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抑郁论文-杨阳,王玉锋

个体抑郁论文-杨阳,王玉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抑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抑郁,注意偏向,情绪面孔,目光

个体抑郁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王玉锋[1](2019)在《情绪交互作用下抑郁倾向个体的注意偏向:来自眼动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调查抑郁个体与非抑郁个体在不同情绪目光影响下观察不同情绪面孔时的眼动指标是否有显着差异,具体有哪些差异,并探讨差异背后的原因。参与实验的被试有31名抑郁倾向个体和24名非抑郁个体,均为来自新乡医学院的大学生。实验采用2×2×5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抑郁状态为被试间变量,目光情绪与面孔情绪为被试内变量。每个被试完成40个实验试次。每个试次的流程是先呈现500毫秒的目光图片,再呈现5000毫秒的组合图片,要求被试自由观察。Eyelink1000plus系统自动记录两组被试的眼动数据。结果表明,1.对于总注视时间这一指标,在观察愤怒面孔时,目光变量的主效应显着,而类别主效应不显着。在观察悲伤面孔时,类别和目光主效应均显着。而在观察非负性情绪面孔时,如快乐,数据结果在目光和被试类别这两个因子上均不显着。2.在首次注视开始时间这一指标上,抑郁与非抑郁个体在不同目光影响下观察情绪面孔的眼动数据只有在厌恶情绪面孔上有显着差异。3.对于注视次数这一指标,在观察愤怒面孔时,目光变量的主效应显着,而类别主效应不显着。在观察恐惧面孔时,类别主效应显着,目光主效应不显着。在观察悲伤面孔时,被试类别和目光这两变量的主效应均显着,无显着交互效应。由此,得出结论:相较于非抑郁组个体,无论在恐惧目光或是快乐目光影响下,抑郁组被试更关注悲伤,恐惧等负性情绪面孔。在恐惧目光影响下,两组被试均倾向于关注负性情绪面孔。而抑郁组被试和非抑郁组被试在观察恐惧和快乐目光图片时没有显着差异。关于目光接触对抑郁及非抑郁个体观察各种情绪面孔的影响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雅捷,蒋玲燕,彭妤,黄筱,林亚平[2](2019)在《阈下抑郁个体脾胃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针刺阈下抑郁个体脾经与胃经腧穴探究脾胃功能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长沙市某高校学生发放抑郁自评量表(CES-D),筛选>16分的个体,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筛选>7分且<17分的个体,从中随机抽取15人入试验组,15人入对照组,使用心理学实验操作平台E-prime实验程序记录针刺前后两组反应。结果:针刺前两组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试验组量表得分和正性与负性情绪图片反应时均低于针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D-17得分和情绪图片反应时与针刺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刺脾经与胃经腧穴能改变阈下抑郁个体的认知功能,脾胃功能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和珺,杨海波[3](2019)在《抑郁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是抑郁认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近年研究的焦点从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理论机制等转向了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矫正效果和作用机制等的研究。本文从叁个方面讨论了抑郁障碍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1)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2)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机制。(3)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矫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阐明了未来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的理论和应用方向。(本文来源于《心理学通讯》期刊2019年02期)

