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粉体论文-张晓婷,赵森龙,王焕平,陈雅倩,杨清华

微米粉体论文-张晓婷,赵森龙,王焕平,陈雅倩,杨清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米粉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柠檬酸络合法,(Y_(1-x)La_x)_2O_3,物相,形貌

微米粉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婷,赵森龙,王焕平,陈雅倩,杨清华[1](2017)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Y_(1-x)La_x)_2O_3亚微米粉体及其物相与形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钇、硝酸镧、柠檬酸、乙二醇以及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Y_(1-x)La_x)_2O_3粉体,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下粉体物相与形貌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La_2O_3的加入有细化粉体颗粒的作用,且随着La_2O_3添加量的增加,细化效果越明显;La_2O_3固溶入Y_2O_3中引起了晶格畸变,并使(Y_(1-x)La_x)_2O_3的晶格常数随着溶质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La_2O_3在(Y_(1-x)La_x)_2O_3中的固溶度随着粉体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其固溶度从1000℃时的不低于0.3下降至1400℃时的0.2;当添加过量的La_2O_3时,出现了第二相La YO_3相,引起了粉体颗粒的异常长大,并在1300℃出现了液相。当x值为0.1-0.2时,1100℃煅烧后获得了粒径50-100 nm的亚微米粉体。(本文来源于《陶瓷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赵森龙[2](2016)在《柠檬酸盐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及其烧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Y(NO_3)_3、La(NO_3)_3、柠檬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Y_(1-x)La_x)_2O_3亚微米粉体;研究了粉体的制备工艺,以及分散剂的选择,并探讨了不同x取值下粉体的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最后对粉体的烧结性能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当柠檬酸与金属阳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1,乙二醇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1,去离子水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5:1时,制得的粉体尺寸细小均匀,且具有较好的分散性。(2)PEG400的最佳添加量为4 wt%,此时粉体在1100℃煅烧后的一次粒径D50在85nm左右;油酸的最佳添加量为2wt%,此时粉体在1100℃煅烧后的一次粒径D50在75nm左右;粉体粒径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大;使用油酸作为分散剂明显比使用PEG400作为分散剂的团聚峰平缓,说明油酸的分散效果比PEG400的分散效果更为优异。(3)制备(Y_(1-x)La_x)_2O_3粉体时,镧的取代有细化粉体颗粒的作用,且随着镧取代量的增加,细化效果越明显,镧的固溶极限在x=0.2左右;当镧的取代过量时,就会出现第二相LaYO_3相。(4)以固相法制备(Y_(1-x)La_x)_2O_3粉体时,La_2O_3由于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形成La(OH)_3,所以制备前需要经过1500℃热处理,并且及时使用。当烧结陶瓷时,La_2O_3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x=0.05~0.15时陶瓷的致密烧结温度在1650℃。La_2O_3的固溶极限小于0.15,当x大于0.15时,陶瓷出现了杂相。(5)采用先在空气中1500℃预烧再在真空炉中烧结的(Y_(0.9)La_(0.1))_2O_3陶瓷,具有更加致密的结构。(Y_(1-x)La_x)_2O_3陶瓷在空气中1600℃烧结时,La2O3的固溶极限在x=0.15左右。在固溶极限以下,随着x值的增大,陶瓷更加致密;超过陶瓷的固溶极限时,随着x值的增加,由于第二相的影响,陶瓷反而变得疏松多孔。粉体的煅烧温度为1200℃时,粉体的粒径尺寸在60~150 nm之间,此时更适合陶瓷的烧结,有利于陶瓷的致密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6-05-01)

赵森龙,张晓婷,王焕平,杨清华,雷若姗[3](2016)在《分散剂对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镧、硝酸钇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分别探讨了PEG400和油酸作为分散剂时对粉体物相、微观形貌以及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无论是以PEG400还是油酸作为分散剂,煅烧后获得的粉体中只存在Y_2O_3单相,且粉体粒径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大;PEG400的最佳添加量为4wt%,此时粉体在1100℃煅烧后的一次粒径D50在85 nm左右;油酸的最佳添加量为2wt%,此时粉体在1100℃煅烧后的一次粒径D50在75 nm左右;使用油酸作为分散剂明显比使用PEG400作为分散剂的团聚峰平缓,说明油酸的分散效果比PEG400的分散效果更为优异。(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6年01期)

