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针刺募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针刺,中药,Ghrelin
针刺募穴论文文献综述
郭召平,尚莹莹,杨伟,黄天生[1](2019)在《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Ghrelin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针刺组和中药组,针药结合组采用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与针刺组(针刺胃俞募穴)、健脾固本和胃方组(口服健脾固本和胃方)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浆Ghrelin的变化,探讨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3组治疗后的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而治疗后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的Ghrelin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药结合组与中药组、针刺组与中药组的Ghrelin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胃轻瘫血浆Ghrelin水平,且针刺发挥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9年03期)
白青云,李伟,张瑞园,张鹤,王妍炜[2](2019)在《俞募穴针刺防治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刺俞募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俞募穴针刺疗法,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及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值、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值、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均有改善,两组患儿疗效相当(P>0.05);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9.39%,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俞募穴针刺可以防治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增强患儿体质,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为临床提供特色技术和诊疗规范。(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冷孟桐,王剑,刘韬,吴坤朋,张洪伟[3](2019)在《针刺胃肠俞募穴对卒中后便秘的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胃肠俞募穴治疗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卒中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胃肠俞募配穴针刺治疗,取胃俞、大肠俞、小肠俞及中脘、天枢、关元;对照组口服中药六磨汤原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基线期、治疗期以及随访期对患者CCS和大便性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42.4%,两组治疗后CCS评分与大便性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疗效更为显着(P<0.05)。随访期两组患者CCS评分和大便性状评分都有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能明显缓解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症状以及改变大便性状,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鹤,白青云,党伟利,王妍炜[4](2019)在《针刺俞募穴辅助治疗小儿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俞募穴辅助治疗小儿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小儿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针刺俞募穴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疗效,观察2组免疫指标、炎症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30.56%,总有效率72.23%;研究组显效率47.22%,总有效率94.44%。研究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及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研究组CD4~+、CD4~+/CD8~+及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研究组WBC、NE、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评分及身高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体质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5);研究组GMFM、GDDS评分及身高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俞募穴辅助治疗小儿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02期)
孙路强[5](2018)在《针刺俞募穴对GFRα1基因敲除后FC小鼠GDNF-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在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的基础上,以前期结果为指导,拟探讨针刺大肠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是否受GDNF-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旨在为针刺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临床推广应用。方法:10只野生型小鼠设为对照组,13只GFRα1基因敲除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个组:其中模型组7只,针刺组6只。GFRα1基因敲除小鼠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模型,总共造模14天。电针交替针刺同侧天枢穴和大肠俞穴,每次治疗30分钟,1天1次,共连续治疗5天。治疗结束后,取胃、小肠,检测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取远端结肠,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GDNF-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1、胃肠传输功能检测:(1)胃排空率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小鼠胃排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胃排空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肠推进率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针刺组小鼠小肠推进率也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小肠推进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DNF-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检测(1)GDN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内GDN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GDNF蛋白及其mRNA的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P>0.05)。(2)Rai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内Rai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Rai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3)RET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内RET蛋白表达下调(P<0.01),RET mRNA的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RET蛋白及其mRNA的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P>0.05)。(4)PI3K、Akt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内PI3K蛋白和Akt蛋白的含量升高(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PI3K蛋白和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P<0.05)。结论:1、GFRα1基因敲除后,针刺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胃肠动力的改善作用不明显。2、GFRα1基因敲除后,针刺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GDNF-PI3K-Akt信号通路各分子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不明显。从反面证实了GDNF-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针刺大肠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重要路径。3、GDNF并非是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的唯一作用分子,针刺大肠俞募穴对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可能包含其他路径。