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创新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识创新,班导师社群,知识库平台
知识创新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兰小红,张鑫,张莉[1](2019)在《面向知识创新的班导师社群知识库平台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试图通过探究班导师群体的社群网络结构属性,定位网络环境下班导师群体知识创新全过程,构建面向知识创新的班导师社群知识库平台,提升班导师社群的知识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9年03期)
张永胜[2](2016)在《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部门,是重要学术支撑机构。图书馆的发展要与学校"十叁五"事业发展战略相适应,是提升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围绕我校"十叁五"规划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阐述了我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预期的建设效益等。(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25期)
黄林,黄敏[3](2015)在《基于集群知识创新平台下的集群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集群知识创新平台的职能影响着集群企业创新,集群知识创新平台的集群意识、道德责任、知识共享对集群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集群知识创新平台通过提高集群知识共享、集群意识、道德责任和宣传活动,来促进集群企业更好认知集群知识创新平台的价值并且参与知识创新活动,同时集群企业也可以通过关注和引导集群知识创新平台的发展增强集群的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5年19期)
黄林[4](2014)在《集群社会资本、集群知识创新平台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珠叁角产业集群企业为对象,对集群内部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知识创新平台对集群企业创新具有正向影响;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集群社会资本与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正相关。但除了信任维度外,关系维度和文化维度并不直接影响集群企业绩效,而是通过集群知识创新平台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集群社会资本→集群知识创新平台→集群企业创新绩效"链中,集群知识创新平台是提高集群企业对知识吸收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提升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4年06期)
蔡冬冬,王振宇,张天瑞[5](2014)在《电子商务平台下的虚拟企业知识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当今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类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类虚拟企业模式的ABC(Agents to Business to Consumer)电子商务模式合作者之间知识创新的问题。以虚拟企业的知识流为基本框架展开研究,对虚拟企业中知识变化的每一个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管理策略等问题,为电子商务合作者的管理提供理论借鉴。基于以上的研究总结出虚拟企业知识创新机制,为虚拟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电子商务》期刊2014年09期)
杨长平[6](2012)在《基于四川农业大学生物信息科学知识创新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是创新知识、继承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收藏知识的地方,现代大学承担着知识创新的使命。随着学术成果的数字化,学校中各项研究成果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流失。除常规文献逐步数字化,教学课件、总结报告等均以电子形式呈现,个体小规模存储缺少安全机制、无法长期保存、浪费教学科研人员的时间且收藏存在无序和不完整,不利于教学科研人员个人知识管理。因此,建立一个动态综合的学术资源收缴传播系统有利于解决这一局面。本研究的目标是依据现代信息学理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设计知识创新网络服务平台架构体系方案,并以四川农业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为实验对象构建知识创新服务网络平台,体现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系统平台设计:以知识创新服务为目标,融合Web2.0技术理念,采用B/S架构模式,遵循国内外信息技术标准,研究设计了知识创新网络服务平台架构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信息资源自动采集、加工整理、适时发布、全文检索、用户管理、知识挖掘、聚合、分析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功能。达到技术先进,数据集成规范,功能创新的具有实用性的知识服务平台。(2)数据资源建设:研究制定了采集、收录数据资源的范围、类型、来源、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建成了学术文献资源库(包括中外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专着等)、研究成果资源数据库(包括科技成果、科研立项、获奖成果、专利、动植物新品种等)、研究机构数据库、用户管理数据库等。系统可支持文档、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文件格式,数据标准规范、可共享的易于实时自动更新发布的数据库。前期已完成了本校教师3万余条数据资源的建设,其中85%以上可下载全文。(3)建成了“四川农业大学生物信息科学知识创新网络服务平台”。根据所提出的设计方案,以四川农业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为实验对象,建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大学知识创新服务网络平台,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先进性,也体现了创新性。为学校的科学创新研究、学科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个资源系统完整、技术先进、功能集成的实用性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学校知识资产的集中管理、长期累积与永久保存。实现学校知识资产的集中展示、传播与共享,也可作为学校未来机构知识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研究填补四川农业大学目前无该类型数据库的空白,国内文献也未见相同研究报道。知识创新服务将是一个被长期关注的研究热点课题,深入研究要涉及很多学科领域,如何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做好信息资源开放获取,如何保护好研究者权益等诸多问题都相互制约,有待研究解决。今后将加大数据资源建设,不断优化提高服务性能,要使本系统在学校知识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10-01)