尹锡杨,邓彩凤,郑银佳[4](2019)在《非临床抑郁个体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选取非临床抑郁个体与健康个体,考察彼此间道德情绪判断任务中的差异。方法:对两组被试(26名非临床抑郁个体和26名健康人)采用道德判断任务。结果:非临床抑郁个体与健康个体的抑郁评分差异明显(t=90.91,P<0.001);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愤怒(t=3.14,P<0.001)、悲伤(t=2.46,P<0.05)、厌恶(t=1.93,P=0.056)及恐惧(t=1.08,P=0.14),非临床抑郁个体对部分消极行为的可接受程度更高。在积极情绪状态下,高兴(t=-0.76,P=0.78),中性条件下(t=-0.64,P=0.74),二者差异不显着。结论:相较于健康个体,非临床抑郁个体道德容许度较高,这与其处于低唤醒情绪状态,情绪识别障碍有关,抑郁个体道德认知能力受限。(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李红,杨小光,郑文瑜,王超[5](2019)在《抑郁倾向对个体情绪调节目标的影响——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抑郁症情绪失调的研究主要关注策略的选择和应用,但是对于情绪调节目标是否异常及其背后的电生理基础尚不清楚。情景选择是成熟的情绪反应产生之前运用的一种调节策略,可以反映情绪调节目标。本研究要求抑郁倾向被试与控制组被试观看并选择快乐、中性和悲伤场景图片,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和主观情绪偏好。结果发现,抑郁倾向组悲伤图片的LPP波幅显着小于健康控制组,并更多地选择再次观看悲伤图片。此外,抑郁倾向组对于悲伤情绪的偏好显着增加,对快乐情绪的偏好则显着降低。结果提示抑郁倾向个体对快乐刺激的趋近动机和对悲伤刺激的回避动机都降低,从而使得抑郁倾向被试的情绪调节目标为更多地体验到悲伤。(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立伟[6](2019)在《抑郁倾向个体负性注意偏向及神经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的患病率和复发率都很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议题;截止目前,抑郁的产生原因仍然不清楚。近年来,认知特点、归因方式、人格特征等多因素都曾被认为是抑郁原因的候选者。其中,负性注意偏向引起了较多的讨论。负性注意偏向指的是个体对于负性刺激给予更多加工的现象。研究者多采用返回抑制范式研究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有关抑郁个体负性注意偏向的研究尚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在被试群体上,抑郁倾向个体负性注意偏向产生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以往关于抑郁注意偏向的研究主要以抑郁患者或抑郁康复者为研究对象,在抑郁倾向群体中,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在疾病的早期寻求发现抑郁症的认知受损情况,对于患者本身以及治疗的有效性都是有意义的。(2)抑郁患者负性注意偏向是否存在指向性需要进一步明确。该问题的确定是考虑到在以往的一些关于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研究中,一些研究工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带有负性情绪信息的刺激均能够使被试产生可供观察到的注意偏向,比如那些能够明显诱发焦虑状态或焦虑情绪的情绪信息并不能产生注意偏向效应。这意味着,抑郁群体的注意偏向具有信息特异性。如果希望借由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机制探讨抑郁症状的认知机理,或者借由这些信息来对抑郁偏向状况的发展做客观的评估及测量,就必须明确哪些信息能够很稳定的检测到抑郁倾向群体的注意偏向。(3)对抑郁注意偏向的情绪唤醒度研究较为缺乏,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情绪效价对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唤醒度是情绪的重要维度,近两年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唤醒度对抑郁注意偏向的影响,但是还未有研究将唤醒度作为自变量直接考察唤醒度对抑郁倾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4)抑郁行为和神经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以往研究试图说明抑郁患者存在负性注意偏向,但以往研究都难以确定注意偏向与抑郁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研究采用ERPs和fMRI方法寻找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神经活动证据,也有个别研究探讨被试的一些认知倾向性与其神经递质分泌水平之间的关联,但是尚未见有相关的研究探讨抑郁倾向群体的神经生化水平上的变化情况。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以抑郁倾向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返回抑制线索-靶子范式,以情绪面孔为刺激材料,探究抑郁倾向个体的注意偏向;采用动物模型研究抑郁注意偏向和神经基础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共有5个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抑郁倾向个体是否存在返回抑制,抑郁倾向个体返回抑制与正常个体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2)抑郁倾向个体是否存在负性注意偏向,(3)抑郁倾向个体的注意偏向是否指向与抑郁相关的负性刺激,(4)抑郁倾向个体的注意偏向是否受到唤醒度的调节,(5)抑郁个体注意偏向和神经递质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研究1,采用中性情绪面孔作为线索探究抑郁倾向个体是否存在返回抑制,抑郁倾向个体返回抑制时程和返回抑制量与正常个体是否存在差异。本部分发现,正常个体和抑郁倾向个体在中性面孔做线索的线索-靶子任务中均出现返回抑制效应。抑郁倾向个体和正常个体在返回抑制时程上存在差异,抑郁倾向个体仅仅在SOA为14ms时均出现返回抑制效应。研究2,采用中性、高兴和悲伤面孔作为线索探究抑郁倾向个体是否存在负性偏向,发现抑郁倾向个体能够表现出一般的返回抑制效应。然而,与正常个体相比,抑郁倾向个体对悲伤面孔返回抑制明显受损,即出现负性偏向。这些结果表明,抑郁倾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抑制能力已经出现受损。研究3,采用悲伤、愤怒和恐惧面孔作为线索探究抑郁倾向个体的负性偏向是否指向与抑郁相关的负性刺激,结果表明,相比较于正常个体,存在抑郁倾向的个体在所有时间间隔的不同情绪效价(悲伤、愤怒以及恐惧)下均未表现出返回抑制效应。这些证据首次证实,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抑制能力在存在抑郁倾向的个体中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受损。研究4,采用高唤醒度和低唤醒度的悲伤面孔作为线索探究抑郁倾向个体的注意偏向是否受到情绪唤醒度的调节,结果表明正常个体对于高唤醒度悲伤面孔的注意抑制能力高于低唤醒度悲伤面孔。抑郁倾向个体对高唤醒度悲伤面孔的注意抑制能力相比较于正常个体表现出显着的受损,对于低唤醒度悲伤面孔的注意抑制能力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研究5,采用抑郁大鼠模型为平台,考察神经递质与负性注意偏向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对实验组大鼠的抑郁造模成功,实验组大鼠的体重、进食、皮毛等指标上均说明其处于抑郁状态;(2)实验组大鼠在5-HIAA、DOPAC、5-HT、EP、HVA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对照组大鼠;(3)对照组大鼠的5-HIAA、DOPAC和HVA水平与反应时、正确率都有显着相关;实验组老鼠,只有5-HIAA、DOPAC和反应时、正确率显着相关.