(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冰云[6](2018)在《针刺俞、原、募穴对痛风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血尿酸、血尿素氮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分别针刺大鼠肝脏和肾脏的俞穴、原穴以及大、小肠的募穴,观察这叁组不同的穴位对于痛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体内的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minase,ALT)浓度的影响,以及对肝脏细胞组织结构形态的影响,探讨针刺不同穴组对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针刺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选穴、配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持续时间为90天。将50只健康的、成年的雄性Wistar大鼠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俞穴组、原穴组、募穴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采用灌胃给药的方法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造模剂为腺嘌呤(100mg/kg)加乙胺丁醇(250mg/kg)。除空白组外,其他4组于实验第1天开始造模,前21天每日灌胃一次造模剂,21天之后改为隔日灌胃一次,直到实验结束。其中的俞穴组、原穴组和募穴组3组干预组于造模的同时予以针刺治疗,隔日针刺1次,每次针刺时间为15min,针刺10次作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停止针刺10天,之后再进行下一疗程的干预,如此循环往复,到实验结束共3个疗程。对于指标的检测,实验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UA、BUN、ALT、AST,将大鼠肝脏做成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staining),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组织结构。[研究成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BUN、SUA明显高于空白组,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电镜下观察肝脏切片,肝小叶中央静脉的肝细胞水肿,细胞疏松,胞质浑浊,肝细胞索排列放射状排列不清晰;与模型组比较,俞穴组、原穴组、募穴组的SUA、BUN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镜下观察肝脏HE染色,肝小叶中央静脉的肝细胞水肿范围较模型组明显缩小,胞质浑浊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索排列放射状排列清晰;3组针刺干预组间相互比较,募穴组在降低SUA、BUN含量方面的效果最好(p<0.01),刘于降低SUA原穴组的干预效果比俞穴组好,对于降低BUN俞穴组的干预效果比原穴组好;5组实验组之间的ALT、AST含量均互无明显的差异性。[结论]通过本实验发现,针刺肝、脾、肾的俞穴、原穴和大肠、小肠的募穴对干预痛风高尿酸血症的SUA、BUN均有一定影响。具体而言如下:1)通过针刺俞穴组、募穴组、原穴组均能降低SUA、BUN。2)降低SUA的效果为:募穴组>原穴组>俞穴组。3)降低BUN的效果为:募穴组、俞穴组>原穴组。4)痛风高尿酸血症阶段对AST、ALT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李雯[7](2018)在《俞募穴针刺对脑瘫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俞募穴针刺对脑瘫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俞募穴针刺治疗脑瘫患儿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6)。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俞募穴针刺,4周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含量和粗大运动功能(GMFM)总百分率变化及安全性,对以上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两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含量和GMFM总百分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含量和GMFM总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2)T细胞亚群对比,两组在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上述方面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免疫球蛋白含量对比,两组在IgA、IgG、IgM均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上述方面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3)GMFM总百分率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俞募穴针刺法可调节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免疫功能;(2)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俞募穴针刺法可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脑瘫患儿临床康复疗效。(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4-30)
张觉予[8](2018)在《针刺俞募穴为主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针刺俞募穴为主的针刺取穴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疗效,为肾精亏损型耳鸣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恒福路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肾精亏损型耳鸣的患者共66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俞募穴为主”的取穴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取穴方案,以耳鸣评分法评分和THI评估量表评分为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变化和组间差距,以评价两种疗法的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耳鸣评分法评分、THI评分总体分布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可比性。2.组内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耳鸣评分法评分、THI评分的治疗前后总体分布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耳鸣评分法评分、TH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表明“针刺俞募穴为主”的取穴方案及“常规针刺”的取穴方案均能使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的症状改善。3.治疗前后组间THI评分差值及治疗后组间总体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组间THI评分差值的总体分布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5%和54.84%,组间等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俞募穴为主”的取穴方案在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总体疗效上优于“常规针刺”的取穴方案。结论:“针刺俞募穴为主”与“常规取穴”两种取穴方案均能使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的症状改善,在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方面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针刺俞募穴为主”的取穴方案在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总体疗效上优于“常规针刺”的取穴方案。(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4-01)
刘小艳[9](2017)在《针刺募穴、合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合募配穴与单用募穴两种不同用穴方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FD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取胃募穴,B组取胃合募配穴。两组分别进行每周5次,总计20次的手针针刺治疗。以尼平消化不良症状积分(Nepean Dyspepsia Symptoms Index,NDSI)、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评分(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NDLQI)和消化不良症状积分(Symptom Index of Dyspepsia,SID)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the 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the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不同用穴方案针刺治疗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情况。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62例患者完成了本试验研究。2、两组患者人口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3、两种用穴方案治疗FD的临床疗效评价。