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梦幻书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楼梦》,《林兰香》,梦幻主题,梦幻叙事
梦幻书写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珠[1](2019)在《《林兰香》与《红楼梦》的梦幻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梦幻描写是《林兰香》和《红楼梦》的突出特点,不仅数量多,形式也多种多样。这些梦幻书写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叙事意义,不仅预示了书中人物的命运,而且表现了小说主题。《林兰香》虽是一部长期得不到广泛关注的小说,但它通过梦幻叙事所表现出的对历史、人生的虚无幻灭的感慨,与《红楼梦》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十分相似。在构思梦境和表现悲剧意蕴上,都对曹雪芹有着启示作用。本文以《林兰香》与《红楼梦》中的梦幻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总结两书的梦幻书写的特点及其异同。全文分为叁章:第一章按照梦境的内容与特点,对《林兰香》《红楼梦》中出现的梦进行分类整理。《林兰香》中的梦境故事有预言梦、思虑梦和醒悟梦叁种类型,而《红楼梦》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心愿梦,共有四种类型。《红楼梦》受到《林兰香》梦境构思的影响,在书中设置大量的梦,但《红楼梦》的梦幻类型更为丰富,在写梦手法还是梦境内容的篇幅上都远远超越了《林兰香》。第二章对两部作品的悲剧意识作了比较。《林兰香》《红楼梦》都通过梦幻叙事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悲剧意识,书中的女性人物都开始出现了思想的觉醒,但都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走向悲惨的结局。《红楼梦》中女性人物已经萌生了反抗的意识,而《林兰香》的女性人物还停留在思想的觉醒上。两书都借助梦境建构了以梦为始终的叙事框架,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但《红楼梦》在《林兰香》的基础上,提升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第叁章对两部作品的梦幻叙事作用及意义进行对比,总结两书在梦幻叙事上的异同。《红楼梦》借鉴《林兰香》的梦幻叙事手法,梦境在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梦幻空间建构与深化主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红楼梦》“曲谶”与梦境的完美结合,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梦境又在作者的精心打造下脱离了单义梦的传统写法,具有了文学性的象征意味,提升了审美品位。(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舒辉波[2](2018)在《《野娃子》的“梦幻现实主义”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切伟大作品的根基,都起源于你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对小说真实观的自我看法。”着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把董宏猷的写作称为“梦幻现实主义”。顾名思义,首先,它是梦幻的,其次,它又是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11-28)
孙俊杰,张学军[3](2018)在《莫言小说中的梦幻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发表于1985年的《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莫言曾说过这篇小说的写作源起:"1984年初冬的一个早晨,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宿舍里做了一个梦。梦到一片辽阔的萝卜地,萝卜地中央有一个草棚,从那草棚里走出了一个身穿红衣的丰满姑娘。她手持一柄鱼叉,从地里叉起一个红萝卜,高举着,迎着初升的红太阳,对着我(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李萱[4](2016)在《梦幻书写传统与女性写作的现代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可以整理出较为清晰的梦幻书写传统:思念与体悟、栖息与越界、确认与想象、困惑与探索,从中可窥见深刻的传统性别文化烙印。新时期部分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创造性地将与女性思维模式更为接近的梦幻和对外在世界的反思与审视进行了对接,将女性善于体验与感受的特质和女性知识分子的理性思索进行了对接,是女性梦幻书写传统的现代突破。(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万双双[5](2016)在《《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中的梦幻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犹太裔作家乌利茨卡娅是当代俄罗斯在国际文坛上声誉最高的女作家之一200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获得俄语布克文学奖,使她成为俄罗斯首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近年来乌利茨卡娅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本论文将乌利茨卡娅俄语布克文学奖得奖作品《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从乌利茨卡娅作品中的梦幻书写入手,通过对《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中的梦幻书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作家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本文认为,《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中的梦幻书写与小说人物塑造、小说叙事构建及小说主题揭示息息相关。第一章对“梦幻”一词予以界定,概述乌利茨卡娅作品尤其是《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中的梦幻书写风格。第二章论述梦幻书写对于人物塑造的意义。