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研发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收入国家,政策演变,农业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率,公共投资,支出总额,投入要素,农业科技,研发投资,农业生产总值
研发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园[1](2019)在《高收入国家农业研发政策演变与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引导农业开展结构性调整,强调绿色和创新驱动发展,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农业发展逐渐从“产量导向”向“质量并重”目标迈进,农业研发投入在农业发展中作用将愈加凸显。因此,高收入国家农业研发公共投资的经验和改革措施,对我(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3-21)
秦旭冉[2](2018)在《科技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上市公司研发政策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世纪,各国为了抢占技术的制高点,纷纷将技术创新提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创新活动具有风险性、不确定性、外部性特点,这使得创新产出无法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扶持政策。我国政府也通过科技补贴与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来激励企业参与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因此,研究科技补贴及税收优惠的作用机制与效果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金融改革背景下建立更高效的支持政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及分析框架,并指出本文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接着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我国创新现状。之后,分析了科技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创新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两种激励政策的作用方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科技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效果,并分析了企业规模的门槛效应,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及门槛回归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科技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并研究了企业规模对激励政策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锐思及国泰安数据库2000-2007年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分别以无形资产与专利申请作为衡量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指标,通过负二项及多元回归得出以下实证结果。首先,科技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呈现“倒U型”,即科技补贴仅在某一区间内有效,当补贴值超过临界值时,反而会挤出企业的自主投入;其次,税收优惠政策及两种政策的交互作用并不显着;最后,政府科技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本文发现,对于样本中超大规模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来说,科技补贴效果不显着,而对于其他规模下的大部分企业来说,科技补贴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方式呈现出“倒U型”。在理论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首先,建立政策评价体系并加快建立多样化的补贴方式。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应将补贴控制在适当的额度内,并对滥用补贴政策的行为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减少逆向选择;其次,应实现精准化补贴。由于科技补贴对不同规模、不同属性的企业的影响效果有所差异,应根据对象给予差异化补贴激励,尤其对于超大规模的国企、央企,应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补贴;再次,应完善现有税收优惠体系。现阶段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门槛相对较高,应建立更具普惠性的优惠政策,尤其是降低中小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最后,应建立系统的科技补贴与税收优惠的综合激励机制。科技补贴与税收优惠在影响方式及作用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两种政策在长短期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充分发挥两种政策的优势,实现补贴与税收的政策互补最终促使企业建立自主创新意识,加快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8-12-01)
郝莹莹[3](2018)在《强化研发政策普惠性,营造公平的创新环境——江苏、北京、深圳等地企业研发奖励政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是创新的绝对主体,在当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普惠性政策引导全社会的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是当前我国及上海亟待关注的问题。江苏省、深圳和青岛市及北京中关村等地出台的企业研发奖励政策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一方面,研发奖励政策覆盖面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宽,能够惠及到大多数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从四地政策执行的情况看,行政审批流程简单便捷,不会给企业增加(本文来源于《科技中国》期刊2018年11期)
屈晶[4](2018)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研发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促进一国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研发政策必然是一套系统性的政策。以整个国家为研究对象,从自身国情出发,考察研发政策对该国科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和影响。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研发政策,以期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34期)
赵莹莹,潘秋什[5](2018)在《市科技局解读研发政策促企业创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赵莹莹潘秋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视察时对于经济振兴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我市创新创业氛围,深挖企业内生新动力,日前,市科技局联合市统计局组织召开2018年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政策培训会,对我市市(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日报》期刊2018-11-13)
米晋宏,陈磊,郑爱兵[6](2018)在《动态技术联接、连续技术创新和最优研发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双寡占框架下,该文运用连续时间模型考察了两种动态技术联接——研发中的学习效应及外溢效应——对于最优研发补贴政策的影响。学习效应下,政府将施加先上升后下降的研发补贴;外溢效应情形下,未必施加研发课税。仅在外溢效应足够大的情况下,施加跨时递减的研发课税。任意情形下,最优研发政策的解析形式均保持不变。最后,基于模型结论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最优研发政策路径。(本文来源于《上海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邵蓉,赵丹,蒋蓉[7](2018)在《中国创新药物研发政策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是医药产业政策密集发布的一年,尤其是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为核心的新药研发政策改革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该文件不仅对创新主体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对我国新药研发与国际接轨也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创新意见为切入点,对2017年我国新药研发领域主要的改革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期刊2018年01期)
