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链条法,藻结皮,藻-藓混生结皮,藓结皮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鹏,肖波,李胜龙,孙福海,姚小萌[1](2019)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的地表粗糙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增加地表粗糙度是生物结皮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水文与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小流域,使用链条法测定了裸沙、物理结皮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藻、藻-藓混生、藓)的地表粗糙度,比较了不同地形(坡度和坡向)和土壤条件(土壤类型和含水量)下生物结皮地表粗糙度的差异,分析了生物结皮对地表粗糙度特征的影响及其与地形因素和土壤属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裸沙相比,随着物理结皮、藻结皮以及藻-藓混生结皮的相继发育,地表粗糙度由0.67持续增加至16.76(F=194.31,P<0.01);各发育阶段中,藻-藓混生结皮的地表粗糙度最高,为无结皮土壤的25倍,但由藻-藓混生结皮发育至藓结皮后地表粗糙度骤减了52.7%(仍大于裸沙和物理结皮);生物结皮的地表粗糙度在10°~30°坡度范围内差异不显着,但在30°~40°坡度下其地表粗糙度显着增加(F=10.05,P<0.01),增加幅度达25.5%;且阳坡藓结皮的地表粗糙度显着高于阴坡(t=-5.70,P<0.01),为阴坡的1.3倍;生物结皮的地表粗糙度随含水量变化波动较为剧烈,任意含水量下黄绵土上发育的藓结皮的地表粗糙度均高于风沙土上发育的藓结皮(F=187.16,P<0.01),前者平均为后者的2.1倍;黄绵土上藓结皮的地表粗糙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0.998,P=0.04),而与其他土壤属性的相关性不显着。综上,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的发育显着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其关键影响因素是生物结皮的发育阶段以及坡度和坡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田园盛[2](2019)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土壤结皮高光谱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土壤结皮高光谱特征的研究,为开展大尺度生物土壤结皮的遥感识别和抗蚀能力评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研究采用地物光谱测定技术和高光谱遥感技术手段,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过渡带为研究区,以神木野外生态试验站为依托基地,开展了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分析、生物土壤结皮变水特性对光谱特征的影响,以及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生物土壤结皮识别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藻类生物土壤结皮与土壤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光谱曲线没有明显的“峰-谷”特征;藻类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主要表现为光谱反射率随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2)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光谱曲线表现出与高等植物相似的特征,形成绿波段的反射峰和红光波段的吸收谷,以及近红外波段的高反射;但在760~930 nm,藓类生物土壤结皮的光谱斜率明显大于高等植物,光谱斜率Slope(930/760)是高等植物的2.5-4.5倍。(3)裸地、藻类和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在湿润环境条件下均表现出反射率降低及水分吸收谷加深的光谱特征;裸地和藻类生物土壤结皮在干燥条件下的高光谱指数(RVI、DVI、NDVI、SAVI、MSAVI和OSAVI)要大于湿润条件,而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4)藓类生物土壤结皮随覆盖度增加,蓝边、红边位置向长波段方向移动,黄边位置向短波段方向移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覆盖度的生物土壤结皮的覆盖度进行估算有较好的拟合结果,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对于藓类生物土壤结皮的分类结果优于土壤。(5)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运用监督分类、光谱匹配技术、六种高光谱指数,对研究区生物土壤结皮进行识别,最大似然法、去包络的波谱信息散度(SID)、叶绿素吸收率指数(CARI)识别正确率最高。本研究可为较大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的提取和遥感监测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于进一步阐明生物土壤结皮在特定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邓鑫欣,张加琼,杨明义,张风宝,刘章[3](2019)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受风力及水力共同作用,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区域之一。