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发现抑郁倾向个体对悲伤面孔返回抑制明显受损,即出现负性偏向。这种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产生于抑郁倾向个体的注意抑制机制的受损;负性注意偏向受到情绪唤醒度的调节,未来关于情绪对注意抑制机制的研究中除了要考虑情绪效价,还应考虑情绪唤醒度的影响;神经递质对不同抑郁水平的大鼠的注意偏向有直接影响。本研究结果,支持抑郁的认知易感模型以及功能失调假说,为抑郁个体负性偏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周威[7](2019)在《主被动微信朋友圈使用对成年初显期个体抑郁的影响:依恋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年来,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18-25岁,备受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所关注,它被称之为“成年初显期”。它既不是青春期,也不等于完全的成年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个体,要比其他年龄段的个体面临更多,诸如离开父母进入大学或者职场;建立浪漫关系以及探索事业等抉择和转变。国内外的研究者发现,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个体被发现特别容易诊断出抑郁而且近年来还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机的普及,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转向在线的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s,SNS)或社交媒体(social media,SM),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社交网站或者社交媒体使用与用户的抑郁情绪联系起来,并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研究者认为,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不同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有关。研究者根据个体在社交网站上使用行为的性质把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分为主动性使用和被动性使用,发现在社交网站上的主动性的使用,能对使用者产生积极的效应,相反,被动性使用往往跟消极的结果相联系。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社交网站对抑郁的影响不是直接影响,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变量。对于初显期成人而言,建立亲密关系是他们核心的的发展任务之一。安全的依恋关系是抑郁发展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并且,丰富的依恋理论不仅能解释抑郁的形成发展机制,而且提供了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方法,遗憾的是,少有研究探究了社交网站的使用对个体依恋安全感的影响,及其在社交网站使用中的作用。此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中缺乏实验室的干预研究,因此其结果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并且对考察变量所使用的回顾性自陈问卷也可能存在回忆偏差,所以一些研究者提议使用更理想的研究设计和测量方法,比如,临床领域的干预研究设计和纵向生态瞬时法(EMA)相结合的方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得以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平台,把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从性质上分为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采用横断研究和纵向干预追踪研究结合的方法,探索依恋安全感在主被动使用微信朋友圈影响抑郁中的作用。研究一,采用横断研究设计,用结构方程的方法,探讨依恋安全感在主被动微信朋友圈使用和抑郁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二,进一步使用采用干预研究设计,并采用纵向生态评瞬时评估的方法(EMA),80名被试被随机分为被动组和主动组,被动组要求在为期14天的实验中,只能被动的使用微信朋友圈,主动组则是主动的使用。本研究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行为对个体依恋安全感和抑郁的不同影响,以及依恋安全感在两种不同使用行为和抑郁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被动性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能降低依恋安全感,提高了依恋焦虑和抑郁水平。而与亲密关系相关的主动性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行为,能提高依恋安全感,降低抑郁水平。具体结果包括。(1)主动性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能显着的负向的预测个体的抑郁水平,不能预测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2)被动性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能显着的正向的预测个体的抑郁水平和依恋焦虑,不能预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在被动性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和抑郁中起中介作用。(3)干预实验中,与亲密关系相关的主动性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能显着提高个体的状态性依恋安全感,降低依恋焦虑水平,抑郁情绪以及总体的抑郁水平,并且状态性的依恋安全感,在这种特殊的主动性行为和抑郁情绪中起部分的中介作用。(4)干预实验中,被动性的使用行为能显着降低个体的状态性依恋安全感,提高依恋焦虑水平,抑郁情绪以及总体的抑郁水平,并且状态性的依恋安全感,在这种被动的使用行为和抑郁情绪中起部分的中介作用。最后,本文对上述研究结果与局限性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研究不仅首次将依恋安全感纳入其中,为理解两种不同的社交网站使用如何影响抑郁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而且还进一步使用干预研究设计和EMA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主动和被动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两种不同的行为干预,对个体依恋安全感和抑郁的影响,不仅为改善依恋安全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潜在的启发意义,更为个体在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规避抑郁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指导。(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3-25)

