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翻译理论论文-彭勇穗

鲁迅翻译理论论文-彭勇穗

导读:本文包含了鲁迅翻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鲁迅,翻译理论,共时研究,直译

鲁迅翻译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彭勇穗[1](2019)在《超越历史 对话当下——鲁迅翻译理论研究路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翻译思想有历时和共时两种研究路径,前者重在讨论鲁迅翻译思想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具体内涵等,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总体归纳和系统阐述。理论研究属共时研究,旨在从鲁迅翻译思想中提炼既有普遍性又有当下相关性的译学要素。现鲁迅翻译思想研究以历时为主导,共时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阐述鲁迅翻译理论研究的路线图,包括研究资料范围、解读范畴、理论化方式和预期目标:范围涵盖1907—1936年的翻译思想自觉期;范畴应从鲁迅自身语汇中挖掘,避免术语强加;方式是概念化和逻辑化;目标是通过理论对话,回应时代需求,并为译学注入新的理论要素。(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嘉怡[2](2019)在《从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论鲁迅的异化翻译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取巴西食人主义的视角,探索鲁迅提出的异化翻译观,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认识鲁迅的译文特色和翻译倾向。在遭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背景下,译者开始肩负着深重的民族使命感,译者的文化身份开始觉醒。译语文化的弱势地位要求向强者学习,通过汲取强者能量来延续本土文化的生命。巴西食人主义和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观点相似,都体现了采取主动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反殖民的政治议程。(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31期)

王美琪[3](2019)在《从霍米巴巴后殖民翻译理论看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观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和梁实秋是闻名于海内外的文学大家,同时他们也是着名的翻译家,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和梁实秋持有不同的翻译观点。上世纪20、30年代见证了长达8年之久的“鲁梁论战”。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二者翻译思想有各自合理性以及必要性,二者的翻译论战也存在不可避免性。他们所讨论的涉及翻译本质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但是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一些翻译方面的启示。后殖民翻译理论是一种研究翻译的相对新兴角度,它在解构主义、多元系统理论、描述翻译学、目的论等基础上将翻译理论与后殖民文学理论相结合。根据这一理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权力差异,所以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并不存在。这一理论主要由第叁世界用来摆脱宗主国对他们的文化束缚从而构建他们自己文化的地位,使得不同文化可以平等交流。作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霍米巴巴在后殖民主义背景下提出了他的文化翻译观点,例如:文化差异、模仿、杂合、第叁空间等抵抗概念。他的理论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因此,本文将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翻译理论角度来对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观做对比研究,以期促进将后殖民主义深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同时让大家对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成就有更全面的理解。通过定性研究,本文发现鲁迅和梁实秋两位译者都注意到了文化差异,从而选择了不同地区,不同主题,不同时期的作品;在翻译标准上坚持“信”来引进异质因素。通过采用不同的模拟策略,他们在自我和他者文化之间,即第叁空间内构建出杂合物(他们的翻译文本)。杂合物有助于消解文化的纯粹性。一方面,中国文化因为杂合物得以吸收外来有用因素,从而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杂合物使得西方文化权威变得模糊,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了文化殖民控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瑾[4](2018)在《鲁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翻译理论,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启发改造国人思想、发展白话文基础上形成的翻译观点。虽然有一定特殊性,但是鲁迅在文学和翻译两方面的深入发展,使他对文学翻译的理解更加深刻。鲁迅翻译理论不仅对民族文学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他主张的直译、硬译、宁信勿顺等方面的观点,民族文学的翻译策略需要忠实原着,坚持民族特质,也要注重民族文学语句结构在翻译中的表现等等都有启发翻译思路的价值。(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王雯祎[5](2018)在《运用奈达翻译理论评价鲁迅小说《故乡》的日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翻译家奈达曾提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本文通过比较分析鲁迅小说《故乡》的四种日译本,探讨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阐述翻译中内容与形式、意思与文体、对等语与同一语等矛盾的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7期)

李田心[6](2017)在《正确评价和解读鲁迅翻译理论的世界性贡献——关于“归化”的首创是鲁迅的争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翻译理论界一致认为美国人韦努蒂是"归化"和"异化"两个翻译策略的首创者,提到翻译策略,必称韦努蒂,必称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而且一致认为翻译策略仅此两个。仔细研究发现,还有一个翻译策略存在于世。韦努蒂出生前60年,鲁迅提出"归化"和"归化+保持洋气"两个翻译策略,1995年,韦努蒂提出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两个翻译策略。中国人把鲁迅的"归化"翻译为domestication,把foreignization即"异化",于是中国翻译理论界一致认为美国人韦努蒂是"归化"和"异化"两个翻译策略的首创者,鲁迅提出的"归化"和"归化+保持洋气"两个翻译策略,一个的首创权被通过翻译巧妙的送给美国人韦努蒂,另一个"归化+保持洋气"被中国人说它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是一回事,于是就留下了韦努蒂的"异化",去掉了鲁迅的"归化+保持洋气"。我们应归还鲁迅的"归化"翻译策略,把鲁迅的"归化+保持洋气"从韦努蒂的"异化"的淹没中解脱出来。(本文来源于《新余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高华雪[7](2016)在《基于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浅析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以鲁迅《祝福》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将中国经典的文学作品英译成为翻译界的一大关注点。然而,由于中外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此类文学作品时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因此,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的研究在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的研究采取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基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以鲁迅小说《祝福》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为例,分析了文化负载词的主要翻译策略。本文研究表明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译者在翻译小说时主要运用的二种翻译手段。更重要的是,作者也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相结合是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法。总的来说,在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时,译者应首先更好、更深地了解中国文化,然后根据译者的分析和理解选取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来再现文化负载词的内涵。(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2-14)