赵雪芹[7](2012)在《基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跨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价值链上的组织和部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创新价值的实现依赖多个创新主体的合作,而信息资源离散分布,信息服务系统部门化,条块分割的服务形态不能满足其开放创新的需求,从而提出了构建跨系统信息服务平台的战略要求。通过分析跨系统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建设要素,提出平台设计思路,将云计算的思想引入平台建设中,结合SOA服务架构搭建云服务平台层次模型,探讨了服务集成与协同创新功能的技术实现。(本文来源于《信息资源管理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瞿成雄[8](2012)在《跨系统知识创新信息保障平台构建与服务组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创新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创新时代。知识作为知识创新时代的重要资源,决定着社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开放式知识创新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逐渐社会化和多元化,使得面向用户的跨系统知识信息服务转型和服务拓展迫在眉睫;同时在国家创新发展中,跨系统信息服务也处于转型阶段,面向知识创新的跨系统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和服务组织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之道。因此跨系统知识创新信息保障平台与服务组织研究不仅是创新型国家信息服务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信息需求社会化和开放化的要求。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保障平台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求,从国家创新信息保障平台构建环境出发,在分析其协同关系及战略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化组织机制。同时以协同知识构建为基础,研究了平台的技术支持、框架结构、跨系统共享协议和平台的整体化实现方案;将跨系统协同服务理念与基于平台的信息服务有机结合,从多方面进行面向用户的平台服务拓展。最后,文章用具体的实证案例来总结和验证本文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成果的应用和拓展。本文共7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知识创新信息保障平台建设环境与架构。开放式知识创新环境下信息保障平台建设需要进行战略、制度、规则等方面的协同规划和建立跨系统协同保障机制。创新发展环境与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具有社会、经济、科技方面的关联作用。本章节从创新发展环境与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关联关系出发,分析网络环境下面向多元需求的信息保障平台的规划原则、具体规划组织、平台战略规划和基于协同关系的平台建设架构,并探讨了信息保障平台建设中的跨系统发展机制及基于跨系统合作的利益保障机制。第2章,信息保障平台的技术支持。信息保障平台建设不仅需要在制度变革基础上进行系统重构,而且需要通过平台完善信息组织、传播、展示和服务,因而技术支持是信息保障平台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本章节从信息平台所依赖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源、构建和应用层面出发,探讨了信息平台技术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技术及面向集成信息需求的服务技术支持,针对其中跨系统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平台信息共享中的系统互操作技术。第3章,跨系统信息保障平台构建。在知识创新的社会发展中,知识创新主体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深层次的需求,因而需要在信息保障平台建设中进行跨系统服务协同,以实现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服务互通。从这一思路出发,本章节从跨系统服务平台支持角度,进行信息保障平台的网络协同构架,先从跨系统平台的技术协调层次和技术支持探讨跨系统协同服务的平台支持,然后制定网格环境下知识创新信息保障平台网络架构以及平台系统协同架构,最后从基于协议的互操作技术、信息系统软件互操作、语义互操作和网格环境下的互操作等方面研究了基于平台的跨系统协同互操作实现。第4章,基于平台的信息服务协同推进。信息保障平台在实现跨系统协同服务中需要进行信息的跨系统整合和服务的集成化推进。本章节从平台信息集成与服务协同目标出发,进行基于平台的信息集成与服务协同组织,建立信息平台的跨系统协同服务关系与协同关系,从协同层次安排和协同服务的实现方式与框架等方面研究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组织,最后还对跨系统联合体的协同服务组织进行了研究。第5章,面向用户的平台服务拓展。在知识创新需求导向下,信息保障平台建设需要进行基于平台的服务内容深化与业务发展。应在基于平台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共享基础上,进行整体化的服务业务推进。本章节探讨了面向用户的虚拟学习与咨询服务,跨系统个性化定制服务,知识链接、嵌入、融汇服务,通过分析具体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架构来实现面向用户的平台服务拓展。第6章,案例。本章节针对信息服务平台化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系统实现研究,以寻求平台服务优化和重构方案,分别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跨系统协同服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知识链接平台建设与服务组织来具体探讨跨系统知识创新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及服务组织,其中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了面向创新价值链的“星问答”咨询服务、呼叫中心服务、个性化服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知识链接平台通过关联检索、专项检索、指标查询、原文链接来实现服务的拓展。第7章,结论与展望。梳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架构,进行观点提炼,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在此基础上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2-09-01)
余晓华[9](2012)在《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创新平台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内涵,从人力、技术、知识、信息、制度、环境等方面分析图书馆知识创新平台构建的可行性,构建包含动力系统、支撑系统、运作系统叁个子系统的图书馆知识创新平台,为图书馆与外部知识主体的知识协作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西图书馆学刊》期刊2012年03期)
胡昌平,瞿成雄[10](2012)在《国家知识创新信息保障平台的协同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创新发展中,知识创新主体的多元化,知识来源的多渠道,使得知识创新成为跨系统的交互活动。开放式知识创新要求实现信息保障的平台化和服务的协同化。基于这一现实,文章从国家知识创新与信息保障平台建设目标出发,按平台建设的协同机制,进行了面向多元需求的平台架构和规划,提出了平台协同建设的目标原则与基本对策。(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知识创新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部门,是重要学术支撑机构。图书馆的发展要与学校"十叁五"事业发展战略相适应,是提升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围绕我校"十叁五"规划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阐述了我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预期的建设效益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创新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兰小红,张鑫,张莉.面向知识创新的班导师社群知识库平台构建[J].知识经济.2019
[2].张永胜.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J].科技视界.2016
[3].黄林,黄敏.基于集群知识创新平台下的集群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
[4].黄林.集群社会资本、集群知识创新平台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J].经济体制改革.2014
[5].蔡冬冬,王振宇,张天瑞.电子商务平台下的虚拟企业知识创新研究[J].电子商务.2014
[6].杨长平.基于四川农业大学生物信息科学知识创新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四川农业大学.2012
[7].赵雪芹.基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跨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
[8].瞿成雄.跨系统知识创新信息保障平台构建与服务组织研究[D].武汉大学.2012
[9].余晓华.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创新平台的构建[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
[10].胡昌平,瞿成雄.国家知识创新信息保障平台的协同建设[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