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论文-黄俊亚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论文-黄俊亚

导读:本文包含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难度动作,奥运会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黄俊亚[1](2019)在《中国艺术体操队集体项目难度动作探析及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体育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艺术体操运动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国际艺术体操竞技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运动员可掌握的难度动作数量、类型、形式日趋增多,难度价值不断提高,推动着国际体联在评分规则中推出难度价值不封顶的条款,这一条款促使难度得分占优者,成绩排名居前,高价值的难度动作成为获胜的基础保障。中国艺术体操队如何以最佳的编排形式获得高价值的难度得分,并在赛场上完美地呈现出来,更具针对性地调整战略布局,顺利赢得东京奥运会入围资格,达成中国艺术体操队的第一备战目标,是队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奥运会这一国际级综合性赛事中,仅拥有14个参赛席位。2018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中,已有叁支集体队伍赢得2020东京奥运会入场券,2019年9月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艺术体操世锦赛,暨2020年东京奥运会资格赛上,将角逐出第二批入围奥运会的5支集体队伍,除东道主拥有1个外卡席位外,其余5个席位将在2020年5月举行的大洲锦标赛中产生。因此,2019年将是竞争奥运会入围资格的关键年,该年度每场世界杯系列赛事,均将成为竞争者们的角逐场。在2019年4月4日-8日世界杯意大利站比赛中,中国队5球排名第8位,3圈4棒出现4次重大失误排名第12位,由此,全能成绩仅位列第11名,入围岌岌可危。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9年艺术体操世界杯意大利站集体全能前8名队伍和中国队,成套难度动作相关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旨在探析问题所在,切实提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难度分值的提升策略,解决备战东京奥运会的核心问题。研究结果:1)5球成套动作中,多数队伍通过交换类难度动作的加分因素,获得单个高分值难度,所以选择交换难度数量多于身体难度数量的组合形式,有利于提高难度价值,中国队成套动作中两类难度的数量组合形式,符合这一趋势。3圈4棒成套动作中,交换类难度动作采用的附加加分标准增多,最高分值达到0.8分的队伍数量明显增加,中国队3圈4棒成套动作中,交换难度明显低于前7个国家,同样是附加加分标准运用不足,需引起高度重视。中国队动态交换难度动作的数量居中,为提高动作的流动性,有必要根据音乐和队形变化的需要,适量增加1至2个。同时,舞步组合的数量有待增加。2)俄罗斯、以色列、乌克兰叁支队伍,5球成套D3D4难度得分较高,中国队得分较低。3圈4棒成套协作动作数量在16个以上能基本满足高价值的需要,成套动作中复合型协作动作编排居多的队伍排名相对靠前,表明高价值协作动作对成绩的贡献率颇高。中国队3圈4棒成套动作中共有20个协作动作,为了达成奥运会入围的目标,需将D3D4难度分值提高至11.00分以上。3)备战东京奥运会过程中,中国队应更加重视编排的合理性,积极参加国际赛事,积累经验,提高裁判认可度,在难度分值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深度分析与评估运动员的技术与能力水平,分别从5类难度动作入手,制定加分计划并尽快实施:1)身体难度。在短期内提高分值不易实现,因此,重点落实在改进技术方面,高质量完成编排中的4个身体难度动作,确保分值被裁判认可,在完成裁判组争取实现0扣分。2)交换难度。该类动作加分空间较大,应将目标制定为:至少2个交换难度应达到0.8分值。加分途径主要通过抛、接和过程中增加BD等我国运动员可掌控的加分标准,实现价值最大化;3)舞步组合。目前,中国队的两套动作中均编排了1个舞步组合,明显少于前8每名队伍的平均值,必须增加1个舞步组合,为D1D2难度组增加0.3的分值,由于舞步组合耗时较长,需考虑添加的位置,舍取掉个别价值低的动作,并提高成套动作速度;4)协作动作。协作动作是获得分值最高的难度种类,中国队应加大附加标准的加分力度,通过改变协作动作形式,即增加复合型协作动作(在一个协作中由两类型组成,例如:+CRR及加分标准)和单一性协作动作的加分标准,提高动作分值;5)结合旋转的动力性动作。为了保证该类动作的成功率,慎重增加加分标准,但应提高动作质量,提升分值认可率。研究结论:1)中国艺术体操队集体项目本次比赛中成绩不佳,在交换难度中附加加分标准运用不足,舞步组合数量偏少,导致难度价值缺乏竞争力;2)复合型协作动作是获得分值的最佳途径,但中国队在该类动作设计中明显不足,导致在成套有限的时间内未能获得最大的价值效益,而单一性协作动作的附加加分标准也未充分利用,因此,D3D4难度组分值与优势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对备战东京奥运会造成一定的掣肘;3)针对中国队本次比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依据艺术体操发展趋势,重视难度价值提升,对交换难度和单一性性协作动作有计划地增添附加加分标准,增加复合型协作动作数量;提升编排的合理性;通过参与国际比赛,积累经验,提高成套动作成功率和裁判认可度。(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李楠,黄俊亚[2](2019)在《东京奥运周期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问题析因与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成功获取2020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是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第一阶段的参赛目标。交换难度是集体项目最具代表性的难度动作之一。2017-2020更新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难度无上限的推出,促使教练员和运动员选择更高难度价值的动作。