赵森龙,张晓婷,王焕平,杨清华,李登豪[4](2015)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钇、硝酸镧、柠檬酸、乙二醇以及去离子水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Y0.9La0.1)2O3亚微米粉体,研究了柠檬酸、乙二醇和去离子水含量对粉体形貌、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柠檬酸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能细化粉体粒径,当柠檬酸含量不足时,粉体颗粒较为粗大;当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1时,制得的粉体分散性较好、中位粒径在105 nm左右。乙二醇能和柠檬酸进行酯化反应,有效分散粉体,当乙二醇含量不足时,粉体的分散性较差、有大颗粒形成;当乙二醇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1时,粉体的分散性较好。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可以很好地分散溶液前驱体,当添加少量去离子水时,溶液前驱体之间因浓度较高而相互靠近形成大颗粒;当加入过量的去离子水时,溶液前驱体会吸附溶液中电离的氢氧根,两个氢氧根脱水使前驱体通过有氧键结合,从而形成大颗粒;当去离子水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5∶1时,粉体的分散性较好。上述参数的变化不影响粉体的物相,所制得的粉体都为Y2O3单一相,说明氧化镧完全固溶入氧化钇中。(本文来源于《陶瓷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刘宇,崔斌,湛海涯,张璐琭,阎雯青[5](2013)在《单分散BaZr_xTi_(1-x)O_3亚微米粉体的可控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常压水相法制备了单分散BaZrxTi1-xO3亚微米粉体,通过XRD、SEM等分析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锆、钛量比,NaOH浓度及反应物浓度对锆钛酸钡粉体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BaZrxTi1-xO3粉体的形貌、颗粒大小和尺寸分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条件来控制。随着Zr含量的增加,粉体粒径增大,分散性变好;随着NaOH浓度及反应物浓度的增加,粉体粒径均减小。实现了单分散性锆钛酸钡亚微米粉体颗粒尺寸在0.47~1.24μm范围内的可控合成,这将在制备小型化、大容量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张海洋,吉延江,田海韬,姜妍彦,胡志强[6](2008)在《尖晶石型LiMn_2O_4亚微米粉体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无机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Mn2O4尖晶石亚微米粉体,探讨了工艺参数对LiMn2O4化合物形成的影响。采用XRD、SEM、TEM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其表面形貌,以其作为光催化剂对水溶性染料(活性艳红K-2G)进行了光催化性能研究,通过吸光度法表征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采用重铬酸钾法研究了降解后染料溶液的化学需氧量,并根据配位场理论探讨了光催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800℃热处理的LiMn2O4样品已完全形成尖晶石型晶体结构,晶粒呈长约300~400 nm,宽约100~200 nm,厚约100 nm的短柱状,在可见光辐射下对染料溶液的降解脱色率和总有机碳去除率分别为76.5%和53.3%,是一种新型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催化材料。(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李桂芳,曹全喜,黄云霞[7](2008)在《硝酸盐热分解法制备四硼酸铝钇微米粉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l(NO3)3.9H2O,Y(NO3)3.6H2O和B2O3为原料,采用硝酸盐热分解法合成YAl3(BO3)4(YAB)微米粉体,分析了原料的配比及反应温度等影响材料合成的主要参数。分别采用DTA-TG,XRD和SEM等手段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焙烧所得粉体的物相、形貌以及前驱体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当B2O3的用量为化学计量比的120%时,在1100℃保温3 h可以合成纯的YAB微米粉体。在该反应过程中,首先形成中间相Al4B2O9,YBO3和Y3Al5O12,而最终形成单一的YAB相。合成的晶粒尺寸比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20 nm。(本文来源于《中国稀土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杨海波,林营,王芬,罗宏杰[8](2007)在《铌酸钠亚微米粉体的低温合成及形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柠檬酸为配位剂与金属离子配合,水作为溶剂,乙二醇为酯化剂,通过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NaNbO3粉体。研究了柠檬酸(CA)和乙二醇(EG)的用量和pH值对溶胶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TG-DTA研究了NaNbO3晶相的形成过程,利用TEM对所制得粉体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驱体溶胶的pH值为7.5,n(CA)∶n(metalion)=3∶1,n(CA)∶n(EG)=1∶2时,可以获得稳定性能良好的溶胶。凝胶前驱体在加热过程中先反应生成Na2O和Na2Nb4O11,然后二者反应生成NaNbO3。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所得的粉体的形貌影响较大,升温速率快,有利于粒状产物的形成,慢的升温速率易形成棒状产物。并讨论了不同的烧结机制影响NaNbO3形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7期)

王智慧,黄冬珍,骆武,胡传忻,李万志[9](2006)在《纳米粒子复合微米粉体雷达波隐身涂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纳米粒子复合微米吸波粉体方法制备雷达隐身吸波涂层,分别选用纳米Sic、铁酸镍钴和金属钴复合微米羰基铁粉和钴粉。对涂层的雷达波反射率测试结果表明,选用纳米复合方式制成的雷达吸波涂层,有利于展宽吸波带宽或降低峰值反射率,其中用纳米钴复合羰基铁粉涂层最为明显,当定义反射率-频率曲线中小于-5 dB以下的频宽为合格吸波带宽时,纳米钴复合羰基铁粉涂层的最低合格吸波频率可以达到4.8 GHz,较没有纳米复合前有明显降低,对提高吸波涂层的低频段吸波性能作用明显,纳米复合技术为提高吸波涂层的低频吸波性能开辟了新的思路。同时实验也表明纳米复合后对原微米吸波剂吸波性能的改变是不确定的,有的还会使吸波性能变差。因此纳米粉体与微米粉体之间的匹配对吸波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匹配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06年06期)

