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北地区小城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成性目标,西北地区中小城市,街区改造
西北地区小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任晓娟,陈晓键,马泉[1](2017)在《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西北地区中小城市街区改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局部街区与城市整体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街区改造成为化解这种不适应性的常用手段。受城市发展水平和规模的限制,当这类街区不完全具备历史文化街区、棚户区等特质性街区的属性时,街区改造难复制照搬特质街区的改造策略。"生成性目标"作为教育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对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局部街区改造的务实性规划需求产生实质性帮助,能够良好地适应这类街区中存在的问题多元化、价值取向不明确等困境。本文在构建生成性目标导向下的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局部街区改造框架的基础上,以安康市金州路街区为例,对上述框架进行了验证,以期为街区改造方法体系提供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7-11-18)
张菲菲[2](2017)在《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消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城市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城市消防建设的必要性,安全防灾成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基本要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西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城市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川道型中小城市作为西北地区一种具有特殊城市形态和布局特征的城市,消防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传统的消防设施布局方法可能会因城市形态和结构的影响而使得规范内容不适用。在这种背景下更加需要借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探索适用于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的消防设施布局方法和策略。本文基于可达性理论和方法,从时间限制、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城市空间四个方面对狭长川道型中小城市进行空间阻隔影响作用的分析,试图从时空可达性影响和川道型中小城市设施布局的影响分析入手,探索影响布局的约束条件,并采用GIS这种技术方法进行科学布局,并提出对应策略指导设施规划。首先,从选题背景中发现研究问题,明确研究主体和研究方法,并梳理技术路线;其次,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总结,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展的研究和现状设施问题的整理,探索适用于的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再次,对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特点、消防设施布局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整理,揭示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消防设施布局制约条件,对规范责任区面积的实用性提出质疑。第四,运用定位——配给模型,系统布局消防设施,并提出布局规划策略;第五,运用实例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论证;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论文不足和展望。文章主要对普适性的规范对于特殊空间结构的适用性进行探讨,运用时间限制、空间阻隔的时空可达性度量方法来分析设施布局的约束条件,运用GIS技术来实现空间布局,并提出在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进行消防设施布局规划原则和策略,为其他时空限定条件下设施布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5-20)
李兰,陈晓键[3](2014)在《快速发展期的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评价——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榆林市多年的卫星影像数据提取建成区信息,采用多个城市空间动态衡量指数对榆林市建成区的扩展过程、形态特征变化、扩展模式与结构变化、规模与结构的扩展合理性等进行了量化与分析。结果表明:20多年来榆林市建成区高速扩展,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空间形态变化剧烈,各指数的变化特征在前后两个扩展期内具有明显的差异;前一扩展期内的空间规模基本是合理的,而后一时期内不理性的过度扩展现象较为严重,两者间出现的扩展停滞有利于缓冲高速扩展的负面惯性;"扩展—缓冲—扩展"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有利于城市内部空间填充和调整,缓解快速扩展带来的负向效应;不协调因素加剧了空间扩展的低效。并据此提出改善榆林市空间扩展状况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4年06期)
马超[4](2014)在《“小”城市,“大”风景——解析位居非省会城市的实力型大学(西北地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选择大学?不少考生和家长往往把大学所在地(城市)作为考量的首要标准,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往往被列为首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高校更是受到热捧。这种维度的选择方式,是否是一种理性的考虑?编者认为,在现今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本文来源于《高校招生》期刊2014年04期)
刘涛,张静[5](2013)在《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的多功能利用是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随着城市化建设和非农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持续扩大,给耕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探讨了生态脆弱区重大发展战略、城市建设、特殊生态环境等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城市土地的多功能利用,使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周媛丽[6](2011)在《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生长型”生态规划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部大开发,加速城市化战略的大背景下,西北地区东部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重点区域,将面临快速的城市发展时期。该地区中小城市占到城市的大部分,故中小城市的发展将是关键。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和自然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该地区的发展状况,探索具有操作性、具有生态和动态性的,符合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实际情况的“生长型”城市生态规划方法。本文在参考探索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学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区域与资源生态学理论、经济地理学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及动态理论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指出该地区生态规划中存在“蓝图”式的规划方式不适合城市的动态发展、城市用地盲目扩大,城市设施利用效率低、城市生态承载过重,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现实结合不够、生态规划实施的内部环境不整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生长型”城市生态规划理念,并结合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特点,从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四个方面建立起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生长型”生态规划指标体系。论文最后以陕西省的商洛市为例,通过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商洛市的发展状况,并针对该状况提出商洛市的生态规划策略。本文旨在探索符合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实际,具有操作性、生态和动态性的具有“生长”特色的“生长型”生态规划方法,以对该地区的-中小城市的均衡可持续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1-06-30)
李小龙,黄明华[7](2011)在《西北地区小城市空间生长引导模型探究——以陕西澄城县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深入发掘城市空间生长内涵,系统研究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陕西澄城这一具体案例,探讨如何在城市空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合理构建城市的空间生长引导模型,并用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以保证城市空间的理性生长,最终达到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1)》期刊2011-03-22)
陈晓键,秦川[8](2011)在《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并通过与英国城镇空间扩展和人口集聚特征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空间扩展范式,即:不同类型城市规模均持续扩大背景下的空间形态结构分异,迁往主要中心城市大背景下的中小城市人口集聚,大城市及特大城市仍处于能量集聚背景下的城镇区域"虚多中心"发展。(本文来源于《国际城市规划》期刊2011年01期)