因此,可通过各种附加标准提高难度分值及多样性的交换难度成为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通过对2018年第36届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集体全能前8名与中国队成套动作交换难度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中国队与集体全能前8名的差距,剖析其根源之所在,并提出可行性策略,以期为中国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1)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对比分析a)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对成套动作的贡献率分析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确定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对成套动作成绩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对总分的影响显着,两个模型交换难度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33、1.234,与5圈相比,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对总分的影响更为显着。b)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差异分析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Wilcoxon秩和检验的结果为:Z值为-2.524,渐进线显着性水平为0.012,小于0.05,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呈显着性差异。c)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附加标准差异分析6米(P=0.157)、身体难度(P=0.429)、视线外(P=0.860)、不用手(P=0.158)和在地面上(P=0.142)是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运用较频繁的附加标准,且均无显着性差异,其中,6米是5圈(4.56±0.53)和3球2绳(4.33±0.50)运用最多的附加标准。旋转(P<0.05)和从器械中通过(P<0.05)作为共性加分因素,3球2绳使用较少。针对圈和绳特性的附加标准,如翻转抛圈、抛/接打开的绳等,均成显着性差异(P<0.05)。单手接球(P=0.180)作为交换难度中球的附加标准及其基本技术组动作,未与5圈有显着性差异。2)中国队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问题析因a)难度分值偏低是制约我国交换难度发展的壁垒世锦赛集体全能前8名5圈和3球2绳单个交换难度平均分值分别0.179±0.044分、0.591±0.045分,中国队5圈和3球2绳单个交换难度分值分别为0.52分、0.48分,均不在该范围内。b)完成质量不佳是限制我国交换难度水平提高的瓶颈5圈方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交换难度技术错误扣分较少,日本队因交换过程中器械掉地,导致1.0分的重大失误。中国队在交换难度分值偏低的基础上,技术错误扣分与其他几支队伍相近。3球2绳方面,中国队交换难度技术错误扣分为1.5分,居于9支队伍之首。3.2.3编排艺术性不足是束缚我国交换难度水平提升的桎梏世锦赛集体全能前8名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队形类型少则3种,多则6种;中国队两套动作交换难度的队形类型均为2种。在交换形式方面,全能前8名几乎全部采用同时交换,中国队同时交换和依次交换数量接近。原地完成交换难度是9支队伍主要采用的方式,移动中完成主要集中在全能前4名。3)东京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应对策略深入解读评分规则,准确把握规则导向;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扎实推进难度与完成齐驱并进;合理编排,巧妙设计;高度重视应急预案,恰当处理赛场风险。研究结论:交换难度分值对成套动作最终成绩具有显着性影响,相对于5圈,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对总分的影响更为显着。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存在显着性差异。6米、身体难度、视线外、不用手和在地面上是5圈和3球2绳使用较多的附加标准。与5圈相比,3球2绳交换难度多样性有所欠缺。难度分值偏低是制约中国队交换难度发展的壁垒;完成质量不佳是限制中国队交换难度水平提高的瓶颈;编排艺术性不足是束缚中国队交换难度水平提升的桎梏。东京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的应对策略为:深入解读评分规则,准确把握规则导向;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扎实推进难度与完成齐躯并进;合理编排,巧妙设计;高度重视应急预案,恰当处理赛场风险。(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邵媛[3](2019)在《协作动作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中的运用——以里约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比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3—2016年版和2017—2020年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国际版),通过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全能决赛的前8名队伍及全能预赛的中国队共计9支队伍的"5带"与"2圈6棒"18套成套的协作动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优势及劣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协作动作在编排数量上占居优势;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类型使用不够均衡;完成是衡量成套得分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我国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整体水平,建议:增强运动员在协作动作中的合作意识;提高我国教练员的编排及创新能力;吸取国外优秀运动队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国运动员个人技术能力水平。