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清选流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横置轴流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圆锥形风机,气流场
清选流场论文文献综述
周璇,王志明,陈霓,陈德俊[1](2019)在《圆锥形风机清选室气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横置轴流联合收获机圆柱形风机产生的气流场不能解决脱出混合物在振动筛筛面堆集的问题,设计了圆锥形风机,阐述了圆锥形风机利用横向风优化脱出物筛面分布来改善清选质量的工作原理。根据清选室实际结构和尺寸建立了叁维模型,利用CFDesign软件对无物料状态下圆柱形风机与不同锥度圆锥形风机作用下清选室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布点法对不同类型风机作用下清选室气流场风速进行了测量,并通过物料分布对比试验和田间试验,验证了圆锥形风机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圆锥形风机作用下,清选室内产生明显的沿振动筛筛宽方向指向排草口一侧的横向风,当圆锥形风机锥度为3. 5°时,清选室气流场风速分布情况较为理想,在振动筛入口一角(下落物料最多的部位)产生的横向风速达到2. 68 m/s;与圆柱形风机相比,圆锥形风机作用下脱出物堆集中心点部位物料质量减少27. 66%,主下落区脱出物质量占脱出物总质量的比值降低10. 53个百分点,可使脱出混合物在筛分前得到预均布处理。圆锥形风机作用下,联合收获机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明显优于行业标准规定值,且与圆柱形风机相比,含杂率指标得到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宁小波,许磊,孙春虎,杨汉生[2](2019)在《联合收获机多风道清选装置气流场分布与风机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联合收获机单风道清选室难以满足脱粒排出物对气流速度和方向的要求这一问题,采用Solid Works软件设计了多风道清选室的流道模型,运用ICEM软件对其划分网格,再利用CFD技术对网格模型进行内部气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并以离心风机的转速、叶轮的叶片数和风机出风口角度3个设计参数作为实验因素,对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分布进行叁因素二水平正交仿真实验。通过对多风道清选室全压云图和速度矢量图的对比分析,确定风机叶片数为4、风机叶轮转速为1080r/min、风机出风口角度为25°时,清选装置有利于籽粒从脱出物中有效分离和籽粒的清选。(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李洋,徐立章,梁振伟[3](2018)在《双出风口四风道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仿真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水稻联合收获机普遍采用的单出风口叁风道清选装置在收获喂入量8.0~9.0kg/s时存在清选损失率显着提高、籽粒含杂率增加、效率降低等难题,首先运用CFD软件对课题组研发的双出风口四风道清选装置和传统单出风口叁风道清选装置进行了内部气流场数值模拟及对比分析,得出双出风口四风道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分布对收获喂入量8.0~9.0kg/s工作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已搭建的试验台上布置了42个气流速度测点对双出风口四风道清选装置进行多因素正交内部气流场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双出风口四风道清选装置的鱼鳞筛开度为18mm、分风板倾角Ⅰ为28°、分风板倾角Ⅱ为20°时,振动筛上方前、中部整体气流速度达到最大且后部气流速度回升幅度最大,有利于提高清选性能和效率。(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王乐刚,焦中元,赵光军[4](2017)在《风筛式清选装置离心风机气流场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四种风机模型。四叶片有倾角模型、四叶片无倾角模型、六叶片有倾角模型和六叶片无倾角模型,并通过FLUENT软件对四种模型风机内部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中滑移网格采用了非定常计算,通过改变风机叶片数和叶片倾角,讨论了风机叶片数和倾角对风机特性的影响。比较了四种模型下出风口中层沿风机轴方向的风速值,得出风机叶片数为六片且无倾角时,风速的变异性系数最小,即该层上横向气流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7年08期)
李洋,徐立章,周蓥,司增永,李耀明[5](2017)在《脱出物喂入量对多风道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脱出物喂入量对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的影响,研制了多风道清选试验台,在清选室内振动筛上、下方分别布置25个气流速度测点,并在风机转速1 350 r/min、鱼鳞筛开度22 mm、分风板Ⅰ倾角24°、分风板Ⅱ倾角20°的额定工作参数下,采用VS110型热线式风速仪对清选装置内部无脱出物和1~4 kg/s脱出物喂入量工况分别进行气流场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测点的气流速度随脱出物喂入量的增大而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小;无脱出物时各测点的气流速度最大,喂入量每增大1 kg/s,振动筛上方测点的气流速度下降1.2%~16.4%,振动筛下方测点的气流速度下降1.4%~9.3%;特别是在最大4 kg/s喂入量时,振动筛上方气流速度衰减较多,比无脱出物时气流速度下降12.6%~30.7%;相同喂入量条件下,振动筛横向1/3、2/3处的气流速度比1/2处大,振动筛纵向筛面上方前部气流速度较小、中后部气流速度较大、筛尾处气流有所回升。研究结果为多风道清选装置的设计和田间试验时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黄若忱[6](2016)在《5TF-45型胡麻脱粒机清选风腔流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5TF-45型胡麻脱粒机清选风腔的结构,通过送风速度对清选风腔内气流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和研究分析,得出最佳的风机送风速度以及影响清选风腔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6年06期)