研究通过选取神木县六道沟流域迎风坡和背风坡4块坡耕地,所选样地进行留茬和翻耕处理,利用~7Be示踪技术测试表层土壤样品(0—20 mm),估算土壤风蚀速率,以期阐明坡面风蚀速率空间分布特征,明确有效防治风蚀的农田耕作措施。结果表明:迎风坡风蚀速率显着高于背风坡(p<0.05),留茬可显着减少坡面风蚀速率(p<0.05),迎风坡翻耕地、迎风坡留茬地、背风坡翻耕地和背风坡留茬地平均风蚀速率分别为778.2,388.4,78.5,4.7 t/(km~2·a)。风蚀速率沿坡面由上而下均呈现递减趋势,且留茬地更为显着。4块样地风蚀速率等值线的局部形变显示了坡面的微地貌变化,其中以留茬地更为明显且出现高侵蚀中心和沉积中心。因此,为有效防治该区域的土壤风蚀,建议采取秋收后留茬、春季播种前翻耕的方式,并根据坡向和作物类型等调整留茬高度。(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张凯,陈丽茹,徐慧敏,李秧秧[4](2019)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植物群落特征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单元,对其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是该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基础.为此,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水蚀风蚀交错带选取一小流域,调查了其植被分布与土壤性质等的变化,并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冗余分析(RDA)方法研究了植物群落特征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该小流域共有植物27种,隶属于12科25属,以豆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最多,占种总数的59.3%;总体上群落结构简单、组织水平低.群落地上生物量(AGB)和盖度(C)平均达到205.7 g·m~(-2)和57.7%,高于中国北方草地的平均值,但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在空间尺度上,AGB为中等强度空间相关,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AGB呈斑块状和带状空间分布,在半阴坡和靠近小流域汇水口处最高;其余群落特征的空间分布较为破碎,R、H和J均在半阴坡坡顶较高.AGB和C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矿质氮、全氮、土壤含水量和海拔的影响,R、H、D和J主要受土壤饱和导水率、容重、砂粒和粉粒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田园盛,张玥,孙文义,穆兴民,高鹏[5](2018)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的研究,为基于遥感的区域尺度生物土壤结皮的识别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价值,为进一步估算生物土壤结皮在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采用地物光谱测定技术,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对不同覆盖度藻类和不同类型藓类生物土壤结皮以及不同高等植被进行了光谱测定,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藻类生物土壤结皮与土壤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光谱曲线没有明显的"峰-谷"。藻类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主要表现为光谱反射率随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其中可见光区,覆盖度10%~20%,30%~40%及50%~60%藻类生物土壤结皮相比于裸地,反射率归一化均值分别下降了8.64%,15.80%和23.09%。随藻类结皮覆盖度增加,680nm处吸收特征(叶绿素)越来越明显,2 200nm处吸收谷(次生矿物)越来越小。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光谱曲线表现出与高等植物相似的特征,形成绿波段的反射峰和红光波段的吸收谷以及近红外波段的高反射。但在760~930nm区间,藓类生物土壤结皮的斜率明显大于高等植物,藓类生物土壤结皮的光谱斜率Slope(930/760)是高等植物的2.5~4.5倍。黄土高原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的研究可为生物土壤结皮的遥感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07期)