(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徐丽萨[4](2019)在《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成因与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赛过程中,运动员表现出的竞技水平决定了最终运动成绩。集体项目是我国艺术体操运动的重点发展项目,其专项特征和彰显集体协同精神的竞技特点,决定了运动员的现实训练水平向目标竞技水平的转移过程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成为一种常态现象。目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稳定发挥率较低,不同程度的负变异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对这一现象实施科学控制,实现训练过程与参赛过程的有效衔接,将训练中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国家艺术体操队及各省市集体队伍教练员和运动员迫切期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完善艺术体操专项参赛理论、促进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稳步发展的迫切需求。鉴于此,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德尔菲法、录像观察法、实地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多种研究方法,以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为依托,依据多学科相关理论,探索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评价方式并运用于参赛实践,归纳出目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态势,据此探讨变异现象的多学科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研究结论如下:(1)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竞技表现”特指参赛过程中,五名运动员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协同配合所表现出的成套难度技术稳定水平、技术完成规格与艺术呈现效果;“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特指在训练与竞赛两种不同时空条件下,由于多重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五名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成套难度技术稳定水平、技术完成规格与艺术呈现效果的现象。(2)依据变异性质,可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分为正变异、负变异和零变异;依据变异内容,可分为技战能变异、体能变异和心智能变异;依据变异程度,可分为大变异、中变异和小变异;依据变异对象,可分为个体变异和集体变异。参赛过程中各种变异类型间相互组合,形成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变异现象,最终外显为主导竞技能力的变异。(3)对于国家队集体项目运动员而言,赛事级别越高竞技表现变异的程度略大。5圈和3球2绳中发生变异的难度类型均为协作类难度,身体难度和舞步组合类难度表现稳定,两个项目中5圈的变异频率显着大于3球2绳,完成(E)部分的变异频率整体高于难度(D)部分,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的变异频率大于资格赛,变异性质以零变异为主,正变异的比率较小。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态势为:同场赛事赛前赛中技术发挥的稳定水平不一致;2018年度赛事间赛前赛中技术发挥稳定水平的提升幅度与时间不一致;不同性质及程度的变异现象在5圈和3球2绳中出现的频率不尽相同;全国赛与世锦赛的变异态势基本一致。(4)对于我国12支省队集体项目运动员而言,赛前训练表现越稳定竞技表现变异频率越低。我国各省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总体态势为: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普遍低于赛前二周平均训练水平;运动员3球2绳竞技表现的稳定程度低于5圈;竞技表现正变异的比率较小,零变异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多数队伍之中;同场赛事中,资格赛的变异程度和变异频率高于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全能决赛的表现相对稳定;年度叁场全国赛间,赛前训练表现的稳定水平逐渐提高,竞技表现稳定水平呈现前低后高的“V”型态势。我国不同水平省队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态势为:高水平队伍(综合排名前叁位)竞技表现变异的频率低于一般水平队伍(综合排名最后叁位);一般水平队伍竞技表现变异性质、程度及频率的可预测程度显着高于高水平队伍;不同性质及程度的变异现象间,一般水平队伍出现的比率比较均衡,高水平队伍则存有差异。(5)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成因为训练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运动员赛前技术的熟练性与稳定性以及赛中是否能够专注于比赛过程,是引发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因素。运动员赛前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及技术发挥的稳定程度、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身体状况、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为主要训练因素;参赛形势下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及竞争强度、赛前热身状态及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状态、赛前准备的充分程度、裁判员的执裁能力与道德水平为主要参赛因素;运动员的专注力、自信水平、状态焦虑程度及注意方式为主要心理因素;教练员与队员间人际关系、队员间人际关系、团队内部合作行为及冲突调和结果为主要社会因素,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力相对较小。