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信仰论文-段国妍

关帝信仰论文-段国妍

导读:本文包含了关帝信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泰山,红门关帝庙,关帝信仰

关帝信仰论文文献综述

段国妍[1](2019)在《关帝信仰与泰山文化——以红门关帝庙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泰山上下的关帝庙有几十处之多,今红门关帝庙为硕果仅存。其庙在明清时期经历过多次修葺和扩建,留下了诸多的碑文石刻。通过对其碑文进行研究,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明清时期关帝信仰在泰山地区的巨大影响力。(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亚楠[2](2019)在《明清山东关帝信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信仰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涵盖神灵信仰、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形式和内容,其产生、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紧密相关。中国的神灵崇拜由来已久,早在文明初曙之时即已滥觞,后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容,这一发展过程也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以神灵崇拜为核心的民间信仰是探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热门研究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发展,中国的神灵信仰也因需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断被赋予新内容。在这种形势下,关帝最终被塑造成一位主庇护、驱病邪、祈财运、尚忠义的武神,广受统治者和民间社会的推崇。明清时期,政府将关帝信仰纳入国家思想统治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关帝信仰在明清时期逐渐达到顶峰。在朝廷政策、明代移民、文化传播、社会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明清时期山东地区也经历了关庙由少到多再到无处不焚香祭拜关帝的历程。本文以明清山东关帝信仰为切入点,对其兴起的背景、修建祠庙状况、祭祀特点以及关帝信仰对传统民间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简述明代以前关帝信仰的情况。本章重点对明代以前关帝信仰的兴起背景、受祭状况进行梳理。梳理明代以前山东地区关帝信仰状况可发现,山东地区关帝信仰出现较早,关帝庙自北宋时期就已存在,但尚不普遍。第二章考察明清山东地区关帝信仰的概况。本章通过梳理山东地方志中的关帝祠庙的时空分布、数量、建筑特点以及关帝祭祀的形式等,从而归纳、分析鲁东、鲁中、鲁西、鲁南、鲁北地区的关帝信仰状况及其成因。第叁章阐述明清关帝信仰在山东地区发展的背景。主要从官方政策、儒释道叁教的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以及社会心理需求四个方面探讨山东关帝信仰日渐繁盛的原因。第四章总结关帝信仰对山东地区民间社会的影响。通过梳理地方志书、碑文及善书等史料分析明清时期关帝信仰对山东文教、军事、行政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探讨明清时期山东“文有孔儒”“武有关帝”的祭祀、信仰体系对山东社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2)

陈春阳,林国平[3](2019)在《文化节与闽台民间信仰——以福建东山关帝文化节和湄洲妈祖文化节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信仰为了消除"封建迷信"的魔咒戴上了"文化"的光环,并借助文化节的平台推动民间信仰的复兴。各种以神明命名的文化节带有浓烈的官方色彩,对民间信仰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民间信仰的合法化、神明职能的政治化、祭典活动的规范化、庆典活动的娱乐化和游神活动的大型化。同时,文化节在客观上淡化了民间信仰的神圣性和神秘性,进而赋予民间信仰时代性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9年03期)

秦国帅[4](2019)在《谣言与正名:明清贰臣任浚及其后世家族的关帝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今日之中国,基于文化和旅游资源可能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各地纷纷开始加强对当地人文和自然景观的重视,凡是在历史上能够记载下来的名宦、文人甚至是传说、反面人物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人们包装、开发、消费和利用的对象,甚至因争夺名人资源(故里、读书、去世)而引发的地域竞争和冲突也时常见诸新闻。~(1)(本文来源于《道教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闫爱萍,杨波[5](2019)在《清代至民国高平碑刻中民间信仰组织研究——以关帝会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信仰组织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维度,也是历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山西省高平市保存数量众多的关帝庙,其中的碑刻资料也印证了各历史时期地方民间信仰组织的兴盛。梳理现存清代至民国高平地区关帝庙碑刻中涉及关帝会的记载,可以清晰地了解关帝会具有普遍性和延续性的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特定功能和性质。关帝会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与村社有鲜明的不同之处。在系统的探究之下,将会对传统社会民间信仰组织问题和民间信仰宗教属性的认知方面有进一步提升和拓展。(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旭[6](2018)在《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以山西太原关帝庙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关公信仰是山西标志性地方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多样的活态传承。本文以兼具都市和乡村特质的山西首府太原为中心,通过典籍文献与田野资料的对读互释,分析不同类型关帝庙及其祭祀活动的历史、现状与特征,探讨关公信仰在当代都市的传承与重构。(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宁俊伟,马变红[7](2018)在《关帝的信仰群体及其行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帝是被普遍信奉的神灵,其信仰群体广泛,信仰行为多样。普通民众通过修庙参拜,供奉圣像的行为将阖家吉庆、生活顺遂的期盼寄托于关帝;商业团体修庙、设戏、供圣像的信仰行为传达着义利制衡的经商理念;戏曲行业敬神敬物多行业禁忌的演绎行为亦是关帝信仰的体现。除此之外,关氏后裔的祭祖恳亲建祭亭、华人华侨的修庙祭拜设盛会、宗教团体的科仪斋醮解圣签等都是关帝信仰的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马变红[8](2018)在《关帝信仰的社会功能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关帝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体系中占据高位。关帝信仰是忠义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不仅能够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能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对关帝信仰的探究重在发掘信仰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功能,进而合理充分利用关帝信仰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作为关羽故里的运城,在关羽形象的丰富、关帝庙宇的建构、信仰过程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说运城地区是关帝信仰的摇篮和承载地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信仰故事和崇奉行为,是研究关帝信仰的重要场所和资料宝库。关帝已经被作为运城的文化名片,承载着地区的精神象征。本文拟把运城地区关帝信仰作为核心和出发点,探究自信仰兴盛的宋元时期至今关帝信仰存在和传承的原因,继而论述这一历史长河中各信仰群体的主要信仰行为,再而依据行为一一探析其背后蕴含的信仰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落脚点。论文主体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了阐述关帝信仰的社会功能,从能够产生信仰的动机切入。依据催生信仰主要动力的不同,将信仰动机划归四类:仰慕忠义;群体认同;寄存希望;自身、家庭双重影响。结合运城关帝庙的碑刻资料、明清小说、实地调查资料以及戏曲诗词等内容充分合理的进行概述。第二部分,衔接信仰动机详细论述信仰行为。关帝信仰行为具有广泛性和明显的继承性,渗透在整个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神明的钦佩敬畏以及期盼信服多溶解在日常行为中。透过庙宇修葺、岁时供奉、庙会参与、演戏酬神、科仪求签等行为和仪式,展现的不仅仅是各信仰群体的现实需求和精神寄托,更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生活现状和价值追求。第叁部分,与信仰行为一一对应,分条分点结合实地调查探讨关帝信仰的社会功能。关帝信仰是真实存在的真正发挥着垂范榜样、倡导公益、心理调节、情感关怀、文化传播、经济促发等社会功能。功能和价值是事物存在的理由,是信仰传承的合理依据,探究关帝信仰的社会功能一方面是彰显关帝信仰的时代价值及其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是启示国家和地方合理充分利用关帝信仰为社会建设服务,为和谐文明城市建设注入忠义仁勇价值观,创建良好社会风气。总的来说,本文以宋元至今为研究的时代背景,核心和落脚点是关帝信仰的社会功能。全文从信仰动机入手,多层面切入,引出现存和已经淡化的一些信仰行为,通过对行为的一一分析来整合和阐释行为背后蕴含的心理活动以及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虽然关帝信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回归为纯粹的民间信仰,庞杂多样的信仰行为虽有减少,但曾经促使人们产生信仰行为的动机依然存在,信仰方式也许有所转移或简化,可映射出来的功能和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马月萍[9](2018)在《关公信仰空间的构建——以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对关公故里——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关公信仰空间构建的田野调查,解读了山西解州关帝庙景区在构建过程中,国家和地方之间不同力量以及众多角色共同参与,展现了关公信仰如何成为当地民众一种典型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来源于《文物世界》期刊2018年03期)