渠景连,赵惠亮[8](2019)在《自我关注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抑郁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已有的关于自我关注和抑郁领域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自我关注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的抑郁情绪有不同影响。研究以8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混合实验设计,旨在探究自我关注对个体抑郁情绪的直接作用以及自我关注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的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我关注可导致普通个体的抑郁情绪的提升,且自我关注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的抑郁情绪的影响不同,具体表现为自我关注可提升低自尊个体的抑郁水平,而对高自尊个体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9年01期)

王红芳,陆兆甜,刘雷,张锋[9](2018)在《获益/损失情境中抑郁个体对不公平决策的反应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探讨了抑郁个体在获益和损失情境中对不公平决策方案反应模式的特点,结果发现:(1)抑郁和非抑郁被试对不公平决策的拒绝率随不公平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在损失情境中的拒绝率显着高于获益情境;(2)抑郁被试对获益情境的不公平决策的拒绝率显着高于非抑郁被试,而对损失情境的反应模式与非抑郁被试一致。这表明,尽管抑郁和非抑郁个体均对损失情境的不公平性表现出高敏感性,但前者对获益情境不公平性的敏感性也更高。(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8年04期)

胡心怡,陈英和[10](2018)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着。(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着;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着。(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叁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着低于其他叁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着高于其他叁类大学生。(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8年05期)

个体抑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针刺阈下抑郁个体脾经与胃经腧穴探究脾胃功能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长沙市某高校学生发放抑郁自评量表(CES-D),筛选>16分的个体,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筛选>7分且<17分的个体,从中随机抽取15人入试验组,15人入对照组,使用心理学实验操作平台E-prime实验程序记录针刺前后两组反应。结果:针刺前两组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试验组量表得分和正性与负性情绪图片反应时均低于针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D-17得分和情绪图片反应时与针刺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刺脾经与胃经腧穴能改变阈下抑郁个体的认知功能,脾胃功能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抑郁论文参考文献

[1].杨阳,王玉锋.情绪交互作用下抑郁倾向个体的注意偏向:来自眼动的证据[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张雅捷,蒋玲燕,彭妤,黄筱,林亚平.阈下抑郁个体脾胃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9

[3].刘和珺,杨海波.抑郁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J].心理学通讯.2019

[4].尹锡杨,邓彩凤,郑银佳.非临床抑郁个体对道德判断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

[5].李红,杨小光,郑文瑜,王超.抑郁倾向对个体情绪调节目标的影响——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9

[6].张立伟.抑郁倾向个体负性注意偏向及神经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7].周威.主被动微信朋友圈使用对成年初显期个体抑郁的影响:依恋安全感的中介作用[D].西南大学.2019

[8].渠景连,赵惠亮.自我关注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抑郁情绪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

[9].王红芳,陆兆甜,刘雷,张锋.获益/损失情境中抑郁个体对不公平决策的反应模式[J].应用心理学.2018

[10].胡心怡,陈英和.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

标签:;  ;  ;  ;  

个体抑郁论文-杨阳,王玉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