(6)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主要控制内容包括训练控制、参赛控制和心理控制。控制过程中,应同时强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五名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提高能力与培养状态有机结合。赛前训练时,需全面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并发展运动员的团队参赛能力,教练员通过训练控制使五名队员均保持相对稳定的赛前状态,重视实战练习和赛间训练的合理安排,降低损伤发生率;赛前设置参赛目标和制定参赛方案时,需考虑到每名队员的实际情况,重视目标与方案的可操作性与目标的激励作用,参赛过程中,将程序化参赛方案落到实处,适时调整每名队员的赛前热身状态及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状态;重点培养运动员的赛中自控能力,将每名队员的自信程度调整到最佳水平,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心理策略运用能力,根据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竞技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白晓玥[5](2019)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舞步组合动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项目是我国艺术体操的战略性发展项目,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打破历史取得了全能亚军,这也是中国艺术体操发展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的不断变化更新,引领艺术体操项目时代化,潮流化的发展,舞步组合动作在集体项目成套动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舞步组合动作不仅展示了集体队伍独特的编排风格及成套动作的主题,更加展示了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视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着重对国内集体项目与国外集体项目成套舞步组合动作编排与运用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国外集体队伍在5圈项目舞步组合结合协作动作CC数量的使用率上高于国内集体队伍较多,而在3球2绳项目中国内外集体队伍对于舞步组合结合协作动作CC的运用上差异较小。2.我国舞步组合的完成形式中运用同步形式低于国外集体队伍,形式较单一,国内外集体项目均在依次的完成形式上运用较少。3.国内前八名集体队伍与国外前八名集体队伍对于舞步组合动作与音乐风格的一致性上较为重视,差距较小。但在舞步组合动作与音乐重拍的一致性上国内队伍比较国外队伍还存在一定差距。4.国内集体队伍舞步组合的器械运用类型与国外集体队伍相比较使用类型的多样性上较为缺乏,存在一定差距。5.3球2绳项目中国内外集体队伍舞步组合队形的变化和使用基本无差异,但在5圈项目中国内前八名集体队伍对于舞步组合动作队形变化的数量上对比国外集体队伍变化数量较少。(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晔[6](2019)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难度动作价值编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随着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不断更新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套难度动作价值编排产生重大变革。在2018年2月评分规则再次对难度动作最后得分进行调整,将难度动作最后得分10分满分,更改为难度动作最后得分不封顶,在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引导下,难度动作价值编排是提升成套难度最终得分的重要因素。鉴于此,以2017—2020版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为依据,分析国内外集体项目全能前八名队伍在难度动作编排总价值、身体难度、交换难度、舞步组合、结合旋转的动力性动作以及协作动作6个方面的难度动作价值编排。为提高我国集体项目难度动作价值编排,增强在国际大赛中的竞争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视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我国与国外优秀集体队伍在5圈及3球2绳成套中,我国难度动作价值编排较低,与国外优秀队伍存在明显差距。在2017版评分规则的引导下,难度动作价值编排已成为2017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重要的发展趋势。难度动作价值编排将是一支队伍体现整体竞争力的关键点。2.协作动作价值编排在集体项目成套中编排价值最高。国内外优秀集体队伍,在5圈及3球2绳成套动作中,协作动作价值编排均占据成套编排总价值50%以上,足以证明协作动作价值编排在成套动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协作动作价值编排将是提高难度动作价值的首要选择。3.在完成难度动作基础分值的前提下,加分因素成为提高难度动作价值编排的关键因素。我国集体队伍在5圈及3球2绳成套中使用加分因素总量,与国外优秀集体队伍相差甚远,由于各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是导致我国集体队伍加分因素的使用次数相对较少的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周海洋[7](2018)在《国内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交换难度编排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图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项目的前3名和2017年第十叁届全国运动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前3名,共计12套,5人圈操6套,3人球2人绳6套成套动作并进行交换难度编排的对比性分析。