薛兵,马峰[10](2006)在《微米粉体荷电量对其在有机溶液中分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观察微米级粉体荷电后在有机液体中的分散效果,从而得到荷电量与分散性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一种粉体在有机液相中的分散方法。对粉体进行荷电处理后,制成有机悬浮液,测量液体的透射率并进行比对,确定荷电量与透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荷电量与分散性的关系。对荷电前后的粉体溶液进行对比, 其分散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实验发现,利用简单的起电方法使粉体带电,可以不同程度提高在有机液体中的分散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06-30)

微米粉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Y(NO_3)_3、La(NO_3)_3、柠檬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Y_(1-x)La_x)_2O_3亚微米粉体;研究了粉体的制备工艺,以及分散剂的选择,并探讨了不同x取值下粉体的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最后对粉体的烧结性能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当柠檬酸与金属阳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1,乙二醇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5:1,去离子水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5:1时,制得的粉体尺寸细小均匀,且具有较好的分散性。(2)PEG400的最佳添加量为4 wt%,此时粉体在1100℃煅烧后的一次粒径D50在85nm左右;油酸的最佳添加量为2wt%,此时粉体在1100℃煅烧后的一次粒径D50在75nm左右;粉体粒径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大;使用油酸作为分散剂明显比使用PEG400作为分散剂的团聚峰平缓,说明油酸的分散效果比PEG400的分散效果更为优异。(3)制备(Y_(1-x)La_x)_2O_3粉体时,镧的取代有细化粉体颗粒的作用,且随着镧取代量的增加,细化效果越明显,镧的固溶极限在x=0.2左右;当镧的取代过量时,就会出现第二相LaYO_3相。(4)以固相法制备(Y_(1-x)La_x)_2O_3粉体时,La_2O_3由于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形成La(OH)_3,所以制备前需要经过1500℃热处理,并且及时使用。当烧结陶瓷时,La_2O_3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x=0.05~0.15时陶瓷的致密烧结温度在1650℃。La_2O_3的固溶极限小于0.15,当x大于0.15时,陶瓷出现了杂相。(5)采用先在空气中1500℃预烧再在真空炉中烧结的(Y_(0.9)La_(0.1))_2O_3陶瓷,具有更加致密的结构。(Y_(1-x)La_x)_2O_3陶瓷在空气中1600℃烧结时,La2O3的固溶极限在x=0.15左右。在固溶极限以下,随着x值的增大,陶瓷更加致密;超过陶瓷的固溶极限时,随着x值的增加,由于第二相的影响,陶瓷反而变得疏松多孔。粉体的煅烧温度为1200℃时,粉体的粒径尺寸在60~150 nm之间,此时更适合陶瓷的烧结,有利于陶瓷的致密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米粉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婷,赵森龙,王焕平,陈雅倩,杨清华.柠檬酸络合法制备(Y_(1-x)La_x)_2O_3亚微米粉体及其物相与形貌表征[J].陶瓷学报.2017

[2].赵森龙.柠檬酸盐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及其烧结性能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6

[3].赵森龙,张晓婷,王焕平,杨清华,雷若姗.分散剂对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6

[4].赵森龙,张晓婷,王焕平,杨清华,李登豪.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氧化镧钇亚微米粉体的研究[J].陶瓷学报.2015

[5].刘宇,崔斌,湛海涯,张璐琭,阎雯青.单分散BaZr_xTi_(1-x)O_3亚微米粉体的可控合成[J].粉末冶金技术.2013

[6].张海洋,吉延江,田海韬,姜妍彦,胡志强.尖晶石型LiMn_2O_4亚微米粉体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08

[7].李桂芳,曹全喜,黄云霞.硝酸盐热分解法制备四硼酸铝钇微米粉体[J].中国稀土学报.2008

[8].杨海波,林营,王芬,罗宏杰.铌酸钠亚微米粉体的低温合成及形貌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

[9].王智慧,黄冬珍,骆武,胡传忻,李万志.纳米粒子复合微米粉体雷达波隐身涂层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06

[10].薛兵,马峰.微米粉体荷电量对其在有机溶液中分散的影响[C].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标签:;  ;  ;  ;  

微米粉体论文-张晓婷,赵森龙,王焕平,陈雅倩,杨清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