李方,欧启鹏,蔡帆,唐浩然[7](2016)在《切纵流联合收割机清选室内气流场的模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切纵流联合收割机存在损失率大和含杂率高等问题,为分析清选性能较低的原因,对切纵流清选室内气流场分布进行模拟仿真,运用CFD仿真软件对清选室气道气流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清选室内气流在筛面宽度方向呈对称分布,沿筛面高度方向气流速度逐渐减小,沿筛长度方向筛前段气流速度较低,在接近筛中部时气流速度达到最大.并对清选室内气流场进行了测量试验,验证了气流场仿真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余波,王强,王霜[8](2016)在《基于Fluent的风筛式清选室气流场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结构紧凑,对清选效率的要求高,而气流场对于风筛式清选装置清选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整个清选室的气流场分布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收割机的清选效率。为获得清选室气流分布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设计。针对4LBZ-105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风筛式清选室的特点,运用Creo软件建立了清选室型腔计算域模型,利用ICEM CFD软件进行了网格划分,通过Fluent软件对离心风机风速、吸引风机风速、离心风机倾角、百叶窗筛夹角4个参数变化时的清选室气流场进行了叁维数值仿真。根据仿真试验结果,分析这4个参数对气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到杂质有效分离的参数:离心风机风速为12m/s,吸引风机风速为6m/s,离心风机倾角为25°,百叶窗筛夹角为4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童水光,沈强,唐宁,贾亚萍,从飞云[9](2016)在《纵轴流清选装置混合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清选装置性能决定着收获机的作业性能,为了克服纵轴流全喂入风筛式清选装置单风道离心风机气流场不均匀的缺点,对风机、脱粒滚筒产生的混合流场进行叁维数值模拟,提出纵轴流全喂入双风道六出风口风机的改进结构,并分析结构改进后振动筛面的气流速度对全流域气流分配的影响。同时,对改进后清选装置进行风机转速、风机入射倾角、鱼鳞筛夹角3因素正交优化,分析了各因素对气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当风机入射倾角30°、鱼鳞筛夹角40°、风机转速1 900 r/min时,更利于高负荷高效率清选。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双风道结构和优化试验的准确性,水稻籽粒损失率0.91%,含杂率0.87%,小麦籽粒损失率0.82%,含杂率0.76%。(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沈强[10](2016)在《纵轴流全喂入收割机清选装置流场的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机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联合收割机的核心工作部件是风筛式清选装置,其清选性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机的作业性能。不同类型的清选装置的气流场分布不同,研究表明气流分布与整体的清洗质量密切相关。开展风筛式清选装置整体气流场分布的研究工作,有利于提升整体清选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国内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纵轴流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机型,即纵置轴流滚筒式脱粒分离结构(纵轴流)。而纵轴流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清选方式主要采用风筛式清选,在大喂入量、大功率现场作业情况下,存在物料籽粒损失率大和含杂率高等问题,现已制约纵轴流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课题主要进行了影响物料清选性能的纵轴流清选装置的气流场的优化以及对其物料清选装置结构的改进研究,从而提高纵轴流机型的整体物料清选性能,对纵轴流式联合收割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湖州星光农机有限公司4LZ-5.0Z型纵轴流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根据风筛式清选装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出风口六风道离心风筛式清选装置。