从而分析国内与国外运动队在交换难度中的优势与劣势,并寻找出其存在的差距,为我国集体项目更好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段小敏,屈桃[8](2018)在《陕西省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现有相关医学检查及FMS功能性筛查相结合对陕西省艺术体操集体项目13名优秀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艺术体操项目特点分析常见运动创伤好发部位以及导致伤病的原因,并从加强相关关节灵活性、稳定性训练、训练前相关肌群的激活和训练后放松整理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8年15期)

赵亚楠[9](2018)在《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呈现形式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项目的精髓是通过5名运动员的合作效果展现技术风格,凸显成套动作的主题思想,其中,协作是合作效果的最佳体现,规则要求在完成协作动作时,每一名运动员都要参与,且与一个或多个器械,一个队友或多个队友的紧密联系。协作动作的编排水平可直接决定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水平,在集体项目中占有其独特的地位。因此,以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编排呈现形式为研究主题,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6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全能前名8队伍“6棒2圈”与“5带”,共计16套成套协作动作的队形与空间、动作类型与运动形式等编排结构进行分析与梳理,旨在探寻其编排的不足,以此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创编策略,为提高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整体水平提供一定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在协作动作队形编排中,我国集体全能前8名队伍“6棒2圈”选用梯形的队形居多,不同形式的小组队形编排数量也很可观。相比之下,“5带”小组队形的选用略显局限性,更多的集中于常规队形的编排,由此暴露出我国队伍“软器械”缺乏娴熟运用器械技术的能力,限制了其选择变化多端的队形,影响其多元化的编排效果。(2)从我国集体全能前8名队伍协作动作身体运动轨迹的形式来看,有或无身体旋转类协作动作中所选时态、身体运动轨迹有明显的不足。在“5带”的编排中,无旋转类协作动作的整体水平明显不如“6棒2圈”,而有旋转类协作动作中则相反,“不同时”的选编类型较丰富,总体选编只是最基本时态与类型的搭配,简单的身体运动轨迹阻碍了协作动作空间形式的展现,影响其多层次的空间效果。(3)无旋转类协作“6棒2圈”的选编优于“5带”,在较为高难和复杂的“人器↗”个别队伍中有选用。与其相比“5带”运用形式存在的弊病展露无遗,“人器↗”的数量较“6棒2圈”有明显不足;有旋转类协作动作的分析可知,“6棒2圈”与“5带”主要以“静”占主导,虽然能较好地利用彩带的自身优势,易形成新颖独特的图案,但欠缺的是动态类型的体现。(4)巧妙独特富含创意的队形编排,提升其交错的视觉与空间效果;巧妙独特的类型,利用空间的惟妙时机与多种方向表达艺术的更高层次;完美无缺的完成是共同提升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创新编排的新趋势。(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夏[10](2018)在《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的协作难度动作是成套动作编排的精华所在,根据运动员的能力和整个队伍总体技术水平设计出的具有高价值、高惊险和高分值的协作难度,呈现出整个成套动作的编排价值和竞技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2013年艺术体操世锦赛集体两个单项前叁名和2013全运会两个单项前叁名的队伍中协作难度的设计、选择、类型、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世界强队在协作难度的技术特点与中国队伍的技术特点的差异,从中找到中国集体项目继续努力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为我国一线集体项目协作难度动作的训练、比赛提供一些有益的依据和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04期)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成功获取2020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是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第一阶段的参赛目标。交换难度是集体项目最具代表性的难度动作之一。2017-2020更新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难度无上限的推出,促使教练员和运动员选择更高难度价值的动作。因此,可通过各种附加标准提高难度分值及多样性的交换难度成为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通过对2018年第36届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集体全能前8名与中国队成套动作交换难度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中国队与集体全能前8名的差距,剖析其根源之所在,并提出可行性策略,以期为中国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1)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对比分析a)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对成套动作的贡献率分析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确定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对成套动作成绩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对总分的影响显着,两个模型交换难度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33、1.234,与5圈相比,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对总分的影响更为显着。