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化学性质论文-刘济明,陈梦,廖小峰,熊雪,汪娅琴

土壤化学性质论文-刘济明,陈梦,廖小峰,熊雪,汪娅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化学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米槁,枫香,化感作用,森林土壤

土壤化学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刘济明,陈梦,廖小峰,熊雪,汪娅琴[1](2019)在《药用植物米槁水浸提液对枫香幼苗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药用植物米槁与枫香混合种植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酶活性造成的影响,以枫香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米槁果皮、叶片制备浸提液浇灌幼苗土壤,蒸馏水浇灌作对照,分析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枫香幼苗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皮浸提液处理下,土壤pH值随着浓度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叶片浸提液处理下,土壤pH值随着浓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而后增大趋势;施加果皮、叶片水浸提液后,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降低;低浓度果皮浸提液处理时土壤全N含量增加,而全P、全K的含量降低,水解N的含量升高,同时速效P、速效K的含量降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全N、全K、水解N、速效K的含量增加显着,而全P、有效P的含量减少。叶片低浓度处理时全N、全K、速效K含量有所增加,全P、水解N、速效P含量有所下降,随着浓度升高,各养分含量逐渐升高,高浓度时全K、水解N含量开始减少;2种浸提液处理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还原性氢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殷全玉,刘健豪,方明,王生才,刘国顺[2](2019)在《高碳基肥配施菌剂对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烟区,设置5种施肥处理:CK(常规施肥)、T1(常规+高碳基肥料)、T2(常规+高碳基肥料+枯草芽孢杆菌)、T3(常规+高碳基肥料+哈茨木霉)、T4(常规+高碳基肥料+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测定植烟土壤全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使用高通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探究高碳基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T2、T3、T4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提高20%、28%、28%,均与CK存在显着差异,施高碳基肥料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48.70%、49.90%、89.18%、111.72%,均与CK存在显着差异;2)与CK相比,各处理细菌OTU数量分别降低8.17%、10.03%、17.40%、14.04%,其中T3、T4与CK间存在显着差异,T2和T3间细菌Chao1、ACE指数均存在显着差异,T1和T2间真菌Shannon、Simpson指数存在显着差异;3)与CK相比,T1对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的影响不显着,T2、T3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分别提高79.86%、41.88%,T3的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降低29.31%;T2的壶菌门相对丰度提高107.31%,T4的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提高86.86%,均与CK差异显着,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稳定,对细菌、真菌的影响效果不相同;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与全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呈显着相关,说明高碳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变影响了土壤优势菌群的丰度。(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孟繁勇,曲同宝,聂小兰,苏玲,阚鸿[3](2019)在《栽参对当年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栽参对当年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在人参移栽前和地上部枯萎后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栽参当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栽参前比较平均下降4.3%,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下降6.0%、3.5%和9.5%。氮、磷、钾之间比较,下降趋势为钾>氮>磷。土壤pH与栽参前比较下降幅度为2.6%~5.6%,平均下降4.2%。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铝(Al3~+)含量明显增加,约为栽参前的2.5倍。结论栽参当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趋于酸化。(本文来源于《人参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韩小美,陆湘云,杨梅,刘世男,王永堂[4](2019)在《模拟酸沉降对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下,桉树纯林和桉树+红椎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方法】通过严格的土柱淋洗试验,模拟酸雨pH分别为3.0、4.0、5.6、6.0。【结果】酸雨处理下两种林分土壤和土壤淋洗液pH值均随酸雨pH的降低而降低,桉树纯林土壤pH的平均下降幅度为1.41,桉树+红椎混交林为1.66;土壤淋洗液养分含量随酸雨pH的降低而增加;两种林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随酸雨pH的降低先增加后降低;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桉树纯林中随酸雨pH的降低而显着降低,在桉树+红椎混交林中无显着变化;同一pH(pH3.0)条件下,与CK对比,桉树纯林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下降率分别为28.7%、46.6%、12.4%,桉树+红椎混交林下降率分别为18.9%、23.5%、11.3%。【结论】两种林分对比可知,桉树+红椎混交林对酸雨的缓冲能力强于桉树纯林。(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冀拯宇,周吉祥,张贺,郭康莉,刘晓[5](2019)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2016—2017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个实验处理:习惯处理(CK)、CK+有机土壤改良剂(M)、CK+复合土壤改良剂(G)、CK+有机土壤改良剂+复合土壤改良剂(M+G)。收集2017年收获季耕层0~20 cm土壤,测定各小区土壤中的水溶性离子含量、全盐量(TS)、钠吸附比(SAR)、pH、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各处理土壤Ca2+含量提高了13.07%~33.33%,土壤Na+、Cl-和SO24-含量分别降低了29.83%~46.19%、12.06%~33.19%和19.90%~34.59%,土壤全盐量、钠吸附比和pH分别降低了12.67%~26.91%、33.02%~47.06%和2.21%~4.56%。其中M+G处理改良效果最好,土壤全盐量、钠吸附比和pH分别显着降低了26.91%、47.06%和4.56%(P<0.05);施用土壤改良剂各处理SOC、LOC和MB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8.90%~43.87%、54.55%~82.33%和64.04%~86.85%。其中M+G处理提升效果最明显,且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同时,施用改良剂各处理CPMI提升了95.44%~135.83%,其中M+G处理提升效果最明显,且达到显着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试验土壤LOC、MBC和CPMI均与TS和SAR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说明土壤LOC、MBC以及CPMI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较敏感。研究表明,施用有机土壤改良剂和复合土壤改良剂均降低了土壤含盐量、钠吸附比和pH,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其中有机土壤改良剂和复合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最明显。(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小菊[6](2019)在《火干扰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喀纳斯泰加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以其39a和49a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分析,研究不同林火烈度和火后恢复时间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林火烈度的增强呈递减趋势,随火后恢复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土壤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随林火烈度与恢复时间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喀纳斯泰加林火烧迹地的土壤养分恢复到火前水平其高烈度林火比中、低烈度林火需要更长的时间,0~10cm的土层比10~25cm土层对林火烈度的响应更强烈。(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李校,付立华,郭亚芳[7](2019)在《塞罕坝地区云杉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塞罕坝地区人工云杉林土壤有机质、pH、全磷、全氮、全钾以及速磷、速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差异性变化,从而分析立地条件对人工云杉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农村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江丽娟,郑怀阳,周伟龙,叶邦宣,章伟民[8](2019)在《香榧-大豆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2—2015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开展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试验(以不套种大豆为对照),探讨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对林地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种3 a后土壤pH值提高1.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9.4%,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27.2%、12.2%、5.5%。说明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能改善林地土壤的酸碱度,并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陈艳丽,姚爱梅,徐义,蔡茜,彭先容[9](2019)在《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姜瘟发生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土壤酸化及集约化连作种植的影响,姜瘟成为制约生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子,但在重庆市荣昌区发现一些连续种植10年以上的姜田姜瘟发生较轻或不发生。为了解土壤因子对姜瘟的影响,采集该地区易发与不易发姜瘟22个田块的土壤样品,测2组土样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简称PLFA)法],以探究其与姜瘟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姜瘟的发生与土壤生物及非生物因子有密切关系,其中土壤含水量、酸碱度、微生物群落是影响姜瘟发生的主要因素,且有效磷、缓效钾、有效硼、全氮可促进土壤中有益菌群及抑制有害菌群数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廖芬,桂杰,杨柳,李强,Muhammad,Anas[10](2019)在《施用生物炭对甘蔗土壤化学性质及氮损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生物炭对甘蔗不同生长期土壤大量元素N、P、K及有机质含量、pH值、电导率和土壤中氮损失的影响,为甘蔗生产上应用生物炭提供理论基础。该试验采用桶栽甘蔗,施用不同用量的木薯茎杆生物炭,用15N示踪方法分析N含量,并测定P、K及有机质含量、p H值、电导率等指标。试验结果发现,生物炭处理可以明显增加甘蔗分蘖期土壤中的N含量,与不施生物炭对照相比增加了4.17%~33.33%,同时N损失从48.85%降至31.26%;P含量在分蘖期和成熟期也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19%~61.67%,并促进了中后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促进成熟期K在土壤中保留,显着提高了土壤的p H值,但对电导率无显着的影响。生物炭处理增加土壤N、P、K元素的作用与提高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有关。生物炭施用可改善甘蔗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增加N、P、K在土壤中的保留,提高土壤肥力,可以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在甘蔗生产中应用。(本文来源于《广西糖业》期刊2019年03期)