从人物与梦幻的关系来看,小说中人物可以分成两大类,“做梦人”与“梦中人”叶莲娜是“做梦人”,女性气质的缺失使其成为“他者”和社会的边缘人,梦幻即是她为自己所寻到的确认自我的封闭空间。叶莲娜进入梦幻的机制,梦幻当中出现的场景,都是其自我形象的另类拓展。而“梦中人”与他们在现实文本中的人物形成对照,丰富了人物自身形象。梦幻书写是作品中人物寻求自我身份,重塑主体性的方式。第叁章论述梦幻书写对于小说叙事结构的意义。作为小说中的一种叙事元素,梦幻与文本中情节的割裂与联结、时间的碎片与编织、空间的虚幻与现实密切相关,使小说叙事在文本现实与梦幻之间交错转换,建构起了多维的叙事意义。第四章论述梦幻书写对于小说主题的意义。小说巧妙运用梦幻书写,向我们展现社会与家庭的微妙平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个人内心世界最细微的情绪和体验,涉及爱情、死亡、宗教等重大主题,有效地展现了乌利茨卡娅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执着探求。(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6-05-15)
赵牧[6](2014)在《“梦幻”与“灾难”——论“新时期”以来的“乌托邦”的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革命冲动的背后都有着"乌托邦"梦幻的追寻。但"后革命"语境中的"革命重述",却从"人道"或"人性"维度对它进行"改写",仿佛其不再是难以企及的"乌有之乡"而成了"罪恶的渊薮"。无论是向"传统文化心理结构"认同,还是立意放逐"农民意识和传统",这些"去革命化"的叙述使"乌托邦"变成一种压抑力量。但我们置身的现实之所以充满希望,就因为它处在过去与未来的张力之中,所以,"乌托邦"在遭遇深刻质疑的同时,也在"反乌托邦的乌托邦书写"中得到同情之理解。这些纠结而暧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这个后革命时代的精神困境。(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卢美丹[7](2012)在《简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梦幻叙事和个性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的《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随着对萧红研究的深入,《呼兰河传》也被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了挖掘和阐释。《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思想逐渐成熟、阅历日益沉淀的成果,她以一种沉静的、坦然的、从容的姿态描绘着她所熟悉的呼兰河城,以一种成熟的、悲悯的情怀追忆着慈祥又童心不眠的祖父,怀念着可笑又可怜的有二伯,梦幻着藏着她绚烂纯真的后花园。(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张天国[8](2012)在《梦幻若尔盖——为巴金文学院组织的“名家看四川,书写新阿坝”采风而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草地》期刊2012年05期)
李萱[9](2012)在《女性隐秘经验的梦幻书写与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女性隐秘经验的梦幻流露,在现代女性小说中演变为有意为之的梦幻书写与呈现,是现代女性进一步反思传统、确认自我存在和女性性别特征的一种积极行为。"梦幻"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折射了女性被内化了的传统性别观念长期纠缠的心理事实,也显示出现代女性想要冲破传统禁忌、寻找被压抑的女性自我、不断确认女性性别特征的努力。(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李萱[10](2011)在《在梦想与梦魇之间——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及其主题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与同时期女性的社会追求、个体成长、精神困境等有着高度的契合,"梦幻"是借以表现女性社会文化遭际的一种有效书写方式。娜拉出走之梦、络绮思之梦、邵玉梅之梦、卜零之梦分别是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女性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题梦幻,彰显了她们在主体性探寻过程中所遭遇的集体精神困境。(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梦幻书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一切伟大作品的根基,都起源于你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对小说真实观的自我看法。”着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把董宏猷的写作称为“梦幻现实主义”。顾名思义,首先,它是梦幻的,其次,它又是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梦幻书写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珠.《林兰香》与《红楼梦》的梦幻书写[D].陕西理工大学.2019
[2].舒辉波.《野娃子》的“梦幻现实主义”书写[N].中华读书报.2018
[3].孙俊杰,张学军.莫言小说中的梦幻书写[J].百家评论.2018
[4].李萱.梦幻书写传统与女性写作的现代突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5].万双双.《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中的梦幻书写[D].浙江师范大学.2016
[6].赵牧.“梦幻”与“灾难”——论“新时期”以来的“乌托邦”的书写[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4
[7].卢美丹.简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梦幻叙事和个性书写[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张天国.梦幻若尔盖——为巴金文学院组织的“名家看四川,书写新阿坝”采风而作[J].草地.2012
[9].李萱.女性隐秘经验的梦幻书写与呈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0].李萱.在梦想与梦魇之间——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及其主题探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