罗梦晖[8](2017)在《基于研发政策调节作用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创新已成为扭转经济形势的重要举措。在创新过程中,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让企业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而获得企业效益的提高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难题。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中,本文发现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下,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的研究主要从企业内部因素(公司治理结构,高管特征,融资约束)或外部因素(行业异质性,政府行为,技术体制等)方面出发,得出这些因素参与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研发政策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重要影响,因而引入研发政策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探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本文以2013-2015年度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研发政策分为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叁个维度,企业绩效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采用层次回归的方法研究研发政策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探究研发投入作用于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为:(1)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正向影响,研发投入会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2)研发政策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其中,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着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说明在不同政策下,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变化,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企业如何提高研发效益及政府如何改进研发政策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7-06-30)
房琳琳[9](2016)在《完善审核程序 减少“繁文缛节”》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国会欲在新旧总统交接之际的12月份通过一份长达996页的《21世纪治愈法案》(以下称《法案》)。除了10年内向脑研究、癌症研究及精准医疗等领域投入48亿美元资金,更令美国科学家期待的,或许是新组建的独立机构——研发政策委员会能在未来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6-12-02)
耿燕[10](2016)在《以色列促进产业研发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色列产业研发促进法设立的研发支持基金是以色列适用范围最广和规模最大的创新扶持计划,其很多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一是具有复合型背景的研究委员会确保创新决策的科学性;二是资助项目条件的特殊设定推动项目应用产业化;叁是科研经费资助的返还制度提升经费使用效率。(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6年21期)
研发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世纪,各国为了抢占技术的制高点,纷纷将技术创新提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创新活动具有风险性、不确定性、外部性特点,这使得创新产出无法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扶持政策。我国政府也通过科技补贴与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来激励企业参与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因此,研究科技补贴及税收优惠的作用机制与效果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金融改革背景下建立更高效的支持政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及分析框架,并指出本文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接着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我国创新现状。之后,分析了科技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创新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两种激励政策的作用方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科技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效果,并分析了企业规模的门槛效应,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及门槛回归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科技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并研究了企业规模对激励政策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锐思及国泰安数据库2000-2007年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分别以无形资产与专利申请作为衡量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指标,通过负二项及多元回归得出以下实证结果。首先,科技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呈现“倒U型”,即科技补贴仅在某一区间内有效,当补贴值超过临界值时,反而会挤出企业的自主投入;其次,税收优惠政策及两种政策的交互作用并不显着;最后,政府科技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本文发现,对于样本中超大规模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来说,科技补贴效果不显着,而对于其他规模下的大部分企业来说,科技补贴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方式呈现出“倒U型”。在理论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首先,建立政策评价体系并加快建立多样化的补贴方式。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应将补贴控制在适当的额度内,并对滥用补贴政策的行为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减少逆向选择;其次,应实现精准化补贴。由于科技补贴对不同规模、不同属性的企业的影响效果有所差异,应根据对象给予差异化补贴激励,尤其对于超大规模的国企、央企,应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补贴;再次,应完善现有税收优惠体系。现阶段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门槛相对较高,应建立更具普惠性的优惠政策,尤其是降低中小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最后,应建立系统的科技补贴与税收优惠的综合激励机制。科技补贴与税收优惠在影响方式及作用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两种政策在长短期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充分发挥两种政策的优势,实现补贴与税收的政策互补最终促使企业建立自主创新意识,加快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研发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吴园.高收入国家农业研发政策演变与成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秦旭冉.科技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上市公司研发政策效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
[3].郝莹莹.强化研发政策普惠性,营造公平的创新环境——江苏、北京、深圳等地企业研发奖励政策分析[J].科技中国.2018
[4].屈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研发政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
[5].赵莹莹,潘秋什.市科技局解读研发政策促企业创新发展[N].佳木斯日报.2018
[6].米晋宏,陈磊,郑爱兵.动态技术联接、连续技术创新和最优研发政策[J].上海经济研究.2018
[7].邵蓉,赵丹,蒋蓉.中国创新药物研发政策与趋势[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8
[8].罗梦晖.基于研发政策调节作用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7
[9].房琳琳.完善审核程序减少“繁文缛节”[N].科技日报.2016
[10].耿燕.以色列促进产业研发政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标签:高收入国家; 政策演变; 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率; 公共投资; 支出总额; 投入要素; 农业科技; 研发投资; 农业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