b)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差异分析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Wilcoxon秩和检验的结果为:Z值为-2.524,渐进线显着性水平为0.012,小于0.05,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呈显着性差异。c)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附加标准差异分析6米(P=0.157)、身体难度(P=0.429)、视线外(P=0.860)、不用手(P=0.158)和在地面上(P=0.142)是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运用较频繁的附加标准,且均无显着性差异,其中,6米是5圈(4.56±0.53)和3球2绳(4.33±0.50)运用最多的附加标准。旋转(P<0.05)和从器械中通过(P<0.05)作为共性加分因素,3球2绳使用较少。针对圈和绳特性的附加标准,如翻转抛圈、抛/接打开的绳等,均成显着性差异(P<0.05)。单手接球(P=0.180)作为交换难度中球的附加标准及其基本技术组动作,未与5圈有显着性差异。2)中国队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问题析因a)难度分值偏低是制约我国交换难度发展的壁垒世锦赛集体全能前8名5圈和3球2绳单个交换难度平均分值分别0.179±0.044分、0.591±0.045分,中国队5圈和3球2绳单个交换难度分值分别为0.52分、0.48分,均不在该范围内。b)完成质量不佳是限制我国交换难度水平提高的瓶颈5圈方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交换难度技术错误扣分较少,日本队因交换过程中器械掉地,导致1.0分的重大失误。中国队在交换难度分值偏低的基础上,技术错误扣分与其他几支队伍相近。3球2绳方面,中国队交换难度技术错误扣分为1.5分,居于9支队伍之首。3.2.3编排艺术性不足是束缚我国交换难度水平提升的桎梏世锦赛集体全能前8名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队形类型少则3种,多则6种;中国队两套动作交换难度的队形类型均为2种。在交换形式方面,全能前8名几乎全部采用同时交换,中国队同时交换和依次交换数量接近。原地完成交换难度是9支队伍主要采用的方式,移动中完成主要集中在全能前4名。3)东京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应对策略深入解读评分规则,准确把握规则导向;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扎实推进难度与完成齐驱并进;合理编排,巧妙设计;高度重视应急预案,恰当处理赛场风险。研究结论:交换难度分值对成套动作最终成绩具有显着性影响,相对于5圈,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对总分的影响更为显着。5圈和3球2绳交换难度分值存在显着性差异。6米、身体难度、视线外、不用手和在地面上是5圈和3球2绳使用较多的附加标准。与5圈相比,3球2绳交换难度多样性有所欠缺。难度分值偏低是制约中国队交换难度发展的壁垒;完成质量不佳是限制中国队交换难度水平提高的瓶颈;编排艺术性不足是束缚中国队交换难度水平提升的桎梏。东京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的应对策略为:深入解读评分规则,准确把握规则导向;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扎实推进难度与完成齐躯并进;合理编排,巧妙设计;高度重视应急预案,恰当处理赛场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1].黄俊亚.中国艺术体操队集体项目难度动作探析及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李楠,黄俊亚.东京奥运周期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问题析因与应对策略[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邵媛.协作动作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中的运用——以里约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比赛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

[4].徐丽萨.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变异现象的成因与控制策略[D].北京体育大学.2019

[5].白晓玥.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舞步组合动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6].杨晔.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难度动作价值编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7].周海洋.国内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交换难度编排对比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8].段小敏,屈桃.陕西省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

[9].赵亚楠.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呈现形式的分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10].王夏.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J].明日风尚.2018

标签:;  ;  ;  ;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论文-黄俊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