张正[6](2018)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沙柳根系抗侵蚀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防治土壤侵蚀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根系在植被调控土壤侵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乡土灌木沙柳(Salix psammophyla)为研究对象,在沙柳根系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室内模拟降雨+风洞试验,系统研究了沙柳根系分布特征、根系对土壤水蚀、风蚀的调控效应,揭示了根系抗侵蚀性的内在机理,构建了土壤水蚀、风蚀及其交互作用与沙柳根系的关系方程,以期为水蚀风蚀交错区沙生植被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沙柳根系在土壤剖面中呈倒金字塔形分布。根系随土壤埋深和距根基水平距离增大而减小,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0~40 cm深度土层范围内,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0~80 cm半径范围内。<1 mm径级的根系在根系总量中所占比例可达51.00%,主要分布在0~20 cm深度和距根基水平距离40~120 cm的土层范围内。(2)沙柳根系改善了坡面水动力学性质,增大了土壤临界切应力,显着增强了土壤抗水蚀能力。根系延长了坡面产流时间,增大了土壤入渗速率,减小了坡面流流速、雷诺数、单位水流功率,增大了水深、水流切应力和阻力系数;根系增大了土壤临界切应力,减小了土壤可蚀性,与裸土相比,根系作用坡面土壤临界切应力平均增大4.19倍,土壤可蚀性参数平均减小50.83%;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下,根系减沙效益最高可达66.52%,最低为11.39%,平均为35.62%,野外整个水蚀观测期内,根系减沙效益最高可达69.41%,最低为4.38%,平均为19.75%,野外观测印证了室内模拟结果。(3)沙柳根系通过调控近地表输沙通量,显着增强了土壤抗风蚀能力。根系对输沙通量廓线以及输沙通量随地表高度的分布特征没有影响,但根系减小了地面不同高度的输沙通量,与裸土相比,根系作用坡面输沙通量在地表不同高度平均减小21.58%(11m s~(-1))和39.38%(14 m s~(-1));室内风洞试验下,根系抗风蚀效益平均可达26.87%,野外风蚀观测期内,根系减小了坡面土壤风蚀强度,基于~7Be核素示踪技术计算的根系抗风蚀效益平均为4.66%。(4)沙柳根系弱化了风蚀对水蚀的影响,线性方程较好地反映了土壤侵蚀速率与根系特征参数的关系。随风蚀水蚀交互水平增大,根系对坡面入渗产流及坡面水动力参数的影响作用减弱;根系改变了坡面侵蚀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趋势,与裸土坡面侵蚀率随降雨历时延长呈波动增大趋势不同,根系作用坡面侵蚀率随降雨历时延长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室内模拟风洞+降雨试验下,根系减沙效益最高可达61.56%,最低为6.53%,平均为37.21%,且随风蚀水蚀交互水平增大,根系减沙效益增大;线性方程可较好地表达土壤侵蚀速率与根系特征参数(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加琼,刘章,杨明义,张风宝,王永吉[7](2018)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面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蚀与风蚀的交错作用大大加剧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的土壤侵蚀强度,造就了复杂的侵蚀环境。通过在水蚀风蚀交错带的典型区域——神木六道沟流域,选择沿本地盛行风向(NW)到最弱风向(E)方向的坡面布设采样断面,探究土壤粒径和土壤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和侵蚀速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变化和显着的坡面变异(p<0.05)。其坡面分异受坡面部位、坡度、植被、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侵蚀动力(风力和降雨)的共同影响。侵蚀动力之外的因素对土壤侵蚀速率的坡面变异累积解释69.6%~82.1%。土壤侵蚀速率与坡面部位、坡度、植被、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土壤侵蚀的动力因素也十分重要。然而,要揭示坡面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定量区分水蚀和风蚀对坡面侵蚀的贡献,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巩铁雄,朱元骏[8](2016)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坡面表土钙质结核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化坡面钙质结核分布,有助于深化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特定土壤类型(含钙质结核土壤)中水土过程的认识。本研究通过对坡面不同部位的表层土壤(0~20 cm)颗粒组成、钙质结核质量分数和植被地上生物量、盖度、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坡面钙质结核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黏粒体积分数沿坡面呈逐渐降低趋势;钙质结核质量分数沿坡面呈单峰曲线分布,在坡面1/4~1/3的位置(距离坡顶20~30 m)处,达到峰值(10%~15%)。钙质结核质量分数与坡度呈线性正相关,与植被地上生物量(盖度)呈单峰曲线关系,峰值即为植被影响钙质结核质量分数的临界点,临界点处的植被盖度在11%~16%之间。影响坡面钙质结核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为坡度和植被;小尺寸的钙质结核在坡面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起决定作用的钙质结核尺寸在5~15 mm之间。坡面钙质结核质量分数及分布反映了径流、植被和钙质结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钙质结核质量分数可以用来指示坡面的土壤侵蚀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脱登峰[9](2016)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退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蚀风蚀交错区环境要素过渡性明显,人为活动强度大,土壤退化严重。