利用CFD软件UG Nastran对清选装置内脱粒滚筒和离心风机产生的混合气流场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清选装置结构改进前后振动筛面和尾部出风口气流分布情况,同时对改进后的双风道混合流场模型进行正交优化和田间试验,为整体气流场分布的优化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清选装置的清选性能。最后,设计了基于贯流式风机的清选装置,同时进行贯流式风机的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优化,得到满足纵轴流清选要求的贯流式清选装置。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1.搭建单出风口风机测速实验平台,参照GB1236-1985《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对传统的单出风口风机进行现场风速试验,传统单出风口风机叶轮转速为1800r/min,左右两侧为进风口,单出风口叁风道离心风机出风口风速两者的对比分析可知,采用CFD软件开展清选装置气流场数值模拟是切实可行的。2.在风机入射倾角22°、鱼鳞筛夹角50°、脱粒滚筒转速600 r/min、风机转速1800r/min工况下,采用CFD软件UG Nastran对离心风机、脱粒滚筒两者产生的混合流场进行仿真。分析清选装置不同截面(Z=0, Z=150 mm, Z=-150 mm, Z=300 mm, Z=-300 mm)的速度矢量图,得到了整体气流场的分布状况和不足之处。3.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双出风口六风道离心风筛式风机的清选装置,通过改进前后仿真对比分析,改进后的清选装置显着提高了筛面前部和抖动板区域的气流速度,同时改善了整体流域的均匀性,使得气流的分配更加合理高效,克服传统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大幅度提升清选装置的清选性能。4.脱粒滚筒转速600 r/min前提下,对新型清选装置Z=0截面进行风机转速、入射倾角、上筛夹角3因素正交优化试验,最佳试验组合为:风机入射倾角30°、风机转速1900 r/min、鱼鳞筛夹角40°。结果表明,筛面前部和尾部出风口处气流速度相对较大,清选装置整体气流均匀,更利于高负荷、高效率清选作业。同时,研究了风机转速、风机倾角、鱼鳞筛夹角叁因素对清选气流场的影响,得到风机倾角的改变对筛面中部和筛面后部气流速度影响显着,鱼鳞筛夹角的改变对尾部出风口气流速度影响较大,风机速度的改变会影响风机上下出风口气流分配比重。5.分别对水稻和小麦进行结构改进前、结构改进后和正交优化后的多组田间试验进行研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改进结构和优化方案的准确性,改进前的水稻籽粒损失率2.70%,含杂率为2.19%,小麦籽粒损失率为1.78%,含杂率为1.95%;整体优化后的水稻籽粒损失率下降到0.91%,含杂率为0.87%,小麦籽粒损失率下降为0.82%,含杂率为0.76%,大大提高了纵轴流的清选性能。6.基于贯流式风机的结构、原理和特点,设计了针对联合收割机纵轴流清选装置的贯流式风机。对不同类型的贯流式风机进行样机现场风速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得到贯流式清选装置气流场的分布。开展贯流式清选装置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水稻的籽粒损失率平均为1.28%,含杂率为1.4%,破碎率为0.41%;小麦的籽粒损失率平均为1.14%,含杂率为1.5%,破碎率为0.17%,基于贯流式风机的纵轴流清选装置能较好地满足清选要求,能运用于实际生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3-01)
清选流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现有联合收获机单风道清选室难以满足脱粒排出物对气流速度和方向的要求这一问题,采用Solid Works软件设计了多风道清选室的流道模型,运用ICEM软件对其划分网格,再利用CFD技术对网格模型进行内部气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并以离心风机的转速、叶轮的叶片数和风机出风口角度3个设计参数作为实验因素,对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分布进行叁因素二水平正交仿真实验。通过对多风道清选室全压云图和速度矢量图的对比分析,确定风机叶片数为4、风机叶轮转速为1080r/min、风机出风口角度为25°时,清选装置有利于籽粒从脱出物中有效分离和籽粒的清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选流场论文参考文献
[1].周璇,王志明,陈霓,陈德俊.圆锥形风机清选室气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9
[2].宁小波,许磊,孙春虎,杨汉生.联合收获机多风道清选装置气流场分布与风机参数优化[J].农机化研究.2019
[3].李洋,徐立章,梁振伟.双出风口四风道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仿真及试验[J].农机化研究.2018
[4].王乐刚,焦中元,赵光军.风筛式清选装置离心风机气流场仿真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7
[5].李洋,徐立章,周蓥,司增永,李耀明.脱出物喂入量对多风道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7
[6].黄若忱.5TF-45型胡麻脱粒机清选风腔流场分析[J].农业工程.2016
[7].李方,欧启鹏,蔡帆,唐浩然.切纵流联合收割机清选室内气流场的模拟仿真[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余波,王强,王霜.基于Fluent的风筛式清选室气流场的仿真[J].江苏农业科学.2016
[9].童水光,沈强,唐宁,贾亚萍,从飞云.纵轴流清选装置混合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6
[10].沈强.纵轴流全喂入收割机清选装置流场的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D].浙江大学.2016