来雪慧[9](2010)在《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生长型”环境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采用文献检索分析、实际调研和回归分析法,对西北地区东部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研究,并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速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中小城市作为西北地区城市体系的关键,其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条件随之也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城市绿地不足、水资源短缺矛盾、局部环境污染和城市水土流失等。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环境规划的角度对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进行协调。通过对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环境规划现状的研究分析,论文指出该区城市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首先,环境影响因素在不断变化,无论是环境问题还是社会经济条件等都在随时间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动;其次,缺乏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成果;再有,目前的环境规划还不能直接、有效地反映“规划是一个过程”,因此所形成的环境规划缺乏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动态因素的应对,它使得环境功能可能长期处于一种“不合理”的状态,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长期欠缺或低效使用、以及新一轮规划对原有规划的大量“修正”。在对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规划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生长型”环境规划理念,即将生态和动态思想贯穿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并建立符合西北地区东部实际情况的“生长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根据传统环境规划的理论研究,“生长型”环境规划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完善:将生态规划融入城市环境规划、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进行预测以及制定规划实施过程的动态反馈协调机制。论文最后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通过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生长型”环境规划在其城市动态生长过程中,对于解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具指导意义。论文旨在探索符合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实际,具有操作性,能指导城市均衡健康发展,同时具有生态和动态特点的“生长型”环境规划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0-06-30)
秦川[10](2010)在《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形态结构类型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西北地区5个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中小城市作为联系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纽带,成为了城市功能扩散的重要载体,而其城市形态结构作为功能演进重要的空间投影近年来也呈现出了变动速度快,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本文着眼于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形态结构的发展现状,采用从现象到原因、从问题到本质的研究思路,对目前中小城市形态结构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研究了其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继而选取了多个城市从空间可达性和空间密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形态结构测度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形态结构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了不同形态结构类型的分布现状、典型城市、形成原因和内部特征。最后,针对本文以上所作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的探讨,提出优化和调控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形态结构的空间发展策略和实施建议。2010年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国家将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的区域布局升级战略,这对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的形态结构必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系统地梳理分析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形态结构的发展类型,全面的把握其现状特征,能够更好地为本区域的城市空间规划和研究走向深入提供基础依据,并引导城市以合理化的形态结构应对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的城市空间发展图景。(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西北地区小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城市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城市消防建设的必要性,安全防灾成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基本要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西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城市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川道型中小城市作为西北地区一种具有特殊城市形态和布局特征的城市,消防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传统的消防设施布局方法可能会因城市形态和结构的影响而使得规范内容不适用。在这种背景下更加需要借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探索适用于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的消防设施布局方法和策略。本文基于可达性理论和方法,从时间限制、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城市空间四个方面对狭长川道型中小城市进行空间阻隔影响作用的分析,试图从时空可达性影响和川道型中小城市设施布局的影响分析入手,探索影响布局的约束条件,并采用GIS这种技术方法进行科学布局,并提出对应策略指导设施规划。首先,从选题背景中发现研究问题,明确研究主体和研究方法,并梳理技术路线;其次,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总结,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展的研究和现状设施问题的整理,探索适用于的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再次,对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特点、消防设施布局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整理,揭示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消防设施布局制约条件,对规范责任区面积的实用性提出质疑。第四,运用定位——配给模型,系统布局消防设施,并提出布局规划策略;第五,运用实例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论证;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论文不足和展望。文章主要对普适性的规范对于特殊空间结构的适用性进行探讨,运用时间限制、空间阻隔的时空可达性度量方法来分析设施布局的约束条件,运用GIS技术来实现空间布局,并提出在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进行消防设施布局规划原则和策略,为其他时空限定条件下设施布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北地区小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1].任晓娟,陈晓键,马泉.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西北地区中小城市街区改造研究[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7
[2].张菲菲.西北地区川道型中小城市消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7
[3].李兰,陈晓键.快速发展期的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评价——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4
[4].马超.“小”城市,“大”风景——解析位居非省会城市的实力型大学(西北地区)[J].高校招生.2014
[5].刘涛,张静.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
[6].周媛丽.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生长型”生态规划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1
[7].李小龙,黄明华.西北地区小城市空间生长引导模型探究——以陕西澄城县城为例[C].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andBusinessManagement(EBM2011).2011
[8].陈晓键,秦川.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
[9].来雪慧.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生长型”环境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0
[10].秦川.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形态结构类型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