风水交错侵蚀是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本研究选择代表性区域采样,通过与风蚀区、水蚀区比较,分析了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质量现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退化程度;借助~(137)Cs技术反映了侵蚀与土壤质量在时空变化的偶联性,进而揭示了土壤退化成因;通过风蚀、水蚀模拟试验,明确了风水交错侵蚀下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颗粒的影响,探明了风蚀、水蚀交互效应及土壤退化机理;同时利用USLE模型、~(137)Cs示踪技术及地形因子分析等方法估算了风蚀、水蚀速率分配比例。主要结论如下:1.在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养分含量分布规律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西南部(固原采样区)较高;在东北部(神木采样区)较低。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的分布规律与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一致。土壤养分与降雨量和风力指数之间显着相关,也与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度、地形、土壤机械组成等环境因素存在相关关系(P<0.05)。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年降雨量>400 mm的地区,含量较高;在年降雨量<300 mm的地区,含量较低。在风力指数大于100的地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着降低(P<0.05)。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海拔>1700 m的地区,含量较高;在海拔<1300 m及1300~1700 m之间的地区,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砂粒>80 mm的地区,含量较低;在砂粒<70 mm的地区,含量较高,两者差异显着(P<0.05)。水蚀风蚀交错区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为-3.27%,除固原样区外,其余样区土壤质量均发生了退化,退化最严重的为神木采样区。不同区域土壤退化程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侵蚀强度的大小和侵蚀环境的脆弱性。2.在水蚀风蚀交错区,风蚀、水蚀通过改变土壤物理属性,显着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不同坡位、坡向土壤~(137)Cs含量和理化属性的差异主要是风蚀、水蚀交替作用的结果。风水交错侵蚀加剧了该区土壤退化过程。在不同坡向,相对于西北坡,东南坡~(137)Cs含量高35.6%。在不同坡位,土壤~(137)Cs含量沿着坡面从上到下增加,坡顶含量较小、坡下含量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137)Cs与土壤理化属性紧密相关(P<0.01;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粘粒和粉粒含量在西北坡显着低于东南坡;在坡顶(坡上)显着低于坡下,与~(137)Cs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回归分析表明,~(137)Cs含量变化与土壤颗粒、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存在线性相关,可用方程y=ax+b拟合。3.在水蚀风蚀交错区,水蚀、风蚀互相影响,相互促进。风蚀通过对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变,促进了水蚀坡面糙度、径流率和侵蚀率变化,增大了坡面侵蚀程度。风蚀(风速为11 m s-1和14 m s-1)导致坡面糙度增加8.12%~78.06%,径流率增加4.5%~21.69%,侵蚀率增加7.25%~38.97%。拟合回归方程表明,坡面糙度、径流率和侵蚀率均与风速和雨强存在显着线性关系(P<0.01)。雨强和风速越大,坡面形态变化越明显;而坡面径流率随降雨历时在不同风速、雨强下符合对数函数变化规律。相对于坡面径流变化,坡面产沙过程较为复杂,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水蚀风蚀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在预测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侵蚀问题时必须考虑风蚀对水蚀的促进作用,减少该区域的风蚀可以有效降低两者的交互作用。4.风水交错侵蚀对土壤颗粒和养分的影响与单相侵蚀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风蚀使坡面土壤颗粒粗化、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降低,进而影响了水蚀坡面及泥沙中土壤颗粒和养分的变化。风蚀加剧了土壤养分的再分配,成为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11 m s-1和14 m s-1风速的风蚀下,坡面表层(0~1 cm)粘粒(<0.002mm)减小7.65%~9.15%,粉粒(0.002~0.02 mm)减小17.94%~18.15%,砂粒(>0.02mm)增加6.51%~6.74%。土壤有机质、全N大多与土壤细粒吸附在一起,风蚀进而造成土壤表层养分减少。