苗旭慧[10](2017)在《中国民间信仰的海外传播——以关帝信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关帝信仰是其中的一种。随着华人华侨向海外迁移,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关帝庙,关帝信仰也传播到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流传到海外的关帝信仰是连接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促进了海外华人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关帝信仰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其内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关帝信仰的内涵日渐丰富;另一方面,由于外国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全面,关帝信仰的内涵在传播过程中被扭曲。(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关帝信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间信仰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涵盖神灵信仰、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形式和内容,其产生、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紧密相关。中国的神灵崇拜由来已久,早在文明初曙之时即已滥觞,后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容,这一发展过程也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以神灵崇拜为核心的民间信仰是探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热门研究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发展,中国的神灵信仰也因需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断被赋予新内容。在这种形势下,关帝最终被塑造成一位主庇护、驱病邪、祈财运、尚忠义的武神,广受统治者和民间社会的推崇。明清时期,政府将关帝信仰纳入国家思想统治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关帝信仰在明清时期逐渐达到顶峰。在朝廷政策、明代移民、文化传播、社会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明清时期山东地区也经历了关庙由少到多再到无处不焚香祭拜关帝的历程。本文以明清山东关帝信仰为切入点,对其兴起的背景、修建祠庙状况、祭祀特点以及关帝信仰对传统民间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简述明代以前关帝信仰的情况。本章重点对明代以前关帝信仰的兴起背景、受祭状况进行梳理。梳理明代以前山东地区关帝信仰状况可发现,山东地区关帝信仰出现较早,关帝庙自北宋时期就已存在,但尚不普遍。第二章考察明清山东地区关帝信仰的概况。本章通过梳理山东地方志中的关帝祠庙的时空分布、数量、建筑特点以及关帝祭祀的形式等,从而归纳、分析鲁东、鲁中、鲁西、鲁南、鲁北地区的关帝信仰状况及其成因。第叁章阐述明清关帝信仰在山东地区发展的背景。主要从官方政策、儒释道叁教的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以及社会心理需求四个方面探讨山东关帝信仰日渐繁盛的原因。第四章总结关帝信仰对山东地区民间社会的影响。通过梳理地方志书、碑文及善书等史料分析明清时期关帝信仰对山东文教、军事、行政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探讨明清时期山东“文有孔儒”“武有关帝”的祭祀、信仰体系对山东社会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帝信仰论文参考文献

[1].段国妍.关帝信仰与泰山文化——以红门关帝庙为中心[J].泰山学院学报.2019

[2].王亚楠.明清山东关帝信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陈春阳,林国平.文化节与闽台民间信仰——以福建东山关帝文化节和湄洲妈祖文化节为中心[J].东南学术.2019

[4].秦国帅.谣言与正名:明清贰臣任浚及其后世家族的关帝信仰[J].道教学刊.2019

[5].闫爱萍,杨波.清代至民国高平碑刻中民间信仰组织研究——以关帝会为中心的考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王旭.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以山西太原关帝庙为中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宁俊伟,马变红.关帝的信仰群体及其行为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马变红.关帝信仰的社会功能探索[D].山西大学.2018

[9].马月萍.关公信仰空间的构建——以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例[J].文物世界.2018

[10].苗旭慧.中国民间信仰的海外传播——以关帝信仰为例[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

标签:;  ;  ;  

关帝信仰论文-段国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