反演SST的LAPS融合,可获得最佳改善效果;而将各种融合方案获得的SST与再分析资料的SST比对验证,则表明背景场与FY-2E的SST融合效果更好。将HY-2与FY-3C反演的SST数据经LAPS融合后,分别应用在我国东部近海寒潮及冷空气过程分析中。结果表明,两种SST融合资料均能表达出背景场所不能反映出的降温过程的时空精细变化,且融合资料填补了卫星反演数据的缺测及空白海域,并且加密了常规再分析SST资料时间序列的时间间隔。进一步地,将卫星融合资料进行诊断分析,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寒潮与冷空气过程中冷气团从陆地向海上扩展的形态,在两次降温过程中,海表面温度均高于近海面气温,且海表温度的降温幅度要小于近海面气温的降温幅度。利用卫星融合资料计算得到的海气感热通量与FNL资料相比,能够显示更多的精细化感热中心和更细致的变温幅度。经预处理后的FY和HY卫星反演SST数据,通过LAPS系统可形成覆盖中国东部海域的区域融合SST再分析资料产品,经多项验证,融合产品能够提供精细化的SST时空特征描述。由此可对影响该海域的中小尺度系统和影响过程进行物理量时空变化诊断,为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海气相互作用的精细化分析提供信息支持。(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5-05-01)

申茜[10](2015)在《近海台风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贡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汛期预测主要针对季风系统形成的降水,而对台风等热带系统的影响并未考虑,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是一个剧烈的天气尺度过程,与短期气候预测尺度并不匹配。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从气候的角度,提出一个能较为客观衡量台风对夏季降水影响强弱的指数—台风影响指数。从月、季尺度对中国夏季台风影响强弱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台风对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贡献。(1)台风影响指数与夏季降水的相关表明,台风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具有时、空差异性。6月份与华南地区呈负相关,7月份与东南沿海地区呈正相关,而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呈负相关。8月份与华南、华北地区呈正相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呈负相关。这主要是由台风、夏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的;(2)台风暴雨对华南夏季总暴雨贡献最为显着,特别是在海南地区,可以达到50%以上的比例。1960-2013年华南地区夏季,台风区域持续性暴雨约占总区域持续性暴雨的1/3;(3)1960-2013年华南台风降水有线性减弱的趋势。南海夏季风、副热带夏季风越强,西太副高面积偏小、强度偏弱、脊线偏北、西伸脊点偏东则越有利于华南夏季台风降水偏多,夏季北印度洋的海温增高不利于华南台风降水的增多;(4)1960-2013年期间,华东地区8月台风降水和8月总降水的相关系数为0.50,1960-2013年夏季的台风降水气候趋势系数为0.08,说明夏季华东地区的台风降水稍有增加。春季西太暖池次表层海温偏高,则可能夏季华东地区的台风降水偏多;(5)1960-2012年梅雨量同华东夏季的台风降水相关系数为-0.37,且华东台风降水强年的平均梅雨期短于台风降水弱年的平均梅雨期。梅雨弱年的副高、高低层风场及OLR特征更利于台风的生成及发展。(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3-29)

中国东部近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是基于线粒体DNA(mtDNA)对黄海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东海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展开研究,并基于mtDNA COI基因部分片段建立DNA条形码以鉴别东海10种常见虾类(包含樱虾类的中国毛虾)。为了了解黄海脊腹褐虾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我们在该海域的4个采样点共采集到83个个体,并测得515 bp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序列分析,共发现9个单倍型,6个多态位点,整体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较低,它们的值分别为0.6556±0.0403和0.0003±0.0005。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黄海脊腹褐虾并未出现世系分化。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和各采样点间的两两遗传分化指数F_(ST)分析结果均显示黄海脊腹褐虾群体间遗传差异不显着,这表明黄海脊腹褐虾群体应作为同一个渔业管理单元。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及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方法均显示脊腹褐虾经历过群体扩张,其扩张时间和群体扩张倍数,分别为36.6(23.4~57.5)万年前和760万倍。基于线粒体DNA 16S rRNA及COI基因部分片段,我们对东海中国毛虾的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1)通过对4个采样点的中国毛虾共75个个体所获得的线粒体16S rRNA长度为528 bp基因片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个单倍型,6个多态位点,整体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较低,它们的值分别为0.2800±0.0618和0.0020±0.0015;构建单倍型邻接树,该有根树显示东海中国毛虾不存在世系分支,AMOVA分子方差分析和各群体间的两两遗传分化指数F_(ST)分析显示B组与其它叁组差异显着;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及两个中性检验显示中国毛虾群体较为稳定。(2)对4个采样点的中国毛虾所获得的线粒体COI长度为658 bp基因片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9个单倍型,32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与其它虾类相比也较低,其中世系Ⅰ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为0.4175±0.0729和0.0007±0.0007,世系Ⅱ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为0.2279±0.1295和0.0004±0.0005;构建单倍型NJ系统发育树,该有根树显示东海中国毛虾存在不同的世系分支,AMOVA分子方差分析和各群体间的两两遗传分化指数F_(ST)分析显示B组与其它叁组差异显着;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及两个中性检验均显示中国毛虾群体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我们推算出世系Ⅰ和Ⅱ群体扩张时间分别为2.78(0.76~5.26)万年前和15.20(1.97~17.73)万年前,而世系Ⅰ和Ⅱ群体扩张倍数,分别为400万倍和160万倍。通过对两个不同的线粒体基因片段的比较,我们支持COI基因可能比16S rRNA基因要敏感,更适合作为海洋甲壳类生物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标记。本文还扩增东海常见虾类的线粒体COI基因,结合NCBI东海虾类的线粒体COI序列,建立基于线粒体COI基因部分片段的DNA条形码。在本研究中,10种虾类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65(凹管鞭虾和高脊管鞭虾),而最大值为0.361(高脊管鞭虾和安氏白虾),符合Hebert等所推荐的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另外,我们计算出虾类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17倍。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DNA条形码应该是建立在一定样本数量的基础上,以确保不低估种内差异的同时也不高估种间差异。此项研究有助于之后的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以及为种类的快速鉴定提供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东部近海论文参考文献

[1].段晓勇,印萍,刘金庆,曹珂,高飞.中国东部近海现代沉积环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2].邓招超.中国东部近海脊腹褐虾和中国毛虾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

[3].张骄.浅析中国东部近海表层沉积物金属元素赋存形态[J].世界有色金属.2018

[4].吴招才,高金耀,沈中延,杨春国,张涛.中国东部及近海磁异常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J].地学前缘.2018

[5].纪嘉彬,陈立奇,汪建君,林红梅,林奇.西北太平洋及中国东部近海秋季海洋气溶胶分布特征[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6

[6].纪嘉彬.西北太平洋与中国东部近海海洋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D].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2016

[7].吴云帆,高山红,朱先德.中国东部近海北上再发展台风的加强机制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16

[8].石学法,刘升发,乔淑卿,姚政权,刘焱光.中国东部近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与古气候记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

[9].程远.中国卫星SST资料LAPS融合及其在我国东部近海寒潮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10].申茜.近海台风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贡献研究[D].兰州大学.2015

标签:;  ;  ;  ;  

中国东部近海论文-段晓勇,印萍,刘金庆,曹珂,高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