风水交错侵蚀条件下,坡面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降低4.19%~14.16%和6.67%~13.63%;泥沙中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加0.35%~19.60%和5.80%~21.10%,泥沙砂粒含量降低2.40%~8.33%;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降低3.12%~19.66%和2.69%~12.23%。侵蚀泥沙颗粒与风速和雨强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5.研究区(定边采样区)土壤侵蚀速率为1513.25~8314.29 t km-2 a-1,相当于每年约有0.126~0.693 cm的表层土壤被侵蚀掉。其中,风蚀占总侵蚀的34.94%;水蚀占总侵蚀的65.06%,水蚀是主要的侵蚀方式,采取一定措施降低水蚀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该区域土壤总侵蚀量。坡面土壤~(137)Cs含量介于239.91~1049.23 Bq m-2,沿着坡面从上到下呈增加趋势。侵蚀速率在坡面的变化与~(137)Cs的变化趋势相反,其沿着坡向从上到下呈减少趋势;坡上侵蚀严重,坡下侵蚀较弱。但由于研究区风蚀、水蚀交互出现,整个坡面以侵蚀为主,无沉积现象。水蚀风蚀交错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要充分考虑风水交错侵蚀及其交互效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重点防控水蚀能较大程度上减少土壤侵蚀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刘章[10](2016)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规律的~7Be示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受风蚀和水蚀的共同作用,土壤侵蚀比较严重,是黄土高原最强烈的区域。目前学者们对风水复合侵蚀的区域划分、机理、过程、时空分布、侵蚀强度、驱动因素等开展了大量研究,相对其中水蚀研究而言,土壤风蚀研究十分有限,坡耕地风蚀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次实验以神木县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为实验区,通过探讨当地3种代表性土壤(粉壤土(偏砂、偏粘、红色),沙土、粉粘土、)的~7Be背景值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判断其对示踪土壤水蚀和风蚀的适用性;通过建立不同坡度风蚀小区,利用~7Be示踪技术在小区尺度分析不同坡度坡面土壤风蚀规律;选择典型坡耕,通过分析坡耕地的~7Be含量和风蚀模数等值线空间分布,在田块尺度判定研究区的有效合成风向,微地貌变化和上风向障碍物状况。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研究区建立3种土壤类型的~7Be背景值小区,分析雨季和风季土壤中的~7Be背景值含量和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各土壤类型,不论雨季或风季,~7Be含量均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雨季土壤的~7Be含量和分布深度大于风季,雨季土壤的张弛质量深度小于风季。具体地,对~7Be含量,粉粘土、沙土、粉壤土(偏粘)雨季的背景值比风季分别高2.4、1.1和0.7倍,说明雨季~7Be的沉降明显高于风季。对~7Be分布深度,风季,粉壤土(偏粘)~7Be分布深度最大,其主要分布在0-12.5 mm范围内;雨季,沙土~7Be分布深度最大,主要分布在0-15 mm范围内。风季沙土的张弛质量深度最大,其值为10.2 kg/m2。雨季粉粘土的张弛质量深度最大,值为3.7 kg/m2。(2)在研究区建立不同坡度小区,分析不同坡度坡面风蚀速率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5°小区的~7Be含量最大,值为231.2 Bq/m2,25°小区的~7Be含量最小,值为145.3Bq/m2,不同坡度坡面~7Be的等值线在坡面的形态有较大区别,且数值差别较大。各小区(除0°小区)坡面不同部位均出现低值或高值的闭合区域。0°和15°小区中部~7Be含量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逐渐增大。5°小区~7Be含量由坡面下部向上部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部~7Be含量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先增大后减小,10°小区~7Be含量从坡面下部向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依据风蚀速率估算模型计算得到各坡面风蚀速率值,25°小区风蚀速率最大,为2790.7 t/(km2·a),5°小区风蚀速率最小,为1536.5 t/(km2·a);除0°小区之外,风蚀速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小区坡面不同部位封闭的高土壤侵蚀中心,说明该区域分布有小土丘,此封闭侵蚀中心下部等值线的形状和方向说明,该上凸小土丘导致气流在其上风向一定范围内气流加速,侵蚀加剧;闭合的低侵蚀中心,表明该处有洼地分布;风蚀速率为负值的区域,表明风携带的土壤颗粒在此处发生沉积。各坡度小区下风向的八向集沙仪结果显示北方的单宽输沙量最大,可见北风在各具侵蚀力的风向中最具侵蚀力。(3)在研究区选择两个方向偏北、位于迎风坡面、土壤类型分别为的砂壤和粘壤的坡耕地,通过~7Be风蚀速率估算模型计算两坡面的风蚀速率,结果显示:砂壤土坡面的平均风蚀速率为1560.8 t/(km2?a),平均每年被风吹蚀的表土层厚度约为1.2 mm;粘壤土坡面的平均风蚀速率为694.3 t/(km2?a),平均每年被风吹蚀的表土层厚度约为0.6mm,表明不同颗粒组成的土壤易蚀程度不同,本研究中砂壤>粘壤。