李田心[8](2016)在《鲁迅翻译理论的世界性贡献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归化”专利权属于鲁迅,韦努蒂的“异化”不能淹没鲁迅的“保持洋气”》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对世界翻译理论作出的贡献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1935年,鲁迅率先提出"归化"翻译策略,60年之后,韦努蒂提出domestication。Domestication被翻译成"归化",于是人们就说努蒂提出了domestication(归化)。鲁迅提出"归化"的同时提出了"保持洋气"策略,60年后韦努蒂提出foreignization策略;人们说鲁迅的"保持洋气"和韦努蒂的foreignization(异化)是一回事,于是就去掉鲁迅的"保持洋气"而留下韦努蒂的foreignization(异化)。因此,现在的翻译界,讲翻译策略的时候,只讲韦努蒂的"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只字不提鲁迅的"归化"和"保持洋气"。鲁迅世界性的翻译理论贡献——率先提出"归化"和"保持洋气"被抹杀了。(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李田心[9](2016)在《鲁迅的世界性翻译理论贡献新论——“归化”专利权属于鲁迅而非韦努蒂,韦努蒂的“异化”不能淹没鲁迅的“保持洋气”》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第一个提出"归化"翻译策略;"归化"后来被译成domestication并用来指代韦努蒂的翻译策略domestication。鲁迅还首先提出"保持洋气"策略,美国人韦努蒂提出foreignization策略。意义为"洋化"的Foreignization被误译为"异化"。韦努蒂的foreignization策略,是西方解构主义在翻译理论领域的表现。中国一些翻译理论家把鲁迅的旨在"保持异国情调"的"保持洋气"误读为与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的"异化"是一回事,因为"保持洋气"要"保持异国情调"中有个"异"字。因此,鲁迅的"保持洋气"被认为与韦努蒂的"异化"(foreignization的译名)是一回事而被淹没。本文论述"归化"专利权属于鲁迅而非韦努蒂,鲁迅的"保持洋气"和韦努蒂的"异化"不是一回事,不能被"异化"所淹没。(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黄亚,张喆[10](2016)在《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鲁迅“宁信不顺”翻译思想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的"宁信不顺"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该思想的逐渐形成是鲁迅在时代背景下多维适应以及人生追求影响下优化选择的结果。从生态翻译视角对鲁迅翻译思想进行研究,揭示"宁信不顺"思想顺应时代需求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河池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鲁迅翻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取巴西食人主义的视角,探索鲁迅提出的异化翻译观,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认识鲁迅的译文特色和翻译倾向。在遭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背景下,译者开始肩负着深重的民族使命感,译者的文化身份开始觉醒。译语文化的弱势地位要求向强者学习,通过汲取强者能量来延续本土文化的生命。巴西食人主义和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观点相似,都体现了采取主动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反殖民的政治议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鲁迅翻译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彭勇穗.超越历史对话当下——鲁迅翻译理论研究路线[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

[2].李嘉怡.从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论鲁迅的异化翻译观[J].校园英语.2019

[3].王美琪.从霍米巴巴后殖民翻译理论看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观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4].李瑾.鲁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翻译[J].贵州民族研究.2018

[5].王雯祎.运用奈达翻译理论评价鲁迅小说《故乡》的日译本[J].青年文学家.2018

[6].李田心.正确评价和解读鲁迅翻译理论的世界性贡献——关于“归化”的首创是鲁迅的争论[J].新余学院学报.2017

[7].高华雪.基于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浅析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以鲁迅《祝福》英译本为例[C].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8].李田心.鲁迅翻译理论的世界性贡献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归化”专利权属于鲁迅,韦努蒂的“异化”不能淹没鲁迅的“保持洋气”[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6

[9].李田心.鲁迅的世界性翻译理论贡献新论——“归化”专利权属于鲁迅而非韦努蒂,韦努蒂的“异化”不能淹没鲁迅的“保持洋气”[J].职大学报.2016

[10].黄亚,张喆.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鲁迅“宁信不顺”翻译思想浅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6

标签:;  ;  ;  ;  

鲁迅翻译理论论文-彭勇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