土壤化学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8年,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烟区,设置5种施肥处理:CK(常规施肥)、T1(常规+高碳基肥料)、T2(常规+高碳基肥料+枯草芽孢杆菌)、T3(常规+高碳基肥料+哈茨木霉)、T4(常规+高碳基肥料+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测定植烟土壤全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使用高通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探究高碳基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T2、T3、T4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提高20%、28%、28%,均与CK存在显着差异,施高碳基肥料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48.70%、49.90%、89.18%、111.72%,均与CK存在显着差异;2)与CK相比,各处理细菌OTU数量分别降低8.17%、10.03%、17.40%、14.04%,其中T3、T4与CK间存在显着差异,T2和T3间细菌Chao1、ACE指数均存在显着差异,T1和T2间真菌Shannon、Simpson指数存在显着差异;3)与CK相比,T1对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的影响不显着,T2、T3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分别提高79.86%、41.88%,T3的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降低29.31%;T2的壶菌门相对丰度提高107.31%,T4的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提高86.86%,均与CK差异显着,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稳定,对细菌、真菌的影响效果不相同;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与全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呈显着相关,说明高碳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变影响了土壤优势菌群的丰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化学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济明,陈梦,廖小峰,熊雪,汪娅琴.药用植物米槁水浸提液对枫香幼苗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2].殷全玉,刘健豪,方明,王生才,刘国顺.高碳基肥配施菌剂对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孟繁勇,曲同宝,聂小兰,苏玲,阚鸿.栽参对当年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人参研究.2019

[4].韩小美,陆湘云,杨梅,刘世男,王永堂.模拟酸沉降对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9

[5].冀拯宇,周吉祥,张贺,郭康莉,刘晓.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6].刘小菊.火干扰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9

[7].李校,付立华,郭亚芳.塞罕坝地区云杉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

[8].江丽娟,郑怀阳,周伟龙,叶邦宣,章伟民.香榧-大豆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9

[9].陈艳丽,姚爱梅,徐义,蔡茜,彭先容.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姜瘟发生相关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10].廖芬,桂杰,杨柳,李强,Muhammad,Anas.施用生物炭对甘蔗土壤化学性质及氮损失的影响[J].广西糖业.2019

标签:;  ;  ;  ;  

土壤化学性质论文-刘济明,陈梦,廖小峰,熊雪,汪娅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