风蚀速率在两坡面均呈现从坡脚到坡顶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风蚀速率等值线变化指示了研究区的有效合成风向,微地貌变化和上风向障碍物情况。两坡面上部风蚀速率等值线分布特征表明造成迎风坡面土壤风蚀分布的有效合成风为北风。砂壤土坡面上风向存在挡风的障碍物,坡面中部有一直径约10 m的类圆形洼地分布。粘壤土坡面中部有小土丘分布,改变了其上风向约10 m的风蚀速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土壤结皮高光谱特征的研究,为开展大尺度生物土壤结皮的遥感识别和抗蚀能力评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研究采用地物光谱测定技术和高光谱遥感技术手段,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过渡带为研究区,以神木野外生态试验站为依托基地,开展了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分析、生物土壤结皮变水特性对光谱特征的影响,以及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生物土壤结皮识别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藻类生物土壤结皮与土壤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光谱曲线没有明显的“峰-谷”特征;藻类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主要表现为光谱反射率随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2)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光谱曲线表现出与高等植物相似的特征,形成绿波段的反射峰和红光波段的吸收谷,以及近红外波段的高反射;但在760~930 nm,藓类生物土壤结皮的光谱斜率明显大于高等植物,光谱斜率Slope(930/760)是高等植物的2.5-4.5倍。(3)裸地、藻类和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在湿润环境条件下均表现出反射率降低及水分吸收谷加深的光谱特征;裸地和藻类生物土壤结皮在干燥条件下的高光谱指数(RVI、DVI、NDVI、SAVI、MSAVI和OSAVI)要大于湿润条件,而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4)藓类生物土壤结皮随覆盖度增加,蓝边、红边位置向长波段方向移动,黄边位置向短波段方向移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覆盖度的生物土壤结皮的覆盖度进行估算有较好的拟合结果,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对于藓类生物土壤结皮的分类结果优于土壤。(5)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运用监督分类、光谱匹配技术、六种高光谱指数,对研究区生物土壤结皮进行识别,最大似然法、去包络的波谱信息散度(SID)、叶绿素吸收率指数(CARI)识别正确率最高。本研究可为较大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的提取和遥感监测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于进一步阐明生物土壤结皮在特定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国鹏,肖波,李胜龙,孙福海,姚小萌.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的地表粗糙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9
[2].田园盛.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土壤结皮高光谱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邓鑫欣,张加琼,杨明义,张风宝,刘章.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
[4].张凯,陈丽茹,徐慧敏,李秧秧.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植物群落特征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9
[5].田园盛,张玥,孙文义,穆兴民,高鹏.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6].张正.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沙柳根系抗侵蚀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7].张加琼,刘章,杨明义,张风宝,王永吉.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面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18
[8].巩铁雄,朱元骏.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坡面表土钙质结核分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
[9].脱登峰.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退化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0].刘章.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规律的~7Be示踪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