(1)两组患者针刺前后NDSI评分均有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NDSI改善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针刺前后NDLQI评分均显着提高(P<0.05);组间比较合募配穴组与募穴组NDLQI改善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有合募配穴组NDLQI评分改善值有临床意义(>10分);NDLQI单一领域评分中,两组患者在认识控制领域评分改善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针刺前后SID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SID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种用穴方案对FD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两组患者针刺前后SAS、SDS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SAS、SDS评分改善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募配穴和单用募穴都能够显着改善FD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情绪状态。2、合募配穴在改善FD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于单用募穴的趋势,表现在仅有合募配穴组对FD患者的Qo L改善有临床意义,且合募配穴组对患者认识控制领域的改善显着优于募穴组。3、合募配穴治疗FD的协同效应的发挥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条件性。(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罗芳丽[10](2017)在《针刺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胃肠传输功能及ICC、SMC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针刺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小鼠,对其胃肠传输功能、结肠组织形态学及结肠ICC、SMC的影响,旨在探索针刺大肠俞募穴治疗该病的效应机制,为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选穴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实验一:选用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空白针刺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各16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功能性便秘模型,选取双侧天枢、大肠俞交替针刺,每次电针30min,每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第1、2疗程结束后,禁食不禁水12h,活性炭以0.1ml/10g的剂量进行灌胃,30min后处死小鼠,剪取肠管,测小肠推进率,同时取小鼠远端结肠,检测结肠平滑肌张力变化幅度。2、实验二:选用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空白针刺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各16只。模型制作及电针操作均同实验一。各组分别于实验结束后取远端结肠,一部分用于MOTIC BA600Mot全自动数字高倍扫描显微镜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另一部分用c-kit、α-SMA对ICC、SMC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双重标记,TCS-SP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结果并采集图像,用Image-Pro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叁维重建和荧光值定量分析,计算细胞荧光值。结果:1、胃肠传输功能检测(1)小肠推进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功能性便秘小鼠小肠推进速度减慢。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小肠推进率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针刺和药物可以明显加快功能性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空白对照组与空白针刺组的小鼠小肠推进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针刺对健康小鼠小肠推进率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第1、2疗程间比较,各组内小肠推进率变化不明显(P>0.05)。(2)结肠平滑肌平均张力变化百分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平滑肌张力变化幅度呈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可增强便秘小鼠的结肠平滑肌张力变化幅度(P<0.05);空白对照组与空白针刺组比较,两者结肠平滑肌张力变化幅度百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疗程间比较,各组内结肠平滑肌张力变化不明显(P>0.05)。2、结肠组织形态学及ICC、SMC细胞激光共聚焦观察(1)组结肠组织形态学观察空白对照组:结肠平滑肌层厚度正常,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结肠黏膜完整,黏膜腺体丰富且排列整齐,无水肿及充血,肌层内肌间神经丛数量较多,神经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结肠平滑肌层厚度变薄,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有空泡样变性,结肠黏膜完整性稍差,腺体萎缩,腺泡减少,分布稀疏,排列不规则,无水肿及充血,肌间神经丛数量减少,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内见空泡样改变;空白针刺组、针刺组及药物组结肠形态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第1、2疗程间比较,各组内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不明显。(2)ICC及SMC细胞激光共聚焦观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kit、α-SMA表达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1,P<0.01),空白针刺组c-kit表达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1),空白针刺组α-SMA表达荧光强度减弱(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及药物组c-kit表达荧光强度增强(P<0.05,P<0.05),针刺组α-SMA表达荧光强度增强(P<0.05),药物组α-SMA表达荧光强度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疗程间比较,各组内结肠c-kit、α-SMA表达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P>0.05,P>0.05)。结论:1.针刺大肠俞募穴对健康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结肠组织形态学及结肠ICC、SMC细胞的改善作用不明显。2.针刺大肠俞募穴可以改善功能性便秘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结肠组织形态、增加小鼠结肠ICC和SMC的免疫荧光值,促进ICC和SMC的恢复,进而改善胃肠动力,治疗功能性便秘。3.针刺大肠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与针刺疗程不一定成正比,针刺治疗只需达到有效的刺激量即可。(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针刺募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针刺俞募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俞募穴针刺疗法,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及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值、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值、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均有改善,两组患儿疗效相当(P>0.05);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9.39%,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俞募穴针刺可以防治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增强患儿体质,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为临床提供特色技术和诊疗规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针刺募穴论文参考文献
[1].郭召平,尚莹莹,杨伟,黄天生.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Ghrelin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9
[2].白青云,李伟,张瑞园,张鹤,王妍炜.俞募穴针刺防治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医学报.2019
[3].冷孟桐,王剑,刘韬,吴坤朋,张洪伟.针刺胃肠俞募穴对卒中后便秘的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9
[4].张鹤,白青云,党伟利,王妍炜.针刺俞募穴辅助治疗小儿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5].孙路强.针刺俞募穴对GFRα1基因敲除后FC小鼠GDNF-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6].刘冰云.针刺俞、原、募穴对痛风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血尿酸、血尿素氮等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7].李雯.俞募穴针刺对脑瘫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
[8].张觉予.针刺俞募穴为主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9].刘小艳.针刺募穴、合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10].罗芳丽.针刺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胃肠传输功能及ICC、SMC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